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学、学校卫生学先驱-赵俊

Thistle

<h3>赵俊(1911.11-2003.5),字泽人,曾用名赵杰,浙江省乐清县虹桥镇湾底村人(现为乐清市虹桥镇南港村),后随长辈移居巨渡村(现为乐清市天成街道巨星村)。中共党员,民革成员。中国公共卫生学、学校卫生学先驱。曾任上海市卫生局技正,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技正、主任医师,《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第一至五届编委会副总编辑,第一、二届中华医学会儿少卫生学组副组长,华东七省一市青春发育科研协作组组长、顾问,上海高等教育学会卫生保健研究会顾问,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首批高级顾问等职。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h3> <h3>他少年时代先后就读于虹桥镇沙河小学、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1935年毕业于上海市东南医学院(现安徽医科大学)。由于目睹当时连年瘟疫流行,大批同胞死亡,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落后,尤其是预防医学领域的落后痛心疾首,为改变其现状,他以其前瞻性的眼光和魄力,毅然放弃临床医学转而投向当时并不为人们所重视的预防医学,考入南京卫生暑公共卫生医师班进修公共卫生专业,毕业后担任南京健康教育委员会学校卫生与实验区教学工作。<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他组织医务人员辗转鄂、渝、陕、黔、榕等地,参加抗日战士与后方民众的救死扶伤与防治霍乱、鼠疫等工作,他用他精湛的医术与崇高的医德救劳苦民众于贫病,救抗日志士于伤残。期间他先后任军医署第133医院(湖北宜昌)医务主任、代院长,授中校军衔;湖北省立医院巴东分院主任医师;湖北省第六区卫生院(湖北巴东)院长;中央卫生署(重庆)防疫总队材料组长、第一防疫医院院长、第六细菌检验队队长。</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44年桂林失守,大批难民纷纷西逃,他从重庆偕同医护人员携带药品器材奔往贵州独山,为难民防治疾病,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并得到当时民国政府的嘉奖。</span></h3> <h3>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医防第四大队长、东南鼠疫防治处技正(类似于现在的总师,处长左吉,副处长翁文渊,美籍著名防疫专家、《鼠疫概论》作者之一伯力士博士(R. polliTzer,1885-1968 年)是委员之一)兼医药实验组主任等职务,为闽赣浙苏沪地区的鼠疫防治做出了贡献。<br></h3> <h3>鼠疫,也称黑死病,死亡率高于80%。下图为当年鼠疫疫情区,福建最多,连续了68年,抗战后期最为严重,是日本鬼子在宁波投放鼠疫炸弹并派特工携带病菌在江浙闽一带投放的为甚,据<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39 年福建省政府秘书处编撰的《福建卫生建设之经过》对鼠疫的大致统计,仅福建省就有835512人患病。</span>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民国政府在福州成立东南鼠疫防治处,隶属于中央卫生署,分管闽赣浙苏沪的防疫工作。</h3> <h3>解放战争时期,他逐步接触共产主义思想,深深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所折服。上海解放前夕,当时的民国中央政府派员携带职位为中央政府卫生厅技正的委任状和飞机票来游说他赴台湾工作,但他坚信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而断然拒绝了民国中央政府的邀请,投入到新中国的怀抱,先后任上海市卫生局技正、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技正。</h3> <h3>从此,他的医学生涯进入了高峰期,并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课题。他在学术上治学严谨,工作上兢兢业业。他一生撰写了大量的论文、书稿与教材,培养了大批学校医务工作者。1955年他在上海成立了学校卫生教育委员会,建立了中小学保健教师制度,并推广全国。</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52.12.17中国国民党(革)上海分部筹建委批准他加入国民党(革)</h3></h3> <h3>1984年受聘上海卫生防疫站咨询委员会委员</h3> <h3>他主持、指导、拍摄了科教片《预防近视眼》,灌制《眼保健操唱片》。1979年他发起成立了“苏、浙、皖、沪三省一市(后扩大到七省一市)青少年青春期发育专题研究协作组”,并任组长;</h3> <h3>1979年10月,他积极协助徐苏恩教授、欧阳壬官教授等创办了《学校卫生情况交流》(《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前身),历任副总编辑、学术顾问。</h3> <h3>1984年卫生部颁发从事卫生防疫30周年纪念证书</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86年4月,他根据于若木同志“以杂志(指《中国学校卫生》杂志)为核心建立全国性的、松散的组织联系,发展学生营养工作”的建议,提出成立“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并着手起草章程;1989年1月,由他提议成立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成立,他受聘为高级顾问。</h3> <h3>(照片前排中就坐的有朱德夫人康克清、陈云夫人促进会会长于若木、彭德怀夫人浦安修、卫生部长陈敏章、卫生部前部长崔月犁等)</h3> <h3>于若木同志签发的“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高级顾问”聘书</h3> <h3>1990年中国预防医学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h3> <h3>1993年获儿少卫生、学校卫生奠基奖</h3> <h3>他对党、对祖国无限忠诚。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心灵上、肉体上、工作上和生活上都受到了深深的伤害,但他坚信共产党的伟大和正确,以其博大的胸怀坦然面对过去的人和事……</h3><h3>2003年5月8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h3><h3>赵俊同志永垂不朽!</h3><h3>(因舅公留下的资料需要一一寻找核对,本文还在完善中。亲友中如有他的其他资料,请提供给我,本次即将出版的《乐清市志》,要记录他的事迹,供后人留存。邮箱是77702428@qq.com)</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