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方(收藏)

劉厚義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71qcv89?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数千年中医望诊精华合集(经典收藏)</a><br></h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stlb06m?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初心传医道,善者皆有缘</a><br></h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rwlvuf4?share_from=self&amp;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史上最全的一针疗法</a><br></h3> <h3> 一、治感冒病歌诀 感冒风池补合谷,太阳大椎泻复溜, 鼻塞迎香上星加,尺泽咳嗽二商喉。 大椎、风池对外感风寒具有较强的发散作用。补合谷泻复溜可以发汗。鼻塞不通,前额疼痛可加迎香、上星。咳嗽加尺泽。喉痛加少商、商阳(此即二商),点刺出血。 二、治咳喘歌诀 治咳肺俞加中府,内关尺泽三里伍, 哮喘天突膻中刺,痰多丰隆与合谷。 肺俞、中府为肺的俞穴与募穴,内关为治疗胸胁部病症要穴。加尺泽、足三里,补土而又生金清肺热。哮喘时取上穴再加天突,膻中,若是痰多可刺丰隆、合谷。 三、治胃肠病歌诀 胃肠之病俞募全,三里巨虚加内关, 腹泻隔奏灸神阙,酸多公孙并行间。 肠胃病,如肠胃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官能症等,可用“俞募配穴”治疗,一般用胃俞、中脘即可,也可同用大肠俞与天枢,或小肠俞与关元,再配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以及内关等。腹泄可隔姜灸神阙穴。反酸可加公孙、行间。 四、治肿胀歌诀 肿胀肾俞膀胱俞,京门中极不可漏, 三里地机多有用,三阴交穴并复溜。 肾为水脏,开窍于二阴。膀胱为津液之府,职司小便,脾主运化水湿,脾肾阳虚肿胀,可以用肾与膀胱的俞募穴,脾经的三阴交、地机,还可加足三里。 五、治小儿遗尿歌诀 遗尿神门并关元,三阴交穴和兑端, 膀胱俞募配三里,调整习惯愈不难。 用膀胱经俞募穴膀胱俞、中极,加关元、三阴交,再加神门、足三里、兑端,治疗遗尿病效果较好,在治疗期间,嘱患儿调整习惯,白天注意不要过度疲劳,傍晚后尽量少饮水。 六、治妇女病歌诀 妇科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要记牢, 更年石门三里穴,归来太冲痛经消, 经少气海并带脉,经多隐白大敦妙。 妇科病书主要涉及冲脉、任脉以及肝,脾两条经络,可用关元、三阴交、肾俞、血海通治,如为更年期病症加石门、足三里,同时还可以配合对症加一些其它穴,如失眠加印堂,头晕加百会等。痛经针归来、太冲。月经过少不畅取气海、带脉,月经过多取隐白、大敦,点刺出血。如属虚证,可灸隐白。 七、治心神病歌诀 心神三里三阴交,神门关元合谷捎, 头痛太阳列缺好,失眠涌泉印堂要, 眩晕内庭百会刺,内关中脘呕吐消, 心悸内关合心俞,肾俞太冲可通调。 心主神,心神病可选足三里、三阴交,或神门、关元、合谷。头痛可加太阳、列缺。失眠加涌泉、印堂,眩晕加内庭、百会,恶心呕吐加中脘、内关。心悸加内关、太冲、心俞、肾俞,交通心肾,养血镇静。 八、治阳痿早泄歌诀 阳痿早泄需开导,再刺三里三阴交, 命门曲骨太冲穴,关元肾俞加灸烤。 阳痿早泄病人,常与缺乏生理知识,还有思想负担较重,因此治疗时要问清情况,给以正确解释开导,暂时夫妻分居,容易收到较好治疗效果。 