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白鹇,顾名思义是一种雄鸟以白色为主,体型较大的雉类。尾长而白,背白,头顶黑,长冠羽黑色,中央尾羽纯白,背及其余尾羽白色带黑斑和细纹,下体黑色,脸颊裸皮、脚鲜红色。<br>雄鸟仅黑白红三色,相比其他雉类的绚丽华美,更显得朴实无华,加之体态娴雅,玉翎洁白,自古就受深人们的喜爱,因此不少的诗、画、歌、赋、舞都与白鹇有关。<br></p><p><br></p>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这首《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歌曲,距今已有五十多年,由于这首歌曲调极具民族特色,歌词又紧扣当时的政治形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新歌少之又少,能公开传唱的歌曲屈指可数,这首歌自然而然一时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至今对这首歌随时都可哼唱几句,但这首歌就与白鹇有关。<br>那是1964年10月,年轻的通信兵杨正仁跟随部队,来到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班哲村架设电话线。听到村民们晚上围着篝火唱了一首十分动听的佤族民歌《白鹇鸟》,爱好音乐的他记录下来,重新填词、改编,后来就有了这首经典之作。<br> 白鹇是云南哈尼族的图腾,自古以来,哈尼族一直流传着白鹇报喜、白鹇救人等神话故事,出现了装饰、绘画、雕塑、舞蹈等多种类别的白鹇造型艺术。<br> 与白鹇有关的舞叫白鹇舞,白鹇舞是哈尼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在云南省元阳县、元江县等哈尼族地区。因模仿白鹇鸟的生活、姿态、动作起舞,故名白鹇舞。舞蹈时,手执双扇,故民间也叫扇子舞。<br> 古代写白鹇的诗有很多,其中以唐代李白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最具代表性,诗中就极力赞美白鹇高洁纯美,超脱不凡,以寄托诗人的志趣。<br>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br>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br>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br>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br>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br>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br>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br> 唐代文学家萧颖士的《白鹇赋》 “白鹇,羽族之幽奇也。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闲,不杂於众禽。…..” 这篇赋作于天宝十载 (751) ,萧颖士经史官韦述推荐,召赴京师。在会稽的客舍,他见到一只白鹇被关进雕刻精美的鸟笼,即将送入皇宫作为贵人的玩物。作者触物伤怀,不禁有感而赋。 “鹦能言而入座,鹤善舞而登轩”。白鹇,羽族之幽奇而入诗入赋入歌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