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记忆•传承

nm_007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主要游牧民族之一,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古”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和河北等地。“蒙古”一名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意思是“永恒之火”或“永不熄灭的火”。</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蒙古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鲜明的文化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一样,各个方面都获得了飞快发展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而大量的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继承发展。无论是记忆里的,还是继承发展的,都属于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这组《草原•记忆•传承》专题,主要以蒙古族国家级非遗为主,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和蒙古族文化,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更好地热爱、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p> 1. 勒勒车又称“哈尔沁车”、“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车身小,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在一米五六左右,用桦木、榆木等制成,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如今早已经被现代的交通工具取代。图中牧民叫陈国庆,属于最后一代使用过勒勒车的人。 4. 蒙古族饮食分红食和白食,红食指肉类,白食指奶类。烤全羊是蒙古族一种传统肉质食品,外部肉黄发脆,内部绵软鲜嫩,味道清香扑鼻,颇为适口。十二世纪,蒙古人就“掘地为坎以燎肉”。十三世纪,烤全羊工艺更加精细和讲究。到了清代,蒙古族各地王府和大户几乎都以烤全羊招待贵宾。今天,蒙古族仍然把烤全羊做为最美的佳肴,招待最尊贵的宾客,并配有隆重的仪式。图中人物是年轻一代的烤全羊厨师,叫达布,今年27岁。 5.手把肉是远近闻名的蒙古族传统美食,据史料记载:“其肉类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饥且养人也。”原始做法是把羊肉带骨分解成若干块放在锅里用清水煮,不加任何佐料,水滚沸后出锅上桌,边用手撕或刀切,边蘸食盐等食用,肉质鲜嫩,原汁原味。目前,这种做法仍有延用。但是也有其它好多做法,味道各异,都很鲜美。图中人物都是年轻一代蒙餐厨师,男的叫布和,女的萨日娜。 6.做为蒙古族白食的奶制品,蒙古语为“查干伊德”,意思是纯洁、崇高的奶食品,分为食品、饮料两大类。食品主要包括奶皮子、奶酪、奶油、奶豆腐、奶饼等,饮料主要有奶茶、酸奶等,都是用牛、羊、马以及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的,品种较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为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被称为“百食之长”。现在,奶制品种类更为繁多,成为深受大众喜欢的保健美食。图中人物是蒙古族美食传承者、民族企业家白秀枝和她的助手小红。 7.蒙古族喝茶的历史比较悠久,可以追溯到宋辽时期。那时,宋朝为获得北方游牧民族的家畜和畜产品,常常以茶换取。蒙古族对茶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喝奶茶,往往一日三顿茶,至今有些家庭还保留着喝早茶的习惯。现在,蒙古族茶道已经是蒙古族人招人待客的一种礼俗。茶桌上不仅有奶茶,还有炒米、果子、奶糖、黄油、乌日莫、牛肉干和切好的奶酪、奶豆腐等。图中的两位人物左侧的叫王铁柱,版画家,右侧的叫巴特,乌兰牧骑演员,两人都酷爱喝奶茶。 8.蒙古族的酒文化闻名而悠久。在驯化经营五畜,利用五畜开发研制食品饮品的过程中开发研制出的奶酒比较有名。最有代表性的是马奶酒,被称为“元玉浆”,和醍醐、夤沆、野驼蹄、鹿唇、麋、天鹅炙、紫玉浆一起被誉为“蒙古八珍”。目前,马奶酒仍然很受欢迎,生产工艺和规模已经进入现代化。图中人物左侧的叫岳乌日嘎,右侧的叫宝良梅 ,都是蒙古族酒文化的爱好者。 9.炒米是蒙古族传统美食,用糜子通过煮、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蒙语叫“胡列巴达”。汉朝就已经出现这种食品,宋末元初,蒙古族开始广泛食用。在历史上,炒米为蒙古族迁移、狩猎、征战等提供了极大便利。目前,仍然是蒙古族非常喜欢的美食,有“暖穿皮子,饱吃糜子”之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炒米生产工艺大为改进,但是民间有的依然保留着传统工艺。