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陕北行

沉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英豪镇初级中学赴陕北红色研学纪实</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为落实河南省教育厅、三门峡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研学旅行的相关要求及渑教体文【2019】<b></b>131号文件精神。英豪镇中利用暑期组织三百余名师生分两批赴陕北研学。本次研学活动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拔节孕穗期”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r></h3> <h3>研学时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批:2019.6.30-2019.7.02</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六年级)</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二批:2019.7.9-2019.7.11</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七八年级)</h3> <h3>行程安排:</h3><h3> 第一天:早上六点乘车出发,下午三点左右到达南泥湾,参观一个小时左右。下午五点左右到延安宝塔山。</h3><h3> 第二天:上午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枣园。下午三点左右到达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习主席知青时期插队的地方)参观。</h3><h3> 第三天:上午参观黄河壶口瀑布,下午返程。</h3><h3><br></h3> <h3>  为了开展好本次研学活动,学校制订了详实的研学方案、预案,对学生的吃住行做了周密的安排。教师们认真上好研学预备课,使学生们在研学前对研学内容有了感性认识。<br></h3><h3></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泥湾</h1></font></h3> <h3>  远足路上不寂寞,一路欢歌向陕北。伴随着嘹亮的歌声,我们到达了第一站南泥湾。</h3> <h3>  南泥湾,一个响亮的名字;南泥湾大生产,一段不老的传奇。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南泥湾,参观南泥湾展区,领略南泥湾精神。<br></h3> <h3><font color="#01010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延安</h1></font></h3> <h3>  革命圣地延安,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走进延安宝塔山、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来感受延安精神。</h3> <h3>延安宝塔山</h3> <h3>  "宝塔钟声三川闻,肤施鸡鸣回城应。"宝塔山是延安城最高的山峰,位于城东南,延河之滨,因山上有塔,故称宝塔山。巍巍宝塔山,铭记着党的丰功伟绩,传承着党的优良传统。<br></h3> <h3>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真有味道,这是延安的精神之塔。听!我们的学生在齐诵《回延安》。<br></h3> <h3>延安革命纪念馆</h3> <h3>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革命文物,形象的再现了老一辈们的光辉业绩。</h3> <h3>枣园</h3> <h3>  枣园,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h3> <h3>  听了校长对五位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事迹的讲解,学生们的心中激动不已,纷纷暗下决心,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h3> <h3>杨家岭</h3> <h3>  杨家岭就是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有一排窑洞,是当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住所。就是在个简陋的会址,诞生的伟大的毛泽东思想。</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梁家河</h1> <h3>  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h3> <h3>  在梁家河村,同学们先后来到村委会、村史馆、及习主席当时带领村民建的沼气池、知青院、铁业社、淤地坝等地,实地参观当年下乡那时的窑洞、土炕,聆听讲解员讲述习主席的七年知青生活,了解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习主席担任梁家河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群众艰苦奋斗、矢志改变落后面貌的感人故事,切身感受到习主席为人民做实事的情怀。同学们非常感动,纷纷表示今后无论学习多么困难,多么艰辛,也不会放弃,勇闯高峰,练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h3> <h3>  学生们轻轻抚摸着旧居中简陋掉漆的桌椅,驻足观看着斑驳发黄的照片,细心阅览封存在玻璃柜面下的历史文稿,感受习主席在当年艰苦生活中的奋斗精神。</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壶口瀑布</h1> <h3>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万里黄河第一瀑——壶口瀑布。同学们看到了黄河的惊涛骇浪,真可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h3> <h3>  同学们背靠奔腾的黄河瀑布,合唱《保卫黄河》。个个精神抖擞,声音洪亮,好似要把所有的力气都用来颂扬我们的母亲河。引得游人驻足观看,拍照。</h3> <h3>  我们看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一种意境,一种哲理,一种的民族精神。还赋予它一种无坚不摧、百折不挠、坚韧刚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h3> <h3>研学师生情</h3> <h3>研学同学情</h3> <h3>  回来的路上,同学们热情不减,积极抢答老师们根据研学内容设计的问题。</h3> <h3>同学们的收获</h3> <h3>  在最后一个服务区休息之时,校领导对研学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优秀研学学员及优秀带队老师颁发证书和纪念品。</h3> <h3>家长们也对我们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h3> <h3>  通过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到陕北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矿产资源等,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学习到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尤其是到了梁家河,同学们感受到习主席青年时期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纷纷表示要刻苦学习,练好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h3> <h3>图文:闫琼琳</h3><h3>编辑:茹 雪</h3><h3>审核:许礼涛</h3>

研学

南泥湾

宝塔山

延安

同学

梁家

精神

参观

杨家岭

枣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