<h1> <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如果所有的经历都必须如四季的花朵一般依次盛开,我宁愿一生就这样行走,只为了那些无法逃匿的措与错。</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题记</span></h1><p><br></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西 行 慢 记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三 • 天 上 西 藏 ……</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六)仓央嘉措,那些无法错过的措</b></p><p><br></p><p><br></p> <h3>2018年8月5日,经过内心深处无数次的遥想与遐思,现在,历经旅途艰苦奔波的我们,即将离开317上的明珠----那曲,去面对生命中那些曾经不断期待而又有些惴惴不安的措。</h3> <h3><br></h3><h3>那曲,因怒江上游的那曲河过境而得名,藏语为“黑色的河流”,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藏北高原宽厚的胸膛,孕育了无计其数的高原湖泊,占西藏湖泊总面积的81%,她们,似一个个耀眼的明珠,晶莹剔透的镶嵌在圣洁的高原。</h3> <h3>藏语中,湖泊读为“措”。有多少湖泊,就有多少措。我更愿意相信,那些或隐于深山,或藏于峡谷高低错落的措,是上天为人世间的悲情人儿垂下的动人的眼泪。</h3> <h3>当仓央嘉措来到这么多措的世界,所有的故事,早已注定是一生历不完的劫与无法更改的错。</h3> <h3>穿山越岭的317国道如一条奔腾的巨龙在那曲停下了它叱诧风云的脚步,栖息在那曲高原的怀抱。109国道接过了它的衣钵,将随我们一起去面对230公里外生命中那个注定无法错过不想错过的纳木措。</h3> <h3>109路面平整,车辆在藏北高原沟壑纵横的自然遗迹中穿行,草原把四野的绿意往四面八方铺展,雪山在远方露出白色的头巾。</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原上的草原仿佛无边无际,有一种旷达无垠的壮美。可是我竟然无心惦记那些美丽,此刻,我的心里只有挥之不去的仓央嘉措与其短暂的一生无法错过的那些措与错。</p> <p>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在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秘不发丧,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一切事务均由他(第巴)桑杰嘉措处理。1685年,藏南门隅达旺纳拉山下两岁的计美多吉协加衮钦被确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并被秘密安置,从此,那个本该在藏南邬坚岭下承受父恩母爱,享受快乐童年的门巴族儿童揭开了他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的悲情人生。</p> <h3>人生总有那么多的错。人生总有那么多要过。人生更有那么多的错过。人生更有那么多的不想错过。如果所有的经历都必须如四季的花朵一般依次盛开,如果所有前进的道路都是对未知方向的探索,我宁愿一生就这样行走,只为那些无法逃匿的措与错过。</h3> <h3>“人们去远方只是为了紧紧地搂住自己,我只喜欢在笛声中闻着野草的清香”。1697年,14岁的计美多吉协加衮钦于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正式继位为六世达赖喇,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今天,我们旅行也许是为了换一种心态,在另一种环境下放松自己,找寻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14岁的仓央嘉措,哪怕是在笛声中闻闻青草的香味都已是一种奢望。</h3> <h3>我们于上午十点抵达当雄,一路上行,坡顶就是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从观景台可看到纳木措的湖尾。</h3> <h3><br></h3><h3>“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这传世的经典诗句,为庄严的圣湖瞬间增添了无限温暖与绵绵情意,那一刻,仿佛灵魂融进了雪域高原,走进了仓央嘉措凝结在文字间的万千风情。</h3> <h3>那一年,年轻的活佛仓央嘉措,站在那根拉山口,望着山下似蓝色镜子般妩媚平静的纳木措,沉沁在与爱人达娃卓玛久别重逢的喜悦中,回想曾经的世事无常,有感于命运的无法抗拒,留下了“纳木错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的感慨,时过境迁,那份执着与坚守,如今读起,依然令人感叹。</h3> <h3>站在那根拉山口,公路如一条绸缎蜿蜒向下,一直延伸到纳木措的边缘,好似要把美丽的天湖扯向怀中。</h3> <h3>纳木错,是西藏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二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据说,此湖像蓝天融入地面,故称"天湖"。