图中人物叫包撒如拉,至今还用传统方式加工炒米。 10.蒙古族的服饰草原特点十分鲜明。男女老幼都以袍服为主,也称蒙古袍,肥大耐磨,骑马时可以护膝,睡觉时可以当被子,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头饰和帽子。不同部落、不同年代、不同季节、不同场合、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服饰特点。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更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图中左侧青年男的叫宝才音那,女的叫阿茹娜,都是乌兰牧骑演员,他们穿的是现代蒙古族节日盛装,右侧挂着的是原乃蛮部服饰。 11.蒙古包是蒙古族居住的传统房屋,一般为白色,宽敞舒适,便于搭建和拆卸移动,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也称“毡包”、“毡房”。现在,牧民放牧时还在使用蒙古包,但是正在被房车取代。图中左侧是苏鲁锭,也有译为苏鲁德,蒙语意思是“矛”。相传,成吉思汗手握此物出世,意思是上苍派来拯救蒙古民族的英雄。后来就作为蒙古的象征,战神的标志。现在,苏鲁锭主要是蒙古族的标志。图中人物是蒙古族歌手科尔沁夫一家。 12.历史上,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主要在十三世纪以前。聘婚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主要在十三世纪以后。解放后,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婚姻自由。蒙古族非常重视婚礼仪式,尽管地区不同,形式各异,但是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场面隆重,气氛热烈,突出表现了蒙古族粗犷剽悍、豪爽热情、注重文化、讲究礼仪等民族性格。图中男的叫宝玉刚,女的叫阿梅,都是文化教育工作者。 13.蒙古族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族最早发明了医疗保健法,只可惜传下来的史料很少。元朝时,蒙医药得到很大发展。清代蒙医药学家占布拉道尔吉著的《蒙药正典》,被称为蒙古族的《本草纲目》。新中国建立后,蒙医药事业发展迅速,为民族地区和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图中的老蒙医是三代蒙医世家的继承人,叫宝扎木撒,今年79岁,一生不仅行医,还培养了很多学生。 14.根据史料记载分析,蒙古族文字至少有1000多年历史。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为统一蒙古文字,命归降的原乃蛮部太阳汗的臣子塔塔统阿完成此事。塔塔统阿在原乃蛮部使用的回鹘体蒙古文字基础上,对蒙古文字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创制和推广。这种回鹘体蒙古文字一直发展演变沿用至今。几乎与蒙古文字同时诞生的还有蒙文书法,现在喜欢的人越来越多,已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瑰宝。图中人物是蒙古族女教师、书法家赛音花和她的弟子。 15.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也是对人类文化推动作用最大的动物。做为世世代代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族来说,放牧狩猎、交通运输以及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生活习俗等无不与马有关,马的禀赋也赋予了蒙古族勇往直前、奔腾不息的精神,因此,蒙古族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对马非常珍爱,对马鞍等马具也十分爱惜,并且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马文化。图中的牧民叫金宝,特别喜欢养马、训马、骑马和参加各类赛马比赛。 16.蒙古语称蒙古式摔跤为“搏克”,在历史上有记载大约是在十三世纪。不仅在那达慕、祭敖包等活动中进行,平时也常以此为乐。参加人数不限,少则2至4人,多则1000多人。服饰极具民族特色,主要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搏克手到一定级别,脖子上还要戴上系着红、黄、蓝、绿、粉五种颜色彩条的将嘎,象征着英雄,代表着级别和荣誉,级别越高,彩条越多。图中的搏克手叫德木勒,曾多次获得过冠军,现在是一家搏克协会会长,身边的是他的学生。 17.艰苦的草原生活环境,决定了蒙古族主要有游牧和射猎两种经济生活方式,从而也铸造了蒙古族强韧的体魄和尚武的传统。弓箭是狩猎的主要武器之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虽然狩猎经济逐渐转向游牧经济,但是仍有部分蒙古族以狩猎为生,即使告别狩猎的蒙古族,也将射箭的本领保留下来。直至今日,射箭依然是蒙古族非常喜欢的传统体育项目,和赛马、摔跤一起被称为蒙古族“男儿三艺”。图中人物叫陈立,弓箭爱好者。 18.