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着等你三千年》赏析开去

风雃世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王琪本人演唱的《站着等你三千年》</font></h3> <h3><p><b style=""><font color="#ed2308">前面的话</font></b></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明明是一首流行歌曲,为什么我谈诗词?</b></p><div><br></div><p>  很多人认为诗歌是小众文化,并且认为人心不古,哀叹现在爱写诗、爱读诗的人越来越少了,担心诗词创作后继无人。窃以为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担心是杞人忧天的。<br>  客观上,<b><font color="#ed2308">诗词有它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土壤。</font></b>我们知道,人类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探究物质生活追求的本质,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外,更多的仍然归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譬如娶老婆并不单是为了生孩子,上馆子并仅是为了喝酒吃菜,开宝马并不是为了简单的交通方便。因此,人类更多的还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更多的是精神生活的需求。因此,作为精神领域用以抒情明志的诗歌,以及诗意的生活,是切合人们的精神需求的。并不会因为科举的废止和语言的变化而消亡。<br>  <font color="#ed2308"><b>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对诗词的定义</b></font>。实际上,“诗歌”一直是并称的,诗与歌在很多时候界限并不是很清楚。但今天我们人为地把诗词与歌曲进行了切割,这就导致了没有乐曲支撑的诗词欢迎度大减。俗话说,“说得再好不如唱的”,就是这个道理。或者一味厚古非今,认为只有文言文写出来的才更有味道,这显然不符合诗词的本质。<br>  <font color="#ed2308"><b>今天的诗歌之花,更多的盛开在流行歌曲的田野。</b></font>歌词是诗词的文字形式,曲调是诗词的声律。流行歌曲不同于传统诗词,它是完全并且高度商业化的,最能捕捉客户细微的心理变化,顺应时代的变迁,第一时间去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我们研究歌曲,对于我们传统的诗词创作,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br></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欣宝儿演唱的《站着等你三千年》</font></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最初为欣宝儿在抖音中唱红)</font></h5> <p>  《站着等你三千年》这首歌,受到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在抖音小视频中一夜间就红了。并且越来越多的街头广场舞使用它作为伴舞。在此,我试着研究其中的成功之道,希望能对我们的诗词创作有所借鉴。<br>  其实,这首歌的创作,在很多地方都很老套。比如:它的主题是爱情,爱情是一个永恒且老套的主题;二是选材,无非是青年男女恋爱失败的故事,中间也没有太多曲折离奇的故事;三是结构上,它采用极其传统四小段十六行。从歌曲上看,前八句为主歌,后八句为副歌。沿袭标准的“主歌-副歌--主歌-副歌-副歌”模式。四是在描写手段上,先叙后议,夹叙夹议;五是在曲谱上,它使用的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单线条旋律,而且使用传统的中国式正音(宫商角徵羽,12356),旋律与节拍简明而缺少变化。<br>  然而,并不复杂的创作手段,却能引起广大听众的共鸣,足见作品创作的圆熟,说明其成功是何等的弥足珍贵。<br></p><p>&nbsp; &nbsp; 我认为有如下成功之处:<br></p>   <b><font color="#ed2308">一、叙事非常老练。</font></b><br>  自古以来,好的叙事诗几乎没有。《长恨歌》、《孔雀东南飞》等少有的名篇,人们记住的往往只有那么几句。