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情---老同学再相聚

夏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故乡情---老同学再相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01-25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看日历,上个月的今天是我回故乡的日子。觉得这一个月过得好慢好慢,来来回回,隔洋过海,还跨了个年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乡的那些日还真经历了不少事,有喜有忧。一些世俗的家中杂事惹得我心烦,有点说不清的冗繁之苦。好在这次回乡看到老妈身体尙好,多愧哥嫂们的精心照料,让我安心许多。所以也有心情出了趟远门,和老同学们再次相聚了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年深秋来东京玩的一帮老同学,他们在离东京之前已经商定好,等我们回上海时,也要尽一回地主之谊,带我们去江南古镇--乌镇玩玩。回日后,一直想写篇回乡记---故乡情, 寻找几个美丽的句点, 用简单朴素的语言, 好好对老同学们的盛邀之情以表深切致谢。也想传递一番对故乡小镇怀有的美好心曲,可总因懒散, 一拖再拖, 搁至今日才动笔。再次向老同学们说声抱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话说乌镇,是江南最美的水乡古镇, 有着千年文化历史的一个水上名城。我们去的前二周,世界互联网大会刚刚在乌镇召开,习主席也来了乌镇。于是想像着这个古镇一定不同寻常,令人神往。听老蜜说这次老同学聚会, 除了去东京的原班人马以外,另有几个老同学要来参加,其中有我们的老班长和廖领导二位, 他俩在百忙中抽空前来, 真是让我们开心许多, 也给聚会增添几多欢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得那天天气尚好,虽说阳光不够灿烂,但也风和日丽。上午9点半,阿倪开着宝马载着老薄已经等候在我家小区门口, 一份感动的旅途又将开始。坐进阿倪的宝车, 尽管舒适宽厰, 可开始我还是有点儿紧張,因为平时很少坐别人的车,连坐女儿的车也会发慌,不过几分钟后就解消了担忧。阿倪开车匀速平稳,车技高超, 一点用不着担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末的高速公路竟然一点不堵,畅通无阻。偶尔掀起车帘向外探望, 上海郊外的风貌也一片大好, 随着城巿现代建设清风的吹拂, 处处呈现一派辉煌景象。低矮的民房都变成了高楼大厦, 一幢幢一排排高高地矗立在乡村平原的上空。 然而快速的发展也在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环境, 天空看上去迷迷蒙蒙、雾霭缭绕, 空气污染相当严重。听说如今上海有阳光的日子很少,能看一片白云在蓝天上游走,已是一件奢侈的事了。不好意思有点扯远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倪全神贯注地开着车。她剪了个短发, 看上去洒脫精神。记得阿倪年轻时很爱美, 很喜欢打扮, 漂亮衣服特別多。我常跟她去逛南京路买衣服买皮鞋。清楚地记得, 有一次花了23元买了一双高跟凉鞋, 差不多花去了我半个月的工资。如今阿倪的姿色仍不减当年,穿戴时尚,衣着讲究。她说现在仍毎天坚持锻炼身体, 天天早上打网球, 所以如此精神饱满, 年轻漂亮。让我羡慕不已。坐在副驾上的老薄也剪了个短发,同样神采焕发、英姿飒爽。老薄说话直接快爽,一双眼睛明亮有神,笑声更是清脆响亮。记得来东京时,有位老同学在感受日本文化时闹了个笑话,不知老金说了一句什么本地土话,差点让老薄笑出了眼泪,那动听的笑声实在让我难忘。“老薄”其实在我们几位老同学中年纪最小的,可我们30年前就喊她“老薄”了,不过越喊越年轻。老薄还会跳广场舞,而且是领舞者。夏天回去时我亲眼见过她跳广场舞,舞步娴熟,舞姿曼妙,真是美得不得了,我是永远也学不会。她和阿倪带来了好多新鲜水果、青栆、桔子、柚子……还把柚子的厚皮剥了装在干净的袋里,真是有心人。粒粒青栆香脆甜嫩,老金吃了一颗又一颗,却吃不出是什么水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约经过3小时的奔波,我们顺利地到达目的地。