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老照片看完乡愁满满 <h1><b><font color="#1564fa"> 老房子虽然简陋,但是小菜园里种些花草点缀一下也是必不可少的。种些瓜果蔬菜自给自足 也不成问题。</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院子里养一些鸡鸭鹅狗,夏天吃蛋冬天吃肉,算是发展庭院经济吧。到了冬季,这些家伙们都聚集在房前和窗台上了,因为这是室外最暖和的地方。</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养几只母鸡真就是家庭小银行了,拿鸡蛋到供销社可以换盐、火柴、学生用品等等。鸡蛋显得尤为珍贵,所以要把下蛋用的鸡轱辘吊起来,以防小猪小狗们偷吃鸡蛋。</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鸡的繁殖是用自家的老母鸡来孵化。用泥盆作窝,里面放些柴草和席片,再把近几天下的鸡蛋(20-30枚)放到里面,最后把抱窝的母鸡放上去,经过三周左右小鸡就破壳而出了。 </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那时家家都养猪,因为一年的食用油全靠过年杀猪熬的油了。养猪的经验是根据当时的条件积累的,粮食不足,没有太多的粮食用于喂猪。平时喂猪的饲料主要是野菜、甜菜叶子、白菜梆子和一些糠类等。要杀的前一两个月开始喂一些粮食,是生产队分的土粮,人不能吃的。</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杀年猪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在孩子们的心里,他们早早就惦记上了。如果大人把杀猪的大约时间透漏出来,那么他们就开始倒计时了。孩子们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一是杀年猪要请很多亲戚朋友~热闹;二是孩子们近一年没见荤腥了~解馋。</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二月二龙抬头,为什么要吃猪头呢?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但我知道,从杀猪到出正月这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既:“肥膘子熬油留作一年的油水、油梭子包酸菜馅饺子、瘦肉‘煎炒烹炸酱卤炖’、溜肝尖、溜腰花、灌香肠、葱爆猪心、醋溜猪肚、炝拌猪耳、滑溜口条、卤味猪手、红烧猪尾等等等等。”你想想经过这些,那可爱的佩琦还能剩什么了?二月二又是最后的年味,吃完猪头肉就开始盼来年吧。哎!</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大集体的时候,生产队指派专人作豆腐,平时每天只作一个(2~3盘),用毛驴车拉到屯子里卖给本队社员,用黄豆换,仿佛记得一斤黄豆可以换八块豆腐。腊月二十左右豆腐坊开忙,增派人手加班加点,几乎24小时不停歇,为各家个户作豆腐,每户两盘,自个家拿黄豆和柴火。记得那时刚作好的豆腐特别好吃,提前炸好酱,等豆腐拿回家时每人都要吃上两块尝尝鲜。</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生产米面的地方~碾坊。在没有电的年代,人们吃的米和面粉全靠这里加工了,这里很繁忙,要排号使用,所以民间有“扔苕扫占碾子”的歇后语。特别是新粮下来之后,真就是‘歇人歇驴不歇碾子’。挑灯夜战是常态。</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风车子是米面加工的辅助工具,一般都放在碾坊里,当碾子把原粮的米壳碾开之后,用风车子的风把米、糠分离。摇风车子是一个技术活儿,转速要掌握好并且要匀速。</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公社有放映队,有了新片子就到各村轮回演出,村上没有放映室,就是露天电影。在屯子中间的空场支起荧幕、摆上放映机就可以开演了。冬天特别冷,夏天蚊子多,有时还下雪、下雨,但这些对于人们看电影的热情来说那都不是个事儿。年轻人对临近的村屯放映也决不放过,一部电影总要看几场。台词也背的很熟。</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当年许多热播的电视剧如:《上海滩》、《霍元甲》、《陈真传》、《射雕英雄传》等都是用这样的电视机看完的。</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当时电力供应不足,降负荷分片停电是常事,为了不影响看电视剧,用旧电机和费自行车改装成了“手摇发电机”,停电时派上了大用场。