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提起鲁迅,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h3></br><h3>我所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h3></br><h3> <h3>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他以身为城,以笔作枪,以一腔热血来净化人们的心灵!</h3></br><h3>1</h3></br><h3>1881年9月25日,鲁迅出生在绍兴城内一个门望族周姓的书香门第。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笔名鲁迅!</h3></br><h3>鲁迅六岁开始开蒙读书,后到书屋内多诗经、《论语》、《孟子》等等。</h3></br><h3>鲁迅的幸运之处在于,别人家的孩子读书,一开始都读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枯燥乏味;而鲁迅家教孩子读的都是小孩子感兴趣的书,从《鉴略》开始,然后读《诗经》,再然后是《西游记》,读起来自然是兴趣盎然!</h3></br><h3>鲁迅从小就聪明,喜欢读书,特别是杂书!《山海经》、《封神演义》、《西酉丛书》等等!</h3></br><h3>十三岁那年,家庭遭逢巨变!祖父行贿入狱,父亲急火攻心,两年后病逝!</h3></br><h3>原本热情恭敬的周围亲戚和邻里,此时却冷眼相对甚至冷嘲热讽,让这个十几岁就必须挑起家庭重担的孩子一时难以接受!</h3></br><h3> <h3>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童年遭遇,不知不觉地在鲁迅心中埋藏了一颗愤世嫉俗的种子。</h3></br><h3>2</h3></br><h3>1902年3月,鲁迅东渡日本求学。</h3></br><h3>不久便接到母亲的书信,说已为他订了亲。不识字的朱安也没有见过他,但周母喜欢,便托人说媒,订了这份亲。</h3></br><h3>这是典型的包办婚姻,鲁迅的第一反应自然是反对。</h3></br><h3>鲁迅:退婚!</h3></br><h3>母亲:不能退婚。</h3></br><h3>鲁迅:答应两个条件,不再缠小脚和进学校念书认字。</h3></br><h3>母亲传达了朱安的意见:鲁迅,你想多了。</h3></br><h3> <h3>▲ 右一:朱安</h3></br><h3>鲁迅见改造无望,还没来得及回信,母亲的信又到了,说自己病重,速归。</h3></br><h3>踏入家门的那一刻,让匆忙赶回家的鲁迅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天真!</h3></br><h3>既然无力反抗,只得认命接受,装了个假辫子结婚。</h3></br><h3>婚后第二天,回门;第三天,搬母亲房里住;第四天,逃回日本了!</h3></br><h3>3</h3></br><h3>鲁迅东渡日本,先在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再到仙台的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医学,后来又返回东京,住在公寓里修德文,看杂书。</h3></br><h3>当时日本国力强盛,又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北洋水师,举国上下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h3></br><h3>所以当时留学,免不了的被歧视和轻蔑。</h3></br><h3>在这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自暴自弃,丑态百出。</h3></br><h3>后来鲁迅说过一句透彻的话:“一个人乏到了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难保别人不来打你的嘴巴。”</h3></br><h3> <h3>在这处处碰壁、走投无路的境地下,鲁迅因受“进化论”影响,剪掉了辫子,并喜言道:“呵,壁垒一新!”</h3></br><h3>毅然踏上了救国救民的希望之道。</h3></br><h3>后母亲来信: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望能回国谋生,以养全家。</h3></br><h3>1909年八月,鲁迅黯然离开了东京,结束了十年的求学生涯。</h3></br><h3>4</h3></br><h3>1918年,北京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文科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h3></br><h3>鲁迅在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再一次振作起来。他以笔为枪,发出了那个时代最为响彻的呐喊,也找回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尊严。</h3></br><h3>于是,他摆出了慷慨陈辞、大声疾呼的神态。他抨击现实中种种鼓吹迷信、乱诌“鬼话”的怪事,更驳斥社会上种种捍卫“国粹”、诋毁新学的谬论;从《狂人日记》到《白光》,他四年间写下了十多篇小说。一时之间,声名大噪,也成为了杂志的中坚人物。</h3></br><h3> <h3>▲孔乙己</h3></br><h3>从1920年开始,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六七所学校相继聘他为讲师和教授。他对中国小说史的研究,在学术界也颇受称赞。</h3></br><h3>1923年7月14日,鲁迅和弟妹羽太信子的矛盾,使得他和弟弟周作人彻底闹翻了。而究竟为什么事发生冲突,至今还是个谜。而鲁迅日记里仅写了一句“是夜始改在自室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就从那一天起,兄弟二人彻底绝交了。