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贵州自由行(四)西江千户苗寨(手机拍)

沈老师

<h3><b>  5月29日,白天在小七孔景区足足玩了有六个来小时,从小七孔到西江苗寨车程两个多小时,于傍晚时分到达西江千户苗寨。</b></h3><h3><b>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千米,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千米。</b></h3><h3><b> 资料介绍,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之地,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b><b>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b></h3> <h3>傍晚时分到达西江千户苗寨游客中心,这是进入西江千户苗寨的第一道大山门,距离核心景区还有一段距离,乘坐景区专用大巴车,几分钟后即可到达核心景区停车场。我们入住的民宿客栈得从停车场往回走一段路程,还得爬个大上坡才能到达。</h3> 夜幕中的西江苗寨 <h3>在民宿客栈放下行李后,便前往景区游览、用餐、观夜景……</h3><h3>走进这道大门楼,即是西江千户苗寨核心景区……</h3> <h3>夜幕中的西江千户苗寨灯火辉煌,白水河从西江千户苗寨穿过,河上横跨着一座座风雨桥,河边及山坡上吊脚楼鳞次栉比……</h3> <h3></h3><h3></h3><h3>这座风雨桥上缺少苗语桥名和桥名牌匾,若不是六号风雨桥那就是五号风雨桥,因为七座风雨桥中只有五号和六号风雨桥暂缺苗语桥名和桥名牌匾。 </h3><h3><br></h3><h3></h3><h3></h3> <h3>夜幕下的白水河边,壮观唯美的苗家吊脚楼映入眼帘,令人叹为观止、无比激动!</h3> <h3>走过白水河上的一座小桥,前往河对面的吊脚楼看个究竟……</h3> <h3>原来这座吊脚楼是名叫“月伴湾”的饭庄,一位苗家阿妹把我们带上了宽敞的二楼……可能是时间晚了些,长桌旁都空着,只有方桌边还有三三两两的客人。</h3> <h3>她把我们安排到了第85号桌</h3> <h3>这位苗家阿妹五官俊俏,妆容精致,脖子上戴的银项圈特别亮眼……征得美女的同意拍了张照片。</h3> <h3>这道鱼是我们所点的其中一道菜,味道还行,价格也不菲……</h3> <h3>用过晚餐,前往观景台观千户苗寨夜景。听说到一号风雨桥可以坐观光车去观景台,我们便沿着白水河边寻着一号风雨桥走去……</h3><h3>哦,前面不远处就是一座风雨桥!</h3> <h3>到跟前,见是四号风雨桥【僦岽乧】(jiù dōng dǒu),又叫“学子桥”,“僦”是苗语,意思就是“桥”的意思,“岽乧”就是“读书”的意思。桥的对面,以前是西江民族中学,曾经从那里走出很多“山沟的凤凰”。<br></h3> <h3>然后到三号风雨桥【僦哟妃】,读音“jiu yo fei”,苗语,意为青年男女用情歌对唱的方式进行感情交流,互诉爱慕之意。<br></h3> <h3>接着便是二号风雨桥【嘎铥僦】,左至右正读,读音“ga diu jiu”;苗语中“嘎铥”为“螃蟹”,意即“螃蟹桥”,据称与桥对过水井里的一只能丰水的神螃蟹有关。<br></h3> <h3>前面那座气势磅礴的桥应该就是一号风雨桥了!</h3> <h3>一号风雨桥【哿嗡僦】(jia weng jiu),又叫“龙潭桥”。因苗语中“嗡”为“龙”,故有“头桥”,即第一座桥的含义,汉译名为“龙潭桥”。<br></h3> <h3>为使游客更好地观赏西江千户苗寨夜景,景区在山坡高处的路边修建了观景台,还开通了观光车。</h3><h3>在一号风雨桥旁,我们坐观光车来到了观景台……</h3> <h3>在观景台放眼望去,就像是灯的海洋。