乌镇名不虚传,光看镇门的气派, 已呈现水镇的非同寻常, 一个锈刻岁月的地方。景区外面游人也很多,煕来攮往,所以停车很困难,转了几圈一个空位也没有,阿倪只好让我们先下车,她再转出去寻找停车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来到大厅,里面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只见不远处漾动着几个熟悉的身影,原来真是老蜜、老万、老牛、老尧他们。我紧歩上前喊着老蜜,拉住她的手,再次相见还是那样兴奋,心情和上次在东京机场相见时一样地激动。老金也跟上前来和老牛、老尧一一握手、熟似老友。(待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乡情(二)---游乌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01-3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句熟话是人们久弹不厌的老調,也是远离故乡几十年海外游子常常诵吟的熟词。不管当今家乡的水, 美不美; 月,明不明,对故乡人的亲,对故乡浓浓的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话说那天我们到达乌镇已近中午, 在大厅和老同学们会合。然后买好门票,办完入住手续, 进入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乌镇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规模壮观, 好大的一个水乡古镇, 它分四个柵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我自感是个分不清方向的人, 刚坐了3小时的车头还在晕, 所以更弄不清从哪个栅进门的。同学们好象也有点辨不清方向, 以致于借了二辆小拖车,我们就坐着拖车去酒店放行李。阿倪给大家訂的酒店很豪华,应该是景区內最顶級的酒店了, 听说她几天前还特意来乌镇视察了一番, 真是感激不尽。由于酒店房间还没有整理收拾好, 我们只好把手提行李寄放在服务台。走出酒店,我又迷了方向,条条街巷幽深无比,七弯八拐的,终于走到了河边。然后我们正式开始徜徉于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枕水而眠千年的, 美丽古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冬季风柔柔地拂来,冬日暖阳淡淡地流泻, 水镇的天还是蛮蓝的。我们慢慢地走在长长的石板路上, 穿行在素淡又古朴的风景里。窄窄的街, 幽幽的巷, 古朴陈旧, 那些精雕细刻的屋擔門窗, 造型逼真,构思奇特, 满是岁月的痕迹。古旧的气息就从这些枯朽的门板上,从这些斑驳的粉墙中,从青石缝隙里透出来。整个水镇又好似一部长卷古书, 一幅千年古画。 置身其中,你似在边翻阅古书,边在画中游, 且人跟着文化走。 古镇也给人以一种溶古鉴今的凝重, 既带着时代的气息,又含着传统的韵致,处繁华却不轻浮,落红尘而不世故。那么对乌镇,怀有的这些独特的感觉,缘何而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曾经听老牛同志讲过乌镇。他说:乌镇是江南六大古镇中最大的一个水镇。但早年发展很落后。浙江人对乌镇的口头禅是“车子跳,乌镇到”,意思是只要你感觉车子猛烈颠簸,就意味着到了乌镇,比喻乌镇当年路况很差,交通不便。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开发,直至5~6年前才真正成为有名的水乡及旅游中心。习近平主席也来过乌镇多次。所以值得去看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查了下百度从乌镇的史话中知晓,果然1999的年政府开始实行“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乌镇”的发展理念,唤醒千年古镇的鲜活灵魂。