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ff8a00"><b>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学习,学习,再学习;</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提升,提升,再提升。</b></font></h3><h3><font color="#ff8a00"><b> ——南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常务副局长龙云飞开班寄语</b></font></h3> <h3> 拥抱新时代,学习新思想。2019年7月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办的“南阳市教育干部暨中小学名班主任高级研修班”在“天府之国”美丽的锦官城——成都市盛装启幕。来自南阳市教育系统的各级干部及各县区名班主任共计127名参加了此次学习培训。其中,我县中小学七名名班主任在县教育体育局工会主席符锋老师带领下,参与培训学习。</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序曲●开班典礼</font></b></h1></h3> <h3> 时代至新,不忘初心。7月1日,适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上午8:30,开班典礼如期举行。</h3><h3> 首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的甄胜利副主任致开班辞。甄主任从北师大秉承的“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治学修身 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讲到构建“高原支撑 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从北师大教培中心严守“励精图治 乐育耕耘”的敬业精神、弘扬北师大优良的治学传统,讲到主办此次高级研修班的专业化、精细化与个性化特点。同时,对全体研修学员提出了要求,他说,教育是一种感动,培训是一种提醒。他希望我们全体学员能够在此次培训活动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思,不虚此行。</h3> <h3> 接着,南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常务副局长龙云飞做了重要讲话。龙局长首先强调在党的98岁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能同聚天府之国成都开启一场学习之旅表示了欢迎和感谢,感谢主办方北师大教培中心,欢迎全市教育系统参训的教育干部及中小学名班主任。其次,龙局长回顾了我市一直以来,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明确“质量、公平、安全”三大主题,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最后,龙局长勉励全体学员,要把握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脉搏,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提升、提升、再提升;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做新时代的筑梦人。</h3> <h3> 第三项,南阳市教育局人事科王向上科长宣布了学习培训的纪律和要求。王科长要求全体学员在培训期间严格执行八项规定,自觉服从管理,加强自我约束,以展现南阳教育人的良好形象。</h3><h3> 最后,南阳市教育局人事副科长邢君超公布了此次培训会议的班委会成员。班长有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常务副局长龙云飞亲自担任,副班长分别有镇平县教体局副局长刘书亮、宛城区教体局副局长薄秀林、油田教育中心副主任李冰担任,学习委员分别有宛城、唐河、西峡、方城、内乡、桐柏县区教体局人事科科长担任。</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专题讲座一:教育的改革与创新</font></b></h1></h3> <h3> 开班典礼之后,著名教育心理学专家教授、原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国培项目专家游永恒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解读》的专题报告。</h3><h3> 游教授就 2018年9月10日至11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五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h3> <h3> 一、六个下功夫</h3><h3> 1.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h3><h3> 2.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h3><h3> 3.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h3><h3> 4..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h3><h3> 5.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h3><h3> 6.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h3> <h3> 二、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h3><h3> 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面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h3> <h3> 三、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h3><h3> 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h3> <h3> 四、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是一种更高的德育境界。</h3><h3> 1.重视“私德”是我们的传统。</h3><h3> 何为私德?像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关系、熟人关系、邻里关系、伙伴关系、上下级关系,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为规范称之为“私德”。而我国从古至今,重视私德是我们的传统。</h3><h3> 2.公德教育是我国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大盲区。</h3><h3> 何为公德?非利益相关者之间,个人与群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属于公德,体现一种“公共生活伦理准则”。而公德教育是我国当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一大盲区。</h3><h3> 3.安全事故的背后是公德教育出了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是一种更高的德育境界。</h3><h3> 游教授通过“国内外遛狗对比”、“小学生踩踏引发的思考”等详实的案例,让我们明白公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尽而明白培养学生的公共精神是一种更高的德育境界。</h3> <h3> 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h3><h3>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h3><h3> 这一方面游教授先从教育不能有体罚但必须有惩罚,要让学生承担责任,引进外国的4级违规矫正行为,让大家明白“惩罚让教育更有魅力”的含义。然后有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高考背后的文化反思:读大学是为了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吗?歇斯底里的名校情结?进名校就赢在起跑线了吗?高强度的学习与题海训练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吗?