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黑脸琵鹭(英文名:Black-faced Spoonbill,学名:Platalea minor),是鹈形目鹮科琵鹭属的鸟类。台湾称黑面琵鹭,又称饭匙鸟、琵琶嘴鹭。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黑面琵鹭数量极为稀少,属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和白琵鹭一样,黑脸琵鹭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h3> <h3>体略大(76厘米)的白色琵鹭。长长的嘴灰黑色而形似琵琶。似冬季的白琵鹭但嘴全灰,脸部裸露皮肤黑色且少扩展。 </h3><h3>虹膜:褐色;</h3><h3> 嘴:深灰色;</h3><h3> 脚:腿及脚黑色。</h3> <h3>分布范围:繁殖在朝鲜岛屿,中国东北可能有繁殖地尚未被发现。冬季至中国台湾及南部、越南北部,过去曾在菲律宾越冬。</h3><h3>分布状况:全球性易危(Collar et al., 1994)。种群数量越来越少。迁徙时见于中国东北,于近辽东半岛东侧的小岛上近期有繁殖记录。春季在内蒙古东部曾有记录。冬季南迁至江西、贵州、福建、广东及海南岛。世界上仅存600余只,多数在台湾及香港越冬。</h3> <h3>黑脸琵鹭一般栖息于内陆湖泊、水塘、河口、芦苇沼泽、水稻田以及沿海岛屿和海滨沼泽地带等湿地环境。它们喜欢群居,每群为三、四只到十几只不等,更多的时候是与大白鹭、白鹭、苍鹭、白琵鹭、白鹮等涉禽混杂在一起。</h3><h3>它们的性情比较安静,常常悠闲地在海边潮间地带、红树林以及咸淡水交汇的基围(即虾塘)及滩涂上觅食,中午前后栖息在虾塘的土堤上或稀疏的红树林中。</h3><h3>觅食的方法通常是用长喙插进水中,半张着嘴,在浅水中一边涉水前进一边左右晃动头部扫荡,通过触觉捕捉到水底层的鱼、虾、蟹、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等各种生物,捕到后就把长喙提到水面外边,将食物吞吃。</h3> <h3>繁殖期为每年的5~7月,但常常3~4月就来到繁殖地区。它们营巢在水边悬崖上或水中小岛上,常常二、三对一起在临水的高树上营巢。巢的形状像一个盘子,主要由干树枝和干草等构成。</h3><h3>每窝产卵为4~6枚,卵是长卵圆形的,白色,上面布有有浅色的斑点,孵化期大约需要35天。新出生的雏鸟全身被有绒羽,除眼周外脸面并不呈黑色。</h3><h3>育雏期间,雏鸟靠亲鸟捕捉贝类、小鱼、小虾等食物来饲喂,一个月后即能离巢出飞,与亲鸟一起活动,练习捕食等。幼鸟长大以后,随亲鸟于10~11月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h3> <h3>黑脸琵鹭长像与白琵鹭极为相似,在野外常常会把它们弄混。它的体形比白琵鹭略小一些,全身的羽毛也都是雪白色的,夏季时,后枕部长有很长的发丝状桔黄色羽冠,项下和前胸还有一个桔黄色的颈圈。虹膜为深红色或血红色。嘴全部都是黑色,不象白琵鹭嘴的前端为黄色,形状也是长直而上下扁平,呈琵琶状。黑色的腿很长,胫的下部裸露,适于涉水行走。与黑色部分仅限于嘴的基部的白琵鹭明显不同,它的额、脸、眼周、喉等部位的裸露部分也都呈黑色,并与黑色的嘴融为一体,故名“黑脸琵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