习近平主席6年中访乌镇5次,高瞻远瞩,呕心沥血,精心为千年古镇设计发展之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3年,政府又投资4亿元建造乌镇大剧院,成为乌镇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标, 以此为依托,连续举办乌镇国际戏剧节,吸引国内外观众75万人。目前,乌镇正在向着中国第一古镇和国际一流风情小城全速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牛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还真有研究,而且十分精通。多亏了老牛的建议,让我们有了这趟乌镇之行。嘿, 老牛那天穿了一件蓝色夹克衫,入时休闲,精神饱满。记得上次他来东京时,西装革履笔笔挺,黑皮鞋擦得铮铮亮,好绅士哦, 我笑他象个访问学者,哪里是来游山玩水的, 他说我主要是来感受一下日本的文化,老实说看山水风景还是咱中国的有看头。听老蜜说,老牛是个很顾家的人,疼爱老婆,每天下班准时回家, 是个模范丈夫。我也看得出来老牛脾气很和善,质朴淳厚,能说会道, 应该是咱上海标准好男人的典范哈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也許因为水镇太大,游人被分散了,景区內比景区外反而多了几分宁静,连石板路也显得柔和安静。一方方一块块的石板路用白石铺、青石砌,一踩一个响,条条细长弯弯,路路曲曲深远,某种意义上说, 这些石板路也浓缩着古镇过去的贫穷, 也或许映射着人间的不平, 虽然今天汱旧换新, 但无一处不是浓缩了光阴的影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知道乌镇也是出名人的地方, 就我所知的有三人, 矛盾、鲁迅、木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这是文学巨匠茅盾笔下一段饱含深情的文字。在他的诸多作品《春蚕》、《秋收》、《林家铺子》中,描绘了二三十年代江南水乡韵味十足的生活, 令人神往和回望。如今这一幕幕情景依然被保存得鲜活如初,吸引了来自全球的游客驻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午后的阳光有一种慵懒困意的美丽, 醺然迷醉着无数路人, 也让我在诗意中感受水乡的温润, 更感受世间的恍惚, 仿佛一不小心,跌进了某段熟悉的情景里, 时光停滞在某一阶段里, 光阴安暖,搁浅留香,四月的江南,杏花烟雨春风墨绿,带着江南的婷婷,带着水乡的风韵, 你走在轻灵的小巷,我走在多梦的桥端,走进了一段似水年华的故事里……多年以后, 水乡依旧,小河依旧, 而流淌过的往事注定成为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继续顺着小街漫行,东看看,西瞧瞧。小街的二旁有很多商店, 也摆着各色小吃的摊头, 香气四溢, 烟雾腾腾, 碗盏叮冬, 吆声一片。老蜜、阿倪排了长队买来好多当地的小吃点心, 有姑嫂饼、定胜糕、山楂糕等, 这些小吃都是乌镇地道的传统名点。我特喜欢吃定胜糕, 定胜糕形状为荷花状,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里面是豆沙馅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松软香甜。山楂糕也好吃, 滑爽可囗, 冰凉甜酸。吃完了我又拉着老蜜折回去买了几包山楂糕, 店主态度和蔼可亲, 不急不缓的浅笑留给我很好的印象。店主看我们买了多, 又送了一盒米糕给我。我想这些门店小铺的买卖, 大多是一半生意一半是情怀, 深深感受着古镇人情的乡俗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挽着老蜜边吃边聊, 边说边笑, 闲雅于古巷中, 想着这二天我们又可"混"在一起游山玩水……愉悅的心情无法言语。(待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乡情(三)---游乌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02-05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水乡水乡, 除了古楼建筑, 石板路以外, 我更喜欢欣赏它的水和桥, 所谓的小桥流水。