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每到夜晚,千户苗寨亮起的灯光,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璀璨夺目,蔚为壮观……</h3> <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了那首熟悉的《天上的街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远的街灯明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上的明星现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想那缥缈的空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定然有美丽的街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眼前这幅美丽的画卷不就是“天上的街市”吗?</div></h3> <h3>在这里,可以看到西江千户苗寨呈现出牛头的形状。<br></h3> <h3>观景台上昏暗朦胧,这家银饰店内灯火通明,店里两位苗家阿妹见我在拍照,露出了甜美的笑容。</h3> <h3>观景台周边租借苗家服饰的店铺比比皆是,游人们穿戴上苗家服饰在观景台上拍照,在昏暗的灯光下甚是热闹。唯有这对漂亮的姐妹花走到银饰店光亮的门口举杆自拍,我抓拍了其瞬间。</h3> <h3>店内的游人们见状,也走过来与姐妹花合影,老爷子也与她们合影了一张,在观景台上留下了愉快的一幕!</h3> <h3>坐观光车从观景台上下来,走过一号风雨桥,来到白水河对面的商业街上。</h3> <h3>已经是夜晚十点多,商业街上还是灯火阑珊。我们随意地逛了逛、看了看,拣好看的店铺拍了几张照……</h3> 白天游览西江苗寨 <h3><b>  看来老天对我们很是眷顾,昨晚逛景区观夜景时没有下雨,夜里却滴滴答答下了一晚。第二天上午,待我们再次游览景区时,雨又停了,运气真不错!白天的感觉和晚上又不一样……</b></h3> <h3>这是昨晚入住的依山坡而建的民宿客栈一条街</h3> <h3>在客栈走廊尽头的阳台上拍了张图片,我们入住的客栈在高处尽头,已经到了半山腰。</h3> <h3>大路一旁,一座吊脚楼墙壁上的彩绘图案很有苗家特色。</h3> <h3>大路另一边,名为“蚩尤部落”的大客栈很是引人注目。苗族人自称是蚩尤的后代……</h3> <h3>这家“网易严选雷山体验馆”就在景区大巴停车场旁边</h3> <h3>这是白水河上的七号风雨桥,它在寨门的一旁,昨天晚上没有注意到。</h3><h3>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以前的风雨桥建造属全木式结构,容易被大水冲垮,现所修建的风雨桥全采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结构,使得风雨桥的坚实性和抵御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br></h3> <h3></h3><h3></h3><h3></h3><h3>【僦餸嗡】风雨桥,读音“jiu song weng”,倒装词;苗语中“餸”意为“拦截”,“嗡”为龙,当地人习惯直称其为七号风雨桥,汉译名则为“回龙桥”,取截留住龙以期能龙佑西江,风调雨顺,人畜安康之意。 </h3><h3><br></h3><h3></h3><h3></h3><h3></h3> <h3>又来到“西江千户苗寨”寨门前,可以看到,寨门上有银饰的牛头和蝴蝶,牛和蝴蝶是苗族的图腾。下面竖有“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的大牌子。</h3> <h3>进入寨门,迎面所见两座大佛根雕艺术品,好吉祥!</h3> <h3>这头牛也很具神韵</h3> <h3>一旁是银饰店,橱窗内的这件银饰品太惊艳了!</h3> <h3>看美女现场制作银球茶</h3><h3>雷山银球茶,贵州省雷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雷山银球茶形状独特,是一个直径18-20毫米的球体,表面银灰墨绿。含硒量高达2.00微克-2.02微克/克,是一般茶叶平均含硒量的15倍。<br></h3> <h3>壮观唯美的西江苗寨吊脚楼</h3><h3>资料介绍,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br></h3> <h3>上千座苗族特色吊脚楼从山上一直蔓延到山脚,铺天盖地,蔚为壮观!<br></h3> <h3>白水河上的一座小木桥,昨晚我们曾走过这座小木桥去往白水河对面……</h3> <h3>吊脚楼和风雨桥与周围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h3> <h3>来到街上的一个十字路口</h3> <h3>对面是中国苗族文化主题邮局</h3> <h3>这边是非遗传承、植物染色、原创手作的“诗家蓝”。