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父亲离开我们己整整十年了,但是他慈祥的音容笑貌还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h3><h3> 今年的七月二十一日是慈父百年诞辰日。慈父的一生是勤恳奉献的一生,他年少时家境贫困,很小便外出打工,凭勤奋好学自学成才。他仅有初中学历(是靠其二舅接济才得已完成),由于其工作十分出色,五十年代初即在当时中国科技最发达的上海市,被评为二级也就是现在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h3><h3> 为建设新中国,他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报名离开繁华的大上海,到寒冷落后的北方哈尔滨,去支援祖国东北建设,为中国第一个大型的精密量仪量具刃具厂,当时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重点骨干企业~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投产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他在56年~68年这12年,一直是该拥有六千职工的大厂的技术一把手总工程师。他带领几百人的哈量技术队伍,艰苦奋斗克服迷信,硬是在落后国际水平相当大的条件下,制造出多种填补国家空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精密量具量仪,为国争了光。如他领军研制的精密量块,品质超过当年苏联老大哥,与世界一流瑞士量块平起平坐。</h3><h3> 文革后,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又不远万里,来到广西桂林筹建桂林量具刃具厂,为桂量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几年就成为广西一流的机械企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这些建设新中国的功臣,九三年国务院授予他为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享受者。</h3><h3> 慈父在品德上,称的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他从不和组织计较个人得失。十年浩劫的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哈量厂最大的反动技术权威,在“牛棚"里被关了近两年,失去自由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一被“解放",即把补发来的隔离审查期间扣发的几千元工资,一次性全交给党组织作为党费,可见他对党的忠诚,与宽阔的胸怀和磊落的金钱观。慈父一生,虽然工资很高,当年在哈量厂排行第一,七十年代在桂林,他的工资水平比市长都高。但是生活十分简朴,从不挥霍浪费。退休后生活虽不宽裕,但还是省下钱来捐献救灾扶贫。七八十年代曾资助本厂困难家庭子女读大学,做了不少善事。</h3><h3> 慈父的高尚品德,永远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h3><h3> 安息吧,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h3> <h1> </h1><h1> 钱曾兴 年表</h1><h3><ul><li> </li><li>钱曾兴 浙江省 嵊县 长乐镇人</li><li>父钱高粹 原籍 嵊县 长乐 汉族</li><li>母支雅云 原籍 嵊县 支鉴路汉族</li><li><br></li><li><br></li><li>1919年7月21日出生</li><li>生于 浙江省 嵊县 长乐镇一村 王虎路口</li><li>1919年~1924年 幼年</li><li>1925年~1931年 小学求学</li><li>1931年~1934年 上海初中</li><li>1935年6月~1937年10月 江苏常熟县电厂 练习生 工务员</li><li>1937年10月~1938年4月 抗战影响 家居</li><li>1938年4月~1944年11月 湖南长沙祁阳 新中工程公司 车间管理员 技术员</li><li>1944年11月~1945年10月 重庆 新中工程公司 技术员</li><li>1945年10月~1952年12月 上海 新中工程公司制造厂 技术员 车间管理员</li><li>1953年1月~1954年9月 上海 一机部第二设计局 工程师</li><li>1954年10月~1971年8月 哈尔滨量具刃具厂 副总工程师</li><li>1971年8月~1979年8月 桂林量具刃具厂 总工程师</li><li>1979年8月~2009年6月 桂林退休生活</li><li>2009年6月11日 病逝</li><li><br></li><li>注:1962年在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加入中国共产党。