</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忙完屋里的活计,盘腿坐在炕上美美抽上一袋旱烟,那真是一种享受。</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夏天柳树下,冬天热炕头是农村女人们家长里短闲聊的最佳场所 ,聊起来话题真多呀!什么‘鸡蹬酱盘子、猪拱菜园子、驴跳栅栏子、猫挠房沿子,狗扯门帘子……无所不聊。</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关东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刁烟袋、生孩子吊起来。”把新生的婴儿绑在晃荡车子(婴儿床)上,妈妈一边忙着手里的针线活一边用脚晃动着车子,宝宝甜甜的睡着。孩子再大些就该睡悠车子了,在夏季,悠车子悠起来带风凉爽,还能防止蚊蝇叮咬。</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当年很少有人买鞋穿,穿鞋都是家作。作鞋的工序繁琐,作起来很麻烦,首先要用碎布片打革板、用线麻捻麻绳,然后按鞋样纸裁鞋底和鞋邦,最费工的就是纳鞋底儿和缝鞋口儿。最后把作好的鞋邦和鞋底缝在一起,这个过程叫上鞋,家作的鞋是布底布面,所以穿起来非常舒服。</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东北人的餐桌上是少不了大酱的,因为需要蘸酱的菜种类繁多,春天的野菜、夏秋的小菜青菜、冬天的各种干菜,都是蘸酱下饭的好菜。另外还经常作些酱菜,如酱土豆酱茄子酱豆腐酱角瓜等等。所以下酱是每个家庭一件重要的事情,下酱的原料、时间、数量和方法等都要由有经验的老年人来把控。打酱扒就应该是年轻人的事了。</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年少不知耕耘苦,津津有味米成花”,那时候孩子们没有零食,苞米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自家锅炒的花少吃起来费劲,而外来师傅崩的全都是花,崩时再加一些糖精那真是精致的美味零食了。</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洋井”学名压水井,是北方农村饮水的重大改革,沿用至今。最早的饮用水是江河湖泊(地表水),后来距水源远的地方开始挖建敞口井(地下水),再后来就是打(钻)压水井(深层水)了。这种井原先打井是人工挖,取水是人工压;现在打井机器钻,取水是电力泵。</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在夏季“洋井”压出的水温大约在3~5度。在没有冰箱冰柜的年代里,用这样温度的水镇水果是再好不过的了。把西瓜西红柿黄瓜香瓜等一股脑儿放进水缸里镇上个把时间,取出吃时真叫爽心爽肺呀。</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敲钟上工、统一分工、集体出工、出工记工、定点收工是“农村大帮哄”时的基本劳作模式。劳动力分为男劳力、女劳力、半劳力(55岁以上和18岁以下的劳力)。男劳力是主力军,重活、累活、险活都由男劳力承担如:背背扛扛、脱坯打墙、锄田耙垄、挖井建房等。女劳力干一些细心细致的活计如:扫院晒粮、薅草清仓、间苗铲豆、摘瓜拔秧等。</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三春没有一秋忙,处暑以后就陆续开始秋收了,生产队里秋收的活计特别重,家里的自留地也该收了,真是家里队里一起忙,秋收的果实屋里院长外堆放的到处都是,烂七八糟、批儿片儿的。虽然忙但心情还是很好的,秋收的喜悦吗。</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我认识最早的农用机器就是玉米脱粒机。秋收时把扒完的玉米棒子拉到场院里凉晒一段时间,队里就开始组织人进行玉米脱粒了,分成几组倒班干,歇人不歇机器,要打夜战,还供夜餐(荞面饸饹自带卤)。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得:夜战活干的起劲,夜餐饭吃的倍香。</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每年粮食打下来之后,就开始计算产量了,要留够种子、口粮、饲料。统称为“三留”。余粮要卖给国家粮库,叫“交公粮”。欠收年份有的生产队产粮少三留都不够,那就得吃“返销粮”了。当时在收益分配问题上,公社要调查打击“虚打冒分和瞒产私分”的现象。</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弹玻璃球应该算做最早的“赌球”了。