我们来共同欣赏并分析一下这首歌词,它是如何来讲故事的:<br><br><font color="#39b54a">我翻过了雪山来到了草原</font><font color="#9b9b9b">(直叙中,突出两个非常有特征且有美感的事物)</font><br><font color="#39b54a">只为在你出嫁前再看你一眼(</font><font color="#9b9b9b">找了一个自然的理由)</font><br><font color="#39b54a">说好了要一起到海枯石烂</font><font color="#9b9b9b">(镜头跳到男主的心理活动上,词语也很陈旧)</font><br><font color="#39b54a">难道你忘了我们发过的誓言</font><font color="#9b9b9b">(反问既表面又经典。我会写得有深刻而庸俗:“难道因为我没有太多的钱?”)<br></font><br><font color="#39b54a">阿妈说我们就是缘份太浅(</font><font color="#9b9b9b">忽然借阿妈的话来)</font><br><font color="#39b54a">阿爸不说话抽了一夜的烟</font><font color="#9b9b9b">(又借阿爸的神情影射自己)</font><br><font color="#39b54a">在你的毡房外我唱断了琴弦</font><font color="#9b9b9b">(叙事与抒情并存)</font><br><font color="#39b54a">看着你走远我把泪流干</font><font color="#9b9b9b">(感情在最后一句终于直白了)</font><br><br><font color="#39b54a">妹妹你要做一只绝情的雁</font><font color="#9b9b9b">(忽然拿雁来打比方,给对方一点面子,这是歌词成功之处)</font><br><font color="#39b54a">哥哥做胡杨等你三千年</font><font color="#9b9b9b">(拿生活中熟悉的雁和不死的胡杨来打比方,自然而形象。是此诗的诗眼)</font><br><font color="#39b54a">生也等你,死也等你</font><font color="#9b9b9b">(开始用排比句,积攒情绪了)</font><br><font color="#39b54a">等到地老天荒我的心不变</font><font color="#9b9b9b">(最后一句直白且老套,但人们就是喜欢)</font><br><br><font color="#39b54a">妹妹我等你三年又三年</font><font color="#9b9b9b">(既是叙事,又体现一种痴情。事中有情。)</font><br><font color="#39b54a">才知你去了个地方叫永远</font><font color="#9b9b9b">(此句体现了死心和无奈,与上句有些矛盾,当是败笔)</font><br><font color="#39b54a">你说别等我别等我</font><font color="#9b9b9b">(这一句回忆很自然且灵活)</font><br><font color="#39b54a">可我怎么忍心让你守着孤单</font><font color="#9b9b9b">(这句结尾非常好,恰到好处。不写问题解决办法,不写自己“总而言之”式的结论,只是一种心理喟叹,留有余味)</font><br><br>  总之,在整体叙事中,作者没有特别的叙事技巧,也没有惊世骇俗的情节和心理活动,没有特别矫情的文字。主要是在自然、含蓄、形象这些地方掌握得很圆熟。我想诗词方面要多借鉴这一点。<br><br> <b><font color="#ed2308">  二、词浅而味长</font></b><br> 窃以为,诗词与歌词、诗词与对联、古诗词与新诗,都属于诗词大家庭。只不过是形式上有些差异而已。一切的形式,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的。通过一种美的形式,营造出一种意境,传递一种感情。因此彼此之间互有借鉴之处。但我们今天,很多人以形式为壑,古诗与新诗互不往来、平水韵看不起新韵、写诗与对联各成一家这些现象仍然存在。其实,没有哪种形式更好,无非在于看题材所需或者看作者更擅长什么而已。<br> 细到古诗词创作上,并不是说语言越古朴越好,越现代就越差。我们提倡的含蓄,是指语言内在的含蓄,而不是指表面字词上的费解。比如“月亮”,用“蟾宫”来描述,只是场合和语境上的需要,对于含蓄是没有任何帮助的。“阿妈说我们就是缘份太浅,如果换成“你说过我们就是缘份太浅”,则是含蓄和直白的问题。<br>  这首《站着等你三千年》,整首诗我们看到,都是大白话,甚至有些是口语。口语在歌词创作和散曲创作中是特别重要的。但同时,它能做到通俗而不庸俗,别致而不别扭。这其中主要依赖创作者的语感或者说诗感。