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回望

雄哥

<h3>  离开出生地40年了,偶尔也回去看过,却没有再进到老屋里去,每每离开老家时,心里总有缺憾。</h3><h3> 这次再回到老家,又有了进屋的冲动。趁着早起的劲,沐浴着老家熟悉而又陌生的晨光,走向老屋。</h3> <h3>  再也寻不到我的少年足印的小路。</h3> <h3>  屋子旁边,没有太大的变化,儿时与邻家小伙伴游玩的场景好像就在昨天。</h3> <h3>  剥落了外皮的土坯墙,满是年代感。</h3> <h3>  屋子前的道路,是红砖块铺就的,长年的行走碾压,砖块下陷,却铺上一层泥土。已经看不出曾经的模样。</h3> <h3>  门前的红砖廊柱,上面有白石灰粉成的标语面,记得是写“毛主席语录”的。</h3> <h3>  墙角的杂草处,以前是个鸡窝。儿时有个小任务,就是要负责捡鸡蛋。</h3> <h3>  据老一辈人说,老屋是集体盖的,所以是连成一排的。在物质匮乏的大集体年代,邻里之间的关系还是挺和睦的,贪玩的我经常要邻家老太太提醒,才想到要煮饭了,有时起不着火,邻家会来帮忙。孩童之间嬉戏打闹,更是如自家兄弟。</h3> <h3>  屋子前的空地,在孩童的眼里,很大,现在再看,不大了。</h3><h3> 以前的这里——干净,宽阔,曾经是粮站晾晒谷子的好地方,更是我和小伙伴们的快乐天地。晚饭过后,大人们在屋前的空地上聊天,孩子们最爱的就是躲迷藏。也有时不时地缠着大人讲故事,那时的农村的故事,大多是有关神、鬼的。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离我家不远的外婆常来我家,在满天星星的夜里,外婆会指着天上三颗并排且不同色调的星星给我们说,这是“挑山挑海”;指着好几颗围成一圈,中间单独一颗星说,这是“鸡笼罩小鸡”……好些我已经记不住了。</h3><h3> 门前路的下方,原来有一块大青石板,可以晾晒东西,可以当饭桌,夏天的夜晚,小伙伴们玩累了,可以当暂时歇息的床。因为长时间不在家,没人征求甚至没有告知,便被人抬去当作土地庙的底座了,好在是建土地庙,也算是为乡土做了些小贡献。</h3> <h3>  老屋的正门前,尽管青草鲜嫩,却仍是掩不住苍凉一地。</h3><h3> </h3> <h3>  门前的这口井,是整排人家的盥洗、饮用水之源,井水冬暖夏凉。一旁的石臼,其实是水池,妈妈们就是在那里洗衣服的,也是孩童们经常围坐在里面瞎聊的地方。夏天里,常有大人们把孩子按在池子里,给他们洗澡。 </h3><h3> 跟水井平行相对的房子廊道上,曾经有个石磨,过年时最为热闹的就是那里,家家户户都要磨豆腐,一个或两个人推磨,一个人投料,配合得好,几斤豆子很快就磨好,配合得不好,相互责备的声音会伴随磨豆腐全程。相对于投料,推磨更容易些,当然得有力气。而我,即推不了磨,又掌握不好投料的节奏,只会帮倒忙,每次要磨豆腐,妈妈就只能请人帮忙,我们就等着吃豆浆米粉!<br></h3><h3> </h3> <h3>  以前觉得很深的井,现在看,很浅!</h3> <h3>  40年再没触摸过的门锁、门扣、门环和退色得让人心酸的门漆。</h3><h3> 小时候个子矮,开门、锁门是件难事。现在,多想还能有那时的体验!</h3> <h3>  推门而进,过了厅堂,就是厨房了。那个灶台就是我少年时在家的主要“工作”所在,爸爸在外地工作,我自认为我就是家里的“半个劳力”,喂猪、喂鸡鸭和帮妈妈烧火是我的最主要任务。妈妈外出劳动,我就得煮饭,记得当年个矮,下米、洗锅都得一把小椅子垫着。