<br></h3> <h3>继续沿着街道往上走……</h3> <h3>来到西江苗族博物馆参观</h3> <h3>有选择地拍了些图片,长知识、开眼界。</h3> <h3>苗族即种田的民族</h3> <h3>苗族银饰</h3> <h3>千年苗医,万年苗药。</h3> <h3>吊脚楼建筑程序</h3> <h3>从西江苗族博物馆出来,继续逛街……</h3><h3>这里应该是个公共活动场所。</h3> <h3>几个苗族阿婆聚在长廊里,手中做着刺绣活计。<br></h3> <h3>苗族刺绣巧夺天工,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br></h3> <h3>这条街上又有李光雄银饰店,看来李光雄银饰在西江很有名气!</h3> <h3>在这里又见四号风雨桥【僦岽乧】<br></h3> <h3>来到西江小吃一条街</h3> <h3>在这家苗家阿婆的店里,选了几样小吃当作午餐。</h3> <h3>还买了一个西江特有的火参果,切开后里面像黄瓜,也有点黄瓜的味道。</h3> <h3>刚采摘下来的一筐火参果</h3> <h3>吃过中午饭,我们便离开西江。再见了,难忘的西江千户苗寨!<br></h3> <h3><b><br></b></h3><h3><b>文中有关文字根据网络资料整理,致谢原作者。</b></h3><h3><b>谢谢朋友来</b><b>访!</b></h3> <h3><b><i><br></i></b></h3><h3><b><i><br></i></b></h3><h3><b><i>附录:《美丽西江》(图片及文字均来自网络)</i></b></h3><h3><b><i> 大型原生态苗族情景歌舞晚会《美丽西江》是以苗族始祖蝴蝶妈妈的神话故事为主线,以苗族图腾崇拜、历史迁徙、祭祀等生活习俗贯穿的一台重点打造的苗族歌舞专场节目。蝴蝶妈妈用九十分钟的时间,慢慢讲述苗族从诞生、迁徙、定居和生活的过程。全剧分为四场:枫木化蝶、迁徙、西江风情、苗乡锦绣。</i></b><br></h3> <h3>第一场故事《枫木化蝶》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苗族的先民本来居住在黄淮一带,那里江湖密布,河道纵横,而且枫木遍生,彩蝶飞舞。出于一种原始的生存心理,先民们对繁盛的枫木和彩蝶产生了求同认亲和崇拜的意识,他们对枫木和蝴蝶进行了极具功利性的美化,并强调自身与它们有着血缘关系。苗族的先民认为,枫木变成了蝴蝶,蝴蝶又生出了人类的祖先姜央,然后才有苗族,黔东南地区的苗族还曾把蝴蝶作为图腾进行崇拜。<br></h3> <h3>蝴蝶怎么会成这里苗族的图腾呢?黔东南《苗族古歌》说得非常清楚,蝴蝶从枫木心孕育出来后,与"水泡""游方",生下十二个蛋,孵出了龙、虎、水牛、蛇、蜈蚣、雷和姜央,姜央是苗族的祖先,当然"蝴蝶"就是始祖了。苗族先民把这个"蝴蝶"称之为"妈妈",表示她与先民们有亲属关系。供奉她,就可以保佑村寨安宁,子孙繁衍,五谷丰登。据说黔东南苗族的"扫寨"习俗,所祭祀的就是"蝴蝶妈妈"。<br></h3> <h3>第二场《迁徙》,这一场是整部歌舞剧中最深沉厚重和艰辛的部分,描写了苗族从诞生、迁徙、图腾崇拜、定居和繁衍生活的一部壮丽史诗。苗族人自称是蚩尤的后代,早在五千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因败于炎帝、黄帝的联军,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经过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迁徙,来到了贵州,一直生活至今。<br></h3> <h3>第三场《西江风情》,用歌舞的形式表达了苗族人的民俗风情,长桌宴,高山流水都是来西江才能感受到的特有风情。<br></h3> <h3>第四场《苗乡锦绣》,展示了苗族服饰的华丽,如果说银饰是苗族女性的代表标志,那么服饰则代表着苗家人独特的艺术作品。《辞海》里记载“代表着苗家刺绣最高水平的苗绣已同湘绣、苏绣、蜀绣、粤绣一同并列收入。”苗族刺绣、服饰正如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称赞的:“苗女刺绣巧夺天工,湘绣苏绣比之难以免俗。”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