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后院的樱花树

蜀子川

<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七月二十六日,贾平凹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到鲁风家里去看望病中的他。我心中对一位老兵、著名作家鲁老师的牵念,油然而生。</b></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b></p><p><br></p><p> 二零一九年六月二日,我和战友驾车去西安郊外的杨庄看收割麦子。路上建荣说:“杨庄在秦岭山脚下,麦子熟了,遍地金黄,是摄影的最佳去处。”</p><p><br></p><p> “贾平凹的小说《山本》,讲述的就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秦岭大山里一个叫涡镇地方的故事。”右前方出现高耸入云的秦岭山峰时,带出了我的这段话。</p><p><br></p><p> “贾办主任鲁风当过兵,木南和我们是战友。这次,看能不能让你这个‘贾迷’拿到贾老师签名的首版《废都》。”建荣的话,让我喜出望外。</p><p><br></p><p> 车停在麦浪滚滚的田埂旁,割麦老农戴着草帽,提着镰刀跑过来问我:“师傅,会不会下雨?”我点开手机屏看“天气预报”,告诉他不会下。趁机借上他的镰刀、草帽当道具,穿行在麦田里拍照。</p><p><br></p><p> 忽然,一阵风带着云撵过来了。我们赶紧往杨庄的农家乐去躲雨。杨庄位于终南山与秦岭地界,金池千里,风景如画。等着饭菜上桌,建荣拨通鲁风的手机,与他联系。没有接电话,再发微信,说明打电话的缘由。一会儿,鲁风回电话了,在电话里说明了要见贾平凹的难处。</p><p><br></p><p> 第二天,建荣把与鲁风的微信联系内容转发给我, “我这里随时恭候,大门敞开。平凹那里确实如昨日所说,他见我难,我见他更难,只能顺从天意。”</p><p><br></p><p> “约的五日,什么时间去拜访你比较合适?上午九点还是十点?”</p><p><br></p><p> “见不上个面面,拉不上个话!不是过去那个时候,干啥都沒麻达。周三十点来家,大雁塔正西,大唐通易坊紧靠北侧,国防工办大院东北角,门前有樱花树。”</p><p><br></p><p> 十点前,我们先来到办公楼值班室,了解鲁老师说的楼号位置,有的放矢。在高楼林立的省会都市里,鲁风住的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的“集资房”。“老鲁,来人了”,门即打开。建荣叫了声“嫂子好”。鲁风的妻子身上围着紫红色围裙,说正在打扫卫生。</p><p><br></p><p> 客厅右侧窗户隔着阳台,书架和桌子上的书报杂志遮住了半个窗户。电视机背墙上挂着鲁风夫妇和贾平凹的合影照片。镜框两边是贾平凹题写的“终身争一息,每事慎三思”和“顺畅人生”。鲁风在他的《废都后院》中说:“这新春寄语足以让我享用一生”。房间小而陈旧,但德艺双馨,满屋墨香。</p><p><br></p><p> 鲁风身穿半新半旧的海蓝色圆领短袖体恤,侧身从沙发上坐起来,用凉被盖着大腿。别来无恙,战友拍照、录音,我和鲁老师坐沙发上。说是拜访、看望,实际是一次“人物专访”。</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二</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一九六一年七月,鲁风从西安第三十中学入伍,进入某军校。之前,他和同学赵季平参加了西安音乐专科学校考试。八月十五日,当入学通知书到家时,他已经当兵走了。他所在的部队,属总参某部。鲁风说:“在上海和北京,我都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标兵。当时上海市副市长胡厥文,是民建的创始人。春节时慰问部队,他是慰问团团长,我是成员。他说我比你大五十岁,一定要好好工作。”军人都是一颗红星,两面红旗(领章)。鲁风与战友相比,多了一条红领巾。因为他是上海一所中学、两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去小学辅导时,要穿上军装,系上红领巾。说到这里,他含着微笑,很自豪。</p><p><br></p><p> 后来,鲁风被调到北京总参某部,住在当时的天安门东侧南池子。