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流年似水,岁月无声,不知不觉,年华渐渐地老去,心头上多了些懊丧与惆怅。想了想,有些过往还是记录下来,让往事留下一点回忆。 </p><p class="ql-block"> 一一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 沉闷夜空忆往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真快,岁月的长河不经意流向了2019,蓦然回首,人生一辈子真的好短。</p><p class="ql-block"> 一直来,养成了看手机的坏嗜好,闲着的时候总是在上面浏览翻看,甚至经常熬到夜深人静。这个毛病早就想调整一下,而我却没有去改一改,依然当成了一种习惯,真是个头疼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有点难入眠,手机也看不下去了,于是搬来一把睡椅,一个人静躺在夜色下。</p><p class="ql-block"> 沉闷中,我点燃了一根烟,一口一口的吸着,烟雾在空中飘散,静夜里,我孤独地仰望着天空,星星悄悄眨着眼睛,仿佛在向我张望。</p><p class="ql-block"> 静宁中,想起了当兵的往事,那过去的事情就象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在脑海里浮现,记忆的闸门从心头打开了。</p><p class="ql-block"> 尽管笔墨不成熟,我决定用点时间把这段往事记录下来,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历程,让过去的事情留下一点回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 满腔热血去应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978年腊月,对我来说,这是个难忘的冬天,那时候,每个村落的墙壁、集市街头、马路边,到处张贴“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征兵标语,红纸黑字,特别的耀眼。</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次征兵与历年并没有什么区别,每年的冬季,党和国家一年一度的征兵号角就会吹响。在这寒冷的腊月,我县文、教、卫部门,驻茶的湘东钨矿、湘东铁矿(隶属省企)的“知青”,加上众多社会青年,个个信心满满,积极响应。这期间,一张张要求入伍的“申请书”飞一般的落在各大队干部的手上,有的年轻人甚至到处托“关系",表达决心,踊跃报名要参加体检。</p><p class="ql-block"> 当时我和他们一样,心情澎湃,热血沸腾,又是写申请,又是找大队干部表决心,要求应征入伍去当兵,想通过这个机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一下自己。</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社会上的青年没有念太多的书,但每个人都有一股火热的激情,他们迫切期待能有一个机会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去另一个环境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都希望自己的青春年华得到绽放。</p><p class="ql-block"> 很快,一批政治思想合格的社会青年和“知青”,经县征兵办审核通过,获得参加体检资格。随后在各公社(镇)医院进行了初检和终检。当时,我县入伍参军合格指标达530余人。</p><p class="ql-block"> 等待一段时间后,经县征兵办审核批准,给所有体检合格青年下发了《应征青年入伍通知书》,并告知12月21日前来县党校招待所接待处报到。</p><p class="ql-block"> 12月20日,我和全县几百名参军青年一样,在大队干部一行敲锣打鼓欢送下,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步行朝着公社方向走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公社入伍青年22人,一半为县城“知青”,一半是当地社会青年。那天下午,几乎都是准时赶到了公社,如期而至。并且当晚受到了公社党委特别的招待,还开了欢送会。此时此刻,入伍青年人的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与快乐,一个个欣喜若狂,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21日早上,我们在一辆县人民医院救护车的接送下,来到了县党校报名。</p><p class="ql-block"> 下午,所有的入伍新兵在部队接兵首长的按排下,都换上了崭新的绿色军装,并简单的教给我们穿衣整理服装和打背包基本要领。当时没有发给帽徽领章,随后在党校招待所留宿一夜。</p><p class="ql-block"> 22日清晨,当我们还沉浸在喜悦的梦乡里,突然被口哨声惊醒,显然是接兵首长发出了紧急起床的哨子。于是,从梦中醒来的入伍新兵们,个个手忙脚乱,又是穿衣服、又是叠被子打背包,尽管不熟练,大家的动作似乎有那么点模样。行装整理完毕,迅速跑去外面的操场上列队集合。</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天空一片漆黑,星星俏俏眨着眼睛,听完首长一番讲话,入伍兵编成双排队伍,立即出发。</p><p class="ql-block"> 没有料到当地的父老乡亲早早的起了床,他们顾不得天寒地冻,有组织有安排的守候在老城街边,执意要来欢送一下这批光荣入伍的青年。</p><p class="ql-block"> 队伍由东向西前行在县城老街上。</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古城茶陵,革命老区,红色的摇篮。1927年9月至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几经来到茶陵,在这座老城与当地仁人志士探讨革命出路。继后来茶陵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火种,工农革命军(红军)与反动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同年11月28日,毛泽东在这里缔造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p><p class="ql-block"> 踏上革命先烈的足迹,行走在夜色撩人的路上,大家即将告别红色模范县城。</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街边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父老乡亲在用他们的热情方式欢送入伍青年的离别,热闹的气氛激励着大家奋勇向前。