水和桥恐怕是江南水乡的永恒话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话说我们买了好多点心, 手里拿着的饼比面孔还大,就这样边走边吃, 在这样的街上吃东西是不用怕羞的。我挽着老蜜边吃边聊,满心欢喜,心情舒畅,因为难得怀有这样一份放松的感觉和这样一份美丽情怀。老蜜一股劲地叫我多吃点,吃完了饼还要糕,外面没有这样的小吃,平时我们也吃不到的。一路上她总想着多买点各种美食分给大家吃,感受着她的细心和善良。老蜜不太喜欢化妆,素面皎洁,乌黑的头发梳成简单的小发髻,如此打扮而简单,美得清丽。我正要问她怎么一个多月不见清痩了许多,她说每天去女儿家帮着带娃,天天东奔东跑的忙得不亦乐乎。老蜜去年荣升当了外婆,女儿为她生了一个可爱的外孙女,真是肉上肉、亲上亲,享不尽的天伦之乐啊,羡煞吾了。不过带小孩也的确是很辛苦,她说责任重大呢,远远要比自己当初带小孩操心多多。她还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白狗,名叫薇妮,我一直叫牠妮妮。妮妮真的很可爱又聪明,它会思想、懂感情,我每次去她家,妮妮会激动得手舞足蹈,兴奋得尖叫,摇着尾巴向你扑来要抱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听说有些小狗是通灵的。一直想要养只小狗,念了不知多少年了。想想如今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也就是小孩和小狗了,老蜜是幸福的,每天围了小孩小狗转圈,哈~~季节陡然流转,我们的容颜或已改变,但我会一值珍惜彼此这份诚挚的友情。有关老蜜就不多写了,仍喜欢着她那温婉、率真、内敛与倔强的性格,待人一片暖和真的性情。在我们的青葱岁月中曾专门为她写过一篇小文(我们的青葱岁月--闺蜜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镇的每条街都连着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桥上,阳光下绿水莹莹, 桥下水声潺潺, 河中轻舟荡漾。远处的水面波光点点, 倒漾着的河岸的楼影、塔影、树影、像一幅没有边的素雅水墨画,淡雅恬静,水墨渗漫。河岸鳞次栉比的古宅木屋、凉亭月楼、静静地泡在水里,尽管经久岁月的浸淫、依然透着凝重的黑白分明,仿佛在告诉你,时光可以慢慢溜走,而这一片水墨风景写着的故事是无法被风雨剥蚀掉的,永久呈现着岁月的沧桑之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俯视桥下那缓缓流水一点不浑浊,没想到乌镇的河水保护得这么干净,碧水清流。那一脉清汪汪的水上,悠荡着一条又一条的乌篷船,摇橹的艄公还穿着件红背心(救生衣),给河面添了几许亮丽。这些小船,今天当然是装着游客在玩, 而在过去,小船是乡民们出门行商的主要交通工具,船作鞋浆作杖,亦路亦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说乌镇的小桥有三十多座,真是转歩即桥。凭栏静赏,桥的形状又都不同,有长有短,短的一歩二歩三歩就可以跨完。再细看一座座起了皱纹的石桥也都是用青石砌成的。摸摸桥栏上的一对青石狮子, 精致玲珑,宛如一件艺术珍品。古桥是有记忆的,它记载着历史河流的文化积淀,每天留下千万个路人的脚印,也等待着有缘人来走近。走过。再抖落一地的故事。停留只是一瞬,回首却是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移步换景,脚轻叩着石板路,还是一踩一个响。我们走走停停,停停看看,就这样带着闲散的心情,看如此迷人的风景。应了那句话, "风景迷人,走进风景,你自己也成了一道风景"。可惜如此美景我却没带个大相机来拍下。不过摄影大师就在边上,谁都知道老尧童学照片拍得可好了,上海话说“刮刮叫”,已达到相当水平。所以大家都不愿背那笨而重的大相机来凑热闹,实际是偷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说老尧在好多报刊上发表了摄影作品,并且得了多项奖赏。前日那幅“水墨乌镇”又得了二等奖。真让我们拍手叫好也佩服。我想老尧拍照构图已达到了一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对摄影家来说,有时眼前是一片美丽的风光,倒不见得能拍一幅好照,而有时眼前不一定好风景却能拍到一组精美作品,这就是要看你怎么去构图……真正的功夫也许是在镜头之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哈外行人就勿要瞎冈不冈啦。