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古人告诉我要读万卷书,可是古人不能告诉我,那万卷书里有多少是想象,多少是谎言,所以我行万里路。</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龙应台</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那年的欧洲之行,为什么要先写法国,因为法国是我迄今为止所有国外之旅中有去过第二次的国家(不包括同一次旅行去两次)。那年带妈妈、婆婆、婆婆闺蜜的欧洲之行,在到达巴黎的第二天就因妈妈意外摔倒导致胯骨骨折而遗憾紧急终止,但时隔几个月我再次和明明妹妹踏上欧洲的土地,就有了老朋友再次重逢般的亲近和欢喜。如果说欧洲注定是我生命中一次不可能错过的缘分,那么我想法国的意义就代表了整个欧洲。</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法国国土面积67万平方公里,还不到我天朝上国的一个青海省的面积,但没有比较就没有强大自信,法国竟然是欧洲国土面积第三大(前有俄罗斯和乌克兰)、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法国号称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尤其“Paris”这个名字,更是艺术、哲学、时尚、文化的代名词,走在巴黎不由得就会想到徐志摩笔下《巴黎的鳞爪》中那极尽惬意的描写:“巴黎就像是一床野鸭绒的垫褥,衬的你通体舒泰,硬骨头都给熏酥了的。……巴黎,软绵绵的巴黎。”巴黎是个人文荟萃的宝地,这个城市随便一个景色都有名人的足迹和文字让人久久揣摩回味。</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著名的凡尔赛宫门前什么时候都是人头攒动的排队长龙,整整一下午的游览时间,光是排队进门就排了一个半小时,路易十四修建的皇宫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在纯净的蓝天白云下散发着撩人的魅力。邓斯特主演的传记电影《绝代艳后》中,亡国之君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就是在凡尔赛宫上演了一场法国皇室奢靡到极致的洛可可时代的视觉盛宴和时尚大秀,让人目眩神摇更让人不胜唏嘘。凡尔赛宫集中了欧洲建筑、雕塑、绘画的精华,置身其中,似是穿越在17、18世纪华美奢靡的法国宫廷,仿佛能听到皇室装潢精美的大轮毂马车驱使而过,王子公主、皇室贵胄衣着华丽来参加盛大的化妆舞会,个个都是狄更斯《双城记》里厄弗里蒙第侯爵傲慢无比的形象,仿佛看到路易十四最欣赏的芭蕾舞喜剧创始人莫里哀举着酒杯,带着揣摩的眼光观察周遭,为他的下一部批判主义喜剧寻找创作灵感,酣歌妙舞,如梦如幻。凡尔赛宫的“镇宫之宝”当属最奢华、最闪耀的镜厅,17面400多块镜片组成落地镜,反射着金碧辉煌的宫殿、窗外的蓝天白云和花园瑰丽的美景,以及镜厅拱顶上讲述“太阳王”路易十四一生战功的巨幅油画,锦天绣地,美轮美奂。“巴黎和会”后著名的“凡尔赛和约”就是在这里签署的,也是在这次和会上,作为协约国的中方代表因为欧洲列强偏袒日本而愤然离席,直接引发了我大中华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凡尔赛宫的“镇宫之宝”--镜厅</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对法国的向往最主要的是那个收藏了无数世界级奇珍异宝的卢浮宫,名副其实位居世界第一的博物馆,而对卢浮宫的认识起初仅来源于华人之光贝聿铭(今年5月16日逝世,享年102岁,缅怀大师!)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和苏菲玛索的《卢浮魅影》,走进去才发现,这里简直就是世界艺术品宝库,从玻璃金字塔的地下入口进入卢浮宫,首要目的当然是先按照地图指示寻找镇馆三宝断臂维纳斯、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胜利女神,千万不能留遗憾。首先找到的是被三面台阶围观的胜利女神雕像,胜利女神虽然已经没有了头和手臂,但她站立在船头,迎风振翅欲飞的雄姿惟妙惟肖,给游客以奋勇向前的形象,完美诠释了胜利女神奈姬代表的胜利、好运和成功。</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卢浮宫入口</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胜利女神:</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第二个找到的就是达芬奇的真迹“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卢浮宫内围观游客最多的一个作品,画作不大,悬挂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画厅的墙壁上用玻璃罩保护起来,并且游客只能站在两米外的隔离带外面远远欣赏,虽然黑乎乎看不太清人物背景,但那个嘴角上翘的神秘微笑和那种恬静优雅的坐姿确是明媚清晰的,据说达芬奇的画作里常会隐藏有数字、字母、外星人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一些奇特的东西,其实我对这种传言深信不疑,很多年前曾痴迷的研读过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小说里丝丝相扣的一连串线索都隐藏在达芬奇的各种传世作品里,都说达芬奇是上帝创造出来的最完美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在绘画、音乐、数学、建筑、几何学、雕刻、医学、解剖学、天文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宗教学、物理、军事、地质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试想拥有这么多才华的天才怎么可能只是简单的创作一幅画呢!画家黄永玉说:达芬奇是人们心目中最完美的“概念”,是最“人”的人,……这个老头的业绩离人的工作能量限度太远,不可及,唉!