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禅

萝卜缨子

<h3>  拍微距认识了一些昆虫,不常有时间去拍,每次拍到新虫都还会蛮兴奋。这次拍到的是斑衣蜡蝉。</h3> <h3>  平时难得发现一只新虫,出去拍几回才能看见一只没见过的, 这回一次就见着密密麻麻一大群,几乎一动不动地待着。</h3> <h3>  而且一棵树上就这两种虫夹杂着待在一起,很和谐的样子。这两个物种有啥关系呢,为什么总在一起?难道昆虫可以不同物种间交朋友吗😄为了解惑查了百度,原来这俩根本就是同一物种。</h3> <h3>  这个是前两个月拍到的,一直以为是椿象的一种,原来不是,它是斑衣蜡蝉小若虫阶段的样子。</h3> <h3>  黑底白点的小若虫再长一段时间,就长成通体红色,背上黑白斑纹,变成高龄若虫。</h3> <h3>  接下去就是成虫从高龄若虫的背部脱壳而出,慢慢舒展翅膀,羽化成功。蝉的这个过程都是在夜间完成的,所以没拍到这个过程。脱下来的壳掉了一地,我开始还以为是昆虫的尸体。虽然没拍到羽化的过程,但看到了两只刚脱壳出来,翅膀还没完全舒展的蝉。还剩一边的翅膀没展开,第一眼见还以为残疾蝉。</h3> <h3>  还看到一只已经羽化却没和壳完全分离的蜡蝉,就这么一直拖着这空壳一起。壳已从红色变成了棕色。</h3> <h3>  斑衣蜡蝉基本靠跳跃的方式移动,也不怕人接近。爬到我手指上来。</h3> <h3>  除了难得跳跃一下,平时就这样一只只待在树枝上动也不动。它们不捕食别的昆虫,而是用口刺插入树枝吸食枝叶维生。怪不得看着没动,其实一直在填饱着肚子。</h3> <h3>  蝉,和禅同音。古代的先人造字都是蕴涵着某种含义的。想起见过一些古玉器,是以蝉为造型的。于是又去搜了下,原来古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认为蝉是一种变化神奇的吉祥的动物,认为蝉一生以晨露为饮,生性高洁。蝉的图案出现在许多物品上,也出现在成语,诗歌中。</span></h3> <h3>  似乎也可以说古代曾经有一种蝉文化的存在。人们主观赋予了蝉某种禅意。现代人呢,则比较简单粗暴地把蝉归为害虫类,因为危害树木的生长。 </h3> <h3>  拍微距前,只认识一种最常见的蝉,就是夏日里叫不停的知了,小时候经常去捕捉来当玩具一样玩,还有跟着邻居去捡过蝉蜕下来的壳,拿去药房卖了换钱。</h3> <h3>  据说已知的蝉有2000种之多。我自己就拍到了几种。这种叫竹南无僧叶蝉,有点儿像西藏僧侣吗。</h3> <h3>  这种叫沫蝉,把自己藏在自己吐出来的泡泡里,成天洗泡泡浴。</h3> <h3>  这种叫角蝉,还没半粒米大的个子。正面看面部长得跟外星人似的。</h3> <h3>  在群里见过摄友们拍的其他很多漂亮的蝉类,希望我也能再遇见几种,给它们拍摄下来。</h3><h3> 斑衣蜡蝉的三种形态,专有名词叫昆虫变态。每一个阶段以完全不同的形态存在。对我们人类来说,人生也是分不同阶段,无非我们的这种差异更在于意识形态深处,而不是外在的样子。人生阅历和学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同样也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h3><h3> 最后,为被我小时候贪玩伤害过的知了们表达一下抱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