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草青青

彰往察来

<p class="ql-block">  细细的缝,密密的纹,大理石的地,人造石的墙,大理石铺成的广场在烈日下闪着耀眼的光,细细的小草冒着尖儿从石缝中往外钻,在石板间画出一条条细密的绿线。採捏一撮嫩绿的青草,细嚼青草的味道,芳香沁入鼻喉,微苦的滋味洒落于舌之尖头。</p><p class="ql-block"> 这是校园暑假才有的风景,在平时,近万人的校园,学生、老师们开展体育活动,上体育课、跑操等,到处人来人往,大理石缝中的青草难以冒头。而每到暑假,便是它们休养生息,无拘无束地生长的旺季。于是争相展示着自己顽强而旺盛生命力,从石缝中钻出,或夹杂在人工种植的草坪中生长,挤占着人工草坪、绿化带的生长空间,于是,常常需要派人去拔除那些杂草、野草,把生长空间还给人工青草。</p> <p class="ql-block">  暑假里,除去外出旅行或走亲探友,每天依然会从学校体育馆前的广场边的水泥路面上行走,往来于宿舍与办公楼的两点一线,或去到办公室阅读些教育教学期刊、书报杂志。沿途看看那青草画出的绿线,品闻青草散发的芳香,你不禁会惊诧于小草那神奇的生命力,感叹人不如草。</p><p class="ql-block"> 生活原本如此,平常而不失滋味,在生活困顿,遭遇麻烦之时,人们往往也能展现出非凡的创造伟力,活出青草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新的暑期如期而至,先行而来的是一连多日的酷热高温,校园里仅剩我们这些正迈入高三的学生以及教他们的老师还在补课备考。一会进到教室上课,汗飞如雨;一会儿进到办公室,贪享空调的骤凉冷风,很快便惹来感冒相随。流了不少青涕,擤了很多次鼻子,打了很多很响亮的哈欠。昏头涨脑多日,鼻息不通、呼吸不畅,食欲不盛,腰腿无力,那边厢还得继续上课,人员集中的教室温度要比外面高好几度,就这样坚持着。</p><p class="ql-block"> 伟人曾经教导我们: 对于疾病,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用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既便医生的方药,也仅是帮助病人反败为胜罢了。</p> <p class="ql-block">  对伟人之语自己是相当地信奉的,伟人之言行更是趋而仿效之,于是尽量少吹风扇,不再钻空调房,无遮拦地往来于骄阳底下,任大汗流淌,任衣服干了湿,湿了又干,还喝热水,一缸一缸地喝,终于有一日,是白天的午休,睡得格外香甜,比先前多深睡了好几个小时,睡梦中,感觉骨节在生长、在舒张,变得有力,肌体的细胞也在恢复活力,在长大、在向外扩张,身体由内而外地舒坦。抻腿、翻身、坐起,诶,精神似乎恢复如初,全身焕发着活力。真道是: 休息好、睡好觉是治病的最佳药方。猛一想,真的好久好久没得到充足的休息了,期盼能在暑期少些烦心事,多一些睡到自然醒的酣畅淋漓!</p><p class="ql-block"> 人如青草,修养生息方能气势如虹;人亦如草,需要扎根大地,吸收足够的养料,才能抵御这高温和酷热,活出别样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酷热过后迎来一轮暴雨连降,这也是这座南方小城镇每年暑期的必修课。今年的雨更甚于往年,暴雨驱走了炎热,带来一丝清凉,却又造成这座小城镇的严重内涝,此景几乎每年一现。</p><p class="ql-block"> 体育馆北边、艺术楼西边的文心湖的水已漫至路面,盖过了湖周围路边的青草,水波随风荡漾,青草在水中摇曳,悠然而成为了水草,染绿了池中水,招来了水中鱼。青草的根扎得很深,既便是根部有些泥沙被水洗刷掉,草仍兀自不动地在原处摇曳。课是无法上了,多个校门均为水所堵,学生出入困难,少数学生淌水而入,在教学楼周边的路上逐水嬉戏,感受着水中的清凉。</p> <p class="ql-block">  玉茗讲堂和艺术大楼为连体建筑,其北面有一条大理石板铺成的小径,石板间有大约二十公分宽的间隙,间隙中的青草垒叠成厚厚的毡毯,高出石板许多,绒绒的,绿绿的,彷彿青草托举着石板,延伸成艺术之径,引领着你步入名家讲堂、走进音乐和绘画的殿堂。平时踩踏这石板路,偶尔会赤着脚踩踩石板间的草毡,让草绒包裹脚踝,感受草的丝凉,今个又踏行于石板,看到的仍是草,但再赤脚踩于草上,立刻飞溅起阵阵水幕。</p> <p class="ql-block">  暑期的校园,已无往日喧闹,狂风阵雨过后,树上的枯枝败叶被一扫而光,树更绿,枝干也像遭水洗般地干净,地上的草青翠欲滴,彰显出勃勃生机。尽管雨还在下,水也一时难以退却,学校的招生报名处却已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这些慕名前来读书的八方学子,又要加入到这所远近闻名的重点高中,他们将在这里吸收养份,再一次成长成为青草的繁盛,绿树的参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19 07 12</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 彰往察来,本名陈伯荣,“彰往察来”源自《易经》。江西临川人,毕业于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教于本地一知名中学。致力于探究"物理"与"作文"的结合之妙。为教,务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文,力争凝炼通达,不喜繁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