家长心态背后的文化?等等深度思考。</h3> <h3> 总之,游永恒教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为我们解读了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精神内涵,让我明白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的方向在何方。我们必将在习主席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伴着游教授的深入解读,开启新的教育征程。</h3> <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ff8a00">专题二:教师的出路?<br></font></b></h1><h3 style=""><font style=""><b style=""><font color="#ff8a00">——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取向与核心要件</font></b></font></h3></h3> <h3> 7月1日下午,来自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宋庆龄基金会少数民族教师培训首席专家徐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教师的出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取向与核心要件》的专题讲座。</h3> <h3> 年轻而又帅气的徐猛教授,先从一个小调查:如果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还会选择当老师吗?为大家详细解读了,为什么不愿当老师?教师职业最大的吸引力是什么?教师面临的三个问题:5~15岁教龄,35岁问题和45岁问题,中师现象与99年大学生问题。让老师们明白我们缺的是改变的勇气和吃下定心丸的决心,自此引出了教师的出路,在何方?</h3><h3> 教师的出路,前提是清晰的自我剖析与定位。</h3><h3> 教师的出路,取向是确立专业性,即不可替代性。</h3><h3> 教师的出路,专业性发展核心要件是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不以学生的过错来惩罚自己。</h3> <h3> 徐猛教授的讲座,贴心贴脑贴地气,从徐教授的报告中,从他鲜活的案例中,从他风趣幽默的每一句话中,似乎我们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听到自己的心声。我们谨记徐教授的教诲,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彷徨,不懒惰,不愤青,抓机遇,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建功新时代,谱写新华章!</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专题三:当个快乐的孩子王<br></font></b><b><font color="#ff8a00">——增进学生参与,提升班级管理</font></b></h1> <h3>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7月的成都,葱茏耀眼,风光无限。2日上午,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的是美丽的薛巧巧教授。她是毕业于英国女王大学的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副教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她带来的专题是《当一个快乐的孩子王——增进学生参与,提升班级管理》。</h3> <h3> 薛巧巧教授一开场,先通过一段TOM猫的吐槽视频,道出了班主任老师的不易与心酸,引发了在场班主任的共鸣。然后,她从班主任老师的地位,班主任如何看待学生,班级组织的产生和发展,班主任应该成为怎样的人等多个方面详细闸述了如何当一个快乐的孩子王,来增进学生参与,提升班级管理水平。</h3> <h3> 在薛教授的讲座中,班主任老师们知道了班级要从单纯的教学和管理单位,发展到学生自理、自治、自学能力培养的平台,就要从4个方面做起:一是班级的组织建设,带领孩子学会自理;二是班级的制度管理,带领孩子学会自治;三是班级的教学管理,带领孩子学会自学;四是班级的活动管理,帮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这四个方面也解决了如何选拔班委,如何制定班规,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如何开展班会活动等班主任所困惑的难题。</h3> <h3>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听了薛教授的报告,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技术不是最重要的,爱心、包容、唤醒和激励才是最重要的。让我们带着博爱之心和博大的胸襟,去唤醒学生,点燃学生,激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变成爱学习的天使。</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专题四:参观成都师范附属小学</font></h1> <h3> 7月2日下午,我们来到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实地参观学习。这是一所百年老校,校训是“勤洁公实”,办学理念是引用毛泽东的诗词“万类霜天竞自由”,育人目标是“健康的身、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在这里,我们聆听了学校行政助理为我们带来的专题报告《让学生过有质量的班级生活》,然后又在德育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的校园文化。</h3> <h3> 成都师范附小行政助理李霞老师所做的《让孩子过有质量的班级生活》专题讲座,从有质量的班级生活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三个方面鞭辟入里的为大家解读了有质量班级生活的三个维度,有很强的实操性和可借鉴性,大家从中获益匪浅。</h3> <h3> 一场突然而至的阵雨过后,使原本锦绣的蓉城显得格外清新迷人。聆听报告之后,我们在德育主任的带领下,参观学校的走廊文化,班级文化,校史文化,社团文化和5.12地震特色文化等,文化的背后彰显的是厚重,是底蕴,是品质。</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专题五:班主任治班策略的设计</font></h1> <h3> 有位教育家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而培训研修亦是如此。</h3><h3> 7月3日上午,来自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的德育教研员吕红霞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班主任的治班策略设计》,使与会班主任的治班理念、治班方法,犹如雨后的蓉城般清新与澄澈。</h3> <h3> 吕红霞老师以自己主持带领的高中、初中、小学三大德育工作室60名学员的实践理论为依托,言辞恳切的从班情分析,明确治班理念,明确班级建设目标,提出治班策略,班级建设预期等五方面给大家阐述了治班策略的设计要求,同时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为大家提供了治班策略的参考和借鉴。</h3> <h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从吕老师的报告中,我们知道了治班策略的设计意义在于提高工作的实效,促进专业发展,收获专业幸福;要有客观准确、多维度、辩证的班情分析;要有自己的班主任教育思想;要有不同学段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建设目标;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系统性、艺术性、实效性、创新性、示范性兼备的策略方法。从中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是,班级管理工作,除了常规的盯紧、抓细、做实之外,还要多一点温度,多一点情怀,多一点执着,多一点格局。</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篇待续)</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