</h3></br><h3> <h3>▲周氏三兄弟,从左到右是周建人、周树人(鲁迅原名)、周作人</h3></br><h3>鲁迅很快一病不起,妻子朱安日夜相伴。昔日的战斗勇士,如今只能躺在病榻上无助呻吟。</h3></br><h3>5</h3></br><h3>鲁迅的身体渐渐坏了,肺病的征兆也开始出现,才四十几岁的人,就已经显出了老态。</h3></br><h3> <h3>1923年秋天,鲁迅应好友许寿裳之邀,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课。</h3></br><h3>许广平经常坐第一排听课,不过当时鲁迅对她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象。</h3></br><h3>可鲁迅却给许广平却印象深刻。</h3></br><h3>“突然,一个黑影子投进教室来了,那两寸长的头发,粗而硬;笔挺的竖立著;真当得’怒发冲冠’的‘冲’字。”</h3></br><h3> <h3>1925年夏天,面对许广平大胆的表白,经过数回合的“战斗”,鲁迅终于还是战败了,他败给了爱情,他和许广平相爱了。</h3></br><h3>但是当时鲁迅还是很复杂的。名义上,他还得保持原来的婚姻。这就意味着,不能和许广平结婚!</h3></br><h3>1926年初春,新任厦门大学国学系主任林语堂,邀请他去厦门大学任教。鲁迅欣然应允,许广平随行!</h3></br><h3>广州之行,鲁迅亲眼见证了青年的残忍、社会的无望。</h3></br><h3> <h3>▲ 旧上海</h3></br><h3>1927年11月,鲁迅回到上海,在虹口的景云里租了一幢三层的房子,与许广平公开同居。周围人龙蛇混杂,特别是晚上非常嘈杂,在这种处境的影响下,生活的诸多不顺又使鲁迅变得喜怒无常。</h3></br><h3>有一次郁达夫请吃饭,席间为了几句话,他就勃然变色,与林语堂大吵起来。十多年的友情,从此变质。</h3></br><h3>钱玄同更是他的老朋友了,可因为说过“人一过四十,便该枪毙”之类的话,引起他的不快。他1929年到北京,遇到钱玄同,竟拉下脸来,不和他说话。一对老朋友,从此绝交。</h3></br><h3> <h3>6</h3></br><h3>在鲁迅彷徨等待的时候,买来一批日文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并非常认真地读。</h3></br><h3>后来写一系列文章,激烈地抨击国民政府,遭到浙江省党部的申请通缉,特务扬言将鲁迅列入暗杀名单!</h3></br><h3> <h3>1932年,他去北京,就在共产党北方局的安排下,借一个朋友的家,和北京各个左翼文化团体的核心分子见面,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h3></br><h3>之后鲁迅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却摆脱不掉“五四时期”的思想立场。既然“志不同,道不合”,鲁迅自然也就选择了继续走自己的路。</h3></br><h3>鲁迅晚年文章的独特风格:开头是马克思主义式的乐观,结尾却是近于沮丧的悲观。</h3></br><h3>1936年春天,鲁迅体重降到三十八公斤。即使穿着棉袍子在街上走,仿佛也抵挡不住一阵微风。</h3></br><h3>鲁迅很清楚,他的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他决定再次用笔来记下自己的回忆。</h3></br><h3>从这一年的二月到四月,只要能从病床上爬起来,他就努力地写,《我的第一个师父》、《这也是生活》、《死》,还有《女吊》,一口气写了四篇。</h3></br><h3>这些文章是既是自我总结,也是人生的感悟,也是对世界的的最后评判。</h3></br><h3>1936年10月19日凌晨六时,鲁迅先生与世长辞。 临终前曾紧握着许广平的手,给予最后的嘱咐她:“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对于许广平来说,必是不思量,自难忘。</h3></br><h3> <h3>7</h3></br><h3>鲁迅去世后,消息一经传出,立刻轰动了整个上海,进而整个中国文化界都感到了震动。前来吊唁的各界人士更是络绎不绝。宋庆龄女士在收到消息后,也立刻赶往了鲁迅先生的家中。</h3></br><h3>1936年10月22日下午,鲁迅先生的灵柩从万国殡仪馆抬出,打算用车运往万国公墓。</h3></br><h3> <h3>上海各界人士自发前来为先生送行,堵的马路上是水泄不通,队伍绵延十几公里。</h3></br><h3> <h3>给鲁迅抬棺的人共有16人,他们的名气一个比一个大。这16个人分别是: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可能现在很多人只知道巴金的名头,但是这16个人当时的名声却一个比一个大。而为鲁迅先生扶灵的则是北大校长(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孙中山的妻子宋庆龄、日本作家内山完造,还有著名文学家矛盾、胡风等人。</h3></br><h3> <h3>在先生入土的时候,所有人一起用手铲土,将贴有“民族魂”的先生灵柩埋了下去,规模如此巨大的出殡的,整个上海从来没有出现过,在这以后,整个中国也没有出现过,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h3></br><h3>鲁迅先生,一个真正做到了言行一致的文坛巨匠;中国人的脊梁;精神永存!</h3></br><h3>先生,千古!</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62230132&ver=1707&signature=HlTDgRn*4tqhzuUnAqEx-1neOPthbzhc-XqN0BIfA-3oSiXtyr-gDAItEYDSuacrPO*i*QLnXD0l1Yv7ekbeb8ZQ9dcyKFULxKTJhlwGBaKRGh9hT9HxjSiShVyXn6rr&new=1"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