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姥姥带大的孩子,小时候姥姥常常说起家里发生的事,基于小孩子仅有的生活经验,并不懂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恩。在我们家,吃一瓶水果罐头要攒上几个月的钱,那样的年代,我忽略了许多,也记住了许多。</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1979年姥姥带我在银川</font></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姥姥是陕棉十二厂的工人,解放前叫宝鸡申新纱厂。1952年末, 十六岁的姥姥与十几个年纪相仿的姑娘一起排队等待工厂招工。那时候,我的母亲不满一岁。</h3><h3><br></h3><h3>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将武汉申新纱厂由武汉迁至宝鸡(斗鸡十里铺),1939年8月宝鸡申新纱厂开始在建好的十四间平房中进行试生产。后利用北坡地理优势修建了窑洞工厂,申新顶着日寇的轰炸,坚持在窑洞里生产,支持前方抗战,支援军需与民用。</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窑洞旧貌</span></p> <p class="ql-block">久而久之劳动力的极度缺乏,最终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申新纱厂开始大面积招工。可是申新在宝鸡当地招不到女工,因为当地风俗,女子大都早早被家里订了亲,等着嫁到婆家去,根本用不着出门做工。无奈只得在逃难到陕西的河南客中招收年轻女工。他们的要求是“择勤良无习气者”,没干过纺织的生手也可。可即便如此,仍招收无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0年,申新修改了招工规则,在宝鸡当地试招二百名童工,要求年龄在十四岁到十八岁之间。当那些宝鸡难民得知自己的孩子到 工厂以后有饭吃、还发衣服和铺盖,并且学会技术还发工资,慢慢地愿意来上班的人就多了起来。于是,申新这一招工制度就延用下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当时的女工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姥姥是1951年经人介绍从西安来宝鸡成家。那时候,生活困苦,房子只有草秸荆条遮风挡雨,荒餐露宿,整日饥肠。路旁边、山坡上能吃的野菜全都尝遍,只是数量太少太少。1952年,姥姥听说申新纱厂招工,便把不到一岁的我的母亲托付给了亲戚,只身前往报名处。十六岁的姥姥在寒风中站了好几个小时,终于顺利通过了招工选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依稀记得姥姥对我说过,细纱车间里很热,只能穿一件薄衫;出了门又很冷,却没有厚衣服穿;上班很远,夜路很黑,要经过坟场,没有伙伴;下班很饿,家里没有一口饭;回到家很累还要给远在安康的她的母亲寄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起初姥姥被分在细纱车间,因为是生手所以要先跟师傅学,考试合格后才能独立上机台。安全起见姥姥剪掉了长发,头戴白布帽在潮湿昏暗密不透风的窑洞里不断揣摩练习,挡车、细纱接头一遍又一遍。因为姥姥天性聪慧,心思细腻深得师傅偏爱,没过多久就上岗独立操作了。细纱车间机器声震耳欲聋,说句话都要扯着嗓子喊,姥姥每天提前15分钟上岗,检查上一班的生产情况;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要不停巡检织纱是否有断头情况,一个班下来跑过的路程超过40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到发工资的日子,姥姥都会将一半寄给她的母亲,一半留给自己。钱一点点地积攒了好多年,才从亲戚手里便宜买下了附近一间稍大一点的旧房子,因为家里除了年幼的孩子,还有裹着小脚行动不便的年迈的婆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姥姥在申新工作后,厂里给抱孩子进厂喂奶的家属发了“喂奶证”,凭证出入工厂大门,还专门安排了一间喂奶的小房。母亲的堂哥回忆说,母亲小时候吃奶都是他把母亲抱到厂里去的,等吃完奶再把母亲抱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申新纱厂每天按上下班时间定时鸣放汽笛“拉喂”,每天几次的“拉喂”声指挥着全厂工人和家属的作息。这样一晃就将近三十年,姥姥的其他子女分别出生、长大,也送走了小脚婆婆的老百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在窑洞外意外发现老式闹钟</span></p> <p class="ql-block">1965年夏天,连续40多天的连阴雨下的房倒屋塌,姥姥的家也几乎摇摇欲坠,街道办和厂工委会多次到家中催促姥姥尽快搬走,危房隐患随时有倒塌的可能。无奈之下,姥姥怀抱刚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从老菜市搬到申新纱厂专门给危房职工安排的平房区——纱管厂,后更名为纺西村。第二年,也就是1966年,申新纱厂正式更名为国营陕西第十二棉纺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童年的记忆里,纱管厂姥姥家门前那棵高大的核桃树年年硕果累累、水泥砌的公共凉水池永远人流不断、捉迷藏的房前屋后总能捡到好看的花石头、姥姥房后的小院子里我养过的小白兔和大黄狗、厨房门口的煤池里总有没和完的煤饼……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9年,国家政策允许子女接班,正好姥姥的大儿子符合接班条件,顺理成章成为申新纱厂职工,也成为我们家第二代的纺织人。虽然搬进了新盖的厂房里,但过去的窑洞旧址依然保留,期间的几次时代动荡,都没能动摇它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15px;">车间遗址修缮前</span></p> <h3>姥姥光荣退休后,我便幸福地围绕着她慢慢长大。也是退休以后, 姥姥才算有了自己的时间,一边带我,一边学习太极剑,她连续三年在陕棉十二厂退休职工运动会上获得女子组太极剑第一名。纪念品很多都保存完好,一对不锈钢保温壶姥姥珍藏多年不舍得用,在我结婚的时候送给了我,直到现在我还用着它。</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姥姥送我的暖水壶</span></p> <h3>2009年宝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宝鸡申新纱厂窑洞旧址作为文物点进行了登记,属近代代表性建筑,非常具有保护价值。同时,宝鸡市预备在这里建立宝鸡抗战纪念馆和宝鸡工业遗址博物馆并将其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宝鸡的历史文化能够清晰、准确、长远的传承下去。在2017年12月22日公布的国家第一批工业遗产名单中,被称为“中国工业抗战遗址”的宝鸡申新纱厂榜上有名,这也是西北唯一一家上榜的工业遗产,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规模较大、保留相对完好的抗战工业遗址。</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办公楼修缮前及楼前旧址碑</span></p> <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我随家人再次重游故地,因为这周围萦绕着我们家几代人的记忆。尽管我们对这里有着不同的情感,但却融汇了同一种情怀,或是我的童年,或是她的青春,这份情在流淌的时间里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它。如今,姥姥已经离开我们六年了,她用青春和汗水奉献过的申新老窑洞将不再沉睡,而我也终于懂得姥姥曾经对我说过的话……</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7月16日奕欢于宝鸡</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