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滩纪念章~徽章映芳华

李彬

<h3></h3><h3><font color="#ed2308"><b>按:本文重要时间节点,主要采用于《大连市志》、《金县志》资料,特此向编者致谢致敬!</b></font></h3> <h3>  这枚八十年代特征的铝制“金石滩”纪念章实在太普通了,但无论贵贱,有缘使然。此枚纪念章,背款“大连金州”,大连金县更名为金州区,是在1987年4月,而国务院批准大连金石滩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在1988年8月1日。因此,这枚纪念章有极大的可能是金州为纪念金石滩成为国家风景名胜区而制作颁发的。</h3><h3> 纪念章正面图案,是一只海鸥在形似太阳的蓝色海湾和月芽状的海岸上空翱翔。日月组合,有宇宙洪荒、日月生辉之意,章正面书有“金石滩”三字。此图此文,竟与目前的“一海一世界,风情金石滩”的宣传口号完美贴合。</h3> <h3>  金石滩没出名前,隶属于金县满家滩。日据时期,金州管内设“会”,满家滩与蚕厂、庙上等七屯共同归属黄嘴子庙会,黄嘴子庙会与金州会、董家沟会等14个“会”同为金州管内。</h3> <h3>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划分几经分合,1958年6月,满家滩与董家沟曾合并为董家沟乡,1961年分出成立满家滩公社。</h3><h3> 久居此地的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人能够解释原因,为什么本地一种俗名东北红大理石的石材,被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装饰上。而这种石材,举国上下,只有自己家乡出产。</h3> <h3>  1974年,世界地质学范围内举足轻重的人物,美国科学院地学部主席,在大连满家滩黄嘴子湾沿岸的凉水湾一带发现了许多奇石,其中一块龟裂石因为体积最大、断面清晰、色彩鲜艳,后来被业内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这些奇石经历了几亿年的历练,完整的保留了史前的风貌和颜色,1982年,黄嘴子湾沿岸东段,辟为了大连市重点地质风景保护区。</h3><h3> 上图照片的奇石,为刊登在《中国大连》日文画册内的金石滩龟裂石。</h3> <h3>  据隶属于民政部、创刊于1984年的《中国地名》杂志介绍,金石滩这一闻名中外的名字与龚为宁有很大关系。龚为宁,系清人龚自珍的六世孙,毕业于东北地质大学,一直密切关注满家滩的礁石,她认为满家滩的礁石具有科研价值,兼有美学欣赏价值,像金子一般珍贵,为了将来的发展,建议改名为金石滩最有前途,1984年,经过领导批准,满家滩更名为金石滩。</h3><h3> 1984年的年末,满家滩行政上改乡为镇。</h3><h3> 1985年4月,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开始兴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h3><h3> 1988年8月1日,国务院批准大连金石滩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h3> <h3>  1992年10月4日,国务院批准大连金石滩为国家旅游度假区。</h3><h3> 1996年的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辖庙上、陈家、什字街、满家滩、梨树房、龙山、葡萄沟、河嘴子8个行政村。</h3><h3> 1997年,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被评为辽宁省50佳景区,位居榜首。</h3><h3> 2000年5月27日,由大连旅游局主办的征集“大连八景”活动揭晓,金石滩东部景区以“金石天工”的命名入列八景之一。</h3><h3> 2002年,撤销满家滩镇,设立满家滩街道,辖庙上、陈家、满家滩、什字街、龙山、葡萄沟、河嘴子7个行政村。</h3><h3> 2005年1月21日,正式更名为金石滩街道。 </h3><h3> 2011年1月,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大连金石滩景区进入顶级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h3><h3> 现今的大连金石滩,犹如黄海上空一颗闪亮的明珠,璀璨夺目。</h3>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