每个孩子兜里都有十个八个玻璃球,记得有两种玩法:一种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孩子把球放在地上,另一个孩子把球握在手里用拇指对准地上的球,用力把球弹出去,如果碰上了地上球这个球就归弹球的孩子了,否则换人弹;另一种玩法有点像高尔夫球,在三角形位置抠三个小球洞,依次把球弹进去,谁先进完了谁赢。</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嘎拉哈是一种流传在中国东北的妇女和儿童的传统游戏,因使用“嘎啦哈”(猪、羊、狍子等动物后腿中间接大腿骨的那块骨头)作为道具而得名。羊的方方正,四面清晰,分背儿、坑儿、轮儿、肢儿四面。游戏规则很多,各村个屯玩法也不一样。</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扭秧歌是东北过年的主打娱乐节目。快过年的时候村里都组织秧歌队进行排练,大年初二开始上街表演,给军烈属拜年,还要去公社和邻村汇演。划旱船、老汉推车、回娘家、猪八戒背媳妇等表演的有模有样。全村的人几乎倾巢而出看秧歌。</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铁圈是当年孩子们的健身器材,遛铁圈是一项很不错的健身运动。几个孩子一起遛时还可以进行比赛,赛速度和技术。但是很多人弄不到铁圈,供销社没有卖的,在生产的报废的木头车轱辘上才有,在队长看不到的情况下把它凿下来,拿回家用砂纸打磨一下就可以玩了。</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当年读书的条件很不好,学校的课桌和凳子都是用土坯和木板搭建的,所以回到家里写作业也不要太挑剔了,哪写都行,肃静就好。</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风匣有的地方叫风箱。是第二代吹火设备,第一代是吹火筒。它逐渐被手摇风轮和电风轮所取代。现在农村大部分人家都用引风机了。</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提灯是晚上室外干活的最好照明工具,它能防风防雨,拎着灵活方便。它的下面是油壶组成的灯座,中间是玻璃灯罩,上面铁的防风盖,盖上有通气孔,最上面就是钢丝提手。它的燃料是煤油。</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看纸牌又叫打麻掌,玩法和麻将相似,在早些时候纸牌没有卖的,要自己制作,用白纸和浆糊打好纸板,裁好牌叶,然后用墨笔和彩笔描画,当时画纸牌也算一种民间艺术了。</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在生产干活歇气儿的时候,人们喜欢在地上画好五横五纵方格子,就地取材用小石子或蒿子棍做棋子 两人对垒,用自己的两个棋子夹吃对方一个棋子,把对方的棋子吃剩一个了为赢。把这种玩法叫“走五道”。</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村子的东边有一条河,河水平缓清澈,到了夏季那里就成了人们的浴场,孩子们更是撒欢儿的玩水。扎猛子、练狗刨、摔孩子、大漂羊,打水仗……玩累了就在沙滩上躺着晒太阳。</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打鱼摸虾耽误庄稼,但是人们一有闲暇时间还是喜欢去捞鱼的。捞鱼不仅是为了吃,还是一种兴趣爱好,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叫‘打鱼有瘾’。过去的泫网都是棉线的,要用猪血泡了凉干后才能使用,既耐用下水又快,现在都是丝网了不用了。</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统购统销’是一项计划经济政策,所以那时候凭票供应,有粮票、布票、棉花票、肉、油票等。买布要用布票,供销社来了新花布,姑娘们要拿着钱和布票前去购买。</font></b></h1> <h1><b><font color="#1564fa"> 大集体的时候,农民去过饭店吃饭的人不多,也就是说下过馆子的。到饭店吃饭首先要看小黑板上都有什么菜和几样主食,然后到窗口去买票,买完票后自己找个座位坐下,等到叫你要的菜名(比如:谁的葱爆肉好了!)时你再去取菜窗口端菜。不买菜是不卖你酒的。你不能独占一个桌子的,要和其他顾客和桌。</font></b></h1>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本文撰写:鲁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