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7月1日,去桑植,圆却了我多年的梦——瞻仰贺龙元帅故居。</h3><h3></h3> <h3> 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字云卿,湖南桑植人。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奋斗,出生入死,为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丰功伟绩,为祖国的建设和国防的强大作出了卓越贡献。</h3> <h3> 从桑植县城出发,约13公里便到洪家关,走过木制回廊贺龙桥,便见到贺龙故居。</h3> <h3> 肃静而立,追寻并瞻仰心中的一代伟人——贺龙元帅。 </h3> <h3> 贺龙故居——邓小平同志题</h3> <h3> 贺龙故居是一栋三柱四棋的普通木房,房屋最初由贺龙祖父贺良仕营建于清道光年间。<br></h3><h3> 贺宅背靠洪家山,面临玉泉河,河上有贺龙桥(回廊桥)。三条溪水,绕村而过,千曲百折,犹如一条锦帛玉带,环村缠绕,而后浩浩荡荡,进入澧水。</h3><h3> 四周群山宛如五个龙头,正张口戏珠。为此——洪家关便有了“三水绕门,五龙捧圣”之说。</h3> <h3> 侧面不远处便是贺家祠堂,祠堂正中的联文:</h3><h3> 安陆三迁来澧水,</h3><h3> 儒宗百代启人文</h3> <h3> 故居的正厅堂里,摆放着老帅的半身铜像,环顾内外,极为简陋。</h3> <h3>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念私塾五年,便辍学在家务农。</h3> <h3> 练功房</h3> <h3> 火炕</h3> <h3> 鼎罐(煮饭用的)</h3> <h3> 贺龙家吃饭方桌</h3><h3> </h3><h3><br></h3><h3> 贺龙—家,堪称满门忠烈、名垂青史的革命家庭。—家为革命牺牲了五位亲人,在故居陈列的烈士有贺龙的父亲贺仕道、弟弟贺文掌、姐姐贺英、贺戊妹和妹妹贺满姑。</h3><h3> </h3> <h3> 贺龙父亲贺仕道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最受当地人尊重的长者。他经常教育子女,鼓励他们成为不畏强暴,主持正义的有志之士。他认定贺龙的所作所为是为劳苦大众的,主动为儿子四处奔波,操心操劳。1920年,他为贺龙扩充军备遭当地反动势力和土匪袭击而牺牲。</h3><h3><br></h3><h3><br></h3><h3><br></h3><h3> 1920年,弟弟贺文掌(年仅15岁)为贺龙扩充军备遭当地反动势力和土匪袭击并捉住,用蒸笼活活蒸死。<br></h3> <h3> 贺英(贺龙大姐)是个有勇有谋的巾帼英雄。当过湘鄂边区游击司令,她率领游击队配合工农红军为创建湘鄂边、湘鄂西根据地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933年夏,贺英驻洞长湾遭敌偷袭,在掩护伤病员撤退时不幸中弹,壮烈牺牲。</h3> <h3> 1933年夏,洞长湾遭敌偷袭,在掩护伤病员撤退时,贺戊妹(贺龙二姐)英勇献身。</h3> <h3> 贺满姑(贺龙的妹妹),她参加贺龙和贺英领导的队伍,并组织穷人打土豪,烧田契等革命活动,后来回到洪家关担任了游击队长,1928年被桑植反动势力杀害。</h3> <h3> 走在“百龙桥”上,桥下流水潺潺,看到汉白玉桥身上雕刻着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龙的图形,有鳞爪飞扬、有腾云驾雾……</h3> <h3> 过百龙桥,数步外,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尊高大的立于鲜花丛中的贺龙全身铜像,老帅手持烟斗,深邃的目光凝视远方。向阔别几十年的家乡走来,深情地望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h3> <h3> 贺龙纪念馆坐落在洪家关贺龙故居对面的马颈塔,与贺龙故居、贺龙桥成倚角状,是由天龙溪、玉泉河、鱼鳞溪三水环绕酷似葫芦形的半岛,四周有陈家山、韦家山、王家山、泉峪山和枫香山,宛如5条蟠龙聚首拱卫该地,俗称“金线吊葫芦”、“五龙捧圣”。<br></h3><h3></h3><h3> 纪念馆共分九个展厅,以图片、实物、录像展示贺龙成长历程和不平凡的一生历程。</h3><h3><br></h3><h3><br></h3><h3></h3> <h3></h3><h3>第一部分 桑植骄子</h3><h3>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于桑植洪家关一个贫苦农民家族。童年和少年时期当佃户、赶骡马。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他目睹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困苦,因而,从小就立下了救国救民之志。</h3> <h3> 刀劈盐局的两把菜刀。</h3><h3><br></h3><h3><br></h3><h3> 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1916年他刀劈盐局,夺取枪支,响应蔡锷讨表护法;</h3><h3> 1923年,驻军四川涪陵,扣押为北洋军阀运送军火的日轮“宜阳丸”,缴获全部军火;</h3><h3> 1924年,在沅陵,他炸毁了英国人侮辱中国的“辰州教案”石碑,表现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h3> <h3> 1925年,在澧州,他致电声援“五卅”惨案,捐款3000银元资助上海工人和学生。