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七月,是阳光灿烂、雨水充沛的时期,也是老师学习与提升的时期。</h3><h3> 很荣幸,我们来到了北京师大幼儿园龙樾分园,进一步了解蒙特梭利教育教育理念。</h3> <h3> 这是接下来半个月的学习内容,相信为未来的十五天内,我们对蒙特梭利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h3> <h3> 徐主任发表讲话,安排课程内容及学习与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h3> <h3>一、上午专题</h3><h3> 由吴岩老师开设专题讲座《蒙特梭利生平和教育理论简介》。</h3><h3> 吴岩老师以自身到美国求学的亲身经历,概述其对蒙特梭利的生平及世界的贡献。</h3> <h3> 蒙台梭利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儿童教育事业,给世人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儿童教育方法和理念。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创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对3~6岁的普通儿童进行教育,取得了惊人的成果。她的这一套教学方法立刻轰动了欧洲。蒙台梭利为现代儿童教育奠定了基石,并作出了杰出贡献。她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蒙台梭利教育法”,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儿童教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推崇。</h3> <h3> 经过吴岩老师的细心讲解,我们从人类的倾向、四大发展阶段、正常化与工作、独立、自由自律、敏感期、吸收性心智七大方面,更加深入的了解特梭利的教育理论。</h3> <h3> 人类本能的动作技能,会被后天习得所改变。人类的潜能若不能被开发,将无法发展。</h3> <h3> 每个阶段都是学习的检验。</h3> <h3> 正常化乃是对一件工作的专注。当我们用这种眼光去看儿童时,我们可以更正确地把他的“皈依”称之为“正常化”。</h3> <h3> “独立”是成长的必备条件——代表各项生理心理上功能的成熟。</h3> <h3> 自由和自律是如何平衡的呢?吴岩老师总是能给我们最好的答案。</h3> <h3> 吴岩老师特别强调了敏感期是幼儿时期的一个关键期之一。</h3> <h3> 吸收性心智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h3> <h3> 灯泡图,帮助我们形象生动的了解吸收性心智的特点。</h3> <h3> 根据吴岩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蒙特梭利教育原理、理论、方法,是儿童本身的经验中去追寻儿童教育与生命的答案,而不是成人本身的经验为依据。</h3> <h3>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划过,在老师们的意犹未尽中,上午的专题讲座已接入了尾声,期待着下一次能再一次向吴岩老师学习。</h3> <h3> 二、下午专题 《蒙特梭利环境创设与教室经营》</h3><h3> 教室的经营,我相信老师们并不陌生,但是蒙特梭利教室的经营,老师们还是相对陌生一点的,那到底该如何将蒙台梭利与教室环境相结合呢?北京师大实验幼儿园滕瑾主任成功的为我们解决了该问题,并为此做了专题讲座《蒙特梭利环境创设与教室经营》。</h3> <h3> 滕瑾老师说道:良好的班级经营,不但可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协助幼儿运用其自发的心智探索活动,还可以让幼儿的人格得到正常的发展,更可以提高教师的成就感。</h3> <h3> 需根据物理、心理、社会三大环境来经营规划教室。</h3> <h3> 有准备的环境即“预备环境”表示在孩子未到学校之前,所有环境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一切都准备就绪,并且充满新鲜、有趣、富有挑战性活动的教室与校园。</h3> <h3> 传统的学校教育,反而限制于老师和幼儿的沟通,但在蒙特梭利教育中,老师、孩子、环境是学习活动中的三个重要要素。</h3> <h3> 教师是环境的预备和保护者,也是环境的引导者,教师还是孩子学习的观察者、解释者,教师更是幼儿园和家庭社区连续与沟通者。</h3> <h3> 教室各区域环境的创设与经营。</h3> <h3> 自由、美感与气氛、结构与秩序、蒙氏教具、真实自然、社会生活的发展是教师环境的六项重要要素。</h3> <h3> 简洁明亮,不易奢华和精巧及及空间的流动性,让各区域都能相互学习和了解。</h3> <h3> 蒙氏教育各区域的教具</h3> <h3> 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的社会性。</h3> <h3> 当你需要时,我们就来了。</h3> <h3> 相互帮助的社会性将持续性传承,因为我们做了,所以我们理解了。</h3> <h3> 感谢滕瑾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座,在培训中我们受益匪浅,蒙台梭利有着它丰富的内涵,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学习、挖掘和延伸。同时也真心希望以后有这样更多的学习机会,让老师们更深入的了解蒙氏,把最先进的理念带给我的孩子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