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秦游汉桑梓地《湖心亭看雪》(一)

若十桑宝安书画篆刻艺术

<h3>基本上能捏毛笔写几个字的人,都不会忘记四百年前的那一场雪。我亦如此。“孤山不孤,断桥不断!四百年前那一场西湖的雪啊…”</h3> <h3>如果这世间真有贾宝玉一样的人,那一定是张岱。每天呼朋唤友,吃喝玩乐,不问世事,追求最极致的享受,又醉心于花草自然。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却做不得八股文章。 “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这是七十岁时,他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可能带着自嘲的凄凉,但他享受这些事的前半生,是洋洋自得的。<br></h3> <h3>说起来,张岱的家世比贾宝玉还要显赫,他的曾祖是嘉靖进士,高祖是隆庆进士,祖父是万历进士。幼年的张岱聪慧伶俐、才思敏捷,小时候因为身体不好,曾在外祖父家常住,有次舅舅看着墙上的画随口说了一句“画里仙桃摘不下”,旁边的张岱竟然接着对出“笔中花朵梦将来”,让舅舅惊为天才!<br></h3> <h3>八岁的时候,有次跟着祖父在杭州玩,正遇见隐士陈继儒也在游钱塘的人群中。此人是张岱祖父的好友,听说张岱善于对对子,就指着屏风上的《李白骑鲸图》出上联:“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小张岱看着他骑的鹿正是自己祖父所赠,就接口下联:“眉公跨鹿,钱塘县里打秋风。”眉公,是陈继儒的号,打秋风,是占便宜、捞好处的意思,小张岱的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还顺便讽刺了一下假装隐士骗吃骗喝的陈老先生。</h3><h3>陈老听了哈哈大笑,从鹿上跳下来说:“怎么这么聪明呢,可以和我做个忘年交。”</h3><h3>那时候的张岱,还不知道他的后半生,真的做了半个隐士。</h3> <h3>张岱读书极多,杂学旁收,不仅文学功底了得,对当时的各种美食、艺术几乎全都精通。</h3><h3>喝茶,他少年就能辨茶又能辨水。大概十七岁的时候,他发现了一口名为“禊泉”的古井,水质上乘,适合泡茶。结果,该泉经他认证之后,引发哄抢,当地官府不得不介入。</h3><h3>至于吃的,更是比宝玉的小莲蓬小荷叶汤更讲究,吃乳酪,街上买的不行,要自己养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晓,乳花簇起尺许,用铜铛煮之,瀹兰雪汁,乳斤和汁四瓯,百沸之。”</h3><h3>要热吃,就用酒蒸,要冷吃,就和豆粉做成腐乳,“或煎酥,或作皮,或缚饼,或酒凝,或盐腌,或醋捉,无不佳妙。”</h3><h3>光好吃还不行,还要好看“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简直色香味俱全。</h3><h3>因为好吃又好玩,每到一个地方,必要吃遍当地的特产,北京、南京、山东、山西、福建、江西、苏州、嘉兴、诸暨、萧山等等地方的名吃他都如数家珍,远的地方,一年吃一次,近的地方就一月甚至一天吃一次,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穷奢极欲。</h3><h3>吃喝讲究,住的也不含糊,他的“不二斋”四周都是十几米高的梧桐,冬暖夏凉,屋内有石床竹几、文玩字画,四面墙壁都摆满了书,夏天有建兰、茉莉,秋天有菊花,冬天有腊梅和水仙,春天更是四面都是花,门前还有半亩芍药,且都是稀有品种</h3> <h3>他的“梅花书屋”旁边种着三棵大牡丹,一棵树能开一百多朵花;屋前种满西府海棠,落花的季节如同“积三尺香雪”;还有太湖石造的假山、西溪的梅树、云南的山茶,梅树下面有西番莲。书屋的窗外有竹子搭的凉棚,被蔷薇覆盖,又清爽又凉快。院子里是各种花草绿植、秋海棠等等。这样的屋子,用秦可卿的话说,“大约神仙也住的”。 玩起来,张岱更是花样百出,他的朋友有文人、隐士、学者,还有艺人、工匠甚至青楼女子。有次,在山顶看晚霞,他与对面一个陌生人闲聊,结果越聊越投机,高兴之下就把人家拉回家住了好几天,两人后来就成了无所不谈的好友。 大画家姚简叔,为人清高,不合群,与张岱却一见如故,在张家住了十多天,连自己家里还有个小妾都忘了。 总之,张才子交友全凭兴致和兴趣,志趣相投就可为友,不问对方的身份与来历,不管对方的地位和贫富。<br></h3> <h3>他不仅爱交友,还极爱热闹,喜欢把好友组织在一起玩,喜欢音乐的就叫“丝社”,擅长写诗的叫“枫社”,甚至还有专门玩的“斗鸡社”。</h3><h3>据说,斗鸡社里,他的鸡斗遍天下无敌手,搞得他朋友很没面子。那朋友听说徐州有个人是西汉樊哙的后代,训练的斗鸡雄霸天下,想偷偷去买来,就为了打败他。结果,传说只是传说,根本没找到这么个人,弄的朋友垂头丧气,愤懑不已。后来,他看野史上说,唐玄宗是鸡(酉)年鸡(酉)月生的,因为喜欢斗鸡而亡国,自己正好也是鸡年鸡月生的,就解散了斗鸡社。</h3><h3>这还不算,他喜欢看戏,家里就养了戏班,看的多了,技痒,自己还会登台表演,别人家的剧本不齐全,他一晚上就能补齐,第二天再让人演,连主人都被他的本事吓到。</h3><h3>某年,他路过镇江,晚上,忽然戏瘾大发,就立刻叫人在金山寺大殿中摆开戏台唱起来,寺里的僧人半睡半醒间,被惊的目瞪口呆,也不敢问。等戏演完,天也快亮了,寺僧把他送到山脚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h3><h3>他喜欢热闹,爱灯、爱烟花、爱各种各样的集会。清明节,他喜欢看路上的人,男男女女华服美食、唱戏喝酒,哪是扫墓,分明是春游。</h3><h3>端午节,龙舟竞渡,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他就在人群外,看那些俗世的熙攘纷扰、喜怒笑泪。</h3><h3>中元,明明是鬼节,他却看“楼船萧鼓”,“名娃闺秀”,“名妓闲僧”,甚至酒足饭饱的醉汉,或呼朋引伴,或“管弦丝竹”,或“浅酌低唱”,或“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看的不亦乐乎。</h3><h3>等到半夜,游人散的差不多了,他才划船出来,约着好友,叫上几个乐伎,喝酒唱歌到天亮,他和朋友就睡在船上,飘荡在荷花丛中,连做梦都带着清香。</h3><h3>总之,前半生的张岱,是大俗又大雅,“似傻如狂”,“僻性乖张”,写不好八股文,他干脆不考了。</h3><h3>他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他吟诗作画、唱戏作文;他任性享乐,大把大把的挥霍时光。</h3><h3>他像贾宝玉一样,只希望能和朋友长久的相聚,懒得考虑未来,觉得日子过一天,就应该享受一天。</h3> <h3>谢谢各位耐心阅读🙏🙏🙏有待续。这一篇就讲张岱的上半生过得像贾宝玉。预知张岱下半生过得像谁,可加好友透露😀后面会更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