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菊开九月

<h3>  那个站在校门口迎接朝阳和师生的人是谁?那个随手拿着听课录随时推门听课的人是谁?那个开会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人是谁?没错,他就是我们的校长---王启全。来校不到一周,能熟练地叫上每一个教职工的名字,他的听课录上满满的都是点评每位教师上课环节亮点与不足的话语,他把初三毕业班的一切事情都放在第一位,凡是有利于初三工作的事,当天拍板,立即执行。他以自己的说和做,很好地诠释了“雷厉风行”这个词语。</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  樊翠玲,她是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初三各科教学的进度,每位老师教学的优点与不足,她都了如指掌。她深入课堂,获得第一手资料;她指导教研,有的放矢,总能给予最有效的建议、最暖心的鼓励和最有速度的支持。有了她的指导,老师们对中考方向的把握更加准确了。</font></h3> <h3> 宋滇军,他是教学处主任,同时是一位化学老师。教学处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无论如何,他是绝不会耽误一节化学课的,他是真正的把教学放在第一位的人。初三毕业班教学、考试等繁琐工作,他总是安排得条理清晰,甚至事必躬亲,让老师们可以心无杂念地一心扑在教学上。也正因如此,老师们也总爱把好的建议跟他说道说道。</h3> <h3> 张丽慧,她是初三的年级主任,她也是初三讲台上的普通一员——数学老师。她深入教学一线,把握初三复习的脉络,体会师生的苦与累,她是最懂我们的、最有发言权的人。<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次次大考小考后,精准的数据分析,各种的横向纵向对比,向大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我们心疼她伤病不下火线的干劲儿。</span></h3> <h3>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正是有了这样的领导,才<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有了一群不计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付出的老师。</span></h3><h3> 只要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一定是排除万难去参加,把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带回来,让更多的人受益;培训心得不管用不用上交,已然成了一种总结提升的潜意识习惯;早自习七点半开始,可不知什么时候起,教室里早早就传来了<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朗</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朗的读书声,当然,班门外还立着一个同样早起的身影。</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更有甚者,为了给学生查漏补缺,老师们自掏腰包办了饭卡,中午就在办公室随便扒拉几口饭,马上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晚自习九点半下课,可总有两间办公室的灯要很晚才熄……</span></h3><h3> 这样的事举不胜举。 </h3> <h3> 有了有价值的资料、习题马上共享到群里,碰到难解的题,哪管是不是教研时间,马上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研讨,非见真知不罢休。学生来办公室问问题是常事,不巧他的老师不在时,其他同学科的老师也必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给孩子讲明白,平均年龄43岁的这个团队,输液吃药那是家常便饭。可不曾见谁落过一节课,病怏怏的人儿一登讲台,立马打了鸡<span style="line-height: 1.8;">血</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 <h3>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カ;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团队的精神。为着同一个目标而一起走过的这一年,虽辛苦,却很幸福。身在这样的团队,我骄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