九、治癫狂病歌诀 风府少商加上星,隐白申脉并大陵, 曲池颊车承浆穴,轻刺舌下重劳宫, 男刺会阴女玉门,常用之穴是人中。 此歌诀即唐代名医孙思邈治癫狂症十三鬼穴所改编,歌中舌下即舌下中缝,它在金津和玉液两穴之间。玉门穴位于大阴唇上方,少用,病情若重者可一次用十三穴,轻者可选五至七穴,每次交换使用,但都要用泻法强刺。另外,百会、间使、丰隆、太冲也为常用穴,可作备用。 十、中风急救歌诀 中风闭证针百会,劳宫涌泉紧相接, 脱证内关灸关元,莫忘隔姜灸神阙, 人中闭脱可通用,闭症十宣可放血。 中风急救,首先区分闭证、脱证,方能有的放矢。不论闭证、脱证皆可应用人中,对于闭证可在十宣放血。脱证千方不能多用灸的办法。《医宗金鉴》云:“脱证撒手为脾绝,开口眼合是心肝,遗尿肾绝鼾声肺,闭证握固紧牙关”,可供辨别闭、脱证时参考。 十一、口眼歪斜歌诀 口眼歪斜合谷先,地仓攒竹丝竹空, 百会颊车二白用,再取内庭和太冲。 口眼歪斜属风邪中于经络,可用歌中穴位尽早治疗。二白指阳白与四白,初起针患者患侧,久则两侧均用。配合葱白煎汤来熏洗患侧,避风寒,忌烟酒,收效较快。 十二、治四肢病歌诀 四肢病用局部穴,分经取穴轮流医, 患侧病久健侧治,针刺阿是功效奇, 下肢环跳足三里,绝骨阳陵并解溪, 上肢外关曲池刺,合谷后溪并肩髃。 四肢疼痛、半身不遂等,均可局部取穴,但是还要辨证分经取穴,一般先针患侧,病程日久针刺感觉迟钝时,亦可先针健侧,再针患侧,遇到疼痛,有时取阿是穴效果好。 十三、治眩晕证歌诀 目眩头晕足三里,百会印堂风池取, 太冲曲池兼合谷,三阴交穴并后溪。 眩晕因肝阳偏亢,上冲头目而致,可用太冲调治肝经,足三里导气下行,再配其它各穴,再配其他各穴。若痰热盛者可加中脘、丰隆。针刺治疗多用泻法。 十四、口齿咽喉歌诀 齿痛颊车并下关,喉痛风池和廉泉, 齿痛人中喉照海,两症合谷全承担。 四总要穴:面口合谷收,故齿痛喉痛可应用大肠原穴合谷,一般加局部穴,痛重时可加人中。肾阴虚火旺齿痛喉痛,可加肾经照海养阴清热,润喉止痛。<br></h3> <h3>十五、治疗耳病歌诀 耳病下关及听宫,耳门完骨风池行, 外关中渚合谷穴,久病再把肾俞针。 耳部为少阳经所过,取手足少阳经耳门、完骨、中渚、外关和其它局部穴,加面部治疗总穴合谷即可。耳为肾窍。耳病久者,治疗要加刺肾俞。 十六、治疗眼病歌诀 眼病太阳和睛明,攒竹鱼腰四白中, 合谷光明一般刺,其它穴位手要轻。 —般眼病局部取穴加合谷即可。胆经起于眼外角的瞳子髎,刺光明对目疾较好。眼部的各穴位要轻刺不要捻转、提插,另配风池治眼病,治疗时针感由穴位传向同侧眼部效果明显。 十七、治疗腰痛歌诀 腰痛主穴选委中,肾俞命门大肠俞, 咳嗽痛增不能动,加刺阳陵问轻重, 风寒急性难俯仰,攒竹二穴可用上, 腰痛连腹卧不安,天枢针后可起床。 四总要穴:腰背委中求。急性腰痛可在委中放血治疗,局部配肾俞、命门、大肠俞。若痛甚以致不能咳嗽,咳则疼痛增加,刺阳陵泉,用泻法。边针边令患者咳嗽,问疼痛是否减轻。因风寒而致急性腰背疼痛,前俯后仰困难,可针两眉头攒竹穴,出眼泪效果更好,此为笔者经验。如果是腰痛连腹可针天枢,从阴引阳。 十八、五十肩痛歌诀 五十肩痛不能举,攀头摸脊穿衣难, 先刺条口透承山,合谷曲池肩髃全, 还要配合多锻炼,阳陵泉穴不能忘, 五十肩又叫肩凝症,多在五十岁左右得此病,表现肩部疼痛不能上举,攀探头部,后摸脊柱,穿上衣等俱感困难。先以针从条口透承山穴,再依次针合谷、曲池,最后针肩髃。还要令患者高举患肢上下活动或者以肩为圆心以患肢为半径作画圆活动,以加强功能锻炼。 十九、治疗落枕歌诀画 头项强痛难回顾,先刺承浆后风府, 前后困难刺后溪,左治难转昆仑寻。 “先刺承浆后风府”出自玉龙歌,屡用屡效。如果前后低头抬头困难加后溪通督脉。若左右回顾转头因难,针昆仑,以疏通太阳经气以止痛 一些疾病的针灸选穴 1、精 【梦遗泄精】心俞、白环俞、膏肓俞、肾俞、中极、关元、三阴交,或针或灸。 【无梦泄精】肾俞、关元、中极,灸之。 【精溢失精】中极、大赫、然谷、太冲,针之。 【精浊自流】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灸之。 