</p><p class="ql-block"> 随着“猪呀羊呀送到哪里去……"的欢快歌声,队伍朝着茶陵火车站方向迈进。</p><p class="ql-block"> 渐渐地,东方欲晓,逐渐看清长长的行军式队伍,真有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阵势,放眼望去,就像当年志愿军跨过鸭绿江那般景象。</p><p class="ql-block"> 太约走了一个小时样子,新兵队伍来到了茶陵火车站。此时此刻,晚辈就要走,只见车站内外欢送的亲人、同学、朋友相互拉着手,各自送上勉励的话语: “外甥,到了部队要服从命令听指挥,好好表现”。</p><p class="ql-block"> “孩子,到了军队里多听首长的话,照顾好自己,不忙的时候别忘了写个信寄回家,爸妈年纪大了,我们会挂念你……”孩儿就要出边关,舍不得让你走,一串串泪水从亲人的眼角边流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老同学,到部队后加油干,好好表现,我们等候你的佳音,以后书信多来往……再见!”同学寄予殷切的希望,此情此景,难舍难分。</p><p class="ql-block"> 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带上亲人的寄托,把祝福和理想承载。紧接着,入伍新兵一个个登上了快要远去的闷罐火车,亲朋好友挥泪相别。</p><p class="ql-block"> 顷刻,火车几声“呜呜”鸣笛,缓缓启动,由南往北,奔向远方。</p><p class="ql-block">故乡茶陵,再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 兴高采烈到京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几天几夜的路途颠簸,我们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p><p class="ql-block"> 那天,我们是在丰台站下的车,在带兵首长安排布置下,大家站队分别上了部队的“解放”牌大篷车。座定后,车队象赶鸭子式的一路驶向了都市大街。</p><p class="ql-block"> “乡巴佬”进城,个个欣喜若狂,坐在军车上的我们,一路不断张望着都市风光,第一次看到大街上车流如梭的景象,心情特别的愉悦畅快。看得出,北京却是一个繁华的世界,这里的世面非同一般。</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汽车走了多少里程,穿过了多少条街道,眨眼间车子进入了市区,一路上往北行驶,笔直的马路上,两边白杨林整齐排列,似乎望不到尽头。</p><p class="ql-block"> 也记不清车子跑了多久,只记得太阳尚未落幕之前驶过了郊区,当走过一段不长的石沙路,来到了一个大院子,汽车便停了下来,带兵的首长呼唤大家卸下行李,才听说这里是部队的农场,这时候天已经黑了。</p><p class="ql-block"> 接兵的干部叫大家列队,按名单编排到各个班次站好队,之后,我们分别被班长带进了各班的篷房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 兵营基地练兵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我们新兵营训练基地,位于现北京市昌平区的回龙观(原中越公社),村落叫东沙各庄,当时的通信地址为: 北京市昌平县中越公社00072部队新兵三连。其他些老乡分别分配在新兵一连和二连,都是在这里训练。</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接触兵营生活,感觉特别新鮮。这里是北京市郊区,离闹市不是很远。两个月训练之后,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安部队历来对新兵培训惯例,大家就会分配到老连队去。可是我们这批新兵没有分调到老连队去。</p><p class="ql-block"> 在训练期间,也有过两次去了市内施工,当时我们的老连队驻扎地是在北京市东三环的东直门,与前苏联大使馆隔路相望。当时部队是肩负北京市地铁工程建设,各连官兵住的都是帐篷,属于临时性驻扎。迈出腿不远就是门庭若市,街道上景象人流如织,如果是出外办事或逛街,也是很便捷的。</p><p class="ql-block"> 部队就象一所大学校、一个大熔炉,生活、纪律、作风等各个方面都是步调一致,人生轨迹将会在这所大学校进行蜕变。</p><p class="ql-block"> 走进了“新家”,新的生活也就从此开始了。按照新兵训练的日程安排,每天清晨6点起床,10分钟着衣,紧接着列队跑步出操,约半小时后回到班里整理内务(叠被子、整理床单、扫地、洗碗筷、清洁牙刷缸等)。被子必须叠成上下左右一条线,四角齐整。每天的早操后,就叠被子这个动作,可把新兵忙坏了。</p><p class="ql-block"> 洗漱完了,大家争先恐后拿着饭桶去连队食堂排队,等待开饭。</p><p class="ql-block"> 北方都是以面食为主,一日三餐食用馒头,这对一些南方兵来说,一时间真有点不适应。</p><p class="ql-block"> 半小时用餐后,接着又集合,跑步至附近的一个野外场地,开始是一些基本的军事队列训练,如 : 立正、稍息、起步走、正步走、跑步走、向左向右转、向前向后转……每天的时间安排分分相扣,一切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中进行着。</p><p class="ql-block"> 晚上集合点名,开班务会,或安排其他学习,只有在星期三与星期五才是自习时间(看书看报、写信写日记),严格的军旅生活步入正轨程序。</p><p class="ql-block"> 日复一日的军事训练,部队的生活节奏总是那么的紧张,感觉特别的疲惫。并且,每天如此重复性的训练,让人觉得很腻,脑子里经常开些小差,总想去市里逛逛街,想去看看大城市花花世界的景象,和古都的名胜古迹。尤其小时候在书本上念到过的北京天安门,那是我梦寐以求的夙愿,期盼早点去欣赏一下千百年来古皇宫的变迁,和那种神圣风貌。可是部队不同于地方,生活在军营,决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严守部队里的各项纪律。</p><p class="ql-block"> 后来,在一个星期天,连队领导分批安排新兵以请假方式去市里游玩观光。这时候我心情特别的开心,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上午,我和几个老乡一道,来到了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天安门。</p><p class="ql-block"> 步入波澜壮阔、世界之最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真是眼界大开,走在上面,心情却是无比的愉悦。</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游人如织。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衣着、不同的语言的人,有的老外鼻梁比我们高很多,有的是蓝眼睛,看上去就像猫眼一般,他们多数是漂洋过海而来。