蒙古象棋的历史众说纷纭,一般说法是来自波斯象棋。蒙古象棋每个棋子都雕刻得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精致美观,有人物、家畜、野兽和战车等,其中王爷的造型和骆驼、猎狗等动物的造型具有鲜明的草原特色。棋盘以前用单色棋盘,后来同国际象棋棋盘一样,为正方形,颜色一深一浅,交替排列着八格共六十四个小方格,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图中人物左侧的叫海龙,蒙古象棋爱好者,右侧的叫石全,蒙古象棋传承人。 19.那达慕为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游戏”,是蒙古族自古至今最喜欢的传统竞技活动,以赛马、赛驼、摔跤、射箭、布鲁打准等为主要内容,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民族特点突出。目前,内容上有向文化、体育、商贸等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趋势。图中中间两位男的叫包福山,中学教师,蒙古族搏克手,屡次在各级各类那达慕上获得佳绩;女的叫吴永梅,民族企业家,热衷于资助、组织举办那达慕等蒙古族传统文化活动。两侧是喜欢蒙古族文体活动的孩子。 20.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独特。《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为蒙古族三大历史名著。其中,十三世纪中叶的《蒙古秘史》,既是我国蒙古族最早用畏兀蒙古文写成的蒙古族历史巨著,又是一部优秀的蒙古族文学巨著,也译为《元朝秘史》、《元秘史》。目前,蒙古族文学更加繁荣。图中人物左侧的是著名蒙古族作家杭图德•乌顺包都嘎(杭福柱),右侧的是被誉为“牧羊诗人”的蒙古族牧民诗人野岸(宝玉民)。 21.蒙古族能歌善舞,流传下来的民歌繁多,主要分为礼仪歌和牧歌两大类,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内容也十分丰富,既有描写爱情和娶亲嫁女的,也有赞自然万物的,还有歌颂英雄人物的,等等,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其中,蒙古族长调比较典型,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思是长歌,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很受欢迎。图中右侧人物叫双龙,是蒙古族音乐教师,左侧和中间的是他的学生。 22.蒙古族说唱艺术源远流长,在没有文字时期,传递消息、使者出访等,一般都把事情先编成吟诵性的韵文来歌唱,以强化记忆,这便是蒙古族说唱艺术的前身。《蒙古秘史》里称之为“把话”。发展到今天,蒙古族说唱艺术主要指好来宝和乌力格尔,都用四胡伴奏,演唱者边拉边唱,形式独特,很受蒙古族欢迎。图中人物是蒙古族说唱民间表演艺术家、好来宝传承人孟根仓。 23.蒙古族舞蹈从元朝传承下来的居多,几乎都产生于民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其特点是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语言新颖,风格独特,内容丰富。主要有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马刀舞、驯马舞、挤奶舞、祝福舞以及鹰舞、鼓舞等等,生活气息浓厚,民族特点突出,久负盛名,至今群众喜闻乐见。图中人物是蒙古族舞蹈家其木格和她的学生。 24.萨满教是古代蒙古人的原始宗教,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以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的信念为思想基础,既有天、地、水、火等自然崇拜,也有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独特的祭祀仪式。元朝以后,蒙古族大都陆续改信喇嘛教,但是民间仍有一部分人信仰萨满教。在萨满教做法仪式的基础上,逐步演化成一种舞蹈,流传至今,叫萨满舞,目前仍然很受欢迎。图中人物左侧的叫王秀英,民间萨满舞爱好者,右侧的叫周子豪,乌兰牧骑舞蹈演员。 25.蒙古族乐器种类比较多,主要有马头琴、四胡、火不思、雅托噶等十多种。其中,马头琴悠扬婉转,荡气回肠,最受宠爱,是蒙古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标志和象征。现在,草原上有数不清的马头琴乐队和马头琴表演艺术家。图中人物是马头琴表演艺术家马福壮和他的学生。 26.蒙古族非常喜欢美术,历史也很悠久。其中蒙古族民间图案至今很受欢迎,它朴素庄重,色彩鲜明,深深根植于生活。一路发展过来,民族性和地区性十分突出,被广泛应用在服装、建筑、装潢以及各类艺术创作等领域。图中人物是蒙古族民间图案传承人乌兰巴拉和他的学生。 27.蒙古族手工艺有2000多年历史,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使用的材质也越来越丰富,主要有木头、泥土、骨骼、皮张、绒毛、铜、铁、金、银和珠宝石等。目前,不仅用于装饰生产生活用品,而且还广泛用于装点家居、旅游纪念等。