</li><li><br></li><li> </li><li> <br></li></ul></h3><h3><br></h3> <h3>慈父钱曾兴一生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多种原因使他在各个时期留影很少,尤其解放前时期,几乎未见一张,所以有关他的影象编辑,只能这样,请各位亲人谅解。</h3> <h3>这是慈父钱曾兴的出生地,也是他童年成长的地方~浙江省绍兴市嵊州长乐一村王虎路8号。2002年二姐钱军和我们夫妇到此留影。</h3> <h3>这是湖南省祁阳县,慈父于1938年~1944年在此地工作过。这里也是我们父母成亲,建立家庭的地方。当年在上海的十几家中国的民族工业,为躲避日本侵略,搬迁至这里。慈父所在的新中工程公司,就是这批企业之一。父亲对一生中这段经历,非常怀念,退休后只想到这里旧地重游,对别地都不想去了。但因缺乏果断,推迟多次机会,最后也未能如愿。2018年年底,我们夫妇为还父亲遗愿,自驾车到祁阳,终于依靠祁阳政协收藏的老县志,找到了父亲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缅怀了他那段历史。</h3> <h3>这是祁阳老县志,和其中对慈父所在的上海新中工程公司的描述介绍。</h3> <h3>这是祁阳新中工程公司当年的厂址地,1944年,日军占领此地前,它搬迁至重庆。解放后,该厂址由氮肥厂继用。前几年氮肥厂倒闭,该厂址被用作房地产开发,这高楼林立的小区,便是以前的新中公司的旧址。</h3> <h3>这是祁阳新中工程公司附近的湘江,慈父曾经多次和我们说起,当年和两位同事好友在这里游水遇险,他虽拼尽全力,也沒能救起他们……。他到晚年想起他们还是那么难过内疚,非常想到此地,看看江岸葬着他俩的坟墓,寄托他深深的哀思。</h3> <h3>这里是在上海提篮桥的原上海新中动力公司旧址,1945年抗战胜利,新中公司从重庆迁回上海,慈父在此工作七年,直至1952年调入上海机电设计院。在这段时间里,慈父的工作应该是很出色的,他在车间不光做技术管理,还攻关制作出精密量块和计算尺。</h3> <h3>这里上图是上海提蓝桥霍山路,我们一家在抗战胜利后~五十年代初期曾在这里居住。当时除父母和我们姐弟四人外,奶奶支雅云和笑兰姑姑也同住在此。下图是霍山路附近原上海劳工医院现今虹口公共卫生大楼,1953年1月我在这里出生。</h3> <h3>这张1952年在上海照的全家福,左1二姐钱安娜,左2慈母邢卓琴,左3三姐钱如蕙,左4奶奶支雅云,左5大姐钱如眉,左6慈父钱曾兴,左7小叔钱曾扬,左8小姑钱笑兰。全家福怎么没有我呢?有,我当时也在照片里,只不过在慈母的肚子里呢哈哈!</h3> <h3>这是五十年代一机部骨干企业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它座落在五六十年代哈尔滨最美的街道~和平路旁。慈父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东北建设,1954年10月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冰城哈尔滨,就在这座工厂工作到1971年。为这座工厂投产和发展做出不朽的贡献。</h3> <h3>慈父1956年被任命为该厂的副总工程师(该厂无总工程师)直至文革1968年,一直是这拥有六千职工四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国家重点企业的技术领军人物。为我国精密量具量仪赶超世界一流水平,做出了卓越的成就。</h3> <h3>这是我们五十年代在哈尔滨生活幸福的一家人。</h3> <h3>1965年,小叔钱曾扬和小嬸孙竺贤旅行结婚到哈市,和我们全家合影。右1是小叔,左1是小嬸,前排居中是奶奶支雅云,后排左2是小姑钱笑兰。五六十年代,奶奶和小姑无论在上海还是哈尔滨,都一直是我们大家庭成员。</h3> <h3>十年浩劫文革1968年7月,慈父被打成哈量最大的反动技术权威,关进“牛棚"失去人身自由近两年,受到了和劳改犯一样的极不公正的待遇。1969年底刚获“解放”的他和在家的慈母、二姐及正巧回家探亲的下乡知青大姐、三姐和我,照了一张文革中的全家照。</h3> <h3>1970年底,哈量厂接到国家任务,要该厂组织一批技术人才支援国家三线建设,搬迁至广西桂林,建设一个基本和它生产同样产品的量具刃具厂,以适合战备需要。