</p><p class="ql-block"> 茫茫人海,人流如织,无数游客悠闲自在的来回走动着,有的人在观赏景色,有的人在选择合适的位置拍照留影。那些外国人也不例外,他们手捧着相机,穿梭在游人中,东看看,西拍拍,或许是世界东方之都的美把他们吸引了。就在这时候,我与老乡也挤进了长长的队伍里,等待拍照,今天一定要在这里留下一个美好的瞬间。因为,我们中国的天安门是全世界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而且这里还是全球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一番溜达后,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城楼,站在上面,视野非常开阔,俯瞰广场全景,游人熙来攘往,就象蚂蚁似的在地面来回的转悠着。看着看着,不禁想起了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站在这里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历史性一刻的豪言壮语仿佛又在耳边回荡。此时此刻,我站这里沉思良久,心情一时难以平静,一种无法形容的自豪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北京,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北京作为中国的古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无与伦比的辉煌,在国际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 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沉积,北京这座文化名城有大多的古迹、典故。今日的北京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外开放的景点有200多处。来北京游览,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北京旅游300处,怕你一生走不完。</p><p class="ql-block"> 八达岭长城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无论是历史典故还是旅游欣赏,在世界风光景点乃是首屈一指,而且充满着古老与神秘。据资料,在大空鸟瞰地球,唯一能看见地球上物体轮廓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p><p class="ql-block"> 北京主要名胜古迹有故宫、八达岭长城、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十三陵等。北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旅游景点数不胜数,处处见胜地。多少年来,无数的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参观欣赏即具古老又显时尚的东方中华之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春夏秋冬,北京的各个景区游人如织,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我们登楼之后便进了故宫,里面古老典雅,气派非凡,突显历代皇权至尊的历史地位。据史料记载,里面共有大小房间9999间半,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我想,既是花三五天时间去逗留,恐怕是难以览尽千百年来宫廷的历史变迁和她的岁月沧桑。</p><p class="ql-block"> 游览中,还没有逛看到皮毛,整个人却感到了疲惫,两腿特别劳累。接下来,我们只好走走停停,休息一会继续前行。说是旅游,其实是走马观花式的闲逛,“外行看热闹”而已。</p><p class="ql-block"> 小憩后,尽管疲劳,我与老乡还是坚持去了《中山公园》和《北海公园》,东看看,西望望,不知不觉太阳西斜,这时候必须急速返连队。</p><p class="ql-block"> 一天下来,感觉旅游是一桩很辛苦的事情,尽管劳累,但心情还是快乐的。累归累,倒是陶冶了情操,增加了见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 待命半载何处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兵营里,一切紧张有序。经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总觉得自己还是没有调整状态。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没有历经千锤百炼,不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连队里的生活方式与地方有所不同,每天的训练与学习都是在严肃活泼中进行,即便是星期天外出逛街,必须请假,未经准许,决不可以自由泛滥,一切均在严厉军纪制约中。一旦出现违规违纪现象,就会受到批评,甚至要写检讨书,情节较严重者,得由班长找谈心,帮助“改正错误”,这是部队里贯用的“治病救人”方式。</p><p class="ql-block"> 在部队按排下,由老兵带领大家来到东直门参加施工,在工地现场推水泥翻斗车,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当时的施工作业是采用“掘地三尺”式的操作方式,用黄河翻斗车将泥土运出,然后用钢筋混凝土进行灌输而成,只见这一片街面挖得零乱不堪。据说其他工地用的是机械在地下钻井挖掘施工,因为没有亲临现场,无从说起。无论怎样,北京地铁的施工建设,在当时应该是一项浩大的工程。</p><p class="ql-block"> 在新兵连闲着的时候,班长告诉我们,那时的毛主席纪念堂也是这支部队修建的,常给我们讲一些老兵的故事。班长是贵州人,个子不高,身材偏瘦,瓜子型脸,虽然长的并不帅,但性格和蔼可亲,特别关心新兵,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兵。</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得好快,一眨眼在这里生活了6个多月,而我们却仍然在部门农场训基地待命,没有下连队消息,不知何去何从。</p><p class="ql-block"> 后来听到小道消息,上面决定将我们这批新兵调往新疆,去到西北边缘增援天山公路的建设,原因是部队精简整编。这时候大家心里凉了半截,说实在的,谁都不想离开这个地方,原因很简单,这里是北京,是首都,环境好,世面大,而且生活了近七个月,让人有一种难分难舍的情结。</p> <p class="ql-block"> (六) 依依不舍离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切行动听指挥”是军人执行命令的天职。