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江淮儿女情 宿皖祭英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一新四军后代豫皖苏淮海战役旧战场寻访记</span></p><p class="ql-block">在宿州解放70周年和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来自上海、南京、宿州、驻马店等地的新四军三师、四师的后代及第三代们,于2018年10月23日至27日赴安徽宿州、双堆集;河南确山竹沟、周口、亳州、驻马店等地,沿着父辈曾浴血战斗的线路进行了寻访。</p><p class="ql-block">10月23日至27日,上海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赵霞副会长和三师分会曹嘉扬副会长;江苏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周启民;宿州新四军四师后代赵运、王东涛及新四军第三代杨伟等共同参观、学习、瞻仰革命先辈的战斗经历与事迹。</p> <h3>23日晚我们从上海、南京等地陆续汇集宿州,宿州市委领导在市委招待所南苑宾馆与大家会面,交谈,</h3><h3>图片从左至右:王东涛;宿州《拂晓报》社社长宋建国;宿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宿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李晨阳;赵运;上海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常务副会长曹嘉扬;上海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常务副会长赵霞;江苏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周启民;宿州市委接待办刘主任。</h3> <h3>
24曰上午我们首先来到宿州双堆集革命烈士陵园。在淮海战役双堆集纪念馆,观看刘邓大军和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等协同配合,与国民党黄维兵团激战时的恢弘壮观场面。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是中外战争史上的著名战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8年11月前解放了宿州后,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自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和华东、中原、华北的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会师淮海,决战中原,以气吞山河之势,首歼海洲西撤国民党军劲旅于碾庄圩,继歼豫南来援重兵于双堆集,再歼徐州倾巢西撤国民党军主力于永城地区。此战,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65个昼夜,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计55.5万余人。国民党军南线精锐部队被歼尽。江、淮、河、汉广大地区遂告解放。这一战役,连同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席卷江南,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br></h3><h3>从左至右:周启民,曹嘉扬,赵运,赵霞,王东涛,杨伟。</h3> <h3>从左至右:王东涛,赵霞,赵运,曹嘉扬,周启民。</h3> <h3>陵园内庄严肃穆,松柏林立,大家步入陵园。</h3> <h3>拾级而上,高耸入云的纪念碑上由邓小平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十个金光灿灿的大字。</h3> <h3>墓道两侧建有对称的《忠魂碑》墙,黑色大理石上铭刻着烈士们的姓名。</h3> <h3>大家肃穆而立,列队向英烈们致敬。</h3> <h3>在英烈合葬墓冢前留念。</h3><h3>从左至右:杨伟,周启民,赵运,曹嘉扬,赵霞,王东涛。</h3> <h3>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公墓。</h3> <h3>墓碑塔侧壁镶嵌的大理石上镌刻着烈士姓名与战绩。</h3> <h3>烈士墓前献花人不断。</h3> <h3>陵园内旗杆上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h3> <h3>淮海战役參战将帅墙。</h3> <h3>墙上有参战将帅的照片及简历介绍。</h3> <h3>在陵园内巧遇双堆集烈士陵园赵前进(左三)主任。</h3> <h3>陵园外广场边建有雕塑碑墙,中间碑墙上的一句话高度总结了淮海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一战定江山。</h3><h3>从左至右:赵运,曹嘉扬,赵霞,周启民,赵前进,王东涛。</h3> <h3>午后我们一行前往拂晓报社。在拂晓报社正门大厅内的彭雪枫将军塑像前留念。</h3><h3>从左至右:杨伟,王东涛,曹嘉扬,赵霞,周启民。</h3> <h3>拂晓报社大门前。</h3><h3>从左至右:周启民,王东涛,曹嘉扬,赵霞。</h3> <h3>24曰下午,我们一行来到坐落在宿州雪枫公园内的彭雪枫纪念馆。