鲁风在部队,既有刚毅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他说:“我觉得我这个人,心是好的,乐于帮助别人。”在军营里,谁帮助过他,批评也罢,劝说也罢,他都觉得“是为我好”。</p><p><br></p><p> 曾经一段时间,鲁风被下放到东北嫩江红丰农场。他说:“冬天,东北寒冷,戴上皮帽,穿上大衣,都不觉得暖和。”农场与西安,与上海、北京相比,是农田庄稼,是冰天雪地,让他最难受的是孤独。他说:“当时能让我开心的,是唯有的那只叫小三儿的警犬,是它伴着我度过那漫长的日日夜夜。小三儿从不偷吃,碗里的不吃。把馒头扔给它,它就吃了。它下了四只可爱的小崽崽,小崽崽还没有长大,它就死了。”说到这里,眼泪夺眶而出。农场里有一种叫“克拉”的猪,嘴尖腿长,有野性。他真正看到了“猪吃猪,互相残杀”的现象。</p><p><br></p><p> 他在想什么呢?在想活着就是幸福。</p><p><br></p><p> 在农场里,他学会了开“斯大林80”和“尤特”拖拉机,像开着坦克一样,到地里去把粮食运回来储存到仓库里。他忘不了装卸车时,要把二百斤重一麻袋的粮食搬到传送带上去。身单力薄,扛不起来,就被麻袋压倒在地上。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铁丝做成钩,把一袋一袋粮食钩连起来,就依序地进到仓库里了。</p><p><br></p><p> 一九六八年,鲁风回到北京南苑农场。星期天,过年过节,喂猪师傅休息,他就穿上旧军装去顶他的班。他说:“我当兵八年,只在上海时领过两套军装,平时穿便装时间多,为了节约,没有去领过新军装。”</p><p><br></p><p> 鲁风牢牢记住当年毛主席给总参的题词:“在奋斗面前没有什么困难;不怕难,只怕不干;打破难关,光明就在眼前。”他利用业余时间把毛主席的这三条指示谱成歌曲。那天,他边说边唱给我们听。我们跟着他哼着曲调,泪眼盈盈。他说:“唱着这首歌,难免回忆起部队生活,虽然有痛苦,有欢乐,但一切都如过眼烟云。”</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b></p><p><br></p><p> 一九六九年,鲁风转业了。他说:“当时面临工作问题和个人问题。工作服从组织分配,回西安;个人问题,找个从事文艺的,这是我的想法。”我们见到他的妻子李燕玲,就是一位漂亮的重庆妹子,能歌善舞,还是川剧变脸传人。</p><p><br></p><p> 鲁风提着在部队用了八年的那口旧箱子,转业到西安东方机械厂。从那时开始,他坚持作曲、写诗,晚上到厂里上夜班,白天在家里写稿子。没有多长时间,组织根据他的爱好和特长,让他到“东方报”当副刊编辑。从此,接触文学艺术界的不少名人和作家,踏上了文学之路。</p><p><br></p><p> 一九八五年,鲁风参与创办“东方剑”,并请贾平凹题写了刊名。自那以后,他经常找贾平凹约稿,采访。平时参加活动、听课,都能见到贾平凹。他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想说说贾平凹这个人,他这个人一直诚诚恳恳,没有过多奢望,有梦想,就是坚持他的创作”;“平凹很谦卑,不张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写作,诚诚恳恳待人。两年一部书,拿作品来说话。”</p><p><br></p><p>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工作和生活中,鲁风和贾平凹越走越近,对他真心实意的尊重,敬畏。他和贾平凹的感情,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沉淀起来的。那次在去成都的火车上,燕玲当着贾平凹、鲁风和木南说:“老鲁对贾老师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他要是女人,都会嫁给你。”</p><p><br></p><p> 鲁老师带着病,给我们讲述他的经历及贾平凹的轶事趣闻。他说:“实在抱歉,我送给罗老师这本《废都后院》,因这几天手不能写字,只盖上我的名章。”此情此景,让我激动不已。我捧着书和鲁老师合影。燕玲从里屋出来一再要求,就在家里吃午饭。我说:“等我离开西安前,再来看望鲁老师。”</p><p><br></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b></p><p><br></p><p> 在西安逗留期间,我如饥似渴地阅读鲁老师的《废都后院》。