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积极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升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6月13日、14日,大悟县实验幼儿园围绕五大领域开展了教师研讨课活动,夏店镇天才宝宝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全程参与观摩。</h3><h3>一起看看我们老师丰富多彩的课堂吧!🤗🤗</h3> <h3>首先来看看我们的研讨课课程安排😊</h3> <h3> 6月13日上午的第一节活动,是由中一班黄子晨老师执教的艺术领域《小老鼠打电话》👍🍉🌸</h3><h3>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首诙谐有趣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以小老鼠打电话的情景展开,讲述了小老鼠拨错电话所引发的一个惊险故事。情节简单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打电话是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游戏的语言易于幼儿模仿学习。 </h3> <h3> 活动中,黄老师先让幼儿回忆打电话的已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这首歌曲。每个环节以提问的方式熟悉歌词,边回答边出示小图谱,方便幼儿记忆,幼儿在反复欣赏中听清楚歌曲内容。</h3> <h3> 第二节活动,是由小二班李慧莉老师执教的音乐游戏《洗澡了》🌈🎈🎉</h3> <h3> 《指南》中指出,要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能够用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节活动的音乐给人欢快、跳跃的感觉,结合孩子们百玩不厌的小兔和狼的游戏,给这首音乐设计了小兔跳跳去河边洗澡,一路上要小心大野狼,最后开开心心洗澡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帮助孩子们去感受这个乐曲。活动设计从整体感知入手,让孩子在观察教师动作的基础上发现动作的元素。</h3> <h3> 由小一班的周楠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第三节美术活动《小树穿新衣》🌈💐🌸</h3> <h3> 这节活动是一节比较常规的美术活动,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手指点画来装饰小树。从幼儿的作品看,基本上幼儿都用点画的方式装饰了小树,并且选用多种颜色作画,在了解树的基本特征上,把叶子都点画在了树枝上。加强幼儿对美的感受,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幼儿的绘画兴趣,幼儿更直观地感受到色彩的美丽🌈🌸🌹</h3> <h3> 第四节活动,由大一班的刘航老师执教,她上的是一节科学领域《谁的糖果多》🍬🍬</h3> <h3> 《谁的糖果多》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数学活动。数学来源于孩子的生活,让孩子用石头剪刀布的方法来赢糖,最终通过不同的数糖方式来知道谁的糖多谁的糖少。这样的形式材料简单,而且对孩子的游戏性和数数方法是非常有效的。</h3> <h3> 下午的第一节活动,是由小一班的柯静老师执教,她带来的是一节语言领域《太阳和月亮》☀️🌙</h3> <h3> 《太阳和月亮》这首儿歌里包含了两种对立的元素,即白天与黑夜,鲜明的反差直接对撞出一种趣味性,能直接地刺激幼儿的感知。活动中的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小班年龄段的认知与能力。在准备材料上柯老师选择了一些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图片以供幼儿进行创编👏👍🌹</h3> <h3> 13日的最后一节,是中一班杨明明老师的语言领域《下雨啦》☔️</h3> <h3> 雨,是浪漫而又富有诗意的象征,结合中班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下雨啦》,杨老师引导孩子们在雨天里寻找快乐,将雨的意境融入到故事内容当中,让中班孩子对故事的形式有初步的了解。故事情境有趣,想象合理丰富,非常适合中班幼儿掌握😊🎉👫</h3> <h3> 6月14日,我们迎来了第二天的研讨课活动😊第一节教学活动,是由我园的体智能老师刘枭执教的大班体育活动《疯狂的椅子》👏👏👏</h3> <h3> 由于椅子平时都是用来坐的,而没有用来玩游戏,幼儿都很好奇很感兴趣,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很高。活动由简单的站、蹲、跨、跳等,慢慢过渡到在凳子上走、跨、跳等动作,让幼儿对椅子有了新的认识,再发展到椅子上的平衡以及比较难的跳远等,流程清晰简洁👍🌹🌈🎈</h3> <h3> 第二节,小一班的高易玉老师给我们执教的科学领域《好听的声音》🌸🌼☀️</h3> <h3> 本次活动从幼儿生活背景入手,让幼儿听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从而引发对声音的兴趣。活动采取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探索,了解了声音轻重,在自由探索中发现声音的轻重的关系。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整个活动运用各种感官,听一听,做一做,将艺术领域“节奏强弱”的内容自然地渗透到科学活动中,使科学探索和音乐活动巧妙的结合,达到动静交替👍👍👍</h3> <h3> 小二班的付珂老师执教了第三节活动,她带来的是健康领域《蔬菜宝宝》🌹🌹🌹</h3> <h3> 小班幼儿大多不爱吃蔬菜,因此付老师设计了这一活动,试图让幼儿在与蔬菜宝宝的互动中认识几种常见蔬菜,初步了解蔬菜营养价值,喜欢蔬菜。在进餐中不排斥蔬菜,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h3> <h3> 第四节活动,是由中一班涂鑫妮老师执教的音乐活动《何家公鸡何家猜》🎉👍🌈</h3> <h3> 《何家公鸡何家猜》是首歌词简单、旋律欢快、充满童趣的广东童谣,在分析了乐曲结构后,涂老师又进一步尝试把《石头、剪子、布》这个幼儿常玩且十分喜爱的猜拳游戏引入活动,以歌曲为载体,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音乐节奏感、合作能力的提升,本活动的重点是民间游戏和音乐游戏的自然结合😙🍉🎈👍</h3> <h3> 下午的第一节活动,由大一班的王伊玲老师执教,她带来的是一节幼小衔接识字课《动物一家亲》👏👏👍👍</h3> <h3> 《纲要》提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激发幼儿对文字符号的兴趣,培养其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为帮助大班做好入学准备、顺利过渡到小学,满足幼儿对生活中常见汉字的探索愿望,基于本班幼儿现阶段发展水平及幼儿对常见动物类文字的探索兴趣,因此,王老师设计了本次活动🎉🎉🎉</h3> <h3> 最后一节活动,是由小一班夏婷老师执教的科学领域《认识颜色》💐🎈🍉</h3> <h3>颜色是幼儿生活中肉眼最常见到的,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夏老师选择了红、黄、蓝三种最基本的颜色。整个活动是以故事情节串连的,小兔子来做客,帮助小兔子找新家,给小兔子送礼物以及和小兔子玩游戏,加入了故事情节能够让幼儿注意力更集中,使活动更有趣🌈👍🍉😊</h3> <h3> 研讨课结束后,我们进行了评课活动。各位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纷纷做了活动反思。随后,老师们分别对研讨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等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许多针对性的建议👍👍👍</h3> <h3> 本次研讨课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实践教育理念、锻炼自己、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使她们在教学方面得到了磨练、提升,同时推进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