同时,在九澧赈济灾民,劝种杂粮,兴办教育,恢复平民工人,整修道路等工作。</h3> <h3><br></h3><h3> </h3> <h3>第二部分 北伐名将</h3><h3> 1926年,他率师北伐,是“战绩最大,声威最高”而“异常奋勇”的“钢军”,成为著名的左派名将。贺龙之所以如此,除了他英勇善战的军事指挥才能外,最重要的是他接受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并委以重要职务,促使部队的政治、军事素质大大提高,因而声名远播。</h3> <h3>第三部分 南昌起义</h3><h3>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h3><h3> 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贺龙受党的委托,担任总指挥,胜利地指挥了南昌起义,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的新时期。</h3><h3><br></h3><h3><br></h3><h3>南昌起义蜡像<br></h3> <h3>南昌起义冲锋号</h3> <h3>贺龙烟斗</h3> <h3>第四部分 创建革命根据地</h3><h3> 南昌起义军南下失利失,贺龙由上海返回湘西,创建了红四军,组成了红二军团,担任军团长,开辟了湘鄂西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尔后,又与红六军团一起开辟了湘鄂川黔根据地,贺龙任军区司令员兼湘鄂川黔边革命委员会主席。在长征途中,于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部队到达陕北,为了实现国共合作抗日,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贺龙任师长。</h3> <h3> 哦,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党旗选择镰刀和铁锤。</h3> <h3>第五部分 率部长征</h3><h3> 1935年11月19日,贺龙率部从桑植出发,南下湘中,西入黔滇,突破乌江,回旋乌蒙山,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翻爬雪山,穿越草地,途中于甘孜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胜利会师将台堡。</h3> <h3>第六部分 威震抗日战场</h3><h3> 部队到达陕北,为了实现国共合作抗日,部队改编为八路军第120师,贺龙任师长。他率部东渡黄河,挺进冀中,与日军激战,声威大振。各报称他“是抗日前线的民族英雄”。</h3> <h3> 1942年贺龙和薛明在延安结婚。<br></h3><h3><br></h3><h3></h3> <h3>第七部分 征战大西北 解放大西南</h3><h3> 日寇投降后,他征战大西北,迂回大西南,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不朽功勋。</h3> <h3>不忘国史,教育未来。</h3> <h3>第八部分 人民功臣</h3><h3> 1952年,贺龙任国家体委主任。</h3><h3> 经历十多年,全国有等级运动员1000万人以上,其中运动健将3392人,打破世界纪录145次,获得14项世界冠军。当时,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关系的大门。</h3> <h3></h3><h3> 1955年贺龙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的军衔。</h3><h3> 1960年1月,任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经他几年的 殚精竭虑,合格的飞机出厂了,中国第一颗 原子试验成功了。我国不仅能生产 核武器、火箭、导弹和航天器材等尖端武器和技术装备,实现了他要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的愿望。</h3> <h3> 元帅服</h3> <h3> 1964年4月中旬,贺龙元帅陪同毛泽东主席观看军事表演。</h3> <h3> </h3><h3></h3> <h3>第九部分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h3><h3> “文革”中,贺龙遭受林彪反党集团的陷害而含恨去世。1975年,中共中央为贺龙进行了彻底平反。在举行贺龙的骨灰盒安放仪式上,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词并慰问了他的家属及其子女。有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写文章、参观 贺龙故居、题词等方式表达对贺龙的怀念。</h3> <h3> 贺龙全家福</h3><h3> </h3><h3> </h3><h3><br></h3><h3><br></h3><h3> 贺龙元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