慈父被选中,成为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当时国家为调动职工到三线工作的积极性,下发国务院文件,凡去三线工作的职工,可携带其下乡在兵团和农场的子弟同往落户就业。慈父利用这个机遇,通过组织将大姐、三姐和我三个下乡知青,调到桂林,为我们后来的命运带来了非常难得的转机。虽然一家到桂林后,还遇到不少磨难,我们姐弟三人户口在迁到桂林一年后才落上,没上户的一年,我们三人无户口无粮食无工作无收入,六口之家吃三人定量粮油,非常艰难。慈父没因此对组织不满,仍滿腔热情,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新厂建设一线,为桂林量具刃具厂,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贡献卓著。上图是桂林量具刃具厂大门。</h3> <h3>1971~1979年,慈父工作生涯的最后九年都在桂林量具刃具厂。负责全厂生产技术工作,任厂总工程师。这段时间,他的身体状况较差,文革中,在“牛棚"遭受非人折磨,让他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到南方桂林虽然气候比北方好,但这病还是反复发作,经常严重的要住院治疗。虽然他的身体这么不好,但对待工作还是一絲不苟满腔热情,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桂量厂在他们这批有忘我工作精神的老同志带领下,建厂两三年便跃居全市机械工业一流企业,乃至广西自治区骨干企业。</h3><h3> 1979年慈父60岁退休,在工作期间他十分重视培养接班人,他觉得是应该放手让年富力强的同事干的时候了,再则,自己让哮喘病缠身,己力不从心,故果断选择退休。</h3><h3> 退休后,他以超出凡人的顽强毅力,天天早晚数小时在南溪山景区慢跑徒步锻炼,风雨不误。苦练近三年,硬是赶走了严重哮喘病,创造了中西医均认为不可能的奇迹。</h3> <h3> 慈父的退休生活可以用简朴两字概括。退休三十年没离开过桂林。他曾经工作过的上海新中动力机械厂,上海机电设计院,哈尔滨量具刃具厂,请他这位老领导去参加厂庆院庆,他都一一谢绝。他最讨厌公款吃喝,凡公款宴请一律谢绝,连桂林量具刃具厂每年宴请厂级老领导这样的活动都不参加。他为人谦和,和周围邻居相处很好,他不打牌不下棋,更不搓麻将。每天除锻炼身体到南溪山散步,有时还喜欢听点音乐。电视只看新闻联播,平时爱看参考消息,比较关心世界与国家大事。早起早睡,早六晚九,作息时间很严谨。每天和慈母一起操劳家务,买菜做饭,还能动手修修补补,有时还摆弄点雕刻。生活非常节约朴素,每天花费均认真计账,坚持几十年一絲不苟。慈父慈母只要身体勉强可以,什么都自已干,不靠别人。他们这辈子基本没请过佣人保姆。慈父对已节约,对社会对困难群众却是十分慷慨,党号召的对灾区捐款,他总是积极参加,并且数额对比他的工资收入相当可观。他还资助厂里经济困难职工子弟读大学,非常感人!这些优秀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后辈学习!</h3> <h3> 这是我们一大家八十年代的全家福合影。</h3><h3>上排右一大姐夫黄念慈,右二二姐夫彭康来,右四三姐夫毕可观,左三是我夫人杨美娜。</h3><h3> 下排小姑娘依次为钱康玥、彭敏燕、毕舒华。</h3> <h3> 这张也是八十年代全家合影。</h3> <h3> 这是八十年代彩照全家福。</h3> <h3> 这三张全家福照片,均是九十年代的。</h3> <h3>慈父母在二十一世纪留影很少,目前只有这三张。</h3> <h3> 慈父对自己享受非常看淡,觉得能安贫即可。这是他亲手写的安贫!</h3> <h3>慈父慈母对后事办理看的很淡,生前多次要求从简不修坟。我们遵照他们的遗愿,将他们的骨灰撒在他们生前最喜欢去的南溪山公园银杏树下,每年清明我们后辈们都前往祭拜,寄托我们的哀思,将他们优秀品质永记心中!</h3> <h3> 这是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桂英才谱》中,区党委政府对慈父的评价。我们用它作为纪念篇的结尾,慈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3> <h3> 2019年7月21日,慈父钱曾兴在桂林的后代聚会,纪念钱曾兴百年诞辰,这是参加缅怀活动全体人员合影。</h3><h3> 前排左起大女婿黄念慈,大女儿钱如眉,曾外孙路洋铖,二女儿钱军,曾外孙女时清扬,三女儿钱如蕙,儿钱尚志。</h3><h3> 后排左起孙女婿路箐,孙女钱康玥,外孙女毕舒华,外孙女婿时炜,三女婿毕可观,儿媳杨美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