</p><p class="ql-block"> 那是1979年7月份的一天,我们奉命整理行装立即集合,当连队领导宣布“命令"后,所有新兵登上部队“解放”牌篷车,一会儿汽车缓缓开出了大门。这时候,大家默默无语,只是不停地回望,直到训练营地从眼睛里消失。</p><p class="ql-block"> 篷车行驶在郊区的马路上,两边的白杨树从眼前晃过,似乎在向我们作别。</p><p class="ql-block"> 很快,汽车来到了沙河车站,这时候,与我们相处了这么久的班长、排长和连队领导,眼看着战友一场马上就要分别,大家情不自禁,相互的拉着手拥抱着,舍不得大家走。班长眼眶湿润,心情难过,只是对大家寄托希望和祝福:“ 到了那里团结战友,尊敬领导,好好表现,常来信,常联系,期待你们能带来佳音……” 此时此刻,战友相逢就要分手,大家心情很是难受,眼角边泛出滴滴泪花,或许这是一场永久的告别。</p><p class="ql-block"> 相见时难别亦难,很快火车缓缓启动,大家不停地挥看手“班长,再见!" 、 “排长,再见!”、“连长再见!”。</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我们登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闷罐火车,再次踏上新的征途,随着火车一声鸣笛,车轮滚滚徐徐奔西而去。再见,北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 一声令下西北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卧在空荡荡的货箱内,没有座位和凳子,车门紧闭,车箱墙上方有几个小窗口,有点高,不能观看外面的景色,似乎有种被囚禁的感觉,车上大家的大小便极不方便,那种感觉真不是滋味。</p><p class="ql-block"> 几天几夜的路途奔波,还是顺利抵达终点站----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们在带兵指导员安排下,又上了部队的绿色“解放”牌篷车。</p><p class="ql-block"> 不一会,汽车驶出了乌鲁木齐市街。路上车队排列有序,朦朦胧胧地感觉到,车是往西方向行驶。记得当天的天空还是晴朗,新战士坐在车箱两侧,情绪稳定,一路欢歌笑语。</p><p class="ql-block"> 车队一路顺利向前奔跑着,只见公路两旁人烟稀少,走过很远的路程,才看到零散的村落从眼前晃过。极目远眺,一路是苍凉荒芜的景象,象一片凄凉之地。</p><p class="ql-block"> 几小时后,车队来到了石河子市,停留在那里。在街上闲逛一会后,我们回到了被按排的兵站招待所。听人说,石河子市还是新疆的“小上海”。可以想象,那时候的石河子在新疆也算得上是个繁华城市。</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车队继续出发,进入乌苏境内,印象中有一地段是在翻山越岭中穿越,而且还遇到了阴雨绵绵的天气,但并不阻碍车队的前行。</p><p class="ql-block"> 一路颠簸,经过了石河子、乌苏、精河三县,接下来到了天山的一个草原牧区。 </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新疆维吾尔伊犁哈萨克州,属于新疆第二大城市,景色优美,瓜果飘香,素有“伊犁苹果”之乡的美誉。伊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有47个民族成份。伊犁的春夏,雨量较充沛,被称为中亚湿岛或塞外江南。我们在伊犁留宿一夜。</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餐后,车队继续前行,途中,片片草场晃过入眼帘,马儿在欢快地跳跃奔跑, 成群的牛羊在牧场悠闲的啃着嫩绿的“酥油草”,有的抬头张望着车队,仿佛在欢迎远方客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远处,天山山脉崇横错列,山峰被厚厚积雪覆盖,森林洒满山丘,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 车队一路不停行驶,广袤延绵的伊犁草原上,有一条闻名遐迩的伊犁河谷,岸边草绿油油,一些杨林间或出现在岸边。一路行来,大小棵的柳杨或斜倚或直立依依在河旁,让河谷的面孔变得更加秀美。</p><p class="ql-block"> 走在伊犁草原牧区,时不时会看到金发蓝眼的哈萨克姑娘身着艳丽的裙装,她们骑着马儿,唱着歌儿,或是在驱赶着羊群、或是在悠闲的游荡。此情此景,构成草原一幅旖旎的立体画卷,衬托着牧区秀美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 天山深处是我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那拉提。盛夏时节,这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马路边绿树成荫。正当中午时,我们在这里用餐小憩。</p><p class="ql-block"> 车队往东继续前进,不一会走进了巩乃斯原始森林境内,很快就到了独库公路中段南北分界线的零公里。</p><p class="ql-block"> 汽车走了进深涧地段,这时候浑身感觉到几分凉意,这里的温差与内地有着明显的区别,怪怪的,没有走进天山深处,这种气候怪异气候是体验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车队从零公里往北方向前行着,不经意间上了高山峻岭,沿着蜿蜒的山峰缓缓爬行,绕过一弯又一弯,让人感觉车子总是在山峰上转悠。</p><p class="ql-block"> 巍峨天山,浩瀚无垠。当汽车爬到了险要地段的崖壁处,鸟瞰其下,收入眼底却是万丈深渊,我们坐在车箱内心惊胆战,全身有点发抖,真悬哩!无不佩服这些铁军司机们的胆魄和驾驶技术。</p><p class="ql-block"> 盘旋中,尾随在后的车队就像铁龟在翻山越岭。一路上,山崖、雪峰、花草、森林从眼前中晃过,置身于原始自然景区,倒也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山腰上一片片森林满目苍茏,葱绿的雪岭云杉粗壮挺拔,一棵棵直逼蓝天,原来这里就是新疆巩乃斯原始森林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汽车仍在爬行,峡谷中漂浮的流云把车队笼罩,坐在车上的我们,虽然有点颠簸,边走边看景,宛如仙中游。</p><p class="ql-block"> 高原之上,看苍茫天山,巍峨峻拔,沿途峭壁耸立,危崖层叠。</p><p class="ql-block"> 一路景色险峻而壮丽,云卷云舒,风光无限,雄奇的峡谷地貌,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无不赞叹江山如此多娇。</p><p class="ql-block"> 汽车仍在继续攀爬,不知道绕了多少个弯。当走到一个较大的拐弯处,我们坐的这辆车忽然停了下来,这里称为“27公里"。这时带兵领导点名叫我们下车,此刻我心中一惊,寻思着,我们的青春时光难道要在这荒芜之地的雪山高原度过,这时候我的情绪有点低落下来。