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年的六七月份,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这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赏者和摄影爱好者来到荷塘边欣赏并拍摄荷花。拍荷花,是一个非常容易拍的题材。当然我讲的所谓容易拍,就是指不用去爬山涉水,免了体力的劳累,荷花在大部分的城市或乡村的路边都可以轻松地拍到。可是,要把荷花拍好,却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荷花这个题材拍摄的人太多了,几乎被拍烂了,很少有创新,想拍出有意境的效果真还有点难。由于拍荷的人太多,很容易存在雷同,怎么拍出自己的独特的特色作品呢?以我个人的经验如下:</p> <p>一,拍摄荷花的时间:我一般都是选择清晨拍,经过一夜露水滋润的花瓣花蕾,珠光闪闪,晶亮诱人这正是拍荷的最佳时机。或是雨后,或是日出后和日落前两个小时左右,因为那时的光线柔和光比小容易拍摄,但最好还是日出后拍摄,因为那时太阳刚出来,荷花开的正艳,到了晚上经过一天日晒,荷花没那么滋润了。</p> <p>二,我对构图比较讲究,我们都知道摄影是减法,越简单的越难拍,画面的元素越多越难处理。我喜欢选择疏朗的荷塘,荷叶不太多,荷花也不要太密,彼此之间有距离有缝隙。这个构图起来容易多了,特别有助于留白。中国审美特别注重留白,所谓留白就是画面的布局,一切“实”都必须有“虚”映衬。虚和空才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中国画讲究疏密有致,“疏能走马,密不透风”,可见一斑。所以拍荷最怕是整个画面都是荷叶荷花,画面的主题和审美中心就不突出了。</p> <h3>三,我都是选择长焦用大光圈,长焦的好处是拍的远,把远处的荷花和小生灵拉近拍大拍细,大光圈能虚化。虚化的目的是让画面干净,所谓干净,一来是简洁,突出主题。二来是不能乱,干扰视觉。虚化的另一个好处营造气氛。一幅耐人寻味的摄影作品,除了清晰的主题和疏密有致的构图,氛围营造也很关键。前景和后景虚化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后景虚化可以突出主体,前景虚化可以营造梦幻的意境。</h3> <h3>四,偶尔也选择多重曝光,对于拍荷花,特别是营造虚幻的意境,颇有用处。我一般使用两次曝光。根据目的不同,两次曝光构图可以一致,也可以移动相机。如果想营造朦胧的感觉,一张实,构图不变,另外一张虚焦。两张曝光合成后可以营造一种朦胧的画面。另外一种,拍一张实焦,另一张重新构图,画面叠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h3> <h3> 五,注重创造意境,意境这玩意儿应该只有中国才有吧?中国文化讲究含蓄,讲究意在画外,讲究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意味悠长,似品茶的回甘。有意境就不能太直白,一张图片清晰无比,就像一个被人一览无余的人,自然就无趣了。所以要先朦胧一点,可以前景虚化,也可以通过后景的焦外的光斑,或虚或实,或动或静,或疏或密,或远或近。就是通过疏密有致的构图,前后景虚化和多重曝光等手段,营造一种让人看完作品之后仍感觉有太多东西没有读出来的意犹未尽的感觉。</h3> <h3>注意观察,荷花下的水面倒影也很美。</h3> <h3>单朵花瓣,带露珠的荷叶也都很有意境,</h3> <h3>六,稍作后期处理,我本人比较忠实于原图但也不反对后期处理,但是反对自己过度后期处理,至于别人怎么过度依赖后期处理,我也不想争论。后期处理是锦上添花。通过后期的处理,比如增加对比度,可以让背景更加干净。色调的调整,对于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比如冷色调对荷花的高洁情操的表现大有裨益。总而言之,无甚高论,简洁的构图,前后景的选取,光斑等氛围的营造,还有表达感情的色调,只要把握这几点,就一定能拍出自己想要的荷花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提升自己的审美,懂得什么是美,比拍摄本身更重要!我上中学学过中国水墨画。有心者可以看看齐白石等国画名家作品,借以有效提升审美能力。(经过后期的图片是我的影友制作的,仅供各位参考)</h3> <h3> 七,拍荷还需要有耐性,因为荷塘中有不少小精灵,如小鸟,蜻蜓,鱼和青蛙等,我们要耐心等待认真寻找,运气好的话到荷塘边就能遇到那些小精灵,直接拍摄,不然就得在它们经常出没的地方等了,这得有时间在那守株待兔,来增添画面的生灵情趣。</h3> <h3> 八,有时我也会选择拍夕阳荷,当傍晚夕阳西下前约一个半小时阳光斜射,这也是拍荷人喜欢选择的时段,虽然此时荷花大多已稍为收拢闭合,但花蕾此时已耐不住沉寂、欲展芳华。美丽的夕照,暖暖的色调,温馨可人地笼罩着整个荷池。还不时看见一些红蜻蜒恬逸地停留荷尖上。这特殊的美景。拍荷人都喜欢采用侧逆光将其表现一番。须注意的是,傍晚的荷叶已被曰晒得芳容尽损,故夕阳西下拍时应避开干竭无光的荷叶。</h3> <h3>在西大荷池碰上难得一见的并蒂莲,但第二天再去原地拍时,并蒂莲花己经盛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