</h3><h3> 厨房里的一切,如今尽管破旧,却异常亲切,每一样都是妈妈和我使用过的,弟弟那时基本等吃,估计他没印象,只是有一次主动要求帮我烧火,效果如何不记得了,烧得灰头黑脸的倒是让我记忆尤深。妹妹是在出生后不久,我们就举家去了清流,所以,她就更是没有感觉了。</h3> <h3>  依墙而立的是厨子,里面有我偷吃咸菜、花生米和红糖的滋味记忆。</h3> <h3>  熟悉的锅盖,以前切菜都是在锅盖上完成的。在那,我曾经不止一次切过自己的手!记得有一次,要煮菜稀饭,切菜时,下手太急,把拇指前端指甲带肉给切了一小块下来,有多疼不记得了,只记得刚好小姨来我家,知道这事后,调侃我说:是不是想吃肉了?!气得我直翻她白眼。</h3> <h3>  木水瓢,筷子笼,盐坛子……一切都那么熟悉而又陌生。没见到时,压根想不起来,再见到时,竟可以如此亲切,尽管蒙尘已厚!</h3> <h3>  厨房门往外看。是厅里要上二楼的楼梯。楼梯的下面,妈妈在那堆过地瓜,我在那种过蘑菇,也曾经搭过养兔子的窝。拔兔草其实是件愉快的事,可以跟伙伴们在田间地头尽情地玩耍,比在家烧火煮饭好。后来因为兔窝的味道太重,就不养了。</h3><h3> 楼梯下面的墙壁上,我贴过到处收罗来的香烟包装纸,比邻家伙伴的多,很是让我得意一阵子;还有我画的飞机、大炮、军舰,印象最深的是——还画了一面红旗,旗帜上写着“王成排”,那个年代看过《英雄儿女》电影的人,都知道英雄人物给孩子们的正面影响力有多大!可是因为墙壁是刚刚粉刷不久的白色,那些画,让我的屁股挨了妈妈的好几巴掌。为了“艺术”,我可是付出了“代价”的!</h3> <h3>  楼梯扶手是我当年的滑梯,我的快乐。</h3> <h3>  二楼阳台,缺了木条的护栏,跟缺了呵护的心情一样,有种不安!</h3> <h3>  二楼的楼板不是房子盖好就有的,但具体什么时间铺好却不记得了。很想踩上去,但不敢,怕楼板承受不了。</h3><h3> 靠墙的陶缸,是存放谷子的,我在里面埋下青柿子,一天看一回,没有印象有吃到成熟的软柿子。</h3> <h3>  从老屋里出来,再看看房子周围,满是废弃的气息,恍如穿越。虽然阳光正好,却再也过不上曾经的日子、见不到曾经的人,心里惆惆怅怅。</h3> <h3>  40年,对于人生,肯定是不短的时光,曾经的老人们都已经过世,当时青、壮年人如今也老去,那时的小伙伴们也都为了生活,不知道在哪里忙碌。孩童们见我,如同见到遥远的陌生人,他们哪里会想到,我也是这里的主人,这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不由得心升感慨:岁月是个神奇偷手,因为我们不会发现我们的一切正在被岁月一秒一秒地偷走,当我们发现的它的时候,它已经完全得手了。</h3> <h3>  总在想,古人的那句“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有多少的乡愁情牵?答案该是因人而异。有多少人客居他乡,寻不回当年的哪怕些许的印迹。而我,还能有机会回来看看,还能见到当年的物件,可以是知足的了。</h3><h3> 时光总在前行,时代总要变迁,我的老屋也总有一天会不见踪影的。这里以往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是有万千瓜葛和念想的往事,而对于不属于这里的他人和我的下一辈,下下一辈……那就是个故事。</h3> <h3> 经历每个人都有,感慨每个人都会。今天写下这些,不为感伤,不为矫情,只为回望回想那段悠然岁月。</h3><h3> 谢谢旧时光,一切皆有情!</h3> <h3> 2019年7月于大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