失望归失望,命令必须服从,于是我与老乡加上一些内蒙和辽宁兵,大家把行李卸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车后,我环顾周边,只见一些战士在这里的施工,现场是在盖建一栋公路养护站。接着,班长叫我们把铺盖行李整理一下,这时候天色已晚了。</p><p class="ql-block"> 官兵就住宿在路边的帐篷里,都是战士们自己搭架而成。这种状况,让人感觉不是滋味。开始入伍到京城,万万没想到命运之神竟然跟人开了个大玩笑。如今却来到了西北边疆的天山深处,如何度过几载的兵役时光,一时难以想象。</p><p class="ql-block"> 虽然一路上面景色不错,但这里除了筑路官兵,几乎没有其他人烟,是个与世隔绝的无人区,往后的日子恐怕是艰苦寂寞的,想一想真是后怕。</p><p class="ql-block"> 眼下已经是“兵临城下”,由不得你左思右想,后悔与悲观都无济于事,作为一名军人,必须服从命令,既来之,则安之。</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第二天我们在老兵带领下上岗施工了。</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连队肩负的任务是建房,战士们干着搬砖块、和水泥沙浆活,有的人当大工,有些人做小工。当整栋房子盖好后,房顶上铺盖好一层油粘,然后将柏油用大铁锅烧溶化,淋上一层,每天坚持这样的施工,却是辛苦劳累。</p><p class="ql-block"> 初秋的天山,绿草油油,鲜花遍野,景色宜人。每当西阳西斜,气温急剧下降,晚上寒气尤其逼人。</p><p class="ql-block"> 帐蓬里点燃了炉子,炊烟袅袅,缓缓升腾。夜色中,战士们在里面看书看报,写信写日记。如果是开班务会,大家放歌一曲,嘹亮的歌声让宁静的天山深处充满着诗意,一幅军人高原战歌的画卷绽放开来。</p><p class="ql-block"> 在天山深处施工,最多只能待上五个月的时间,到了十月份,山上便是白雪皑皑,天气逐渐变冷,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多度,部队无法在上面施工和生活,各单位必须回到原来的过冬基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的五月后,西北边疆气温回暖,冰雪消融。这时候,筑路部队才能奔赴天山南北,分布在各个地段,盘踞在各个山腰路旁,就地支架帐篷,扎根雪域高原。</p><p class="ql-block"> 在不到半年的“黄金”施工期间,部队官兵夜以继日,与冰天雪地斗、与恶劣气候斗,忍受着寂寞和千难万险,在断崖绝壁上作业,经常遭到泥石流、山体塌方、冰川滑崩的危险,战士的生命随时可能会发生不测。</p><p class="ql-block"> 茫茫天山, 高耸入云, 无论春夏秋冬,远山银峰皎白。上面空气稀薄,严重缺氧,官兵饮用水均是冰块融化,放置煤炉灶上烧至80度即开。在海拔3000多米的冰达坂上,那怕肩扛几十斤物件,也会让人气喘吁吁,呼吸困难,可以想象生活工作在上面是多么的艰难。</p><p class="ql-block"> 既是炎热的夏季,天山上空经常落冰雹,忽而漫天飘着雪花; 忽而云雾缭绕,忽而碧空万里。有人把吐鲁番吐天气形容“早穿棉,午穿纱,晚上围绕着炉子吃西瓜”,此话用来概括天山高原气候却是恰到好处。对于这种环境,我想只有在上面生活过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天山“十里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幻变化。当你置身其间,才能感受其中。</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00一二三部队各机关单位、各连队的生活蔬菜、肉食类、面粉、大米、油盐酱醋都是从遥远的伊犁州(市)采购,需途径两天才能运抵天山深处,这时候的蔬菜差不多腐烂一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 蕴藏资源宝藏的新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到五月份,边疆大地才慢慢长出绿草,这时候,部分少数民族牧民打起行装,携老婆孩子乘坐木制拉车,或骑在马背上驱赶牛羊群,直奔天山深处。他们在溪流边、在山坡上搭起包房,放牧天山南北。</p><p class="ql-block"> 夏季到来,天山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这里是大自然赏赐牧民的一份厚礼。那些年,伊犁州人借改革的春风顺势而为,大力发展畜牧事业,一直来,他们在牧业、棉花、农林等各方面的经济迅速腾飞。牛羊禽类常年供应内地,羊毛、棉花等走向了国际市场。麦穗金黄稻花香,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的生态草原,带给伊犁州畜牧业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山遍野生长着多种植物,药才种类多,最出名的是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多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中。上面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寒斗雪,顽强生长,这种独有的生存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天然而稀有,并造就了它的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人们奉雪莲为“百草之王“外,它更是一种顽强与高贵品质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除了雪莲花,在一些绿绒的草滩、荒野的山坡、平地,生长着野当参、手掌参、贝母、黄莲等,山葱、野韭菜(有毒)处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天山深处还是野生动物的乐园,天山雪豹、天山虎、天山马鹿、、天山雪鸡、长颈鹿、梅花鹿、棕熊、黄羊、白羊、野猫、狼等,珍稀动种类繁多。长时间生活在上面,会看到它们出现在山坡、深涧,偶尔也会走进人的眼帘,如果碰得巧,就会有这份眼福。国家把天山南北列入野生动物自然保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 一支铁军驻守边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追溯基建工程兵历史,起源于1965年,老战友告诉我说,当时是在内蒙成立并授军旗,隶属军委建筑工程兵,兵种司令员陈士渠,政委李真。总部驻地:北京市太平路十四号。1976年前隶属基建工程兵一六八团,1978年改为基建工程兵十二支队(师级)、00一二九部队(师级),我部为三大队(即00一二三部队),后编入武警交通二总队。后来再次改编,00一二三部队为六支队。