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个经历过军旅生涯的人,一提起战友,大家都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情感让你一生难以割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演愈烈,最让我留恋和难忘的还是那份战友情,这大慨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怀旧吧。</p> <p class="ql-block">1975年2月新兵训练结业</p> <p class="ql-block"> 2019年底,我们借七分部无为籍战友入伍45周年的机会,搞了一次见面会,多年不见的老战友又聚在一起,大家特别兴致,见面后,相互握抱问候,滔滔不绝,好个开心。我们这些当年的毛头小伙成了现在是"甩六奔七"花甲老人。连我这个当年的"小不点″,也六十开外了。战友们有当年战斗在运输一线的连长、指导员,有当年精干利落的机关参谋、干事,有当年为兵服务的军医、卫生员,更有征战在汽车运输一线的老战士、老班长。可经过几十年的岁月蹉跎,年轮都挂在每个人的脸上,真是往事如昨,岁月如歌啊,看着战友们开心的笑容,我又走进了我那深深的回忆……</p> <p>2019年12月,战友入伍45周年见面会</p> <p class="ql-block"> 那是在1974年12月,我们安徽无为新兵一行300余人踏上北上的专列,经过两天一夜的长途旅行,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军区汽车第四团军营。经过两个月的新兵训练,我和50余位无为老乡被分配到修理连,可能由于我是高中生,又爱好写写画画,被分配在连部当文书。我的前任是1969年入伍的老兵冯金堂,老冯既是我的师傅,更是我的兄长,工作上毫无保留,生活上体贴入微,从他身上学到了从未学过的东西。1979年,我提干到司令部任保密员离开了修理连。四年后,他提拔为团军务股长,成了我的顶头上司,我们又在一起工作生活,这真是缘分啊。</p> <p>2008年与冯金堂在石家庄重逢</p> <p class="ql-block"> 指导员刘有法,河北晋县人,1971年入伍,1975年我入伍时,他己是修理连的政治指导员,他用四年的时间从一各士兵走向连队的正职岗位,这在汽车四团的和平时期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军也是不多见的。很荣幸一入伍就在他身边做文书,一干就是两年,我们不仅工作在一起,连住都在一个宿舍(按现在说法住标准间)。他是我进入部队大学校的启蒙老师,也是大家学习的楷模,他丰富的理论知识,严格要求的工作风及对部下亲如兄弟般的关爱,都是战友们所称赞的。</p> <p class="ql-block">指导员刘有法</p> <p class="ql-block">马其珍连长、何富胜技师赠予我的学习用品</p> <p class="ql-block"> 肖尚根、毕功保是我同年入伍的无为老乡,新兵训练在一个班,新训结业后又一同分配到修理连。我在连部当文书,尚根在连队学修理工,功保又干起了入伍前的老本行----车工。他俩年长于我,处处体贴关照我,就连星期天逛街、休探亲假回老家,我们都结伴同行。我们在一起同住、同吃、同训练、同劳动三年多。转业后我们又在同一座城市工作、学习、生活,这好像是上天的有意安排。</p> <p>1979年与肖尚根、毕功保合影</p> <p>40年后三位老战友再留影</p> <p class="ql-block"> 赵双志副参谋长过去一直在汽车四团作训股工作,抓队伍训练和管理及有一套,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是他抓训练的指导思想。1981---1983年,我有幸直接在他领导下,参与了北京军区后勤汽车排长训练队的培训工作。记得每期学员到集训队头两个月,他都要在深庚半夜搞几次紧急集合。有一次紧急集合,把学员拉到西郊跑了个来回,足有六七公里,累得大家筋疲力尽,有好几个学员掉队,还有的半路背包就散了,抱着背包回到营房。</p> <p>1983年与赵队及干训队第二期学员</p> <p class="ql-block"> 第二期学员毕业后,我回汽车四团军务股,工作时间不长我就由于爱人身体不好,申请转业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1983年与战友刘永斌</b></p> <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与战友肖吕业、何平祖家属队小聚</p> <p class="ql-block"> 回到地方,我除和少部分老首长老战友保持联系外,那些曾经是我们修理连、九连及干训队的战友无法联系。现在人过花甲,不由得我更加思念我那些亲如兄弟的战友。</p> <p>2008年8月,重回石家庄与老战友相聚</p> <p class="ql-block"> 想战友的时侯,有一份自豪和安慰,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自豪和安慰的是生命里有了战友,有了军营生活,有了绿色回忆,使得人生变得更加辉煌和壮丽;痛是与战友失去联系所产生的那份思念和伤感。于是便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梦寻。常常在梦中穿上崭新的军装,梦游曾经生活过的军营和连队,最终在梦中见到战友。醒来的时侯是在午夜时分,这是个寂静孤独的时刻,好像专门是为伤心失落的人准备的,这时侯的泪流得格外奔放……</p> <p class="ql-block">2017年战友梁扉来铜陵参加全国图书馆年会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记得当年在军营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战友之歌》,歌词大意是″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今天我们又唱起这首歌,唱着唱着,大家眼里流出了激动的泪花,自觉地簇拥在了一起,心里仿佛早己沉浸到当年的军营中去了。</p> <p class="ql-block">2012年,与修理连战友康平、潘亮、张世昌等在河南聚会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战友,多少年不见,感情也不会中断;这就是战友,像亲兄弟一样,是一种跨越血缘的亲情;最真战友情,这是穿过军装的人发自肺腑的心里话。</p> <p class="ql-block">2014年冯铁峰战友到南方出差,特意从南京赶往铜陵看望我们</p> <p class="ql-block"> 终身难忘我的战友,终身难忘我的连队,终身难忘我的军旅生涯!</p> <p class="ql-block">追忆青春,再现芳华,向您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