<br> <h3>  <font color="#ed2308"><b>三、押韵非常成功。</b></font><br>  诗歌押韵,自然琅琅上口,易于传诵。但久而久之,又会导致过于烂熟,缺乏阻拒感、新鲜感。因此,许多新诗、歌词的创作,往往故意不押韵。其实这是鱼肉和咸菜之间的关系,押韵的是鱼肉,不押韵的是咸菜。鱼肉吃腻了,偶尔吃点咸菜倒是极好的。但没人拿咸菜当主菜。<br>  这首歌呢,它押的是an这个韵,平水韵中,包括下平一先和上平十三元。这个韵非常宽,而且适合表达雅致、缠绵的感情,再加上歌词创作没有平仄之分,用韵非常自由宽松。由此,这首歌词语句十分流畅,没有发生以词害意的情形。<br>  我们在诗词创作中,尽量选择一些更宽的韵,尤其对于文字驾驭能力不是太强的人而言。<br></h3> <h3>  <font color="#ed2308"><b>四、作者综合素质比较全面。</b></font><br>  我仔细观察,作者的综合素质比较全面。作者王琪我不是太了解,从作品本身看,至少有几方面的感受:一是歌词创作非常老到;二是曲谱创作非常圆熟;三是MV中的形体语言丰富而自然;四是嗓音清亮有穿透力,尤其是发音特别标准,即使不唱歌也有很好的播音条件;像这种多能的歌手,历来不多。如台湾的童安格、郑智化,香港的周杰伦,大陆的刀郎等。与上述歌手相比,王琪似乎更胜一筹。我们知道,周杰伦的咬字,是让很多人诟病的地方。而王琪在唱功方面,显然表现更为突出。歌曲中的气泡音、滑音、颤音等装饰音都恰到好处,流畅自然,因此,大大增强了歌曲的歌染力。这首歌的成功,看似偶然的背后,却包含着必然。<br>  我们常说,诗词功夫在诗外,何尝不是呢?<br></h3> <h3><font color="#ed2308"><b>  一点不足</b></font></h3><h3>  我们在研究成功的作品时,也不必过于迷信和盲目。这首歌曲的歌词,也不是说完美无缺。上面已提到过,“才知你去了个地方叫永远”这一句堪称败笔。“才知”一词过于转折,似乎包含着某种恍然大悟、出人意料之意,这对作者无怨无悔等待三千年的痴情是有些思想上冲突的,毕竟只等了六年,才开个头,就开始找等不下去的理由了。这一片断,我看到有些网友甚至意淫出“女主患了癌症、特意编出善意谎言来安慰男主”的情节来,这种夸张的情节,与整篇格调是不符的,因为这种桥段,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h3><h3>  依我之见,其实也不用大改,后三句如果改成:</h3><h3><br></h3><h3><font color="#ff8a00">  我等了三年又三年,</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font><b><font color="#39b54a">深</font></b><font color="#ff8a00">知你去了个地方叫永远。</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你说别等我别等我,</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可</font><font color="#39b54a"><b>你</b></font><font color="#ff8a00">怎么忍心让</font><font color="#39b54a"><b>我</b></font><font color="#ff8a00"><i>受</i>着孤单</font></h3><div><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div><br>  窃以为,如此,整首歌就更加自然出色。背景音乐中,我鹦鹉学舌唱了一首,以示对作者王琪致敬。<font color="#ff8a00"><br></font></div><h3><br></h3> <p><b style=""><font color="#ed2308">最后的总结</font></b></p><p><br></p><p>  通过首歌曲或者说整首诗的分析,我有一点心得。那就是,一首成功的作品,建立在基本功扎实和感情的自然上。</p><p>  我们平时的作品,是不是贪求新意以致失去本真,又或者迷信技法而过于粉饰雕琢呢?</p><p>  我们今天看到的月亮,和李白看到的月亮,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天看到的花,和杜甫当年看到的花,也未必有太大差别。但它们仍然可以触动我们的心弦。其实,在创作中,力求自然,必然能打别自己,感染别人。要知道,即使有意为之,世界上也不会长出两片相同的树叶来。</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打赏。:)</font><br></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