想想自己也拍了多年的照片,可到现在还搞不淸相机的功能。老尧他边学边钻,学以致用。因为对摄影的执着,不断积累经验,所以收获很多喜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正当我们立在桥头摆着姿势,愁着沒人来给大家拍张集体照的当口,老尧正朝我们走来(为了多拍美照大多时间他一人在活动),胸前挂着个大相机,背上扛了个大脚架,直足一个摄影大师的派头。他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给我们连拍几张,还是大相机拍出的效果好。老尧除了照片拍得美,文章也写得美。记得他的游记:"东京过客"写得真是精彩,图文并茂,读来感动。希望老尧继续努力,多拍美照,把每一个美的瞬间定格在画中留作永久回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冬日午后的晴天有一种透明而飘扬的快感,阳光朦胧宁静,河水正被斜阳反射着淡郁郁的绿光。老同学们说难得来一趟,该雇条小船去河中荡荡更有意思。正当我们买好船票跃向船板时,老廖和大梅正好赶到,来得正巧亦。先和老廖握手问候,上船后再慢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只小船只能坐5~6人,我们9人只得租二条船,船票可是不便宜哦。以前我坐过多次这样的乌篷船,在杭州西湖,在杨州瘦西湖,也在威尼斯(忘了叫什么海)坐过刚朵拉,所以对坐小船漫游,兴趣浓浓,暗想着上船后让艄公给我亲手揺几下那才过瘾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船开始悠然地在明晃晃的河道里游弋,我们的笑声伴着水声、桨声在耳边汇成一曲曼妙的轻歌。船在河里摇,心在波里飘,风景着实迷人,心情也被晃得迷醉,这儿才是真正的东方威尼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五人(老蜜老廖老万……)挤在一船。(待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乡情(四)---游乌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16-02-0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人说游水镇不坐船不看桥等于未曾到。那么我们已经看了桥, 接下来就得坐船了。于是雇了两条乌蓬船,每条小船只能载四~五个人。小船中间的舱口不大,里面只有两条木板凳,象个小亭子, 对面相坐,因为离得太近,连对方的雀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哈哈。船两头尖尖的,算是甲板,整个小船宽不过2米,长也不到3~4米,好似动画一般悠来划去,小巧灵便,真是“船小好调头,车小好停车”。我喜欢坐这样安适快意的小船,若有杯花茶小口品茗,那更惬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行在河中顾昐二岸,眼前顿觉又是一道別样风景。那些亭台,阁楼仿佛飘浮在水上,一不小心如同小船一样会飘走。而小桥凌空托在河上,桥上穿梭交织的行人倒映在清清的水里, 影子淡淡地晃动; 空中溫柔的小乌扇起趐翼向前翤翤飞翔; 河面漾漾的柔波恬静委婉。能听到的只有揺橹发出的吱呀吱呀悠然间歇的桨声,潺潺盈耳; 还有水花追逐水花的波音, 清脆动听。摇船的艄公头顶乌毡帽,手持摇橹,以桨当舵,微微斜依船尾,一松一紧,娴熟来回摇着小船,照理他应该边揺边给我们解说一点乌镇的水文化,可他等我们问他了才说几句。坐着的我们(老蜜老万)有点儿不安稳,不时倏地站起,探出头去,想坐在甲板上拍照,可人稍微站起,小船猛不丁点地倾斜,失去了平稳,差点倾覆,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感觉实在比坐江轮,海轮还要好玩有趣味,身心大爽,陶然如醉。小小船儿,它的吸引力还真是不小,据说来乌镇玩的游客几乎都要坐一下这个乌蓬船,船公每天来回划十多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话说老廖和大梅刚来,他们来得也正巧,若晚来几分钟就不能游船了,坐乌篷船也是我们这次游水镇的重彩节目。