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6月12日—23日,我们随团出游中东欧五国(波兰、捷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伐克)。美篇以时间为序,记录下我们所到之处所见所闻,照片为主,文字为辅。限于篇幅,照片不及所拍十分之一,难免挂一漏万。</h3> <h3>此行,我们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航班,从北京出发,经苏黎世转机,飞抵华沙。</h3> <h3>首站波兰,北濒波罗的海,西与德国为邻,南接捷克、斯洛伐克,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全国以平原为主,是中欧平原的一部分。</h3><h3>首都华沙,位于华沙平原中部,跨维斯瓦河中游两岸。公元13世纪末始建于维斯瓦河西岸,14世纪城市初具规模,15世纪成为马佐夫舍省省会,1611年定为波兰王国都城。1806年被法国占领,拿破伦在此建立华沙公国。后又长期受俄国统治,1918年复为波兰首都。</h3><h3>华沙有“世界绿都”之称,市区绿化面积达126平方千米,分布着大小公园67座。图为我们下榻酒店的窗外景色。</h3> <h3>其中最著名的是瓦津基公园,因内有水上宫殿瓦津基宫而得名,据说是华沙最大、波兰最美的公园。园内有许多名人雕像,最著名的当属公园湖边的肖邦雕像了,因此被中国游客俗称“肖邦公园”。</h3> <h3>弗里德里克·肖邦,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誉为钢琴诗人。1810年,出生于波兰,7岁开始创作,8岁登台演出,19岁便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法国巴黎,1849年病逝。</h3><h3>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最重要的人物之一。</h3> <h3>每到夏秋周末,常有钢琴演奏会在肖邦雕像下举行。</h3> <h3>公园内外的名人雕像。</h3> <h3>科学文化宫,华沙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高230米,为波兰最高建筑。建成于1955年,是当年苏联送给波兰的礼物,其设计、施工、人力、资金全部由苏联提供。但波兰人不喜欢,称之为“斯大林的注射器”。</h3> <h3>其实远观,还是挺雄伟宏大的。</h3> <h3>科学文化宫四周有许多雕塑,带有明显的苏联痕迹。</h3> <h3>宫前广场的喷泉。</h3> <h3>科学文化宫的另一则,有一座高耸的方尖碑。</h3> <h3>这里应是波兰国家广场。</h3> <h3>华沙大学,位于国王大道上,建于1816年,是波兰最著名的高等学府。</h3> <h3>鹰是华沙大学的标志。</h3> <h3>不知何故,校门口挂着黑色旗帜。</h3> <h3>这座世界500强的大学,拥有18个学院、26个直属教学和科研部门。</h3> <h3>校园内的一个长椅上,有座坐着的雕像,据说是年轻的肖邦。</h3> <h3>马路对面的建筑,也是华沙大学。</h3> <h3>圣十字教堂,天主教堂,波兰最著名的巴洛克教堂之一。兴建于1682年,1757年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1946年重建。</h3> <h3>这里安放着肖邦的心脏。肖邦虽然生活在法国,却对故土有着无限的思恋,临终嘱托一定要将其心脏送回祖国。教堂内还安葬了不少波兰的文化名人。</h3> <h3>尼古拉·哥白尼纪念碑,也是华沙地标之一,为纪念提出“日心说”的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而建。</h3> 哥白尼雕像坐落在国王大道起点,国家科学院前。雕像手持日心说模型,脚下是太阳系,地上镶嵌有各大行星铜像。 这是一座很精美的天主教堂。 <h3>波兰籍罗马天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曾是这里的主教。</h3> <h3>波兰总统府,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建于1818年。