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心仪恭王府,是因为《红楼梦》。有人说,红楼梦里的好多场景就是恭王府的再现,所以,很想去感受一下潇湘馆的竹韵,稻香村的乡朴,怡红院的旖旎…</h3><h3>第一次已到门口却已到关门的时间,没能进去,在门口买了个福字小镜聊以小慰!第二次跟团竟没有这一景点,只能是进京城而不能入了;第三次是拖着病身,有心而无力,只能是心有羡而戚戚然也;第四次是骑着小黄车绕着恭王府转了一圈,因为在修缮!终于这一次如愿以偿,进了恭王府!</h3><h3><br></h3> <h3>俗话说“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因为恭王府建筑本身兴建于清朝鼎盛时的乾隆年间,经历了清朝由盛转衰直到灭亡的经过。恭王府本身也是几易其主,其中不乏名流重臣、王公贵族。</h3><h3>恭王府最早不叫恭王府,叫作“和孝公主府”,真正建起这座建筑的主人是乾隆时大名鼎鼎的清代名臣和珅。乾隆将自己最喜欢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并将原来抄没犯官李侍尧家产而没入官中的一所房屋赐给了和孝公主作为公主府第。</h3><h3>在此基础上和珅大兴土木,用时数年营建府第,借着公主的府的名义将府第建得非常奢侈而且逾越了臣子应有府第制度。府邸西路楠木殿就是照故宫宁寿宫式样而建,使用非臣子能用的毗卢帽门、太平缸、铜路灯等。嘉庆四年,和珅获罪被抄家,和孝公主也奉旨迁出府第,这座府第被赐给了庆王永璘。</h3><h3>庆王永璘是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是嘉庆皇帝的同母弟弟。和孝公主府(和珅宅第)成了庆王府,之后又在咸丰年间,恭亲王奕訢得到了这一宅子,这也是“恭王府”名称保留至今的原因。恭王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花园,花园在同治年间曾经进行大规模增建,由恭亲王命名为朗润园。</h3><h3>恭亲王去世后,其孙溥伟袭爵,被称为“小恭王”。小恭王溥伟作为宗室是清帝室的坚决拥护者,曾经变卖家产报国。袁世凯逼末帝溥仪位之后恭王府成为溥伟私产,最终因为溥伟资不抵债由法院进行拍卖。清代恭王府被辅仁大学买走。</h3><h3>恭王府几经战乱未被损坏,一是“鬼子六”和洋人的关系,二是文革期已成为辅仁大学以及后来还有好多单位进驻,所以幸免于难!</h3> <h3>恭王府的第一绝就是整座王府与花园的分割线----后罩楼。所谓“绝”是指其长度为各清代王府建筑规制中后罩楼之最,且楼的后沿墙上层有形状各异的砖雕什锦窗44扇。此楼为两层,每层45间,两层共计90间,拐角处有10多间未计在内,全长150多米,是国内王府类建筑最长的楼,被形容为“九十九间半”也就是藏宝楼。第二绝就是后花园的大门----西洋门。造型采用舒展流畅的西洋风格,真不愧是建筑中的精品。它仿圆明园的大法海圆门制,由于圆明园已在1860年时被英法联军烧毁,所以这道门是流传至今保存最完好的汉白玉石拱门 ,因为两边的转花纹和花窗很有西洋建筑的味道,所以叫西洋门。第三绝就是大戏楼。一宝就是“福”</h3> <h3>睹景思人:此地是福地,因为居住在此的都是国家的栋梁,都是绝顶聪明之人!感叹和珅,小小年纪就有凌云之志,懂得韬光养晦,善于把握机会,只是人常在云端坐,难免会失神!是啊,因了乾隆的信任,所以,他才能得寸进尺,如宅邸的违制,决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项一项让乾隆知道了并得到皇帝的默认了的,所以他才会逐渐光明正大,敢用皇家用的材质,敢建造九十九间半长的藏宝楼,敢仿造皇家园林,敢别的臣子不敢的事情,所以,私欲才会膨胀,所以才会得意忘形,对皇子们敬而远之,甚或还有轻视的言行!这也是他如此下场的原因!</h3><h3>恭亲王也是功高盖主,只是后来的恭亲王能抽身而退。</h3> <h3>走遍恭王府也未能找到心目中的潇湘馆怡红院,只是一片小竹林让我想起了林黛玉!</h3><h3><br></h3> <h3>每一处,每一点无不在炫耀着当年主人的怡然自得!观景知史,仰羡低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