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井

缪爱军

昨天从栟茶网、 我爱栟茶论坛头条得知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栟茶古镇项目开发将加速推进!青旅国际签约运营管理!<br>栟茶古镇建设项目西大街组团中,二贤祠、状元坟赫然名列其中,全体缪氏族人心情无比兴奋。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好多宗亲多年来日夜奔波在寻找老谱、入户登记、收集散失珍贵遗物的路上!今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宗亲加入到这些工作中来,齐心协力将心中的那个梦想早日变成现实!<br>最近,笔者两次去河口花园头踏访与缪氏家族有关的一口古井,现将采访记录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br> <h3><font color="#010101">在如东县河口镇花园头居委会23组(河口天池路西侧约120米,李骆河南侧约120米),有一口谁也说不上是什么年代的缪氏水井,至今仍然被基本完好地保存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口水井,井盖是一块直径约110公分、厚约10公分的圆形石头(有人说是一块磨盘上盘),其中间有一个约35公分的圆孔,圆孔东北和西南方向各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口,石头面上周边有一圈长约13公分的斜形齿纹。一看到这块石头井盖,就能想象得出岁月的沧桑。透过中间的圆孔往井里看:井壁上下垂直,由一圈圈竖向青砖侧向构成,每圈用砖39块,每块青砖长约24公分、宽约8公分、厚约5公分。所见到的青砖除了有一些青苔外无任何锈蚀的现象。目前水面向上露出5砖。经系绳测量,井深约450公分。附近村民周昌富介绍说,在没用自来水(本世纪初)前,附近村民仍然是靠这口水井饮用。他曾下去淘过井,井底是木质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据年过八旬、久居附近的村民周远志介绍,这口水井水质非常特殊,用它煮饭煮饭粥十分好吃,煮出来的米饭、米粥颜色是青印印的,煮出来的大麦元麦饭粥是红影影的,特别涨、特别爽口。方圆几十里之内,成千上万的人都来取水回去饮用。附近的用水桶挑回去,远处的不是自己用船来运就是付钱让人用船运送过去。一般人家都准备两个水缸用来盛水:一口是专门盛放这口井水,只舍得饮用;另一口是用来盛放河水,其他之用。井边每天天不亮就挤满了来取水的人,夜深了仍然有人在等着取水。常常是渗出来的水来不及供人取用。小水桶打不出水时,人们就用小瓢系上绳子,再在一侧系一碎砖似的小重物下去打水。周边仍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人对取水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这口水井所在田地被周远志耕种。周老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没有小心眼而蚕食这口水井周边的田地,有时甚至推一些土将井的周边添高,使得这口井能基本完好的保存下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关于这口井的来历,附近村民中代代相传一个神奇的故事:据说当初在打这口水井时,井底一层老是放不下去,往上飘浮。正在这时,突然过来一位人们谁也不认识的须眉皆白的老者,指挥并协助众人完成了打井,并说这井全天下只有两口,然后飘然而去。人们这才回过神来,原来是有神仙相助。众人连忙纷纷向神仙消逝的地方磕头作揖不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如今,虽然人们不再取这井水饮用了,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人把这口井当作了神来供奉,经常有人来此烧香,好多人家小孩来此祭名。前面提到的附近村民周昌富在淘井时就打捞出了一畚箕的锁。另据说,年近八旬曾任河口镇党委副书记、乡长多年的徐相明数年前在被检查出患肝硬化后,常常来此打井水咕噜咕噜的喝下去,弄得浑身是水。不过你还别说,不知什么原因,他的肝硬化竟然奇迹般的治愈了,目前身体仍然健康。</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曾任过花园头居委会书记的缪爱余给笔者详细绘出了这口水井的周边环境:水井西南,是一个有数亩田地、东西向、长方形的名曰“天池”的水塘(如今的天池在原址东且面积也大了将近一倍,河口大桥向南的天池路也许就是因此而得名),水井东西不远处有数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水井北边同样也有一条东西向河流。部分河流相互贯通,又连接到更大的河流。水井西北,是一座大型龙圹,龙圹前有两排三个石牌坊,中间高大的牌坊横匾上疑似有“缪石甫”三个字,两边小一点的牌坊上依稀是有“凌霄”、“端平”几个字。龙圹前面,有三棵古老的银杏树,一棵在西南,两棵在两侧龙矿前。据说这三太棵银杏树中大的约有三四抱粗。因为解放后粮食紧张,平垦土地种植粮作物,这块的龙矿、牌坊、银杏树都被破坏了,唯一留下来的就剩下这口由于周边人们需要饮用、谁说不上是什么年代的缪氏水井了。</span></p> 附:<br>附近村民中关于“端平”的另外两则传说,一是南通端平桥的来历,二是江西景德镇碗底街的来历。这两则传说虽然与现在普遍流传的端平桥和碗底街的来历完全不同,但仍先记载下来以待考证:<br>话说缪石甫,传说“左脚金右脚银”,意思是只要用脚踩一踩就会在他左脚踩过地下能挖出金子,在他右脚踩过的地下能挖出银子。他的老婆同样也不平凡,名曰“招财手”,只要用手理一理头发就能冒出金银财宝出来。<br>一次石甫在南通乘摆渡过河。由于身上没带钱,摆渡人不肯摆渡,回来后吐血而死。石甫的儿子端平为了方便人们过河独资在那里建了一座桥,名曰“端平桥”,连桥头的泥土都是从端平的家乡运送过去的。传说后来拆除重建时,桥垛里发现埋有好多金银财宝。<br>另一次,端平去景德镇,因道路泥泞不小心碰倒街边一个卖碗的摊子,瓷碗立刻碎了一地,只剩下一些碗底因为厚而未破碎。摊主当然不能罢休,讨要赔偿。端平即叫摊主去家里把所有的碗都拉过来,结果摊主拉来几窑瓷碗。端平眉也不皱全部买下,然后统统打碎,用碗底铺就了一条街道供人行走。这条街道就是后来传遍天下的江西景德镇碗底街。<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