此前为波兰立陶宛大公的宫殿,后为拿破仑的司令部,二战时为德军占领,1994年作为波兰总统府。</h3> <h3>楼前矗立着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的雕像,他为保卫波兰独立而斗争,曾是拿破仑的部下。</h3> <h3>此纪念碑为2010年波兰总统在俄罗斯的斯摩棱斯克,因飞机失事遇难而建。</h3> <h3>总统府的保安人员。</h3> 精美的教堂内外。 <h3>街头的塑像大多与宗教有关。</h3> <h3>这座楼房在二战中幸免于难,门旁有特别标示。</h3> <h3>华沙城在二战中几乎夷为平地,旧城老楼都是依原样重建的。</h3> <h3>城堡广场是华沙市内的一个古老的广场,位于皇家城堡前,是现代华沙市中心通往旧城的入口。广场毁于二战,其主要建筑都是重建的,最大的项目就是始建于13世纪的皇家城堡。</h3> <h3>皇家城堡,始建于齐格蒙特三世建立的瑞典瓦萨王朝统治波兰期间(1589—1619)。1971年重建,1984年完成。</h3> <h3>城堡曾是马佐夫舍公国公爵的住宅,波兰国王把宫廷从克拉科夫迁到华沙之后,成为皇家和中央政府的所在地。现为博物馆。</h3> <h3>城堡广场中央耸立着30米高的齐格蒙特三世纪念柱,这是华沙最古老的非宗教性纪念像。花岗石圆柱顶端的齐格蒙特三世手托十字架,极目远眺。1596年,正是由齐格蒙特三世决定,波兰首都迁至华沙。纪念柱于1644年,由其子为父而建。</h3> <h3>面积不大的广场,汇集着宏大的教堂、精美的楼宇,湛蓝的天空下,游人如织。</h3> <h3>四周的酒吧、餐厅,弥漫着咖啡的香气。</h3> <h3>迷人而古雅的街道小巷,让人流连忘返。</h3> <h3>圣约翰教堂,华沙三座主教堂之一,始建于14世纪,毁于二战,1966年重建。</h3> <h3>著名的华沙美人鱼,位于老城中心。这座青铜塑像,高4米,上身是裸体的妙龄女郎,下身是美丽的鲤鱼尾,右手持剑,左手执盾牌,腾跃在汹涌的波涛之上,其面目清秀端庄略带威严。</h3> <h3>美人鱼旁的说唱艺人。传说,有一个叫华尔的男青年和一个叫沙娃的女青年,结伴乘舟来到这里开拓家园,当时河中的美人鱼是他们的见证人和庇护者。后来这里逐渐发展为一座城,人们为纪念他们,就将其名字合称“华沙”作为城名。 </h3> <h3>玛丽·居里博物馆,是波兰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故居(出生地)。居里夫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而且获得了物理、化学两项大奖。</h3> <h3>巴比肯翁城,是一个半圆形的防御工事,位于华沙新老城之间。建于1498年左右,是欧洲仅存的三座同类防御前哨之一。亦在二战被毁,战后重建。</h3> <h3>广场上还有一个自流水井,水质清澈,引来鸽子饮水飞舞,为广场带来生机与活力。</h3> <h3>路边小品。</h3> <h3>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建于1948年。1940年秋,德国法西斯在华沙建立犹太人隔离区,达45万人。1943年4月19日,犹太人举行起义,惨遭镇压、杀害。</h3><h3><br></h3> <h3>1970年,前西德总理勃兰特到此献花,弯下身躯,双膝跪地,默哀,忏悔,认罪。</h3> <h3>纪念碑对面的建筑,是波兰犹太人文化和历史博物馆。</h3> 克拉科夫是波兰南部最大的城市,位于维斯瓦河上游西岸,有着悠久历史。公元700年左右建城,是中欧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320—1609期间为波兰首都。18世纪瑞典人入侵后,逐渐衰落,1918年重新归属波兰。二战中损失惨重,战后重建。 <h3>克拉科夫中央广场(集市广场),号称全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也是克拉科夫最让人心动的地方,温馨而充满活力,精致且不失纯朴,展现着地道的波兰地方风情。是各国游客必到之处。</h3><h3><br></h3> <h3>广场上砖红色的圣母玛丽亚教堂是其标志。</h3> <h3>圣玛丽亚教堂(圣母圣殿),是波兰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高281米。