纪念馆于1986年建馆,由于年久失修,近年对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摸的维修和改造。这次维修改造包括纪念馆的维修、纪念馆展厅改造、庭院内改造、纪念碑广场改造、电力线路改造等五大部分。<br></h3><h3>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h3><h3>彭雪枫,河南省镇平县人,1907年生,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5月被派到苏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1梯队队长、红3军团5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红1军团4师政治委员。在中央红军进行的历次战斗中,他无役不从,每次都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且多次担任先锋部队的指挥员。1936年秋被派往太原等地,做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联合阎锡山抗日的统一战线工作。</h3><h3>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处长兼驻晋办事处主任。1938年春调赴河南确山竹沟,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组织训练抗日武装。同年9月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任中共豫皖苏边区委员会书记。后任新四军第6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淮北军区司令员,领导根据地军民同日伪军及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艰苦斗争,先后取得1942年冬季淮北反“扫荡”和1943年3月山子头战役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期间他刻苦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博览中外兵书,总结实践经验,对抗日战争的游击战术和政治工作问题进行了论述。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第4分校授课。</h3><h3> 1944年8月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指挥所部进行西进战役。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时年37岁。新四军陈毅代军长在《哭彭八首》中深情地写道:“淮北哀音至,灯前意黯然。生平供追想,终夜不成眠。”“廿年老战士,今有几人存?新生千百万,浩荡慰英灵。”“尔我竟长别,多年患难同。我身惜后死,努力贯初衷。”彭雪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为民族、为人民忠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他光明磊落,不畏艰苦,克己为人,廉洁奉公,爱护军队,爱护人民,深受人民的爱戴。他刻苦好学,文武兼备,机智顽强,是中共卓越的军事家之一。他在河南竹沟创办了著名的《拂晓报》,深受广大干部和军民喜爱,受到党中央的赞扬。他亲自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经常到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授课,并主持创办四师拂晓剧团。著有《娄山关前后》、《豫皖边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等文。</h3><h3> 194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中共淮北区党委在洪泽湖边大王庄,分别为彭雪枫将军隆重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词是:“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的共同挽词是:“二十年艰难事业,即将彻底完成,忍看功绩辉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贞,是共产党人好榜样;千万里山河破碎,正待从头收拾,孰料血花飞溅,为国牺牲,满腔悲愤,为中华民族悼英雄。”在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和安徽省宿州市建有彭雪枫将军陵墓和纪念碑。</h3> <h3>彭雪枫将军骑马塑像。</h3> <h3>从左至右:赵霞,曹嘉扬,周启民,王东涛。</h3> <h3>彭雪枫将军汉白玉全身立像。</h3> <h3>纪念碑上写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h3> <h3>公园内遇见几位休闲的老人,见我们是外地的寻访者,老人们讲述了许多他知晓的先烈们打日本鬼子和淮海战役的故事。当得知赵霞是赵一鸣(抗战时期担任宿州地委书记)的女儿时,老人们非常激动,讲述了好几则赵一鸣率部打日本鬼子的故事,详实到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哪几个连队参战,打死了多少日本鬼子,我方牺牲了多少人。令人感慨和感动。</h3> <h3>参观彭雪枫将军纪念馆。