【虚劳失精】大赫、中封,灸之。 2、气 【一切气疾】必取气海、或针或,灸之。 【气逆】尺泽、商丘、太白、三阴交,针之。 【噫气上逆】太渊、神门,针之。 【短气】大陵、尺泽、,针之(属气实者);大椎、肺俞、神阙、肝俞、鱼际,灸之(属气虚者)。 【少气】间使、神门、大陵、少冲、足三里、下廉、行间、然谷、至阴、肝俞、气海,或针或灸之。 【上气】太冲,灸之。 【欠气】通里、内庭,针之。 【气急食不消】太仓,灸之。 【冷气脐下痛】关元,灸百壮。 3、神 【精神萎靡】关元、膏肓,灸之。 【善恐心惕惕】然谷、内关、阴陵泉、侠溪、行间针灸之。 【心憺憺大动】大陵、三里,针之。 【失志痴呆】神门、中冲、鬼眼、鸠尾、百会、后溪、大钟,灸之。 【妄言妄笑】神门、内关、鸠尾、丰隆,针之。 4、血 【衄血吐血下血】隐白、大陵、神门、太溪,针之。 【衄血不止】囟门、上星、大椎、哑门,俱灸之;或以三棱针于气冲出血之,再针合谷、内庭、三里、照海。 【吐血】针风府、大椎、膻中、上脘、中脘、气海、关元、三里;或灸大陵。 【呕血】上脘、大陵、曲泽、神门、鱼际,针之。 【大便血】关脉芤。大便出血数斗者,膈俞伤者灸膈俞。 【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肺俞,针之 【虚劳吐血】中脘、肺俞、三里,灸之 【口鼻出血不止】上星,灸之 【下血不止】脐心对过脊骨上灸七壮 5、梦 【惊悸不眠】阴交,针之 【烦不得卧】浮郗,针之 【沉困睡多】无名指第三节尖,屈指取之,灸一壮 【胆寒不得睡】窍阴,,针灸之 【多梦善惊】神门、心俞、内庭,针之 6、声音 【卒然无音】天突,针之 【厥气走喉不能言】照海,针之 【喉痹卒喑】丰隆,针之 【暴喑】合谷,针之;天鼎、间使,亦针之 7、言语 【喑不能言】合谷、涌泉、阳交、通谷、大椎、支沟,针之 【舌强难言】通里,针之 【舌缓不能言】哑门,针之 【舌下肿难言】廉泉刺之 8、津液 【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 【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 【盗汗】阴郗、五里、间使、中极、气海,针之 【盗汗不止】阴郗泻之 【虚损盗汗】百劳、肺俞,灸之 【伤寒汗不出】合谷、复溜、俱针泻之 9、痰饮 【痰饮】诸凡痰饮,必取丰隆、中脘 【胸中痰饮不食】巨阙、足三里,灸之 【溢饮】中脘,灸之 【痰饮久患不愈】膏肓,灸之,愈多愈妙 10、胞宫 【月经不调】中极、三阴交、肾俞,针之 【月经断绝】中极、三阴交、肾俞、合谷、四满、三里,针灸之 【崩漏不止】血海、阴谷、三阴交、行间、太冲、中极,针灸之 【赤白带下】中极、肾俞、三阴交、章门、行间,针灸之 【白带】中极、气海、委中,针之 【白带】曲骨、承灵、中极,针灸之 11、虫 【劳瘵】膏肓、鬼眼、四花穴,灸之 12、小便 【癃闭】照海、大敦、委阳大钟、行间、委中、阴陵、石门,针之 【小便淋闭】关元、三阴交、阴谷、阴陵、气海、太溪,针之 【石淋】关元、气海、大敦,针之 【气淋】气海、关元,针之 【血淋】阴陵、关元、气冲,针之 【小便滑数】中极灸、肾俞、阴陵、气海、阴谷、三阴交,针之 【遗尿不禁】阴陵、阳陵、大敦、曲骨,针灸之 【茎中痛】行间,灸之,中极、太溪、三阴交、复溜,针之 【白浊】肾俞,灸之;章门、曲泉、关元、三阴交,针之 【妇人阴中痛】阴陵泉,针灸之 【妇人转脬不得尿】曲骨、关元,针灸之 13、大便 【渴饮欲泻】大椎灸三五壮 【泄泻久年不愈】百会灸五七壮 【久泄痢】天枢、气海,灸之 【泄痢不止】神阙灸七壮;关元灸三十壮 【溏泄】脐中、三阴交,灸之,以多为妙 【飧泄】阴陵、巨虚、上廉、太冲,灸之 【泄泻如水,肢冷脉绝,腹痛短气】气海灸百壮 【下痢血脓腹痛】丹田、复溜、小肠俞、天枢、腹哀,灸之 【冷痢】关元灸五十壮 【里急后重】合谷、外关,针之 【痢不止】合谷、三里、阴陵泉、中脘、天枢、关元、神阙、中极,针灸之 【一切下痢】凡诸下痢,皆可灸大都五壮、商丘、阴陵各三壮。 