</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队期(1979~1982年)前后,00一二三部队主要肩负天山独库公路中段的后期工程施工,当时有的连队驻扎在海拔3200多米冰达坂,承建开凿玉希莫勒盖隧道的重任。他们一部分在独库公路中段的42公里(南口),一部分在49公里(北口)施工,战士们头佩钢盔,脚穿雨靴,每天钻进隧道里作业,特别辛苦劳累。冰水渗透了战士们的衣裳,他们学会了坚强,不诉苦衷,不喊痛伤,没有怨言。尤其是隧道里经常遭到塌方的危险,官兵随时随地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每天下班走出隧道,战士们满身尘土,看上去就像个泥人。但为了争取提前完成仼务,连队实行两班倒,经常二十四小时坚守在隧道里,战风雪斗严寒,夜以继日,以苦为荣,长年奋战在风雪弥漫的天山深处。</p><p class="ql-block"> 由于这种特殊的施工,一些战士因此患上了风湿病,也有因塌方事故牺牲在这里,为巩固国防奉献了宝贵的青春芳华,英雄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天山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山独库公路的建成堪称是一个奇迹,是凝在天山南北的神话。由于罕见的公路工程建设,新疆自治区党委、军区首长、交通部正副部长等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先后亲临现场视察,对官兵们的顽强拼搏,不怕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地方政府的领导和兵种首长都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表扬。</p><p class="ql-block"> 十年天山筑路期间,许多文人墨客、军旅记者相继来到现场采访,走访连队和当事人,记者奋笔疾书,歌颂部队顶风冒雪英勇奋战的斗志,讴歌独库公路上的英雄事迹和那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一个又一个惊天动地的天山佳话陆续见诸报刊杂志。新疆军区军旅作家李斌奎撰著长篇纪实文学《天山深处的“大兵"》连载发表在当时的《解放军报》,引起军界震撼。后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天山行》,故198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一行来到天山深处,一部由李斌奎编剧、景慕逵执导的《天山行》影片在天山深处开机拍摄。剧中主要人物以筑路部队烈士姚虎成为化身(姚虎成,原十二支队一一一团一营副营长,1978年4月9日,在天山独库公路110公里处组织施工中,因雪崩牺牲,时年28岁。1979年2月20日,中央军委授予姚虎成“雷锋式的好干部”荣誉称号)。经艺术化塑造,影片突出了人民解放军筑路部队指战员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浴血奋战斗天山无私奉献的精神 。拷贝制作完成后飞送部队公演,更加激励着官兵奋力拼搏的坚强斗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1年,根据军旅作家党益民原剧《守望天山》改编拍摄。影片主人公以陈俊贵真实故事为典型,弘扬当代中国军人的道德典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故事简介: 陈俊贵,辽宁省辽东人,1978年冬入伍至北京,1979年7月来到天山深处,分配在00一二三部队五连,战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0年4月2日,一场爆风雪将前方施工部队隔离在天山独库公路42公里的玉希莫勒盖冰大阪,由于高原厚厚积雪,交通被阻断,施工官兵面临断粮的境地。陈俊贵与班长奉命一行四人执行此次通信任务,他们在高山雪原爬行三天三夜,由于上山前仅携带20多只馒头,结果断粮,四个人只能挨饿受冻,最后精疲力尽的趴在雪地奄奄一息。这时候,班长支撑着无力的身躯,从挎包里拿出最后一个硬邦邦的馒头,有气无力递给陈俊贵吃,希望陈俊贵能够活着完成任务。接下来,班长与副班长相继倒在了雪地……后陈俊贵与战友被当地牧民救起。</p><p class="ql-block"> 疗伤三年多后,部队以陈俊贵伤转回乡,后安排在县电影院做放映员。陈俊贵与班长这场生死之交的往事,刻骨铭心,深感内疚。后来陈俊贵说服妻子,决定辞掉工作重返天山,去为班长护灵守墓三年,以弥补良心上的亏欠。</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不经意间陈俊贵为班长守墓已30多个年头。几十年来,陈俊贵为班长守墓的道德情操震撼了中华民族。2013年,陈俊贵被评为《感动中国》道德模范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 有关陈俊贵的故事,笔者以记实性撰文制作了美篇,标题为《天山深处守墓人》。请查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十一) 草原上的苦与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拉提东行约二十公里处为天山独库公路中段,称为“零公里”,也是公路南北分界的起点。独库公路,顾名思义,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562公里。</p><p class="ql-block"> 零公里依山傍水,巩乃斯河从这里流过。周围环境幽静,云杉林,白杨林,大小棵的柳杨直立在河岸边,也慢慢的变换着颜色,给这里提供了秀美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清澈的水,从容有力地流淌着,悄然从石隙中跌落,汇入水中。</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零公里也居住有少户人家,有家地方公路养护段设在这里,当时只有夫妻俩守候维护,他们是山东人。那年笔者几次去到他们家做客,女主人略显胖,春风满面却很好客。曾记得女主人当时用白线钩制了一对枕头垫送给我做为纪念,当时看上去却是很漂亮。后来我退役回到家乡一直放在枕头上垫着。</p><p class="ql-block"> 岁月蹉跎,一转眼三十多个春秋划过,往事只能回味。如今他们何去何从,杳无音讯。人生的一场萍水相逢,也是一种缘分,很是想念他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82年的上半年,按照部队部署,我们连来到了和静县境内的巴音布鲁克,这里是高山草原,空旷辽远。我们连队负责在镇附近的公路旁边筑建一所公路养护站的任务。官兵在这里耐受高寒地区的恶劣气候,服一切困难,每天按时上下班。施工中一个个满身尘土,从不叫苦叫累,为建设边疆,战友们默默奉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鲁克位于天山的中部,在冰峰雪岭的环抱之中,是蒙古族人的住居地,牧民常在草地捡来干牛粪烤制面包,喝的是奶牛身上挤下来的鮮奶。