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洼村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明眼观察

<h1>天池洼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h1><h1>故乡天池洼发展的欲望越来越强了,但是似乎没有可行的办法,没有可行的基本思路。最近从浏览天池洼微信群,感觉思想还比较混乱,思路不宽,畏惧困难。这样下去可不行,只能眼看着人家的村子一步步发展,而天池洼还在不明方向,踏步不前。为了寻求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根据在微信群里的一些调研,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h1><h1>一、天池洼村的历史人文背景</h1><h1>天池洼村位于历史文化古城圉镇北大坡北端,具有六百年建制历史,耕地面积有3000多亩,其中东部区域属细沙土质,西部区域属黄河淤积黏土。村庄面积0.8平方公里左右,村庄地势高于周边,总体呈西高东低。村庄四周有不闭合环村湖泊,村内也有多处湖泊。历史上,村北、东、南属果木林区,主要有柿树、核桃树、杏树、桃树、苹果树、李树等,树龄约在50--600年,很可能是在八几年首轮土地承包时期被砍伐改成耕地。毁树开荒应该是天池洼村最愚蠢的行为,不仅彻底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彻底破坏了风水体系。这就是天池洼村的历史人文大背景。那么天池洼村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我看还是思路狭窄,或者根本就没有思路,干部是这个问题,村民也是这个问题,什么事都只看眼前。要不然,古人传下来的果木林就不会消失了。</h1><h1>其实,天池洼村已经错过两次发展机遇,一次是改开初期国家农村政策的落实,那时候完全可以依托既有的集体经济基础,进一步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当年不仅有刘庄、大邱庄、华西村等一批集体村得到巩固发展,还出现了小冀镇、滑封村、竹林镇等一大批后起之秀,都成了富裕典型。还有一次是1992年开启第二轮土地承包,那个时候就可以实施土地入股,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当年我参加社教驻村工作队,曾经为所驻村宣传贯彻这个政策,就引导他们搞土地集约经营。当时河南省就出现了徐庄、西辛庄等一大批集体村几年的时间走向了富裕。现在是第三轮土地改革,实现三权分离,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土地确权,实行土地入股,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目前,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已经进入死胡同,唯有对农业的改革进行改革才是出路。现在中央要求实施乡村振兴,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恢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是一次大机遇,天池洼如何去抓住这个机遇,对两委班子是一个重大考验。</h1><h1>一、当前天池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h1><h1>我看村里最大的现实问题是缺钱,修路、供水、供电本来属于公益事业,结果也要靠集资来办。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普遍问题:</h1><h1>1、缺乏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过去应该有村级的固定资产,听说搞土地承包时,把集体固定资产也分掉了,集体财产一下子清零了。如果说当年村干部考虑长远一些,多想一些办法,把集体财产包括集体房产、空闲地、村边废弃地、林地、湖泊都保留下来,今天该是多么雄厚的资产啊。但是,事物的发展没有如果,只有结果。集体财产分给了村民,有产生了多少效益?我看是没有,村民并没有得到实际效益。其他一些地区保留一部分集体房产出租增加收益,但毕竟体量有限,村里要办公益事业,要修路,起码能解决一些问题。天池洼村连一点集体财产都没保住,怎能会有广开思路,怎能会通过新方法、新途径,大力增强集体经济?</h1><h1>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总的来说天池洼不靠较大城区,不临主要交通要道,土地、房产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但是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圉城的情况?圉城古镇历史文化厚重,古文化名人众多,具有秦汉魏晋唐800年县治历史,如今是是杞县南部的行政、经济、商贸、文化、交通中心,而圉城的开发规划是围绕圉文化圈做的,圉城的经济发展是以圉杞大道为轴线的,那么把天池洼融入圉城复兴圈也是可以做出一些文章的。 </h1><h1>3、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有些村干部可能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 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不考虑对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这个问题不仅在天池洼存在,很多村也都存在。我在一些农村做调研时也发现了这些问题,我告诉他们,农村要想富,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规模经营之路,而他们则抱怨无资金、无政策。我说政策很多,就看你会不会用,已经明确土地是集体资源,实行三权分立的目的,就是要明确土地所有权是集体的,承包权是承包户的,使用权是经营户的,完全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h1><h1> </h1><h1>二、发展天池洼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h1><h1>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物质基础,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环节。农村“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解决了“有钱办事问题,才能调动干部积极性,达到“有人管事”的要求;有章理事是制度保证,确保农村经济及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三者互为一体缺一不可。其中,有钱办事是实现“三个有”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通过扎实有效抓发展、抓创新,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从根本上改变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的现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h1><h1>1、理清发展思路,大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是大力开发集体资源。天池洼村土地和湖泊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对机动田、村内外的大小湖泊进行统一开发,既可以对外承包、租赁,也可以本村自己组织经营,发展设施农业、水产养殖种植,这样就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对于大量的优质耕地资源,要制定长远规划,开发利用,变资源为效益。 </h1><h1>2、开展服务创收。村级组织可以根据本地的生产特点举办社会化的服务产业,如农产品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等,为土地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既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又为集体经济创造收入。</h1><h1>三、实施工业强村战略</h1><h1>1、一些地理位置较好、交通设施较完善的区域,可以利用本村的土地、劳力等资源,通过招商引资、集体参股经营的形式,引进资金和技术,在环境保护允许的前提下兴办中小型工业企业,走工业强村之路。