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进货</h3> <h3>我们的字号 浓浓的民国味 我们的书店是公私合营以后最早的私人书店</h3> <h3>我们的自传《订单 方圆故事》</h3> <h3>我们一家人2008年春节时的全家福</h3> <h3>书店近况 我的画挂的很多</h3> <h3>书店近况 前阵子店里挂着我画的第一组十二生肖</h3> <h3>老家在山西夏县,祖上是普通农民</h3> <h3>儿时成长在山西老家,记忆里母亲总在不停的纺线,劳作</h3> <h3>1972年母亲我和哥哥</h3> <h3>1982年落实知识份子政策,母亲哥哥和我迁到西安,因生活所迫,母亲开始摆地摊卖书。那年我十一岁</h3> <h3>最初什么都没有,书是父亲挤公共汽车扛回来,再由母亲扛出去摆地滩出售,卖下剩的再扛回来</h3> <h3>偶然能借得美院家属区的架子车一用</h3> <h3>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才买得一辆二手自行车,比起原来肩扛手提升了一个新台阶</h3> <h3>差不多又过了一年,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h3> <h3>1985年春在音乐学院门口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终于书滩变成书店了,1992年我考入美院上学,1996年毕业后放弃了去大学里做教师的机会,参于到书店运营中来,从前十年的平缓发展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h3> <h3>做生意嘛,总要算来算去</h3> 我的斋号叫汗牛斋,取汗牛充栋之意,我便是那出汗之牛<h3><br></h3> <h3>以书充栋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人来人往,书进书出。朝朝暮暮,<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忙忙碌碌。涂涂抹抹,勾勾画画。仙仙佛佛,神神道道。</span></h3> <h3>年年岁岁,朝朝暮暮,辛苦劳作</h3> <h3>2007年生活中有此景</h3> <h3>1992年的书店</h3> <h3>2002年以后为了对付出版社业务员的频繁变动,吸引他们的注意。我在订单落款签名时画上一个自画像,没想到十来年下来竟然画了一万多个,在美术图书发行的圈子里大家都知道西安有这么个书店,这么个人。这时我们也发展成了西北地区最大品种最多,层次最高的美术专业书店。2010年广西美术出版社的张东副社长提议用我的订单做一本书。为了对得起这本书,我开始努力撰写我们书店的艰辛历史,为我们家的每个人都做了小传,为我们的书店做了自传。大学的同学李瑾用了三年时间义务为我进行最好的设计。2015年底终于出版了《订单 方圆故事》荣获2015中国最美的书第一名,2016年2月荣获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唯一金奖,至今己印刷三次,销售一万多册。</h3> <h3>2011年最初写作时的状态,<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11年开春,有空时脑袋里开始构思书的内容,书中应该有叙述书店的历史过程、我们家每个成员的故事,还有别人眼中的我们、做书店的逸事趣闻、我对出版发行的认识、做书店的感受。但还是没有专门的写作时间。我把一个本子放在车上,有了初步提纲后,想起哪块写哪块。每天下午接孩子时,经常要等他一会儿,大多数内容是这个时候写的。几个月后主体大约有个样子了。其实我并不善写作,只是把事情说清楚而已,同时向身边的各类和书店打交道的人征集关于写我们书店的文字。然困难重重,大多数人不信这书能出版,或认为出这样的书没意义;有些人写不好,更多的人不愿写,经过我无休止的讨要,2013年终于把需要的稿件全弄齐了。2012年大学同学聚会时,希望同学每人也能写几句,但无人应声。张浩提议写不如画,不如让大家每人画一张我。好主意!几年下来,直到2015年才终于把能找到的大学同班同学画的我全部找齐了,同时也搞了一点朋友们画的我。于是又增加了别人画我这个章节,以增加趣味性。2012年文字初稿形成。2013年10月文字稿基本完成,2014年5月文字稿修订完成。</span></h3> <h3>作为卖书的,对于卖不出去的书很是看不上眼,做书过程中,母亲知道出本书需要很多钱,认为我是在烧钱,觉得我们普通人出自己的书没必要,不支持我。书获奖了,我告诉她,她还吊着脸。后来我告诉她,书卖得很好,有人一下买了十本时,她终于笑了。还有别的困难和压力,这里也不便言告。阿弥陀佛,设计出书甘苦自知。</h3> <h3>在《订单 方圆故事》的销售过程中,很多读者要我签名,因为这本书因签名自画像而起,所以我在签名时都再画一个自画像,而且尽量画的更生动一些。目前在我手里的画比较有意思的大约有300余幅。</h3> <h3>2017年5月下旬,万邦书店的魏总看后,提出可以在万邦的新店中给我办一个展览。可我觉得这些画太小,展出效果要差一些,于是就想把画画大。当时魏总约我去参观柞水的一处古法造纸。