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亮点,新思路——2019年玉林市国家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培训

陈花花♥

<h3><i><b><font color="#b04fbb">  为进一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7月8日上午,2019年义务教育五年级语文统编教材培训活动在玉林花园国际大酒店拉开帷幕。</font></b></i></h3> <h3>  在今天这个美丽的日子,我们终于迎来了统编教材的培训活动。玉林市博白县、陆川县、兴业县及市直小学的语文教师共900多人积极参加培训,现场人头攒动,培训气氛相当热烈。</h3> <h3>  主持人:特级教师、玉林市玉东新区玉东小学韦煜华副校长。</h3> <h3>  主讲专家:凌金波,南宁市滨湖路小学教师,学校科研处副主任。副高职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级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教研员和小学语文教学先进个人。作为主要人参研的课题获得2014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的课题成果《"说识写"并举识字教学法》获得2017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出版专著《厘清语文要素,融汇人文主题:小学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指要》。指导多人参加自治区和国家级教学比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h3> 新教材 <h3>  在五年级新教材培训中,凌金波老师主要从教材的概况、编排思路、编排特点、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h3> <h3>  听了凌老师的详细分析,我们明白了新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等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前必须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才能拉近课本和学生的关系,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h3> <h3>  凌金波老师还不遗余力地为我们梳理教材的各个单元,从单元导读到学习园地,再到各篇文章的语文要素落实和教学建议,都一一地展示给我们,让我们受益匪浅。</h3> <h3>  凌金波老师声情并茂地讲授,让听课的老师们听得入了迷,获益良多。</h3> <h3>  听了凌金波老师的讲解,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意识到:统编教材“好教”,但是“教好”不易!“教好不易”是它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教”是因为它与现行语文教材相比,有自己明显的优势,它的编排体系更利于教师的教授,更加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h3> 新亮点 <h3>  统编版教材最新颖的、区别于其他语文教材的有四点。</h3><h3> 1.双线组织单元结构。</h3><h3> 每个单元的导语都由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两部分组成,给各个单元的教授与学习起了指导作用。</h3> <h3>  2.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这是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突破。</h3> <h3>  3.以习作指导编排独立的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一大创新点。</h3> <h3>  4.目标梯度螺旋上升。</h3><h3> 统编教材在目标的确定上很好地贯彻了2011版新课标精神,目标梯度螺旋上升。从中年级开始每个年级编排了一次阅读策略的单元,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呈现层层递进的规律,前面的内容没教好,那么后面的学习便很难开展。</h3> <h3>  由此可见,统编教材目标更加明确,聚焦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努力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要教好新教材,需要我们有更强的专业基础,更深的文学底蕴,更具有钻研精神。</h3> <h3>  面对这全新版本的教材,在场的老师们都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用心聆听,生怕错过了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认真细致地做笔记,写下了自己对新教材培训的收获和感悟。</h3> 新思路 <h3>  面对全新的教材,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全面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方式,以新的思路来探索最适宜的教授方式。</h3> <h3>  为了更好地贯彻和实施新课标精神,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凌金波老师向广大教师同仁们提出了六种意识。</h3> <h1>  ✔国家意识</h1><h3>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国家意识,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人。</h3> <h1>  ✔目标意识</h1><h3> 部编语文教材的训练目标十分明确,每个单元的导语都揭示了本单元的语言训练点。</h3><h3> 我们要正确把握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题,将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多思多讲,开展各项教学活动,让学生达到相应的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高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h3> <h1>  ✔文体意识。</h1><h3> 从一线课堂来看,不管什么文体基本上按照记叙文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淡化了文体训练。不同的是,部编教材非常强调文体意识,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解读。</h3><h3> 因此,教师在讲授不同文体的课文时,要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之,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文体的文章的不同学法和魅力。</h3> <h1>  ✔读书意识</h1><h3> 部编版教材把课外阅读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了“和大人一起读”和“快乐读书吧”等栏目,实现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克服了课外阅读的边缘化。</h3><h3> 教师要当“读书种子”,引导学生“海量阅读”,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老师们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教师更要跟学生同步阅读,跟他们交流读书心得,这比要学生写读后感有趣多了,不仅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能把读书指导寓于无形之中。</h3> <h1>  ✔主体意识</h1><h3>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积极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去,自主阅读,自由表达。</h3><h3> 作为老师“该扶就扶,该放就放,扶放结合、扶放适度”,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自由遨游,自由生息。</h3> <h1>  ✔科研意识</h1><h3> 教师要充分研究新教材,尤其是新教师,在认识教材的过程中审视教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要锲而不舍地进行课题研究,走科研化的教育道路,敢于实践,乐于创新,敏于捕捉,善于总结,勤于思考,才能利用新教材更好地完善自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h3> <h3><i><b><font color="#b04fbb">  这次的学习,是场“及时雨”,是盏“指路灯”。面对即将到来的教材变革,我坚信,遵循“兼顾、渐进、传承、创新”的规律,我们一定会走上更新、更好的语文教学之路。</font></b></i></h3>

教材

语文

教学

新教材

教师

统编

单元

学生

意识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