兴建于14世纪,为纪念圣母玛丽亚升天所建,又称圣母升天大教堂。每隔一小时,从钟楼顶部会响起号角声。</h3> <h3>纺织会馆,一座文艺复兴式建筑,现为商场和博物馆。</h3> <h3>纺织会馆的侧面。</h3> <h3>透过会馆的廊柱,看广场。</h3> <h3>亚当·米茨科维奇纪念像矗立在广场中央,他被称为波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亚当生于1798年12月24日,虽出身贵族家庭,却饱受沙俄侵略、社会动荡、国土分离的惨痛,其作文抨击沙俄的残酷无情,歌颂爱国青年的勇敢无畏,鼓舞波兰人民反抗压迫,寄托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与伤痛。1823年,被当局流放,客死他乡。</h3><h3>雕像为亚当诞辰一百周年而建,下方东南西北四面的塑像,分别代表祖国,诗歌,勇气,科学。</h3> <h3>克拉科夫市政厅塔楼是集市广场的标志性建筑。这个塔楼是1820年被拆毁的老市政厅的仅存部分,由砖石建造于13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如今是克拉科夫博物馆的分馆。</h3> <h3>漫步在克拉科夫老城中心,穿街走巷,风情各异,美不胜收。虽然大多为二战后重建,但充分保留了原貌,并巧妙地与现代对接,令人叹为观止。</h3> <h3>漂亮的女驭手,</h3> <h3>驾着白色的马车,穿行于广场之间,古朴而有趣。</h3> <h3>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是一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罗马天主教堂,建于1595年至1619年之间。教堂正面用白云石建成,正门上方有耶稣教会的徽章,门前矗立着12门徒的雕像。整体看去,庄重大气,不失优雅。</h3> <h3>克拉科夫圣安德鲁教堂,11世纪罗马式建筑。1241年鞑靼人入侵后,唯一幸存的教堂。</h3> <h3>瓦维尔城堡在瓦维山上最高点,是波兰历代帝王的宫殿,据说约有40位国王在此加冕、居住。城堡庄严伟岸,精美绝伦,俯瞰着千年老城克拉科夫和奔流不息的维斯瓦河。</h3> <h3>宫城四周筑有古堡式围墙,内有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教堂和礼拜堂,为波兰最大的古迹群。</h3> <h3>矗立在城堡墙上的骑马雕像,是波兰民族英雄柯斯丘什科,曾于1794年领导克拉科夫的广场起义,反抗俄罗斯、匈牙利和普鲁士瓜分波兰。</h3> <h3>城堡内的瓦维尔教堂,是波兰历代君王举行加冕仪式的场所。</h3> <h3>教堂内,陈放着历代波兰国王和王妃的石棺。</h3> <h3>瓦维尔城堡的国事厅。</h3> <h3>波兰的母亲河—维斯瓦河。</h3> <h3>奥斯维辛集中营,位于克拉科夫西54公里处的奥斯维辛小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和灭绝营。</h3> <h3>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等30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h3> <h3>他们受着非人的虐待,90%受害人是犹太人,大多死于毒气室的毒气。据说,有150万人在此遇难。</h3> <h3>运送“犯人”的闷罐车。</h3> <h3>通往死亡之路。</h3> <h3>一位老人,或许是幸存者,或许是其后人,拍下这永世不忘的地方。</h3> <h3>做完“波兰两地(华沙,克拉科夫)游”的美篇,心情很不平静。如此漂亮的两座波兰城市,居然都是二战后重建的,再看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纳粹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对于我们战后出生的一代人,真要牢牢记住“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珍惜生命,珍爱和平。</h3><div>背景音乐:肖邦夜曲“灿烂之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