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心像:徐国人“叩问生命的价值”

砚楷诗书画

<h3>画家徐国人</h3> <h3><b><font color="#167efb">彩墨心像:徐国人“叩问生命的价值”</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3>文字/砚楷</h3><h3>图片/徐国人</h3><h3><br></h3><h3>南宋美术史家邓椿有云:“画者 , 文之极也。”绘画是文化的最高境界。</h3><h3>中国画在画面的美学境界之外更体现文人的精、气、神。无论是幽远深秀,浑厚华滋,还是那种落花般的宁静与感伤。都会让你读出一份诗意,一份禅境,一份静心的审美体验。国人老师远离喧嚣与热闹,长期寓居江南,自然沾染上一颗江南清丽温婉的诗心,一枝清词瘦笔。泼写尽对水墨不渝的情愫,腕底清风,吹皱半生墨池。掬一捧心香,彩墨家山意象。一纸白宣的眷恋,引渡心岸。而国人先生祖籍又在北方石门,北方的荡气回肠,血脉浩歌时时弹响着国人先生的心弦,波澜壮阔,弯弯曲曲的山路有多高多远,记忆中的英雄事迹是否可以挽留,随星光擦去记忆锈迹,记忆中的故乡在历史的某个拐角处,续写着以英雄故事写就的浪漫情歌。并用北方的名字取暖。</h3> <h3>国人先生数次登临太行,目光凝结在远山云雾里,与山对视,隔绝红尘,感受心灵空寂,心跳连接起大山旺盛的血脉,倾听山的呼吸,尝试让心跳与大山的血脉联结无隙。</h3><h3>凭着多年对江南山水和北方人文的大量写生和悉心研习,他从探索伊始便利用大笔彩墨,国人先生的笔墨形成了从大势入手,注重大块笔触飞白的留用,大笔彩墨,重墨与飞白酣畅淋漓的表现江南郁郁茂林和北方山川裸石的表达风格,计白当墨,裸岩留白笔笔中锋,金石味儿十足的颤动的线条既完美表现出山脉的阴阳向背又恰到好处的体现出北方山脉的骨骼和气势。茂林重墨泼彩,厚重的泼墨上流动的色彩既表现了作品的“趣”又给人强烈的视感。</h3> <h3>这就是国人先生的笔墨家园,对自然的执着谁能说不是尘世间精神的寄托呢?超乎物象之上的理想,是每一个人的心灵的归宿;当我们在物欲横流、闹世喧哗的现实生活中感到彷徨失落时,心灵的净土就成了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物质至上扼杀了我们本应保留的古典气质,导致本体文化的失落、人文道德水平的下降。</h3> <h3>罗丹说:艺术是一种宗教。国人老师于繁华喧嚣中追寻一份不改初衷的宁静与美好,这或许就是一个画者的守望,也是一个画者的文脉吧</h3><h3>&lt;绘画本身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有的画家一生只盯住一个地方寻找,有的画家不停滴换着地方寻找,但最终要找的或许只是一种东西,国人先生是集大成者。学贯中西,徐先生认为中国水墨画自身的美学生态活力及哲学魅力,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自我完善,在注重笔墨传承的同时,融入色彩的表现手段,立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取百家之长摒弃糟粕,正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h3> <h3>国人先生进入创作状态时,静静的独居画室,挥毫赋诗、泼墨赋情,于洁白的宣纸之上苦吟尽性,与水墨的涓涓清流中洗涤心灵,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艰苦探索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汗水。画室之外更是先生的能量充电宝,先生游历过许多地方,他崇敬大自然的物象,既有日月山水、冬雪云海,亦有松柏梅林,四时花卉,自然界的美景深深吸引着他,成为诱使他抒发兴会淋漓的契机,</h3> <h3>师法造化,对景写生,将自然和自我彼此交汇,以自己独具一格的绘画语言和极具现代审美趣味的色彩张力,传达一种具有中国气派、民族特征、文化含量的山水画境界。</h3><h3>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h3><h3>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h3><h3>自然景物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h3> <h3>而国人先生是如何去“发现”“唤醒”和“照亮”的呢?</h3><h3>国人先生凭借着扎实的西画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广博的视野和兼收并蓄的胸怀选择了一条独特的融合的艺术探索之路,在创作过程中以色代墨见其异,以色调墨求其韵,金石勾线显其骨,重墨泼彩观其势,点苔点彩求其格,远云见笔重其质。而为了强调山的脉势,国人先生又加强了线的金石味儿。近景处大块笔墨尽情挥洒,留白辅以勾线处理,表现画面近景裸岩的峥嵘;中景则以多墨留白加以少量线皴来处理;远景则以彩调墨作虚化处理,色、墨渗化,如此远中近景的用墨用彩相互成趣,自成韵味。</h3> <h3>国人先生不仅大山大水的恢宏巨制独具风貌,笔墨儒雅、色韵清新小品画亦是别具一格,其立意之新、造镜之雅、构局之变、赋情之含蓄;在我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犹如细品香茗,薄润犹含雨露;又像聆听琴音,清雅赋予秋声;恰似吟咏宋词,妙境归之韵律,而其真挚的感情和高超的技艺使作品气韵生动,意境高远。其秀于骨、厚于神、精于意韵;其墨色清新雅丽平淡天成,以可视的形象语言表达丰富而深远的意念,其意境、情境、画境水乳交融、浑融超妙,造就极高的艺术境界。</h3> <h3>国人先生的笔墨意象是审美的高级境界,手中平凡的一管毛笔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构起一个审美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就是视觉之外的审美传达对象,这种广义的“美”,这种中国传统美学给予的“意象”是“情景交融”的。