【大便闭塞】照海、支沟、太白,针之 【大便不通】二间、承山、太白、大钟、三里、涌泉、昆仑、照海、章门、气海,针之 【妇人产后二便不通】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阴谷,针之<br></h3> <h3>老中医总结经验: 早晨醒来后头晕、头昏,可能出现了颈椎骨质增生或血黏度高等疾病。 心慌饥饿感凌晨4-5点钟醒来有强烈的心慌饥饿感,且疲乏无力,直到吃早餐后不舒适的感觉才逐渐消失,提示可能有糖尿病倾向。 清晨浮肿如果在起床活动20分钟之后还不彻底消失,则提示可能有肾病或心脏病。 棕色尿液提示肝脏可能出现问题。 口臭可能是胃或肝出现了问题或是牙周病引起。 口中有氨味要格外注意肾脏的健康。 眼睑苍白提示可能患了缺铁性贫血。 眼角出现模糊的灰环说明心脏可能有问题,中年男性应马上与医生联系。 脸色潮红可能与心脏病或高血压有关。 恶心想吐除去怀孕的原因,若每天早上都如此,可能是慢性胃炎。 舌面白而呈毛茸状态提示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失调或身体出现了某种癌变白。 眼睛痛除去用眼疲劳的原因外,看书看报时眼睛剧痛就要小心青光眼了。 手发抖可能是甲亢,也可能是帕金森氏病。 吃油腻食物后上腹疼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很可能是患有肝胆疾病。 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可能患了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没有食欲,见到油腻就恶心,易疲劳可能是患了肝炎。 饭后总是出现反酸、腹胀或腹痛等症提示积食了,要多吃新鲜蔬菜,三餐要注意清淡、好消化。 爬楼梯时心慌、胸闷提示心脏功能较弱。 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肺部疾病。 指甲生长缓慢,没有光泽且变黄变厚提示淋巴系统出了毛病。 手背静脉突出随着年龄增加,会有此现象,但也有心脏病的可能。 手掌泛红肝脏出现问题时,因荷尔蒙失调,手掌会发红。 手掌潮湿过度兴奋或紧张时手掌会出汗,若常如此则可能是甲状腺异常。 背痛除了肌肉痛,也可能是脊椎或内脏有了毛病。 伸懒腰时腰痛多为坐姿不良。 单纯头晕若不是因为工作单调,请检查一下甲状腺。 洗澡时头发容易脱落提示头发养分不足或是荷尔蒙分泌异常。 黑痣变大或新长出痣当心皮肤癌的侵袭。 皮肤上出现非摩擦所致的红斑有可能是肝病的前兆。 打鼾情况十分严重则提示可能鼻子或呼吸道出了问题。 磨牙如果每天晚上都磨牙,牙齿一定出了问题。 必须高枕头才能入睡提示心脏功能弱.经常因脚抽筋而惊醒提示可能是缺钙或动脉硬化。 下面的55种疾病可以自我治疗 1、 头冷痛,天热也得戴帽子,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灸百会穴上星穴。 2、 头冷痛,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灸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 3、 头目昏沉,精神不振,全身无力,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后溪穴3分钟,后溪为督脉之会穴,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4、 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 5、 酒后头痛,点搡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心,浅拿肩井穴。 