</h3> <h3>纪念馆内新增的彭雪枫将军骑马塑像。</h3> <h3>仔细的参观,浏览。</h3> <h3>大量的文史资料与图片,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那战火年代,看到了父辈驰马征战的沙场。</h3> <h3>纪念馆厅的一角。</h3> <h3>晚间与部分在宿州的新四军后代们相聚。</h3><h3>前排从左至右:杨菊红,赵霞,曹嘉扬,赵运,周华,方波,周启民,</h3><h3>后排除左五王东涛,其余都是新四军第三代。</h3> <h3>25日,驱车来到亳州皖北烈士陵园,在徐亳州馆长和讲解员小庞(女)的带领下,对馆内的展厅都一一观瞻,步入展厅的主道两旁各有24座铭刻着部分父辈革命简历的碑塔,其中有赵一鸣伯伯、高峰伯伯等我们熟悉和敬爱的前辈。我们在碑塔和纪念馆内合了影,以示缅怀敬仰!<br></h3> <h3>从左至右:曹嘉扬,赵运,赵霞,许亳州(陵园主任),周启民,小庞。</h3> <h3>许亳州主任在烈士纪念碑底座浮雕前,讲述浮雕的内容及故事。</h3> <h3>烈士陵园中轴线大道双侧伫立着二十四座白汉玉筑就的碑塔,每座碑塔上绍刻着一位抗战及建国前在该地区担任县委书记的姓名与简历,共计二十四位。其中一座碑塔上铭刻着赵运,赵霞的父亲赵一鸣。</h3><h3>左起:赵运(子),赵霞(女),曹嘉扬(婿)。</h3> <h3>赵一鸣碑塔前。</h3><h3>从左至右:王东涛,周启民,赵运,赵霞,曹嘉扬,许亳州。</h3> <h3>在高峰(高啸平)前辈的碑塔前。</h3><h3>从左至右:王东涛,周启民,赵运,赵霞,曹嘉扬,许亳州(皖北烈士陵园主任)。</h3> <h3>皖北烈士陵园纪念馆内,</h3> <h3>结束皖北烈士陵园的参观。</h3> <h3>25日晚我驱车来到河南驻马店市,受到新四军四师后代刘勤的热情接待。</h3><h3><h3>照片左起:刘勇敢、周启民、赵运,张德轩(驻马店市副市长)、曹嘉扬、赵霞、叶玉梅、刘勤、王东涛。</h3><h3><br></h3></h3> <h3>26日,在刘勤指引陪同下来到驻马店竹沟纪念馆参观。在馆内展厅,解说员详细介绍图片中的人物和抗战经历,使我们更多的了解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在及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战,不做亡国奴,拯救国家和人民,坚决赶走日本侵略者。<br></h3> <h3>这是杨靖宇(马尚德)的故乡,也是杨靖宇早期参加革命的发源地。</h3> <h3>豫南人民抗日独立团的团旗。</h3> <h3>红军游击队成立时的两支半枪。</h3> <h3>这里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所在地。</h3> <h3>曹嘉扬在这里找到了父亲曹荻秋办公和生活的地方。</h3><h3>曹嘉扬(右),赵霞(左)在父亲的办公桌、床、简介前合影留念。</h3> <h3>曹荻秋简历。</h3> <h3>从左至右:王东涛,周启民,赵霞,赵运,刘勤,曹嘉扬,刘飞。</h3> <h3> 下午,来到河南黄泛区农场参观,这里前身是解放初期,周总理按排组建治理黄泛区的复兴局和农场,由吴芝圃兼局长,赵一鸣副局长主持工作。农场的许部长和史馆的负责人介绍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情况。此后,我们又非常难得的参观了这里的新四军纪念馆,内容丰富,每个师都有介绍,有些照片在其她纪念馆都没有看到过,看后感觉是一次很好,很值得的参观学习。<br></h3><h3>从左至右:曹嘉扬,赵霞,万洪亮(农场场史馆工作人员),赵运,刘旭红(农场宣传部部长),刘勤,王东涛,刘飞。</h3> <h3>从左至右:农场宣传部部长刘旭红,农场场史馆馆长马丽,曹嘉扬,赵霞。</h3> <h3>马丽馆长向我介绍展览橱窗中农场的创始人和领导之一,赵运、赵霞的父亲赵一鸣叔叔的事迹。</h3> <h3>展览橱窗中三位黄泛区农场创始人:场长吴芝圃(左),副场长赵一鸣(中),副场长路岩岭。这三位农场领导都是国家副部级。</h3> <h3>让人感动的是,在不大的农场场史馆中还设有一部分新四军四师的专展区。</h3> <h3>这里有新四军四师大胡庄抗击日伪军战斗过程和八十二烈士英雄战斗的事迹报告。</h3> <h3>也有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抗击日本鬼子的战斗报道。</h3> <h3>新四军到哪里,哪里就有革命的歌声。</h3> <h3>展览中也详实的报道了新四军四师彭雪枫将军的三大宝:骑兵团,拂晓报,拂晓剧团。展品不多,但信息量大,史实准确,让人感动且受教育。</h3> <h3>从左至右:王东涛,曹嘉扬,赵霞,万洪亮,刘勤,周启民,刘飞。</h3> <h3>那时很多农场人都是坐着马车来到这里的。</h3> <h3>李郁老师(左),赵霞(中),南妹玲(右)。<br></h3> <h3>李郁(左),赵运(右)</h3> <h3>在农场场史馆留言簿上留言。</h3> <h3>农场宣传部部长刘旭红(中)用农场自产的食物热情的招待大家。</h3> <h3>农场宣传部的工作人员。</h3> <h3>农场宣传部部长刘旭红和万洪亮老师一早赶来为我们送行。依依不舍的握别。</h3> <h3>我们结束四天的寻访,沿着脚下的路跨过这座桥就开始了返回的路程。恰巧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这座桥,正是81年前彭雪峰率大军开赴皖北所走过的路。</h3><h3><br></h3><h3>文字:王东涛、周启民。</h3><h3>摄影:周启民、曹嘉扬、王东涛、杨伟、刘飞等。</h3><h3>合成:周启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