“情”与“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h3><h3>有人说意境就是: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满于水。这是画家与外在物像的心灵感应,默契,融合。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理论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美学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准则,是画家采用艺术手法营造出来的一种境界,是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有与无的和谐统一,也是理想与现实的妙合。</h3> <h3>品读国人先生的作品,准确的说是对传统的寻找,在他那些印满追寻步履的作品中,让我们体悟到优雅、飘逸与精致;飘逸的布局中体现着一种淋漓与酣畅,每幅作品的意象构成,都与天地契合,飘逸韵致而富有意味,透出一种质朴厚重与智慧;笔墨意韵直追前贤,且多以墨色多变铺泼彩,用笔酣畅淋漓,湿润中有皴擦,干湿互动,所谓‘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是也。</h3><h3>站在国人先生的作品前,总感觉有一股带只微微泥土芳香的田野之风扑面而来,暖暖的、淡淡的。让观者在商海大潮和普世浮躁心态中醒来,重新认识生活的本真,发现身边生活情趣的美好。</h3> <h3>外物是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外物也不能单靠了它们自身就成为美的。美在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沟通,是心与“天地万物”的欣合和畅,是 “吾心”与“大化”的“相值而相取”。而社会阅历和腹有诗书更是搭起了“外物”与“吾心”的彩虹般的桥梁。经过长时间的冥想与体悟,国人先生从而找到唯一属于自己感情的栖息地和象征物及绘画语言;功力愈加深厚。</h3> <h3>数十年的教学经历使得先生弟子八千,桃李满天下,那时,经济的大潮还没有点燃人们的物质欲望,人们的心灵纯净如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先生言传身教,物质的贫乏并没有影响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先生用他的亲和和勤奋默默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h3><h3>真正的艺术是心灵的艺术,它所呈现的是独存于画家内心的经过画家心灵积淀与折射后人格化的物象,是对自然的概括与重构。而画家的“吾心”与外物相互碰撞后的精神活动是超理性的精神审美。我们在进行新的理论创造的时不能离开审美体验,对画家来说,审美的过程就是探究世界的意像之美过程。</h3> <h3>徐先生经常站在一个独特的形而下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创作,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创作理念,使自己的作品真力弥漫于外真情震荡于内,妙合自然、顺乎天成。随着笔墨功力越来越深厚,且着力文化的延伸与对传统的再发现,偏于传神不传形的写意性,富有韵致,笔墨洋溢着意象的‘神’与质感的‘韵’,小品逸笔灵动、删繁就简,巨制厚重与酣畅并举,尤重内涵与意趣;体现了先生的学养和性情;笔墨形式则延续着笔中有墨、墨中有色的审美原则,点、线、面,枯、湿、浓、淡,出入变化归于意象,透出弹性多变及虚实韵律的美感,体现出一种既厚重又飘逸的古典品质。</h3> <h3>先生深谙水墨的黑白之道,中国画不仅以黑白代表诸多色相,而且黑白是‘道相’的表微,它超越了色彩本身概念的;‘类’的限制,中国画的浓淡、干湿、黑白的变化,是一种高度民族性审美趋向与天地同和的普遍性的情感表达。其偶然天成的笔墨意趣与直入造化之性的表现形式,是通过‘外师造化’而‘得之于玄悟’的。陈师曾先生说,“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国人先生作品“趣由笔生,法随意转,言不必宫商而丘山皆韵,义不必比兴而草木成吟”,读徐先生的画,如读唐朝诗、宋时词、元之曲,雄浑苍茫,气吞云梦,色墨撞融,鸿蒙见性,变化无方,神乎其技,进乎其道。先生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世俗味和铜臭气。先生建构的水墨心里的真实内涵,呈现了一种中国艺术的性格思维和异样的审美冲击效果。</h3> <h3>对于一个画家来说,绘画本身是一种载体。是画家心灵状态的直接表述,是米芾所谓‘画乃心印’具体体现。对江南的体验,故园的冥想,生活的阅历,远方的游历使得先生的生命状态,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左右。故此他笔下的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见情见性。徐先生对生活的态度异常平和,摆脱世俗的浮躁,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即是精神的境界也是美感的境界,不是一时的感情的迸发,而是在主客体交融中得到彻悟,进而实现精神的真正升华;先生的艺术作品,不在乎历史的框定,不在乎世俗的定性,不在乎道德的裁断,也不在乎各种学术逻辑和表现规程,他只敏感于特定环境的生命状态,并为这种生命状态寻找直觉表达的角度。在创造中点化自然、释放自然,把自己和作品一起变成“自然”。</h3><h3>这是徐国人先生对中国彩墨的心像!</h3><h3>这是徐国人先生对生命的灵魂叩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