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曾有人这样形容读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是教师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路径。</h3> <h3>《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日本人黑柳彻子(小豆豆)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学校退学后,小豆豆的妈妈为了不伤害她幼小的心灵,隐瞒了女儿被退学的事实,来到了由小林校长创办的学校——巴学园,一个教学风格迥异却非常人文关怀的,用旧电车做教室的小学,在那里小豆豆逐渐成为一个热心、真诚、讨人喜欢的好孩子。深爱孩子的小林校长让一个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成长的基础。这本书不仅是作者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更重要的是在倡导和介绍一种教育制度。</h3> <h3>读着《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促使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管理方式:<br> 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br> 在一般人的眼里,小豆豆算是一个问题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乐此不疲地开关桌子,站在窗前跟路上的宣传艺人打招呼……类似这样的孩子是最让我们的校长和教师头疼的学生。但是从书本描述的故事中,我们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一个小姑娘的聪明、可爱、热情。所以,小林校长每次见到小豆豆时总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让小豆豆开始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低下身去,多了解孩子们的儿童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和孩子们心 连心,才能情牵着情。<br> 做一个尊重学生个性的老师。<br> 没有尊重和信任就谈不上教育,即使你自己认为说教很有力,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耳边风,听不进去。《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真诚的关怀、信任和尊重。书中的小林校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蹲下身来与孩子说话,怎样去尊重和信任孩子。她在被别的学校退学后,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在校长面前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讲了四个小时!最后,小林先生抚摸着她的头,说道:“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书上写到:“这个时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因为,从小豆豆出生以来直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地听她说话呢。而且,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次也没有打哈欠,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他也像小豆豆那样,把身体探出来,专注地听着……”。<br>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是否尝试停下匆忙的脚步,静静地坐下倾听孩子们的内心想法呢?每当遇到孩子们犯错误时,因为各种原因,从来没有心平气和的听听他们为什么那样做?而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认为他们不听话、不懂事,认为他们给自己丢脸了,殊不知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更没有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给予尊重。我们常说:“只有尊重他人,他人才能尊重你”。试想我们做到了么?孩子们犯错误在所难免,他们判断是非曲直的意识还很欠缺,生活经验寥寥无几,他们有些不是故意犯错,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错的,他们欠缺的是学习生活的方法指导。</h3> <h3>做一个平等对待学生的老师。<br> 是啊!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在我们班里,✘✘是我们班基础较差的同学,上课总是走神,不喜欢发言,每次发言,总是答非所问,有时急了我也想告诉他答案是什么,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我告诉自己做老师就是要有很大的耐心的,老师的言行还将影响着学生。于是,我耐心的引导他找到问题的答案。✘✘也能在这个时候很用心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管效果如何,我来个“狠狠的表扬”。他在我们班基础差,我不允许其他孩子因此嘲笑他。谁都没有因此歧视他。这名同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有时候,他上课也可以很认真的听课了。</h3> <h3>做一个真心疼爱学生的老师。<br> 要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巴学园般的乐土,必须要有无数个小林宗作般的校长和老师。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爱又有大爱与小爱的差别。立足于孩子的未来成长,立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爱,无疑是一种教师的大爱。在这种大爱中,教师和校长是必须要能够舍弃许多自身利益。如小林校长,要能够舍得下四个小时 去听一个六岁孩子的絮絮叨叨;要容忍得下孩子在粪坑中的污垢捣鼓得遍地都是;要敢于让孩子深夜中到大庙中去捉鬼;敢于把活动当做学习的第一要务,而功课仅仅当成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br> 纵然孩子们还小,但是他们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态度、用意和爱。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对于整个班级来说,一个孩子可能无所谓,但是对于整个家庭来说,他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即使这个孩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依旧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作为他的老师,我们应该从心底来接纳他的好与坏,本着为一个家庭负责的态度,用爱心、耐心为每个孩子负责,尽心尽力的帮助这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h3> <h3>做一个善于联系家长的老师。<br> 教育必须要有小豆豆那样无数个了不起的家长。对于寄宿制学校来说,家庭教育的缺失无疑是我们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在校的好多孩子不是留守儿童就是单亲家庭,加之父母外出打工,辅导孩子功课和亲子教育互动基本成为一句空话。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明显感觉到有无家长的辅导或监督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的方式越来越丰富。当下最流行的是微信群,是家长和老师使用最为广泛地方式。通过微信及时和家长互动,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功课的完成情况、检查情况以及存在问题,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以便采取对应措施。另外,利用闲余时间,在微信群里转发一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学习方法等,潜移默化的对家长也进行适度地教育。这样学校联系沟通到位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有帮助的。<br>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有极大的耐心和广博爱心去关注问题学生,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理智地顺应孩子的发展,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