彼岸之迢遥兮,恨吾窝囊之妄追!</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因为目的性很明确,第三个找到的就是断臂的爱神维纳斯,雕像没有了双臂,身体右倾成“S”状,裸露的上身略显丰腴,面部表情柔和但略显高冷,目测加上底座有三米多的高度,仰视的角度更能感受到女神维纳斯高贵的气质和完美的形体。和胜利女神雕塑一样,均出自公元前100多年前的古希腊雕塑家,不得不赞叹欧洲雕塑艺术对人体曲线的掌握早在公元前100多年就已经达到了至高的境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随后,我们又欣赏了多梅尼哥的《老人与孩子》,雅典娜的大理石雕像、汉谟拉比法典柱、古埃及的狮身人面雕塑、《凡尔赛的戴安娜》、贝尔尼尼的《睡着的Hermaphroditus》,《年老的半人马被爱洛斯捉弄》、波斯帝国的双牛头柱顶等等等等,卢浮宫共有六大展馆: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雕塑馆,一天匆匆走下来,卢浮宫珍藏的三分之一也看不完,所观珍宝用10页纸也说不完。法国著名文学家罗曼.罗兰曾说:艺术是一种享受,一切享受中最迷人的享受。</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巴黎圣母院位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上,去的当天阳光明媚,天色晴好,对巴黎圣母院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其实写这部分之前我又把这本书翻了一遍,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和人丑心善的钟楼怪人,而是书的第三卷,雨果对这座建于800多年前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充满敬畏和近乎完美的描写,我想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应该是最细致、最精美、最富有情感和最极具故事性的,雨果在小说中这样描写“那是建筑史上少有的璀璨篇章……,可以说,它是一曲由石头谱写成的波澜壮阔的交响乐;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的巨大杰作。……每块石头上都可以看到那些天才艺术家所统摄的工匠的奇思妙想。总而言之,它是人类的创造,雄浑而丰赡,赛似神的创造,似乎窃取了神的创造的双重特质;繁复和永恒”。在我眼里,这座教堂的设计外观仪式感很强,内部包容性很强,雄壮精美的外观由一层层密密麻麻的雕塑、浮雕、镂刻组成,有耶稣雕像、犹太人和以色列人的历代君王的雕像,圣母圣婴和亚当夏娃的雕像、“最后的审判”、捧着自己头颅的圣丹尼斯、八大护法等等等等,我们从左侧的“圣母门”进入教堂,昏暗的教堂内庄严肃穆,人头攒动但却非常安静,我们到时正好看到白衣大主教在圣坛讲经,虔诚的信徒们认真祈祷,四周墙壁上以玫瑰花窗为主的各种花窗上都是圣人和圣经的故事,两侧回廊上陈列着各种精美绝伦的宗教珍宝和祭具,右侧的一个小厅里还供奉着中国人面孔的圣母,繁体的中文写着“圣母”,吸引了很多中国面孔的游客在这个角落驻足。今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意外起火,大火烧毁了玫瑰花窗、大型壁画和很多国宝级的宗教圣物,法国举国哀伤。一些珍贵的历史留存就此永远消失了,后人再也看不到了,我想这不仅是法国的损失。</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建于1887年的埃菲尔铁塔矗立在塞纳河南岸的战神广场,因其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而得名,是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如今的埃菲尔铁塔绝对是世界网红级拍照圣地。于我来说,不懂钢铁建筑所以也看不出什么美感,我只知道当年以莫泊桑为代表的法国文学界和艺术、建筑界曾联名抗议修建此塔,如果非要说出它的美的话,在我看来只有一点,那就是它坐落在美丽的塞纳河旁边,坐船远观埃菲尔铁塔倒像是塞纳河上一枚动听的高音音符,清风拂来,水波温柔,伴着怡人的风景,深深的徜徉在巴黎的悠扬、婉约、浪漫之中。</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船游塞纳河,最有特点的还是那一座座极具造型特色的桥梁,有华丽的亚历山大三世桥,有典雅的比哈坎穆桥,有文艺范儿十足的伊阿纳桥、有连接巴黎圣母院的圣母院桥,以及戴安娜王妃车祸遇难地点阿尔玛桥等等,它们就是塞纳河上一张张美丽的明信片,无言的讲述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思想和传说。塞纳河两边有跑步健身的型男、有静坐长椅上读书的淑女、有悠闲漫步的老人、有追赶嬉笑的孩童、有站在岸边梧桐树下拥吻的情侣,还有坐在河岸咖啡馆里埋头沉思的零星男女,一人一景、一草一木、一砖一水融为一体,精心装饰着繁华而细腻的巴黎。朱自清曾沉迷于巴黎的优雅浪漫而发出感叹:“巴黎人谁身上大概都长着一两根雅骨吧,你瞧公园里,大街上,有的是喷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馆处处有,展览会常常开,他们几乎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艺术气,自然而然就雅起来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香榭丽舍大道上精致的奢侈品店、凯旋门下严肃威武的巡逻警察、协和广场上方尖碑下抢包的两个中东小女孩儿,这些都是我的亲眼所见,如今的巴黎依然璀璨夺目,依然秩序井然,但也不得不接受它大量收容难民所带来的治安问题和国民恐慌!海明威曾说:“如果你年轻时有幸停留巴黎,那么你的余生无论去往哪里,他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因为它是一席流动的宴席”,因为巴黎包含了太多美好的东西,今后余生无论走到哪里,相信都会回想起巴黎的某个记忆。祝福法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