</p><p class="ql-block"> 每当星期天,士兵们喜爱到外面去闲逛,偶尔也会走进蒙人的包房,这时他们会客气地为你敬上一碗奶茶,品尝时,却有一种难以吞咽的牛羊臊味,南方人不习惯,由此感觉到民族人的生活习性与汉人有着明显的区别。</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8月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云集来到巴音布鲁克镇上,他们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东归那达慕盛会,届时,不但可以欣赏赛马、摔跤、射箭、歌舞等精彩表演活动,还可以在物资交流会上购买颇具民族特色的纪念品。现场车水马龙人满为患,颇具热闹。据传,这里曾有一匹骏马在一次全国赛马会上崭露头角,夺得桂冠。 </p><p class="ql-block"> 广袤辽阔的巴音布鲁克草原,象一张硕大的地毯,草绿茵茵,地势平坦。这里牛羊成群,拱山环抱,河流如带,水草极其丰美。</p><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鲁克镇向东有一条开都河,她是新疆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流域包括和静、和硕、焉耆、博湖等县。开都河全长约610公里,流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总落差1750米,每平均流量33.62亿立方米,它或弯延或直流,汹涌澎湃,激起层层波浪。</p><p class="ql-block"> 河床里生长着多种野生魚类。根据河的流域及地理位置,各地段的水域面宽窄在不一,河流纯净地滋润了巴音布鲁克这片绿色的土壤。</p><p class="ql-block"> 因巴音布鲁克草原属湿地带,并且这些地方水生植物和鱼虾较丰富,引来许多鸟类来此栖息觅食。</p><p class="ql-block"> 夏日的一个星期天,我独自来到了河边,鸟瞰波光潾潾的河面,聆听惊涛拍岸的怒吼,使人顿觉心胸开阔。</p><p class="ql-block"> 眺望彼岸,危崖耸立,山与水的融合,给草原添色不少。在这里欣赏高山草原的秀丽景色,会让心情轻松很多。</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喜欢转悠河岸边那种悠然自在的感觉。漫步在白云之下的草滩上,忽然有一群大雁惊现上空,它们在广袤草原上翱翔飞舞,不停地鸣叫。雁叫声声心欲碎,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雁何往?故乡是南方。</p><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忽见小溪里群群的小魚游荡着,心中一喜。于是,我急促回到连队驻地,通过老乡搞到几只雷管和炸药,提上两只打饭的小铁桶,急速返到溪流边。这时候,我将一根炸药分成两半,使用半截,然后把导火线露出雷管半公分即可,找一块长方形的小石头用绳子捆绑,程序弄好后,点燃导火线扔在浅湖里,顿时“轰”的一声巨响,魚儿受震即亡,一条条小魚漂浮在水面,这时候我迅速潜入水中,手忙脚乱的捞着魚,很过瘾,年少时在家乡河流里经常玩炸魚,手法还是老练的。</p><p class="ql-block"> 忙活了半天后,收获了差不多有两小铁桶的小魚(不知名)。由于水质如冰,两脚冻得又麻又红。</p><p class="ql-block"> 回到班里后,当我把其中一小桶送给排长所在班,排长见之,只是意思性说一下: 咋弄到这么多鱼?面对排长的话语,我笑而不答,也领会其中之意。官兵相互尊重,战友之间的团结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此次单独出行炸魚,虽然是违纪现象,但也为战友们品尝了一顿美味,不失为是一种改善伙食之举,或许这是我的“理由”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巴音布鲁克草原有一个东西长三十公里、南北十公里的高山湖泊,它是我国珍禽天鹅的主要聚集地---天鹅湖。这里的湖水由四周雪山上的雪水汇集而成,湖水清澈见底,四周草绿花红,远处银峰巍峨,宛如一个巨大的翡翠盘。湖中有许多小岛,岛上鸟语花香,成为天鹅春秋栖息理想的故乡。 </p><p class="ql-block"> 每年三、四月间,数以万计美丽的天鹅飞过千山,跨越万水,远渡重洋,结队从南亚大陆飞到这里繁衍生息。它们或结伴在湖中畅游,激起层层涟漪; 或引颈长翼,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或歌嘎戏闹于巢窝旁。天鹅那洁白的羽毛,飘逸的体态,翩跹的舞姿,高雅的性格,给洁静碧绿的高山湖泊更增添无限的诗情画意。 </p><p class="ql-block"> 天鹅湖是我国聚集天鹅最多的地方。它们来此安居,这是由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决定的。这里海拨2300多米,气候没有明显的四季,只有寒季和暖季之分,夏季这里平均气温是摄氏八至十度,雨量充沛,气温湿润,适宜天鹅生长。丰茂的水生植物和魚类是天鹅的天然食物。天鹅湖畔还生活着许多珍禽异鸟。引来禽类专家慕名前来采风,考察研究。驰名中外的"天鹅湖"就是在新疆的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境内。因此,这里是集山丘、盆地、草原、湿地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素有“天山南麓最肥美的牧场"的美誉。因此,我国把天鹅湖列为自然保护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二) 无悔的军旅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严冬的到来,天山南北气温骤降,高原上白雪皑皑,公路被阻断,温度逐渐降至零下20多度,山上施工无法进行,这时候天山独库公路必须“封山”,各连队清理全部装备“收兵回曹",各单位返至山下基地宿营,在天山脚下学习和训练,以度过漫长的严冬。</p><p class="ql-block"> 连队的营房构建,墙壁是一边夹一块木板,后就地取土填满夯实的土墙,约30公分左右一层,依次升到所需高度 ; 屋顶放入方木做横梁,然后用柳条编成笆盖上,再用碎草沫和泥抹平(这样一种建房过程,因为没有亲身经历,为此特咨询了连队老领导,回复是这样的)。至于其他部队的营房建造是采用哪一种形式,无从赘述。</p><p class="ql-block"> 民族人住宅也不例外,建造形式应该是大同小异,只是室内装饰不同罢了。如果去到野外牧民包房,里面家具摆放还是整齐清洁的,当然全是他们的民族风格。包房里,中间安放一个灶台,烟囱从中央穿过,点燃着炉子,炊烟袅袅,灶台上沸腾的奶茶散发出一股羊臊味的清香。</p><p class="ql-block"> 走在上面,远处一堆堆白色的包房象繁星点点散落在草场,这种草原牧歌充满了民族生活气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几个月的冬季训练,连队每天都有课程安排,或学习专业知识、或学习部队条例条约。每当漫天飞雪的时候,全连士兵拿起铁铲,把操场厚厚的积雪装上推车,一车接一车的拉至兵营围墙外,当一一清扫干净后,训练继续进行。