6、 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点揉太冲穴300次。 7、 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咽痛,捉拿法,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8、 落枕,手部落枕穴,人中穴风府穴强刺激。 9、 背痛,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后溪穴,外关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凝后背。 10、 急性腰扭伤,直取承山穴双侧上臂扭伤穴,太冲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1、腰痛环腰一周,带脉痛,直取胆经足临泣穴,外关穴强刺激,活动腰部。 12、腰胀,眼胀,口苦,不想饮食,睡眠不好,病为带脉病,合并肝胆症状,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13 肾虚性腰痛,腰俞穴配太溪穴,一手上一手下,共同点揉。 14、 岔气,直取肝经的太冲穴,患者张口,强刺激呼出声来。 15、 臀部疼痛,直取脾经的五俞穴,病因为脾经所主之症。 16 小腿胀痛,直取合谷穴,病因为六腑之症,寒瘀大肠。 17、 双腿无力,腿足发麻,无力,不能正常行走,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 18、大腿股四头肌麻木,炙太渊穴,病因为肺所主之症。配放血法。 19 小腿转筋,取膀胱经委中穴,承山穴,刮痧法,病因为寒瘀腓肠肌疗。 20、足根痛,走路足根不能着地,病因为生殖系统寒症,内外踝关节下面揉法拍法。 21、感冒初期,流鼻涕,全头刮痧,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 22、 腹泻,病因为受寒引起腹泻,大便如水,一天几次,体温正常,隔盐炙,神阙穴,神效。 23、 腹泻,食物中毒,足部反射疗法。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脾胃,结肠,肝胆反射区,加补糖水盐水。 24、 夜尿多,肾虚,刮捏手小指,炙或点揉夜尿点。(小指末节中间) 25、 痛经,点揉昆仑穴,太溪穴,拨揉踝后大筋,病因寒瘀肝脾、任冲脉。<br></h3> <h3>26、手指麻木,病为风寒瘀阻手指经络,炙少商穴外关穴。 27、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病因为风寒如表络,炙太渊穴,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28、肩周炎,手臂不能上抬,取条口穴,承山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入阳跷脉。 29、肩周炎,人老体衰,筋脉失养,致使肩关节运动障碍,刮痧活血肩周,点揉强刺激天宗穴3分钟。 30、打隔,因暴饮暴食造成隔肌惊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胃食道,胸膈反射区。 31、打隔,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造成食道收缩性反应,点揉足大趾腹中间脑垂体反应区,强刺激。 32、肝瘀气滞,症状胸肋胀,食不下,取脾经络穴大包穴,胃经的不容穴期门穴,章门穴拿揉手法,消食化气。 33、胃痛,直取胃经的冲阳穴,历兑穴,强刺激,足部胃反射区,腹腔神经丛用补法。 34、肠鸣腹胀,炙内踝下照海穴,配足部反射区腹腔神经丛,脾、肾、肝、胆、结肠反射区。 