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想走》(原创)

佳月

<h3>真的不想走</h3><h3>文/陈月兰</h3><h3>故居是一种情愫!不想走的不仅仅是人,是那一段深镂在记忆中的时光……</h3><h3>——题记</h3><h3>大清早,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闷锤砸窗之声惊醒,紧接着是稀里哗啦的玻璃破碎之音,那硬物被重锤击碎落地的瞬间,震痛了耳膜,刺激着神经,似乎在提醒还未搬走的人家:又一天开始了,赶紧走吧,不走也别想安生。</h3><h3>睁开眼,目之所及,是满屋子的空旷,所有能用的家具都搬到租住屋里去了,窗帘帐幔也都拿下来洗了,家中只剩下床和锅碗盆灶还没搬走。过去,习惯于起床后在阳台上看日出,看那一轮红日跃出东面山头,将万道霞光洒满天空和大地的美妙情景,那一刻,深深地感受到自然界的博大和神圣,觉得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是多么美好!而今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日出日落,周而复始,心情却不同以往,简直是烦恼丛生,眼看着一户户人家纷纷搬走了,禁不住生出一种末日感,感到从未有过的落寞惆怅。</h3><h3>看情形,今天又是一个艳阳天,当瑰丽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无遮无掩地照进来,把室内映得金碧辉煌时,再也无心看日出了。靠在床头上,望着窗外,情不自禁地想起十五年前刚搬来住的第一天,那种喜悦心情再也找不到了。十五年的光阴催老了人的容颜,也改变了人的心境。那是上个世纪末,单位集资建房,选在这片背山面海的地方盖了这座典式楼,一共六层二十四套,每套都是三室两厅,布局合理,客厅大到三十多平,记得刚住进来的那个春天的夜晚,也没挂窗帘,月光融融,照得室内如同白昼,远离闹市区,仿佛住到一个静谧的小山村,偶尔听到一声山上人家的鸡鸣狗吠,竟有一种回到乡间的感觉,兴奋的几乎一夜未合眼。</h3><h3>十五年来,在这里把孩子从小学培养到大学毕业,付出了多少艰辛,收获了多少快乐;在这里经受生活的考验,亲历人生的无奈,最终没有被残酷的现实打败;在这里走出家门,走向工作岗位,接触复杂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人群;在这里休息、做梦、疗伤,留下多少难忘的记忆;在这里将自己的文章投稿,忍受等待的煎熬,迎来见报的喜讯;在这 里辅导一批批学生,迎来送往,使得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在这里学会上网,以文会友,让自己的作品在博客发表,赢得博友的支持和鼓励,每一天都过得那么充实。</h3><h3>本以为这就是最终的归宿,谁曾想还没住够就必须搬走。不是钉子户,却拖延到最后。整栋楼上的其他人家即使没交钥匙也搬走了,交了钥匙的八小时之内门窗全部卸掉,家前屋后,到处都堆积着拆除的门窗。每天下班回来,看到那些黯淡的窗口,和这些堆积成山的旧门窗,心里很不是滋味。建造一栋楼要费多少工夫,拆毁它却在旦夕之间。随着夜幕降临,一种苍凉之感萦绕心头,把每个房间的灯都打开,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看了一遍,把散乱的东西归拢一边,脏了的地板打扫干净,只要还在这里住着,就把它收拾利索,房间不乱,心也不乱。</h3><h3>怀念在这儿度过的每一个节日,尤其是国庆节,往年的每个国庆长假,都能在此静静地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过得愉快而又充实,今年能如愿以偿么?拆迁办打电话来催了好几次了,总是以各种理由延缓时日,请求他们宽限几天,待国庆节过后一定搬。然而,就这样住着也住不安,每天都担心网线被砸断,前几天已经从高空被扯到地面上了,自己动手挂到防盗窗上,又被楼上落下的窗框刮掉,而且有好几处都磨损了。虽说到了租住处也可以上网,只要把宽带移过去就行,但总觉到了那里再也找不到在这里过节的感觉了。</h3><h3>最难离别是故居。住久了的地方,必然会有感情,何况,它承载着许多美好的时光,许多珍贵的记忆。想到一别之后,只能在相册中和回忆里与它相见了,心里就会生出种种不舍和几多感伤。天黑了,起风了,下着零星小雨,站在阳台上,抬头凝望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的夜空,感觉到阵阵凉意沁入骨髓,想起了过往的一切,就有一种欲哭的冲动,真的不想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