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川藏317线 第九篇

绝对板扎

<h3>2019年6月4~7日 ,丁青县沙贡乡到比如县夏曲镇克玛村。</h3><h3>6月4日,骑行第三十天,丁青县沙贡乡到尺犊镇.骑友们说:昌都到那曲有三多虫草多、逆风多、还有就是就是没人管的狗多。虫草我见识过了,为了躲逆风天一亮我就走了,可一出沙贡乡,捡手套时,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八只眼睛用怀疑的眼光瞅着我,咋办?我骑在车上想,向前?没勇气。向后?掉头时万一它们冲过来怎么应付?下车?它们会不会认为我要攻击?......我瞅着它们,它们也看着我,我是不敢动,一分钟左右,那狗头也许是看我大清早没啥油水,领着他的三个小弟扭头朝山上走去,是我胜利了吗?不知道,反正我是吓出了一身冷汗。丁青出了这三多,还有一多,山的颜色多,各种颜色的山红、黄、黑、绿.......再配上蓝天、白云、冰雪,让人忍不住驻足留恋。</h3> <h3>你找见四只野狗了吗?</h3> <h3>各种色彩的山。</h3> <h3>丁青印象。</h3><h3> 琼布 是以前的县名,在藏语中意为大鹏鸟之子。丁青 是现在的县名,藏语意为“大台地。丁青"虫草″、"热巴舞″和"孜珠寺本教″很有名。🌺🌺</h3> <h3>你向往吗?一妻多夫在这里真实存在。😤🤓✌✌👫👫</h3> <h3>东女国 历史上位于藏东地区(丁青、巴青、索县一带)。据《新唐书》对东女国习俗的记载:“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可见在重女轻男的东女国,女人通常是拥有多个男人的。那么,这样的习俗跟现今的一妻多夫制存在什么必然关系?</h3><h3> 在当地人的观念里,一夫一妻制是一种很平常的婚姻关系,它的致命缺点就是不能使家庭兴旺;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更不可理喻,他们认为妻子越多,生孩子也越多,容易使家庭变得贫穷。相反,一妻多夫则是最理想的婚姻形式,最受人们拥戴。这主要是因为几兄弟共娶一个妻子,家里人多,不用分家,劳动力强,家庭财产不会分散,家境越来越兴旺。</h3><h3>也就是说,保护家庭为单位的财富和生产力,成为当地人认同一妻多夫婚姻形式的根本原因。而且,在这种家庭里,没有明显的女尊男卑或男尊女卑现象。丈夫们出门打工挣钱,妻子和留守丈夫挑起家里的大梁,并微妙地协调各个家庭成员的关系。于是,似乎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在历史的某个时期,这种普遍存在的家庭生活形态经过多次道听途说之后,演变成了女人当家作主的女儿国社会生活蓝本。</h3><h3> " 这里盛产女汉子"</h3><h3> "男盆友们表示亚力山大"</h3><h3></h3> <h3>本教寺院。🌹</h3> <h3>  出丁青城哼唧哼唧不知不觉就翻过了二十多公里的琼浬拉山口,眼前一亮,映入眼睑的是嫩绿色得草原覆盖着大地,和前些日子看到的枯黄草山形成鲜明对比。🌷🌷</h3> <h3>  6月5日,骑行第三十一天,尺犊镇到荣布镇结隆塘村。今天有三件事值得记一下。甩石子打牛的大哥问我要吃得给旁边的孩子时,我没有给。当我看到可爱的俩姐妹,姐姐爱妹妹护妹妹的懂事样子,心里好感动,就要求她俩骑个单车给我看,听不懂我说话,我就比手画脚做给她们看,终于她们懂了,并且骑了给我看,我心里一阵热乎。把照得相马上给她们看,并掏出包里的糖分给了她们。驴友们大多是明白人,知道这件事的意义。在318线上许多重要道口,政府甚至出公示要求驴友不要随便给孩子们东西,不要让他们不劳而获。 