35、胸痛,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36、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病因为脾胃不合,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指甲外侧) 37、小儿发热,足部反射区疗法,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揉法,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多喝温开水. 38、大便困难,病因为长期用泻药,致使直肠神经丛麻痹,啄法使腰骶部发热,点揉承山穴,支沟穴,足部直肠,结肠反射区及腹腔神经丛脑垂体反射区。 39、便秘,点揉腕后心经神门穴至有便意,然后再排便,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病因为心肾不交,致使肾的司主二阴功能减弱。 40、便秘,病因为老年阴液亏损,体液从表皮肤散失过多,肺所主功能失调,大肠与肺表里不合,刮痧疗法,重点刮手食指双侧,配肺经大肠经五输穴。 41、旅途便意,点压手掌中心,胃肠肾反射区。 42、晕车,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 43、鼻出血,双手中指相钩,加压5秒钟,儿童多见。 44、眼干,症状眼干无泪,强刺激攒竹穴,睛明穴,迎香穴风府穴,流泪为止。 45、气闭耳聋,病因感冒引起,取扑参穴,强刺激,特效。 46、隆闭,症状为小便点滴不畅或不通,取足反射区下腹部,腹腔神经丛,肾及肾上腺,加强前列腺,生殖腺反射区。 47、老年前列腺病,脐下中极穴,会阴穴,常按摩有特效。 48、突发性疝气,强刺激足反射区腹股沟3分钟,太冲穴1分钟。 49、心脑循环不好,子午流注调理方法,中午11点至1点时点揉通里穴,神门穴,晚7点至9点揉曲泽穴,郗门穴,内关穴,大陵穴,拿揉腋窝淋巴。&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50、防中风,全头刮痧保健,重点刮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钟。&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1、头 痛 症状:头部某点疼痛,类似脉搏跳动。做事没精神,思维迟钝。 方法:偏头痛,多半有气郁积在心。在同侧找到痛点,用拇指轻揉,疼痛处多有结节,可揉开。也可揉搓外关穴治疗。&nbsp; &nbsp;&nbsp;&nbsp;&nbsp; 52、胃 酸 症状:吃饭不规律,导致胃不舒服,很饿却不想吃,胃酸较多。 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盖部位的肌肉。反复摩擦3分钟。以打嗝为佳,这部位许多穴位可调节胃的功能。 53、乳腺增生 症状:大多年轻白领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方法:可敲打经络,尤其是“胆经”。用指节由大腿外侧腰下方,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脚踝上方。每天不定时敲打3分钟。 54、便 秘 症状:大便干燥,排便不畅,会造成小腹赘肉、肤色不均。 方法:用“推腹法”可治。临睡前用两手指肚从心窝推到肚脐,再从两侧从上往下推。,每晚五分钟。严重者可于起床前再推一次。 55、时差混乱 症状:白天犯困,效率极低,越晚越精神。晚上无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来。 方法:“金鸡独立”能静心,身心俱调。抬一足直立,站稳后闭眼睛。每天坚持练习几分钟,一周后,“时差”就倒过来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