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昭君出塞琵琶语,落雁美名佳话传。》岁月,宛如一条流淌不息的长河,有缓有急;岁月又像是捉摸不定的东西,时而明亮,时而晦暗。然而,就是如此这般,让人更加珍惜光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相信好多人一定倍加珍惜,把一些错过的人或者事情,重新来过。感恩生命中的遇见!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h1> <h1>昭君出塞的传奇故事。作为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其美貌被世人广为称赞,并且“沉鱼落雁”这个成语中的“落雁”,就是出自昭君的故事。世代文人骚客,对王昭君,都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描写,昭君的墓,到现在依旧巍然地坐落在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这个美人不仅在古书上记载,在世人口中代代相传,也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王昭君到底以什么样的魅力使得我们如此的崇敬呢?在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作为南郡的首选,便进入宫中,但无奈,在很长一段时间,昭君都没有得到皇帝的召见,一直郁郁寡欢,眼看着就要孤寂一生,老死于深宫之中。<br>但,是真珠就不会被埋没。志节高雅的昭君,不甘心一辈子默默无闻的昭君,又怎会就此埋没,一生不得召见,抑郁以终呢?在此时,恰逢匈奴王呼韩邪单协手下来到了中土,他们要求与汉朝和亲。按照以往,两地的和亲都是要挑选血统高贵的公主或者皇亲贵戚的女儿。但这一次,汉元帝因为不满匈奴,因此只是想挑选一个宫女给单于,就命人在后宫放出只要谁愿意嫁到匈奴,就封号为公主的话来。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旦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没有了自由,都迫切希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重获自由。但是大家在一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虽说在身份上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但是,还是都不愿意离乡背井的嫁到遥远寒冷的不毛之地,因此都不乐意。<br>就在这时,王昭君出场了,为了自己的终身,更是为了民族的安定,她毅然决定报名,自愿下嫁匈奴,前往匈奴去和亲。主管这件事的大臣正在为没人愿意报名前往匈奴而着急,因此,一听到王昭君肯自愿和亲,就急忙把她的名字上报给了汉元帝。汉元帝吩咐办事的大臣选一个吉利的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明珠终不减其光。在呼韩邪单于拜访长安的辞行大会上,汉元帝将昭君召唤出来。昭君一走出来,汉宫的整个宫殿都亮了起来。她耀眼的美丽和不带人间烟火的气质,简直就像是天上的仙女降临,元帝看了惊叹不已,很想把昭君留下来,但却又碍于帝王的面子,不能失信于匈奴王,还是把昭君嫁给了匈奴。而对于呼韩邪单于来说,得到了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自然是无比的高兴。<br>传说在汉元帝回到内宫后,他一直为错失了昭君这样貌美心善的女子而后悔,他再次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看到画像中的人虽然和真人有点相像,但却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美丽。 原来,进入后宫的女子,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等待皇帝的召见。有个叫毛延寿的画师,在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而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甚至对昭君的外貌进行了丑化,便使昭君没有得到汉元帝的召见。得知错失王昭君的缘由,一气之下,汉元帝下令把毛延寿杀了。<br>在凛冽的寒风中,王昭君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嫁与呼韩邪单于为妻。在昭君出塞和亲后,胡汉两地长期的纷扰与战乱因此平息了,她还为匈奴带去了中原文化。在此后,汉朝与匈奴维持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和平,昭君对两族间的和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匈奴的时间一久,昭君也便慢慢地生活惯了,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关于昭君的美丽传说有很多。传说“昭君出塞”时,在前往大漠寂寥的旅途中,想到远离家乡成为无根的浮萍,和自己飘摇坎坷的命运,不禁悲从中来,取出琵琶弹奏,借以抒发自己的悲怀。她的伤怀从手上的琵琶中传了出来,天边飞过的大雁听了也感染了这位绝世美女的悲怨,竟然全都柔肠寸断,从空中掉了下来。因此,后人便用“沉鱼落雁”中的“落雁”来形容王昭君的绝世美貌。<br>对于昭君,在出塞之后,她并没有一直停留在个人的自怜自艾中,而是致力于造福人民中她真诚地对待匈奴人民,得到了匈奴人民的大力称赞。传说中,昭君本来是天上的仙女,来到人间下嫁匈奴单于。是为了带给匈奴百姓文化与使胡汉永结和平,并为人间树立一个舍己为人的典范。仙女的美丽传说也一直在民间流传着:传说在昭君出塞时,刚刚走到黑河边上时,突然,四周一阵狂风大起,飞沙走石,眼前只见一片黑暗,大队人马根本无法前行。这时,昭君不慌不忙的取出从家乡带来的琵琶,弹奏了起来。美妙绝伦的琵琶声随风荡漾,一时间,荒芜的土地上长满了翠绿的青草,黑河的水也彻底地清澈了,山野间开满了美丽的野花。见此情形,单于大喜,于是,单于带着他的人民在黑河边定居了下来,在这之后,昭君陪单于走遍千山万水。</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昭君走到哪儿,哪儿就水草丰美;到了缺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往空中一划,地面就出现了清澈的河流和如茵的绿草;昭君还从她精致的锦囊中取出五谷的种子,往地上一撒,地面就生出了五谷杂粮。昭君受到了广大匈奴人民的爱载,传说她去世时,远近的人民都赶来送葬。他们用衣服包起一包包的土,叠成了昭君墓,就是现在座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城有名的“青冢”。这昭君墓也有个特别的传说,传说它一天之中有三种变化:早晨看起来像一座山峰,中午像一座鼎钟,黄昏时看起来像一棵鸡枞菇。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并且也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