赵季平写的序,是对他最真实的写照:“在我的眼里,鲁风为人诚实,是个可交之人。在我的眼里,鲁风做事认真,是个可信之人”;是“他以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对贾平凹的文学创作跟踪采访,连续报道,对贾平凹的日常生活不断采撷,适度披露。”</p><p><br></p><p> 我喜欢读贾平凹的书,思想感情只是停留在作品的故事情节中,难能读到现实生活中的贾平凹。是鲁老师“把一个说不清道不尽的贾平凹,从鬼神莫测的云雾中,拉回到众多的读者面前,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爱有恨、有情有义的真实的贾平凹。”</p><p><br></p><p> 鲁风说:“我在贾平凹办公室,都叫我贾办主任,实际是没有任命,没有工资待遇,只顾给他做事,靠的是友谊和感情。”二零零一年鲁风从军工报退休后到二零一八年患重病之前,一直在给贾平凹编书审稿,先后编辑了《散文集》、《朋友》、《说舍得》、《混沌》、《静水深流》、《大翮扶风》、《中短篇小说》(1一9)、《贾平凹文集》部分分集等等。为贾平凹的创作,夜以继日,呕心沥血,默默无闻,无私奉献。</p><p><br></p><p> 生活中,鲁风很关心贾平凹的身体健康。如果住院,他就着急,跑前跑后。一次,贾平凹住院,他去陪了十五天,出院时同车回家,到小区门口下车,贾平凹说:“我也好了,这十五天你也累了,你回去好好休息。贾平凹牙疼,他一大早就搭车到东郊商店去买药物牙膏,第一时间送到贾平凹手里,并告诉他“一次不要用多了,省一点儿,挤黄豆大一点就可以了。”</p><p><br></p><p> 鲁风和贾平凹两家的关系十分融洽,都把对方看作是“自己人”。《废都后院》中的“难得一聚”、“皆大欢喜”和“双节闲聚”等等,都是叙述两家的平时来往。曾经每年三月,门前的樱花开了,贾平凹夫妇就会挤时间过来赏樱花,并顺便在家里吃饭。这时,燕玲就拿出精巧的手艺来,精心做出鲜香麻辣的川菜。二零零一年十月一日,鲁风夫妇去西北大学看望贾平凹的母亲,他进门就说:“昨天看了我妈,今天想看望大妈,这是敬佛,敬老人,敬好朋友,要是别人,我是不会这样做的。”</p><p><br></p><p> 在贾平凹眼里,鲁风是著名作家。他不仅为鲁风提供价值连城的资料,热情支持创作,而且给予他较高的评价。一九九四年四月,贾平凹没来得及给鲁风题写书斋名,直接写了“鲁直秦雄”四个大字,意味深长。二零零五年五月,贾平凹在给贺丰先生的信中称赞:“鲁风先生是厚诚人,你要多向他请教为好!”</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暖阳满庭院,雨歇更清明。老夫盼酱豆,佛光照前程。” 最让鲁风感动的是今年夏天,贾平凹在百忙中挤出时间,戴着口罩到家里去看望他,嘘寒问暖,高情厚谊。一切都蕴含在贾平凹给他题写的字画里:“风吹风还累,花开花也疼”;还给书房题写了“鸡窝”二字,满足了他的心愿。</b></p><p><br></p><p> 当日,燕玲在电话里告诉我贾平凹到家里看望鲁风的情况,并说“鲁先生用放大镜把贾老师即将出版的《暂坐》和《酱豆》读了两遍了”。</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第二天,鲁风在微信圈里发了他写的《平凹来家》诗,真是“死里逃生靠佛佑,苦尽甘来凭友帮”。</span></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五</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离开西安之前,因鲁老师“一三五”要去医院治疗,我和战友利用晚上去看望他。进屋,鲁风躺在沙发上睡着了。燕玲拍了几下鲁老师的肩。他看我们来了,从沙发上坐起来,并让我坐在他旁边。他说:“上次没把情况说清楚”。</p><p><br></p><p> 话语中,鲁风几次说到要写“废都前院”。我看着他的身体状况,握住他的手,表示期待与支持。时间不早了,我们告辞。燕玲坚持要送到门口。</p><p><br></p><p> 走出单元门,我有意地望了望楼前的樱花树,满脑子都是樱花热烈、纯洁、高尚的花语;满脑子都是鲁风夫妇与贾平凹夫妇曾经在樱花树下赏花的故事;满脑子都是鲁老师和燕玲在樱花树下呢喃的情景。</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