又说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称"天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为著名的佛教圣地,湖心的札西寺香火旺盛。每当藏历羊年,纳木措会设坛大兴法会,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h3> <h3>沿途会经过几个观景台,但都没有什么景好观,路上有两个藏族人抢着收取每车5元的停车费,就如蓝天白云中,夹杂的不合时宜的乌云。倒影在湖边草地上的水塘纹丝不动,牧马人和她的白马在草地上悠闲的行走,和行色匆匆的我们形成鲜明的对比。</h3> <h3>车辆停放在简易的露天停车场,四周是同样简易的商铺,吃的东西很多,价格可以和机场的媲美。</h3><h3><br></h3> <h3>湖畔遍布玛尼堆,灰白的云在远处形成横亘的平台,阻断了湖水与蓝天的相依相偎。虔诚的人们在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上刻写上经文、佛像和吉祥图案,平凡的石头变成了玛尼石。他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把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头上,这些石头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给他们带来吉祥如意。</h3> <h3>湖边横七竖八的躺着各种小石头,据说朝圣的教徒经过纳木措,总会向湖里投下一颗石子。</h3> <h3>“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活佛仓央嘉措的心,早已停留在过去的美好时光中,所有的修德、参悟和超度,都是在宗教外衣下对爱人卓玛的思念和祝福,那些投在湖中的石子,泛起阵阵涟漪,随水波荡漾而去,只为了爱人如馨似兰的温柔气息与指尖传来的无限温暖。</h3> <p class="ql-block">天很近,地很静,云很白,水湛蓝,鹰翔长空,鱼闲浅底,鱼与水鸟自由自在游于其中,人间的天湖在这静美之中显得平和而恬静。我相信,在仓央嘉措的心中,那时的天也很蓝,湖水也蓝,心中的期待更蓝,对于卓玛,“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p> <h3>如果今生的缘分未尽,岁月终会圆满思念的半径。在纳木措湖畔恰如寺落成典礼上,仓央嘉措与达瓦卓玛终于重逢,那一天,他一定在心里许下了无数的愿,无论经过多少波折,也要像念青唐古拉山与纳木措一样,穿过圣象之门,和心中的女子奔向天堂,永世相依相偎。</h3> <h3>位于纳木措湖畔的恰如寺,曾经盛极一时。今天,在网上搜索,已经找不到任何恰如寺的图片和信息,只有网友误入歧路而拍的“比如县恰如寺管理委员会”的拍子,那曾经见证了仓央嘉措和达娃卓玛相会的恰如寺,昔日的辉煌,过去的繁盛,海枯石烂的誓言,都已随无常的生命湮没于浩瀚历史的烽烟之中。</h3> <h3>而那些美丽的措,却早已注定是无法挽回的错过。他们再也没有能够相见,传说卓玛被布达拉宫的喇嘛打死,遗体运回了理塘。也有传说达娃卓玛被带回了琼结,因为“拉萨人烟稠密,琼结人儿美丽,我心心相印的人儿,是琼结地方来的”。</h3> <h3>无论悲喜,时光总要一路前往。多少年来,纳木措径自沉静着,有些不解风情。你见,或者不见,她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来或者不来,她就在那里不迎不弃。你走或者不走,她就在那里,不需要长廊相厮。人世间的对与错,一直在那些无法言说从未剥离的琉璃心里。</h3> <h3>1705年的那一日,年轻的活佛被废黜,押解京师途中路过纳木措,22岁的他仿佛已是暮年往昔,仓央嘉措的眼前又浮现出卓玛温柔的面容,却物是人非。眼泪,迷蒙了双眼,他执笔写下:与有缘人做快乐事,不问是劫是缘。</h3> <h3>此时,往昔的青春岁月早已没有了曾经璀璨无比的光华,所有萦绕心头的见与不见都已不重要,那些在心头盘旋已久的东西终将还于自然,成为雪山深处渺茫的虚无。在他的心里,佛偈的桎梏与人性的强烈落差,仿佛就是生命中注定无法回避的错。那些无法挣脱的枷锁,承载了太多的无奈与痛楚。唯有五颜六色的经幡,依旧孜孜不倦的试图传送美好的愿望与福音。</h3> <h3>无论世事多么沧桑,无论古老的青藏高原怎样沧海桑田,纳木措始终在时光的一隅坚守着那些无动于衷,以冰清玉洁的清凛,面对一切颠沛流离与世事尘烟,淡定而安然,那些心底里最美妙的过往,无非只是怀想。</h3> <h3>再一次回望,静静的纳木错,无问对错。你来,不代表尘世中的一刻悲喜,你不来,亦不会有默然的遗憾,万千人来人往,物似人非,均无关那些牵强的情感,繁华三千,悲情一世,无非是红尘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抑扬顿挫而已,自然,无问西东,是最无所谓的对错。</h3> <h3>8月6日,从当雄县康马温泉酒店出发,经拉萨市前往羊卓雍错景区。羊卓雍措简称羊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441米。</h3> <h3>站在海拔5030米的岗巴拉山口山顶停车场远望,羊卓雍错就如一弯半月,静静地卧在群山之间,色彩随光线变换宛如仙境,在蓝天白云下显出妩媚与娇羞。</h3> <h3>1698年,五世班禅在羊卓雍措湖畔的浪卡子,为五世达赖转世灵童剃度后授予沙弥戒,并正式收其为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简称仓央嘉措。