在这风雪弥漫的天山脚下,官兵顽强的坚守在冰天雪地。</p><p class="ql-block"> 新疆南北,与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当祖国内地中午十二点时,在新疆已是下午二点钟了。夏秋季节,内地晚上八点钟时刻已经是夜幕降临,而在新疆你会依然见到下午八点钟的太阳高挂天边,没到过新疆,是一生感受不到这样一种不同地域的天象差异。</p><p class="ql-block"> 连队伙食以面食为主,在礼拜天时,能享用一餐米饭,大米都是国家粮仓储存已久的陈年米 ,食用时着实有点乏味。即便是这样,无论南北方兵还是北方兵,吃上这种陈年大米饭,一个个却是狼吞虎咽,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冬春季节,连队里的莱肴多以咸菜、白菜、土豆为主,这些菜均是上半年留守士兵种植,一一收入地窑储藏,用来过冬备用。年复一年,官兵都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走过来的,一直没有改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想当年,一波又一波的热血青年,在祖国的召唤下,从五湖四海走到了一起,为建设边疆,他们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西域边疆。</p><p class="ql-block"> 十年筑路天山,有168位英雄的生命永远定格在守望独库公路,英雄战友的离开,让我们寄托永远的哀思。</p><p class="ql-block"> 短暂的兵营时光里,相互间建立的战友兄弟之情,在每个人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部队虽然是一个大熔炉,现实问题无法回避,一年一度的退伍潮不得不使老兵离开军营,人生走过的一段军旅生涯必将结束。</p><p class="ql-block"> 1982年12月,我向连队支部申请退伍,得到批准。那时我与一些老乡,还有其他省份的老兵一道,光荣退役,各自回到了久别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回忆当年老兵离开的时候,往事历历在目,当战友快要摘下领章帽徽时,大家相互拥抱,这是一个难分难舍的时刻,心情无法平静。战友就要走,泪水静静的流,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友难解离别愁。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祝愿在心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时候,读过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一部小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有几句很著名的话:</p><p class="ql-block"> 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为强化国防,建设边疆,我们在那里流过汗、洒过血;那些年,我们立志过,奋斗过,峥嵘岁月,青春无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后 : </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末的1999年深秋,我重返北京,在那里从事艺术玻璃加工行业,直至2006年上半年。</p><p class="ql-block"> 近七年的北漂时光,我走遍了京城的东南西北,也跑遍了周边的几个郊区。巧合的是,我在当年入伍的新兵训练基地的回龙观(原昌平县的中越公社)建材市场租居过一段时间。2000年初,回龙观已建设成为北京市最大的居民区,处处楼海一片。</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新兵训练基地的东沙各庄周围,如今全是花园小区。市内东三环的东直门原来的老连队基地,现在亦是高楼林立,一座座直逼云天。</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十几个春秋一晃而过。我想,今日的北京,展现在人们面前恐怕是更加令人惊艳的都市面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段兴涛</p><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株洲初稿</p><p class="ql-block">2023年年末重新修改</p> <p class="ql-block">30多年前,老一代筑路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上进行“飞线”(无法实地测量,地图上只能用虚线标出)作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64年4月毛主席发出了“要搞活天山”的指示。1974年4月21日,毛主席亲自批准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快天山公路建设的命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4年5月,军委工程兵第四工区从湖北宜昌调入兵力13000人挺进西北边疆。于是一批大军扎根边疆,开始了一场修建天山公路的伟大壮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为巩固国防、建设新疆,他们坚定信念、甘于奉献、顽强拼搏、争创一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筑路天山,部队官兵长年扎根边疆,风餐露宿,高原是家。为独库公路早日贯通,他们日夜坚守在气候奇寒的天山深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 汪金元 刘培仁等</p><p class="ql-block">配 文:段兴涛</p> <p class="ql-block">独库公路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涧峡谷,连接了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来的1000公里缩短了近一半,堪称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p> <p class="ql-block">后来,无数中外游人不畏路途遥远来到新疆天山,走进独库公路,见证筑路部队创造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作者(2021年8月)</p> <p class="ql-block">本篇视频图片来源:战友、游客、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