</h1><h1>2、创新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要建立和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制度,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切实履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公正、透明,按时公布,让广大村民都来进行监督,一切都在阳光下透明操作,不搞暗箱操作,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h1><h1>3、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强化培训提高。一是加强村干部培训,把村干部培训成有能力、有本事,会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高素质村干部,二是注重优化班子结构,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形成合理的年龄、知识结构,优化村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实现村领导班子的最优搭配,达到知识互补、性格相容,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h1><h1>四、未来天池洼的农业是啥样的</h1><h1>天池洼农业的未来,应该是以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为主体,以水产种植、水产养殖、园林化杂果种植、特色养殖为辅助,以村落为依托发展健康养老的田园综合体。</h1><h1>五、创新思路,因村制宜,构建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h1><h1>发展集体经济要立足现有基础·透析本村实情,理清发展思路,扬长避短,本着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旅则旅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拓展、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不拘一格求发展。以下几种模式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妨可以借鉴一下。</h1><h1>1、股份合作型一一引人经济实休,以股份制形式引人经济实体,集体在实体中占定额股份,并积极引导鼓励村民人股,达到群众与村集体共同增收的目地。</h1><h1>2、资本经营型——人股私营企业,可利用本地方优势,以集体土地承包金或固定资产租金等形式引进企业项目资金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创办合资企业,以上两种模式中,集体占股份制企业的股份不宜太高,比例一般控制在10%以内较好。</h1><h1>3、专业协会型—一整合区域资源,由村级组织负责牵头,调动群众积极性,进一步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建立各类专业协会,聚集财力、人力、技术,形成合力,把技术资源等优势最大限度地变现为发展优势。如整合农产品资源,成立小麦、薯类丶蔬菜等协会,共同做大做强市场,并分类指导,同步发展。</h1><h1>4、服务实体型一—开发人力资源,应打破死守本村的旧观念、老框框,创新发展思路,如成立流通、劳务等服务实体,发挥中介组织作用,有效整合劳动力资源,充分开发人力资源,组织物流队伍、家政服务队伍等组织,努力探索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h1><h1>总之,当前,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力开发集体资源,狠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稳定完善双层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从本地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出发,紧紧抓住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从以资源开发为主转为市场开发为主,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反正吧,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并非无路可走,只要我们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要求,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立足市场,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找准结合点,抓住落脚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就大有可为,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迅猛壮大之时,党在农村执政才会有稳固的物质基础,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也就不远了。</h1><h1>六、几点实操性建议</h1><h1>我提几点建议,也算是抛砖引玉吧:</h1><h1>1、组建天池洼农工贸集团公司;</h1><h1>2、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眼下可以通过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形式,由村里牵头,分别组建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机户入股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社。</h1><h1>3、挖掘在村不在村的有能力、有智慧、有威望的老干部、老教师、企业家组建乡贤理事会,让乡贤们参与村务治理,参与决策前的调研,让乡贤理事会经常组织论坛会议,广泛听取乡贤的意见和建议。</h1><h1>4、通过在外地的乡贤与一些前景好的大企业沟通联系,尽可能引进企业进村发展。</h1><h1>5、充分利用村边的废弃地、废弃湖泊回归集体所有,废弃地发展工贸,废弃湖泊发展水产养殖、水植物种植。</h1><h1>6、开发集体商贸业,主要街道两侧、村中心区统一开发商业用房,即可出租给商户,也可由村里开办超市及其他服务设施。</h1><h1>7、在村西郊圉杞路建设农贸市场。</h1><h1>8、建议天池洼村尽快成立乡村振兴讲习所。组建一支讲师团队,讲师由退休返乡老干部、老专家、返乡大学生、大学生村干部、外聘农业技术人员构成。讲习内容包括:国家农业政策、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各种现代农业技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作等。开办讲习所目的是为乡村振兴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引导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创办新型农业主体,让农业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最体面的新型职业农业工人。</h1><h1><br></h1><h1>总之,只有切实搞好天池洼集体经济,壮大了集体经济,才能使天池洼广大村民得实惠,我们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天池洼也会成为富裕村,乡村振兴也会在天池洼成为现实。</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七、名词解释</span></h1><h1>智慧农业,是把以信息化融入其中的智能种植农业,重要标志就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既可以依托设施农业,也可依托大田农业。植入相应的传感器。如果湿度达不到了缺水分了,传感器数据进入物联网数据库,需要的喷水量就进入电脑指令,降水或滴灌装置自动启动。作为参与经营的农业工人只需拿着手机看进程即可。如果传感器报告有虫害,电脑会指令无人机起飞实施精准喷药。</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