</h3> <h3>命运总要让仓央嘉措与措联系在一起。公元1702年,二十岁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正在沿着西藏圣湖羊卓雍措的岸边向日喀则进发,去扎什伦布寺向自己的上师五世班禅领受比丘戒,此后他就有资格亲政执掌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教主。</h3> <h3>湖边的风温柔地拂过活佛面颊,美丽的羊卓雍措如仙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可是他心中的仙女达娃卓玛现在又在哪里呢?</h3><h3><br></h3> <h3>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将目光投向远方。</h3> <h3>仓央嘉措的世俗家中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少年多情的仓央嘉措却无法真正融入教律之中,一边是儿女情长,一边是佛法尊严,年轻的活佛却苦于无法找到两全之策,“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他其实早已厌倦了佛门的清规戒律,渴求人世间的爱情与自由。</h3> <h3>数日之后,就在扎什伦布寺中金碧辉煌的日光殿,班禅要为达赖授戒的最关键时刻,仓央嘉措却不愿再做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以宁死的决心拒绝受戒,给班禅重叩三头转身离去,开始了自己艰苦而自由的流浪生涯。</h3><h3><br></h3> <h3>可是,人生总有那么多的错,有些结果,其实早已注定。有些时候,一切好像就在错与不错之间辗转回旋。我们一路而行,经历过那么多人,那么多事,以为会有一次刻苦铭心的美丽邂逅,结果却往往是黯然销魂的天各一方。</h3> <h3> 1706年,23岁的仓央嘉措被离开纳木措,被押解着一路向青海湖而去。</h3><h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在仓央嘉措出生两年后就已经去世的纳兰性德(1655—1685年)的传世之作,仿佛就是他此时的写照。两个英年早逝本身没有任何交集的人物,却有着那些共同的东西: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对身外之物无心一顾,独流连于不能长久的爱情与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们的境遇与不朽的诗篇,总是在不经意轻易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h3> <h3>据说,1706年冬天,在凄冷荒凉的青海湖畔,仓央嘉措于押解途中圆寂。人们在这位六世达赖遗物中,发现了他生前写下的最后一首诗: 洁白的仙鹤啊, 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 只到理塘就回。据说 仓央嘉措一生从未到过理塘,为何在生命的最后却渴望去到理塘?因为理塘是其爱人卓玛的故乡,至死,这位才华绝世的活佛,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深爱一生的卓玛姑娘。</h3> <h3>后来,僧人们从这首绝笔诗中“只到理塘就回”,到康巴地区理塘找到了一个名叫格桑嘉措的儿童,并认定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这就是藏传佛教七世达赖。</h3> <h3>“若能在一滴眼泪中闭关,这一刻不便多疑”。他将最美的一滴眼泪,留给了距离纳木措1600公里的青海湖,所有的错都结束了,措终于还原成了本质的湖,那一刻,仓央嘉措在一生的最后一滴眼泪中关闭了自己的心门,关闭了始终不能自己左右的无奈与无羁生涯,也永远的关闭了心中无尽的念想。自他以后,青海湖的菜花仿佛比以往更加灿烂,更加金黄,如蝴蝶与湖水一般荡漾。</h3> <h3>“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当生与死都变得不再重要,人间再无正事,“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h3><h3><br></h3> <h3>最具争议的活佛,就这样在青海湖的菜花中绝尘而去,“笑那浮华落尽,月色如洗,笑那悄然而逝,飞花万盏,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在你的清辉下亘古”。</h3> <h3>仓央嘉措最终留下了无数遗憾,佛说: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h3> <h3>所有的错,都与每一个选择相约。每一种选择,都会注定无数种结果。阡陌纵横,无论花开何处,要从千百个方向嗅到彼此的芬芳,始终不过是一种痴想。既然不能从无数个方向实现唯一的交融,那就独自去抒写属于自己的段落,让所有的错,都一笑而过。纵使前路寂寞,我们还要去往不想错过的地方,还要珍惜那些无法错过的措。</h3> <h3>“我伸不出抚摸天空的双手,那么便让我足踏莲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回归深海或者没入尘沙。我可以微笑着告诉佛祖,告诉你——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