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一一寻蝉(知了)

一线天

<h3>夏天,酷热的太阳下,农村的人们都喜欢坐在村头的树荫下乘凉聊天,而树上总会不停的发出"吱吱"的鸣叫,那就是"知了"!</h3> <h3>知了的幼虫,也就是今年网上流传的很是流行的农村野味~知了猴!</h3> <h3>知了!我们当地叫做"杰拉猴子",应该也叫做"蝉",名典"金蝉脱壳"指的就是它吧!从前每年的夏天,村庄里都会出现很多,它有公母之分,公的杰拉猴子肚皮上方的胸口下有一对连在一起的能开合的硬壳,里面有一层亮膜,能发出响亮的叫声,趴在树枝上,"吱~"的叫声一口气能叫好久,多数的叫声混合在一起,能吵的人耳膜发鸣,让人极为烦躁!</h3> <h3>知了在脱壳之前,就是知了猴,我们也叫做杰拉猴子,也有叫它爬蚱的,夏天的傍晚就会从地皮下钻出来,爬到树上去脱皮,刚脱掉皮时是不会飞的,满身粉白,软绵绵的,翅膀缩做一团,然后翅膀慢慢伸展开来,变成美丽透亮的蝉翼,身体也开始由粉白边粉红,然后变硬变黑,这时的知了就会飞了,会趴在树枝上,变成了黑色的知了拉。</h3> <h3>雨天过后,村边的树林里知了猴就特别多,天黑以后村里很多的大人孩子,拿着手电,拿着棍子,在树林里到处找爬到树上的知了猴,我们叫做摸爬蚱!那时候的农村人不像现在的人会吃,也没想过这知了猴多么的有营养价值,有多么的好吃,很少有人想着法子去吃它,摸回家基本上都是喂鸡喂鸭了。</h3> <h3>那个时候,农村人虽然缺肉少油的,但对这些昆虫杂物等都是没想过要吃的,包括青蛙、蛤蜊、窝拉牛子(河里的螺丝)什么的,都没有去吃过,更别说蛇了,想着就害怕,哪有人想着去吃它的!记得小时候,村里几个上海知青,把打死的一条大蛇拿回去剥皮炖肉,我们都围着看稀奇,看着他们吃的蛇肉那么香美,都把他们也当成怪物了!</h3> <h3>知了的繁殖能力也是很强的,不知道现在的农村知了怎么也慢慢的变的比较少了。从前的农村,一到夏天,到处都是知了的鸣叫,天气越晴越热,知了就会叫声越响越凶,会叫的都是公知了,不知道那公知了嘶鸣般的鸣叫是不是为了吸引母的知了来进行交配繁殖,母的知了倒是不会发出一点声音的,知了的交配是公的和母的后尾巴交合在一起,有时候,交配时的知了被捉住,捉下来的时候两只知了还后尾巴连接在一起的。</h3> <h3>繁殖的母知了喜欢趴在柳树或杨树的细嫩的枝条上,用它后尾处一个硬如针尖的尾巴尖,在细嫩的枝条上划出一条条一寸二寸长的细细的裂口,把细长的小如针鼻儿白白的卵排放在那枝条的裂口中, 自此,那枝条就会慢慢死亡干枯,过些时日,随着风催日晒,干枯的枝条就会随着风雨的吹打掉落在树下,知了的卵也会连同细小的枝条埋入泥土中,经过两三年的生长,知了的卵就变成了知了猴爬出了地面,蜕皮退壳又变成了吱吱大叫的黑知了了。</h3> <h3>从前,每到夏天,农村的孩子最喜欢玩的事情就是下河洗澡摸鱼,上树摘果掏鸟,还有就是捉知了了。</h3> <h3>捉知了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缚、捂、粘,小的时候经常用这些方法去捉知了的,在捉知了的同时,都会拿着塑料袋子,看见高高的树上有知了猴壳子也都戳下来,收集起来,一个夏天就能收集很多的知了蜕下的壳子,能卖钱的,有时候还会有小贩下乡来收购的。</h3> <h3>缚!就是用牛尾巴上的长长的牛尾毛,在卧在树荫下休息的老黄牛的尾巴上薅下几根长长的牛尾毛,用一根细长的竹竿,在竹竿的梢头把牛尾毛系好,留出一段打一个活接,因为牛的尾巴毛是比较硬的,活接中就很容易打出个圆圆的小圈圈来,高举竹竿,看准知了的位置,把牛尾的小圈圈慢慢从知了的上方靠近,这时知了就会伸出前面的大腿,一下一下不停的拨动,看到它的大腿进入了圆圈后,慢慢拉动,就能把知了的大腿牢牢缚住,这样一只扑棱着翅膀的知了,就吱吱大叫着被缚住拿下来拉。</h3> <h3>捂!就是用一个透明的小塑料袋,用贴条弯成一个碗口大的圆圈,留出一段手柄绑在长竹竿的梢头,把塑料袋的口子端沿着铁条圆圈固定好,可以用针线缝住,这样,一个捂住知了的工具就做好了。举起竹竿,看准知了的位置,从正后方慢慢靠近知了,挨近时在用力罩住知了,知了收到惊动,就会飞起来,刚好起身就在透明的塑料袋中,翅膀反复拍打这透明的袋子,怎么也不能飞出塑料袋外,放下竹竿,就可以拿到翻活乱蹦的知了拉。</h3> <h3>粘!就是用面筋粘住知了的翅膀,用小麦面粉和一块面团,面团越硬越好,然后在清水里慢慢洗面,把面中的淀粉洗掉,剩下的就是面筋了,这面筋晾净水分后,就具有很大的粘性了。把面筋缠绕在竹竿的梢头,举起来从知了的下部对准籽粒的下部翅膀,一下戳上去,就能把知了牢牢地粘住了,知了是越翻腾粘的越是牢固,想挣脱掉真是很难了。</h3> <h3>呵呵!想想小时候在农村时,虽然家里很是清贫,日子过的都是很贫苦的,但童年的快乐真是现代的孩子们想象不到的。这种捉知了的乐趣你有过体验吗?这几种捉知了的方法你都用过吗?你们那儿还有什么捉知了的好方法呢?</h3> <h3>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h3><h3>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