生产方式有的实现了现代化生产,有的仍然保持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图中人物叫吴朝鲁门,是金属、宝石等蒙古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 28.蒙古族刺绣是蒙古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在元朝以前就已经广泛应用,如帽子、袖口、衣领、大襟、靴子、蒙古袍的边饰以及荷包、飘带、摔跤服等。蒙古族妇女无论贫富,自古从小就学习刺绣,不但在软面料上刺绣,而且还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其特点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图中人物是蒙古族刺绣传承者梁银小和她的儿媳春英。 29.皮制品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起初人类用皮毛御寒护体,后来在实践中学会了鞣制皮革,制作一些日常用品。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带蒙古族更是与皮张结下不解之缘,穿皮袄、登皮靴以及在皮上记事、作画等等。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皮雕传统手工艺,而且技艺、内容、特点越来越精湛、丰富和鲜明。如今,皮雕工艺美术品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蒙古族传统工艺美术品。图中人物是年轻的蒙古族传统皮雕工艺美术师桂林。 30.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是伴随着蒙古族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三者被称为蒙古族男子“三不离身”。火镰和烟荷包现在已经基本消失,蒙古刀还有所保留和发展,不过不仅用来满足杀羊吃肉等生活需要,更主要的是做为工艺品,装点美好生活。蒙古刀颇为讲究,大致分为“勇、智、礼、亲、忠、姻”六大系列,每个系列都有不同的涵义。刀上的不同图案,也都各有不同的寓意。图中的小伙子叫呼布钦,文艺工作者,蒙古刀的爱好者。 31. 敖包是蒙古语,意思为堆子或鼓包。其由来说法很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路标和界标,另一种是葬人之地。总之,后来逐渐演变发展成蒙古族祭祀祈福的载体。随着时代发展,对敖包的装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祭敖包的习俗仍然在蒙古族中保留,无论男女老幼,地位高低,均自愿参加,仪式较为隆重,有崇尚自然的意思。图中照片上的敖包,是草原上牧民祭祀用的原始真实的敖包,下边摆设的是祭敖包的主要用品。两位老人男的叫李布和巴雅尔,女的叫塔娜,都是退休职工。 32.相传,哈达源于远古时期中原珍贵的礼物“玉帛”,元朝时期由西藏传入草原。献哈达目前已经成为热情好客的蒙古族迎接客人的重要礼仪。共有白、蓝、绿、红、黄五种颜色,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现在,大都以蓝色为主,因为蒙古族崇尚蓝天。蓝色哈达不仅象征纯洁神圣、清新永恒的苍穹本色和力量,还蕴含着淳朴善良、美好吉祥等丰富的情感。图中两位人物男的叫李元阔,乌兰牧骑演员,女的叫韩塔娜,中学音乐教师,他们都经常参加献哈达仪式。 作者:李玉山,男,蒙古族,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理事,通辽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通辽市艺术摄影家学会特邀顾问;国际摄影艺术联盟(FIAP)会员,多次担任国际摄影评委。<br>  摄影作品在国内外各类展览中入选3000多幅(次),获奖300多项,其中,获国内金奖16项(含特别奖、一等奖、最佳奖、主题奖),获国际金奖31项(含特别奖、一等奖、最佳奖)。曾在韩国、日本、新加坡、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其中,举办个展18次。<br>  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人民画报》、《民族画报》、《光明日报》、《摄影世界》、《读者》、《人民摄影报》以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宣部《学习强国》等报刊杂志和新媒体发表。<br>  出版摄影作品专著2部,其中《大漠神韵》获2016第十七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凤凰卫视优秀摄影画册”奖。<br> 个人曾获得2014草原风光摄影师、2014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摄影师、2015中华艺术金马奖、2017“北斗之星”金马艺术家、2019“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十佳创意摄影师、2019第七届中国摄影十佳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2020年,国际摄影艺术联盟(FIAP)授予摄影艺术家(AFIAP)荣衔。<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