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第69期】磨砺中提升 在学习中收获——参加教学能手比赛的经历与感受

樊宝玲

<h3>磨砺中提升 在学习中收获</h3><div><br></div><div> ——参加教学能手比赛的经历与感受</div><div><br></div><div> 宝鸡中学 王超</div><div><br></div><div>2019年5月18日,在烽火中学,我参加了宝鸡市2019年教学能手比赛。回想此次赛教能力,收获与遗憾兼具。</div><div><br></div><div>从2018年11月开始,在校内经历了四轮选拔之后,我终获得参加宝鸡市教学能手比赛的资格。在坊主樊宝玲老师的指导下,市赛之前,我已经将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所有课文分课时分亮点备课一百多节,最终获得宝鸡市教学能手称号。虽然由于超时无缘省赛,留下遗憾,然而此次赛教使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也历练着我对语文教育的理解,是一个极佳的不断学习、不断否定自己、不断修正教学理念的过程。</div><div><br></div> <h3><br></h3><div>长达多半年的备赛过程很折磨人,但是几点收获将永远难忘:</div><div><br></div><div>* 平常要重视理论学习,促进理念更新。近一年以来,在樊宝玲老师的指导支持下,我阅读了曹公奇等著《阅读教学教什么》、董一菲诗意语文系列图书、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等;参加了在岐山高级中学、姜谭联中、西工大音像出版社等地举行的学术研讨活动。每一个学习过程都是无比珍贵的,因为这些理论学习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前上课总是一讲到底,备课也只限于备好教材。殊不知引导学生学习,备好教材只完成了备课的第一步,更要紧的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情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备教材有止境,为学生的发展设计学习活动无止境。践行好的理念,需要老师对语文教育事业的追求,需要衷心地在语文教育中实现人的发展。</div><div><br></div><div>二、永葆工作热情,摆脱狭隘与职业倦怠。作为老师,我时常觉得自己生活琐屑,一个人要是长久地浸泡在具体琐屑的生活中会变得狭隘,惯性也会消磨人的灵性,会让人停滞在某个层次。我们每一天与十七八岁的孩子相处,十七八是人生中最美好最自由最有灵性的时间段,如果我们做老师的狭隘、抱怨、琐碎,那么学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所以,我们做老师的要经常性的学习、思考,学习是完成自我超越,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信念”或“生活态度”的不二选择。当我们见多识广,眼界开阔了,心界自然会改变,如果教师有了“人生信念”,就获得了自由选择“教学方法”的权力,精神恐怕会因之鲜活。</div><div><br></div> <h3><br></h3><div>三、淡泊名利,看开得失。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5月,历时六个月,为了赛教备课,自己常常熬夜阅读、查阅资料、写教案到凌晨一两点。当终于获得参加市赛资格后,我便倍加珍惜,当抽题抽到熟悉的《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后,我无比欣喜,赛教时满脑子的想的是:抽到这么好的题,一定要好好表现,一定要冲到省赛。然而由于求胜心切、急于表现自己,加上对学情把握不准,又缺乏大赛经验,最后当铃声响起自己还未讲完……比赛心态真的很重要,若是自己抽到题后不难急于求成,不那么看重得失,也许结果是另一番情景。</div><div><br></div><div>赛教的过程虽然磨人,但是它是我的学习、生活、教学得升华的契机。</div><div><br></div><div>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与谁同行,一个人能有多成功看有谁指点,一个人能有多优秀看身边有怎样的人。感谢坊主樊宝玲的带领和指导。</div><div><br></div><div> </div>

学习

教学

赛教

备课

能手

老师

语文

抽到

人能

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