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冬青</h3> <h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书上,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进程。“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儿女几千年来不断传承与发展的优秀品质,大力弘扬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文化内涵的一个重要途径。</h3><h3><br></h3> <h3> 盛夏七月,穿梭在榆中北山的黄土沟壑中,走进上花岔乡百禄村的石圈社,梯田依山赋形,村道整齐划一,象征富贵吉祥的泰山灵石巍然耸立,村口新建的牌坊庄重肃穆,扩建后的天桥山文化广场,彩旗飘扬,人头窜动,“弘扬孝道文化”六个大字格外醒目,令人心潮起伏。</h3> <h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乡村不仅要改变乡村环境、发展乡村经济,更需要繁荣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石圈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把乡风文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村民议事小组,制定开展文明乡风活动实施方案,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弘扬孝道文化美德,着力敦化民风、注重家风、培育新风,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面发展。</h3> <h3>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石圈人从来不会只说不干,2016年夏天开始,广大社员就积极响应议事会的号召,先后自发清理村口垃圾,拆除房前屋后的残垣断壁,清理左邻右舍的草垛粪堆,进行农村饮水工程和家畜圈舍的改造,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h3> <h3>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党的十九大也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入报告。 </h3><h3> </h3> <h3> 于是,石圈人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他们发扬愚公移山的创业精神,人抬肩扛,逢山开路,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伟大壮举。他们中间既有年过七旬的长者,又有稚嫩纯真的孩童。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远在新疆参军的石圈籍年轻战士还购买了数百株胡杨树苗,快递至老家,其精神不得不说令人动容。</h3> <h3> 与此同时,白兴明、白炳辰、白雪松、白宗荣等一大批石圈志士,特别是白兴明先生,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兴建了天桥山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白氏家祠、村口牌坊,竖起了具有象征吉祥喜庆的泰山灵石,开展了“尊老敬老,扶贫济困”等系列反哺家乡的活动,被坊间传为佳话。</h3> <h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孝老、敬老,已成为石圈社的良好风尚,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孝道美德,交流致富经验,促进邻里团结。”为主题的思想已逐渐融入到他们的文化生活中。一个崭新的石圈正呈现在世人面前。孝道,作为石圈人民的魂魄,道德的核心,将不断为社会和谐,人心凝聚继续散发它无限的能量和璀璨的光辉。(冬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