斜拉山隧道可以过自行车,省去了许多上下坡。 耗牛怕生人,今天终于得了几张近照。</h3> <h3>尺犊镇这里不太愿意收5角的钱。老板的解释是 这里物价高,5角很用不到。😓😓</h3> <h3>周星驰 要我爱你。😎😎</h3> <h3>姐姐随时在护着妹妹。❤❤</h3> <h3>经济上他们也许并不贫困,只是物质贫乏和环境恶劣。如果你要献爱心,请讲究方式方法。👌👌🇨🇳🇨🇳<br></h3> <h3>好暖心的小姐妹俩。👯👯🌹🌹</h3> <h3>要完工的斜拉山隧道。💪💪</h3> <h3>瞬间过四季。半个小时之内,经历了暴风雪到冰雹再到雨水最后晴空万里。哈哈这也是西藏的迷人之处。😪😪👏👏</h3> <h3>过了这检查站,就离开昌都进入那曲地界了。✌✌🇨🇳🇨🇳</h3> <h3>荣布镇。补充给养。🍓🍅🍆</h3> <h3>住这。离荣布镇20多公里,明天好盘坡。✊✊</h3> <h3>6月6日 骑行第三十二天 结隆塘村到索县。走在这一段的317线上,你会发现你一会儿是在巴青县,一会儿是在索县,恐怕连当地人都弄不清。从结隆塘村到雅安镇这一段景色很美,清晨爬恰拉山云里雾里,仿佛仙景,到顶云开雾散下恰拉山,嫩绿的草原被雪山环绕,这那里是凡间,只是可惜了大部分照片,不知怎么搞丢了。在雅安镇发现一云南小吃(关门)隔壁吃得饱饱的,继续前进。👌👌</h3> <h3>恰拉山垭口💪</h3> <h3>可惜找不到这一段美照了。😭😭</h3> <h3>被狗偷袭成功。不吠叫,撕咬托包我才发现。😤😤</h3> <h3>云南小吃关门</h3> <h3>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h3><h3>女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走路的。(途经东女国的女汉子除外)。❤❤💑💑</h3><h3><br></h3><h3>愿你像悟空那样,永远不知山高地远<br></h3><h3>却也能不忘初心,去寻找未来。💪💪👍👍</h3> <h3>她俩跟我说,再走烂一双鞋就可以到拉萨了。</h3><h3>🌹🌹🌹🌹🌹🌹🇨🇳🇨🇳🇨🇳🇨🇳🇨🇳🇨🇳</h3><h3><br></h3> <h3>显得有些杂乱无章的巴青县。🙄🙄</h3> <h3>亮点在哪?猜对我发红包。💕💕</h3> <h3>谢谢这位警察帮我扶稳了单车。👍👍</h3> <h3>舐犊情深❤❤</h3> <h3>在昌都和那曲之间活跃着一群云南人,云P、永胜车在这一段路上经常会看到,他们经营餐饮、蔬菜、水果......,云南人都是家乡宝,为他们的拼搏点赞。👍👍</h3> <h3>索县干净整洁。找不到照片了。😂😂</h3> <h3>6月7日 骑行第三十三天,索县到比如县夏曲镇克玛村。出索县很快就到了去比如县的岔路口,准备开始盘刚拉山垭口。今天到刚拉山垭口还算比较顺利,走走停停再爬爬下午3点来到了垭口,原以为可以酸爽下坡,没想到却是今天最艰难的开始。逆风起,虽是下坡,却要使劲蹬,中间还时不时地下起雨。不敢与天斗、与地斗,今天硬着头皮与风斗。人快散架了,好不容易骑到夏曲镇克玛村,离目的地差35公里,说什么我也不想骑了。休息,明天再战斗。💪💪🇨🇳🇨🇳</h3> <h3>刚拉山河谷 怎么尽是石头?有什么地方不对劲?👇👇🚶🚶🏃🏃</h3> <h3>刚拉山中途 这片草地非常耐看。🌷🌷</h3> <h3>到顶了。👏👏</h3> <h3>和逆风相博,没机会拍照一直到克玛村。👎👎</h3> <h3>317穿克玛村而过。🤔🤔</h3> <h3>驻克玛村的大学生巴桑和他的朋友不仅给我安排了住处,而且还邀请我一起去和他们品尝当地原汁原味的酸奶。非常感谢巴桑和他的朋友。👍👍🇨🇳🇨🇳</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