老廖现在是大领导工作忙自然不用说,这二天他的儿子也刚从国外回来度假,所以他在百忙中老远赶来聚会难得啊。我和老金看到老廖来,真的很高兴,老金再次和他紧紧握手,其实我们三人还是多年的同窗,高中时候的同班同学呢(让我多聊几句)。我们和老廖已多年不见,他看上去魁伟了许多,但音容笑貌未曾改变,老廖一直露着诚厚的微笑,仪容儒雅,仍不失当年谦谦君子之风范。岁月不自禁走了那么多,那么远,一別竟然三十多年。今日再见彼此都已两鬂染霜,银丝缕缕……岁月真是不饶人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船在水中前行,我的心好象落在了后面,清莹的河水打湿了易感人的情怀, 回忆如雪花飞往昔日的枝头。虽然很多美好的记忆,一经年轮的碾磨,变得平淡模糊,但对高中时的几个同学和老师仍然记忆犹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先说说我们家乡也有一个古镇。老廖好象就住在镇上,我和老金住在离小镇不远的一个村庄。镇上有一条东西方向的街,街面也用青石铺成的石板路。从东门街走到西门街,路很长滑不平,走出西门街就可以望见我们上学的高中。街上有百货店,杂货店、理发店、照相馆、茶馆、电影院等等, 全乡镇民的吃用穿戴,统統得要赶到这个镇上来买。镇上的早市可是最热闹的了,从东到西,熙熙攮攮,叫卖声不断,大多是个体小贩拿着自己种的农产品来出售,扁担傍着偏担,小车接着人流, 鸡欢鸭叫,虾蹦魚跳,米麦豆面,鮮菜水果,应有尽有。这条闪着青石板光泽的街路,我们不知走过多少个来回, 留下多少脚印,有过多少青春的回忆。如今时代的换新,早不见了这条古镇街坊的影踪,只有在梦里再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高中时对老廖记忆最深的好象是他会拉小提琴。在那个年代,懂一样乐器是很稀奇的,让多少同学羡慕不已。记得我们高年级有六个班级,我和老廖、老金正好又在同一个班级(五班)。教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吕老师)和教物理的陆老师是一对新婚夫妻,他俩可是高三文理科的主要指导老师,他们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学校的升学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时候我们对读书一点不用功,也许仍受着“读书无用论”的流毒,学习没什么压力,老师也不布置作业。虽然生活贫于物质, 但富于自然裕于时光,不象现在的中学生每天饱受考试的威胁和做不完作业的痛苦。不过我们的班主任吕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还是蛮严格的,要求我们坚持写周记或日记,练习文笔。老廖很棒,全校只有他会拉小提琴。一曲“梁祝”,手起琴响,轻盈悠扬,优美凄惨,乐从弦上缓缓流出……余音绕梁,精彩无比,感动不已。那时候真不懂这是什么音乐,偶尔在黑白电影里见过钢琴、手风琴什么的乐器,这些典雅高洁的东西今生今世也许难教我问津企及。也不知“梁祝”这个名字背后有着怎样一个凄美经典的故事,后来才知,“梁祝”是我国民间流传深远的一个悲剧爱情故事,也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后来我还买过一盒俞丽拿手提琴独奏"梁祝"的磁带,放在半导体里聆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时候我们会啍唱的是一些革命歌曲,难得听几部电影插曲,如“洪湖水浪打浪”“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每次听得情绪饱滿,感动不已。我们在那个特殊的政治动荡的时空里长大的孩子,在校没学过多少东西。既是到了十七八岁,思想仍是单纯得可怜且保守,在学校男女生是不说话的。我记得三年的高中生活几乎没和男生说过一句话。青春应該是浪漫的、美好的,可在我们的青春雨季里,仅仅是隔着布满雨珠的玻璃窗前,去体味一片模糊.的美丽。在那个没有诗情的年代里,我们年轻的日子每天过得简单而平淡,淡的象水,淡的象风,淡的也象湖中荡舟,轻轻葱葱的就象梦。也许也有过心存数不尽的淸纯幻想,也有过一曲美丽的旋律或一段无声之乐曾在心中回荡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年的高中生活很快过去,我们三人都参加了高考,然后走出校门。