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乘着新教育的春风,在这个六月,八一八二班的新教育共读共写活动初现其"小荷尖尖角",历经一个学期的努力,八一八二班的同学们从初稿到定稿,从打稿到编辑,再到辑录单元,写单元导读,再到前言后记,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迹,这两本属于他们的"青春纪念册"浸透了他们的汗水,今天作品集终于问世啦!</h1> <h1>为了带动同学们多读书,多练笔,八一班同学成立了嘤鸣文学社,由范金格同学担任社长,收集同学们平时作文课和课外练笔的优秀作文,编辑成《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一书,书名出自《诗经·小雅·伐木》中的一句诗:"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意思是丁丁作响的伐木声,嘤嘤群鸟相和鸣,鸟儿出自幽谷处,飞向高大的树顶,鸟儿为何鸣叫?只是为了寻求知音。此句意境和宏志班同学的情况相似,他们都是来自大山,迁于镇中这棵乔木上求学,互帮互助,百鸟争鸣,不只为了寻求知音,更是为了共同进步。目前已成书第一期,同学们拿着记录着他们成长的小册子,别提多高兴了。</h1> <h1>八二班同学成立了陌上花开文学社,正如他们在序言中说的那样:我们城关镇一中第二届英才班的同学们就如同那些姹紫嫣红的陌上小花,悄然开放在平凡荒芜的乡间小路上,我们吸取土壤中丰富的营养,接受狂风暴雨的洗礼,自强不息,尽情地绽放出属于我们的那份精彩,他们将书名取为《撷》,即采撷、采集之意,辑录了第二届英才班同学的优秀作品,在这本书中,有他们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与关怀,有他们对理想的畅谈与追逐,有他们对四季美景的欣赏与赞美,有他们对生活的体会与感想……</h1> <h3>丰富多彩的内容……</h3> <h3>记录者我们生活的点滴……</h3> <h1>看着印有自己文字的作品集,同学们心花怒放</h1> <h1>看看我的作品在哪里</h1> <h1>开心!</h1> <h1>激动!</h1> <h1>兴奋!</h1> <h1>激动过后,嘤鸣文学社社长范金格发言:对于这本酝酿了一年多的书,它的成书就像一个新生儿的诞生,相信大家内心都是无比激动的吧!这毕竟是我们第一次当小作家,嘤鸣文学社是我们展示自我的舞台,大家都对这本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才使这本书有非比寻常的魅力,非常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虽然这本书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们相信,下一次的成果会更趋于完美。希望大家在这本书的激励下,带着最初的热情与追求,继续在嘤鸣文学社书写我们的故事,多年以后的我们,必会感谢今天我们所做的努力,正如本书后记所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友声已至,嘤鸣未已……</h1> <h1>第二届英才班陌上花开文学社的社长陈妍冰说:我们陌上花开文学社的第一期作品已经顺利成书了,这离不开所有同学的努力与付出,感谢大家的合作与协助,让我们有了这一本青春的纪念册,同时,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同学们交稿总是会推迟,投稿也有些不积极,这一点请大家以后能够改进,让我们以后的文刊内容越来越丰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期文刊没能很好的展示每一位同学的写作才能,希望以后同学们能够积极投稿,让这本书里边呈现出全部同学的作品。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写作,热爱写作,相互鼓励,相互促进,把陌上花开文学社办得越来越好,踏上更高的阶梯!</h1> <h1>两位社长肯定了成绩,总结了教训,提出了希望,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青春纪念册"会越来越精彩!</h1> <h1>最后感谢阿校长和学校对八一八二班这两本书成书的大力支持!向幕后英雄致敬!</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