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三 、忆事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p><p> 拙文《杨家渡忆事》发布后,得到许多朋友的关注,阅读量也逐步上升。</p><p> 2019年7月7日傍晚为了寻找写此文灵感,再次来到原杨家渡地区,站在八佰伴张杨路、浦东南路口(上海市张杨中学原址),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辆(对面曾是黄浦区第二中心小学旧址)一声叹息:旧貌换新颜!</p><p> 提起原杨家渡地区,以前会让人谈之色变,现在想想还是文化教育的问题,大多数老人是文盲或半文盲,子女多又忙于生计,故教育方式是以责骂或棍棒为主,加之他们处于青春叛逆期,因此会有一些出格的事情发生。</p><p> 夏夜,在浦东南路靠近现在的华润时代广场附近,农民的运菜拖拉机经过,调皮的少年会一哄而上逼停拖拉机将整铁筐的蕃茄或黄瓜卸下,然后会引起躁动的哄抢。</p><p> 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们会约架群殴,印象中有位邻居少年在群殴中被打的昏迷送到浦东中心医院抢救(现为东方医院),醒了的第一句话竟是向医生讨香烟抽,真是令人哭笑不得。</p><p> 我是从不参与哄抢蔬果或群殴的。但也是个“闯祸胚”,没少让父母担忧。过去的练习簿封面有校名、年级、姓名、教师栏,我会在教师栏写上反革命,回家后其结局是可想而知。</p><p> 有时闯祸后放学回家,没看到母亲手拿苕帚侍候感到很惊讶,再一想原来告状的同学还没上门。</p><p> 我母亲是文盲,她信奉“棒下出孝子”的理念,而捣乱的我小时候是天天被妈妈打。曾有位邻居对我母亲说,我长大后成虫比成龙的概率大。</p><p> 我没成龙也没成虫,在母亲“棒下出孝子”理念中长大,在母亲年老生病直至去逝的近五年时间里,放弃了一切尽心侍奉,也算是对母亲养育之恩的回报吧。</p><p> 童年、少年、青年时代是在原杨家渡地区度过的,现在的忆事是令人回味。那时我们上学可以穿背心,穿平脚短裤,穿拖鞋。结伴去捉知了,拷浜抓魚。冬天凌晨会与大胆的同学去浦东中心医院太平间里捉迷藏……。</p><p> 对杨家渡的忆事是片碎的。</p><p> 但有一点我坚信:忆事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p> <h3>浦东第一八佰伴,我就读的上海市张杨中学原址。</h3> <h3>浦东华润时代广场,马路对面是东南新村。</h3> <h3>东南新村,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原杨家渡地区的东新里、天后宫的居民大部分住这里,也可谓是原拆原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