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越剧源头 学习传统文化——参观嵊州越剧博物馆之行

熟悉的陌生人

<p>时间:2019年7月6日上午<br>参加人员:</p><p>东圃小学 二(4)班:黄清怡、王皓哲、周子浩、张涵婷、郑至轩、竺依婷、崔希妍、俞嘉煊</p><p>活动计划:通过参观博物馆,大致了解了越剧的一些历史和知识。</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秀水江南孕育出的越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着戏剧中独特的婉转唱腔、优雅身段,</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越剧的舞台表演里就似一副江南画卷,</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缓缓展开,娓娓道来。</h3><h3>&nbsp; &nbsp; &nbsp; &nbsp;让我们带着这些对越剧的最高赞美,去了解藏有大量越剧文物珍品的越剧博物馆。这里是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同时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进入院内,首先看到的是百年越剧的大石头</h3> <h3>我们先来合个影</h3> 接着我们就看到了院子里的铜像。 <h3>越剧皇后筱丹桂</h3> <h3>袁雪芬老师</h3> <h3>尹桂芳老师</h3> <h3>开始正式入馆。<br>先映入眼帘的是走廊墙壁上1947年越剧“十姐妹“合影以及她们的个人照片。</h3> <p><br></p> <h3>先来了解一下越剧的由来。<br></h3><h3>分为落地唱书、歌班和绍兴文戏男班三个阶段。<br></h3><h3>"落地唱书"是19世纪中叶师县民间的一种曲艺形式的说唱,常在劳动或休息时在田间地头说唱,后来发展到沿门说唱。</h3><h3>20世纪初,落地唱书变为唱走台书。1906年开始搭台演出,简称"小歌班"又称"的笃班"。这一年的三月初三被定为越剧的诞生日。</h3> <p>博物馆的展区分为三个展厅,记录了在越剧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主要服饰、流派、用品的历史。<br><br>小家伙们一边听着越剧的历史,一边参观留影……<br></p><p><br></p> <h3>这里展出了越剧起源时期"戏子"用过的道具和化妆用品,代替胭脂的是普通大红纸,代替眉笔的是煤油灯芯上的煤渣,演出舞台是底下覆二口稻桶,上面横几根木杠,再铺上几块门板而形成"小草台"。</h3> <h3>各种乐器</h3> <h3>越剧发展示意图</h3> <h3>好多美美的戏服……</h3> <h3>再来学习一下越剧发展的过程。</h3> <h3>看下前辈的手记</h3> <h3>参观之旅接近尾声,我们的小队员们依依不舍</h3> <p>活动体会:虽然参观的时间短,但是我们的小朋友们还是大致地了解了越剧的历史以及越剧的发展。在一代代越剧艺人薪火传承、艺术求索的背后,在一个个戏班剧团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背后,始终跳动着、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的,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