在柞水我给造纸的陈师傅在手机里看了一幅我先前画的造纸图,陈师傅看后,说他愿意给我一刀大纸,让我把这张给他画一张大幅的。魏总和陈师傅刺激了我想把画画大一些的想法。 这一幅是后来送给陈师傅的</h3> <h3>筹备画展时,魏老师见我在画里自由自在,便要入我画中一游,我遂画了一幅我们一起飞天图,结果魏老师还不满意,想要我画一张干活的工作画面。</h3> <h3>我用古埃及的办法画了这幅,陈师傅在捞纸,魏老师在晾纸,策展人周莉头顶一函书,我在写生画他们,魏老师满意了。</h3> <h3>回来后我先把造纸过程画了一组六条屏,而后一发不可收拾,用陈师傅做的古法构皮土纸,近乎每天一张的速度画了一百多张。如今书店生意比前些年冷落了很多,没生意时才有时间作画。对于生意人来说,没生意来画画是一种悲哀,对于学过美术的人来说,有画作出,是一种欣喜,所以每一幅画都是悲欣交集。现实中我也十分苟且,比如店里都没有上下水,画画濡墨调色涮笔的水,都是下雨时接的雨水。柜台上挤出五六十厘米一小块地方,便是作画的场地。作画时还常常要停下笔来处理业务。但是一幅画画完,现实的苟且都会在画中变成梦中的诗</h3> <h3>卖书万卷是老板,生意冷清作画来。涂涂抹抹画神仙,画来画去全自己。伏天在店里作画场景。</h3> <h3>大雪漫天飞,客少生意冷。雨水换雪水,画中自消遥。</h3> <h3>上面那幅画又用油画材料画了一遍</h3> <h3>朝朝暮暮坐书店,环壁奇书千万卷。烦人破查先不理,进入画中是神仙</h3> <h3>重华盘腿坐书堂,只等娘子送食汤,左等不来,右等不来,无奈画饼自己尝</h3> <h3>前几年才修的人行道,没什么大问题,又挖开重修,客人进出不方便,心情很不好,灵感也没了,老牛都瞌睡了,一个月修不完,一个月画不出画来</h3> <h3>上天 我画女娲补天是这个样子</h3> <h3>入地都用书</h3> <h3>睡觉也离不开书</h3> <h3>自己动手制木简两把,简封一个,抄一段离骚一段,做封泥一个。体验一下没有纸时候的感受</h3> <h3>中国人在纸张普及以前用竹木简书写,记录,纸张的产生减轻了文字的载体,扩大了文化传承和受教育的范围</h3> <h3>在中国印章的出现比纸张要早一千年以上,我有时也抽空刻印章</h3> <h3>纸张普及以后,用木板把印章做大,就产生了雕版印刷,印刷产生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更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这是我创作的刻板印刷图</h3> <h3>唐朝时雕版印刷就很完善,唐长安西市中有书店叫坟典肆。《太平广记》里记载,"海内文籍,莫不该览"。当是最早的书店,我考证了当时书,家具,人物的形态后作此图为书店立传。图中书的形态主要来自于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唐代贯休保存在日本的画中,宋人的消夏图,还有玄臧从印度带回来的贝叶装的书。唐时的书基本上是卷装的</h3> <h3>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有毕昇搞活字印刷。乾隆时编修四库全书,用活字印了一部分书,还出了本小书《武英殿聚珍版程式》讲的是活字印刷,我便临摹一套插图共八幅,这是第一幅成造木子图,在方圆故事里有用,后面的七幅因画成时间略晚没有用进去</h3> <h3>套格图</h3> <h3>类盘图</h3> <h3>夹条顶木中心总图</h3> <h3>槽板图</h3> <h3>字柜图</h3> <h3>摆书图</h3> <h3>改造一幅明版书插图,表现线装书的装订过程</h3> <h3>在一套书的封面上发现一幅明代插图,内容是明代书店情景,遂恭摹赋彩,不知是哪本书,具体哪年刻印的,明末也四百年了,遂题名,四百年前的书店。书店廖落生意少,不务正业做画图,诗写云上画里飞,忘却俗间难与愁</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后来发现明朝嘉靖年间仇英在清明上河图中绘有明代书坊(五百年矣),见之如见祖宗影像,故恭摹之,这张和上面那张书店的木板插图出一辙,不知是什么关系</span></h3> <h3>乾隆二十四年徐扬完成的姑苏繁华图中有二百六十年前书店影像,专意摹出</h3> <h3>近日画的一幅文人书房图,书有一部分是西式装订的书,既代表新时代,也代表主人学贯中西</h3> <h3>给自己,给自己的书店的历史整理一下历史,本来是对祖宗和子孙交待的私事,家事,没想到最后为国家赢得荣誉,感慨,"国事家事天下事本是一件事"</h3> <h3>我用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为书店立传,为在匆匆走过的人间刻下一个记号</h3> <h3>近几年众多书店纷纷改行,也有不少颜值很高的网红书店产生,由于用房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大幅提升和电子商务对实体书店产生巨大影响,生存危如累卵。可我还是想把我的方圆工艺美术社做成百年老店</h3> <h3>有人说,天堂应当是图书馆和书店的样子。在天的父母还卖书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