再后来参加毕业分配,走向社会……。时间一晃就是十年,再一晃就是三十年。我们美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河流匆匆流逝。然而岁月因为懂得而隽永,生命因为回味而厚重。没想到今日我也懂了五线谱,也会弹钢琴,真正体会到了音乐赋于人一种难以言传的况味,能传递人间的温馨,能点燃人对生活的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顺着时光的回转我们又回来了,再次相聚在美丽的水乡。潺潺流水欢音再次凉凉地绕着耳畔回响,我的心又回到了小船。看到老廖和老金谈得正欢,我问老廖,现在还拉琴吗?他说早已不拉了,每天为了工作忙碌不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说老廖如今当了大官,去年又被提拔,荣升一级。老同学们都知道他诚实溫厚,做事认真,是一个一歩一歩走路的人。在这个拜金趋时,贪污眉绘,黒色的大磁场中,能历经岁月的更迭而不被磁化, 不染尘埃,恪尽取守,歩歩高升, 稳坐大船,着实不易。要晓得,在当今社会生存, 搞好人际关系学也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感觉小船揺了沒几下就停了, 真有点儿犹兴未尽, 船公这个生意可赚大了。我们上岸不久, 太阳收起了光芒,像个红球慢慢向下滚落, 夕阳弥漫着余晖, 半街灯火半街霞光。我忽然感到暮色扑过来的那一刻, 古镇清幽得像一个平淡的老人, 有一种静穆的美。一会儿,水镇完全跌进了黄昏,夜风徐徐, 灯光迷离,河岸灯火次第而起, 夜色越来越浓。老同学们找了一家临水明窗的餐馆, 想品一下当地正宗的水乡风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听说乌镇的菜肴风格独特, 那个野生白水鱼生长在无污染的碧水清流中,其肉嫩味美,是稀有的淡水魚,想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就在这时我们的老班长匆匆赶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到老班长的到来,大家又兴奋起来,我们怪老班长来得太晚了, 连小船都没坐 。[来个小插曲, 我和老金回日前,和老蜜老班长又小聚过一次。老金说你们的老班长真是明眸皓齿, 能说会道, 非常健谈, 但没有口若悬河……一直很钦佩老班长,这当官的确是要天分的,十多年来她一直高高在上,无可匹敌。几年前上海有几个区,分几次合并,她连胜不败,稳坐大椅。这个除了有独到的洞察,卓异的识见,主要还是入人心,有本领。她和老廖是我们班上的佼佼者。在《我们的青葱岁月》中曾经也为老班长写过一篇小文我们的青葱岁月(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班长一来,真的给聚会大添明媚, 大家笑声朗朗, 举杯共邀, 杯盏碰磕, 女同学们个个笑靥如花,尝尽江南各种特色小吃小炒。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老同学们站起来干了一杯又一杯, 边吃边聊, 聊家庭、聊孩子、聊生活中的见闻。大梅说着说着,还是日本料理好吃, 她一定还在怀念着日本的“怀石”料理。老万没去东京, 说下次有机会一定也要去尝尝正宗的日本料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灯光。小酒。笑语。看着老同学们心诚笑真, 和着饭菜香味袅袅, 这一份滋味, 这一番情谊, 这一道蕴藉的风景, 让我难忘。心里充满着美的享受。人在一生中,能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乌镇是一个风情幽逸的温暖腹地, 也是一块可洗却尘世繁杂喧嚣的一方净土。虽然我们只作了点水一游, 只走了乌镇三分之一的地方, 但短暂的停留, 留下的是永久的回忆与再访。江南水乡的美,美在淳朴。美在自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新年伊始吉祥的日子,在这异国他乡的黃昏,衷心祝福大家快乐安康万事如意!! 也再次感谢老同学的盛情款待和慷慨大方。我会记住我们一路的留影和笑声。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