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6月27日下午,我们宽口井中石油希望学校有幸被银川二十一小学校邀请参加“班组群项目学习”成果分享交流会,我们学校小学部的几名班主任老师在万占文校长、高帆玉副校长和杨显亮主任的带领下冒着大雨出席活动。本次出席活动的还有宁夏大学的张玲教授和北京中关村三小的两位资深教师,以及二十一小的全体老师及一部分家长。</h3> <h3>刚开始,没有一点思绪,看到活动主题,相信本校的老师跟我一样都很困惑:到底什么是班组群项目学习?这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一个新生的名词。</h3> <h3>“班组群项目学习”颠覆了人们对教学的一种固定认知,不再是同一个年级一层楼,它成为了<span style="line-height: 1.8;">跨越年级、混龄组合的“班组群”“校中校”,改变了人们对普通班级授课制的看法;变</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形重组教室空间,因课程需要随时打开隔断,个体和组群多样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等综合多功能区的“三室一厅”,正在推翻人们对传统教室的认识。</span></h3><h3><br></h3><h3>从外在建筑形态的变化到内在教与学组织方式的变化。最初,“变”这个词语高频次出现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每一个师生的中,而与那种疾风暴雨式的变不同,这种变显然让他们觉得很安全、很舒适,因为这种变“让学校更像学校”“也让学校更像一个家”。</h3><h3><br></h3><h3>网络上,各种关于中关村三小的赞誉纷至沓来,有人甚至用“北京魔法学院”来称呼这所学校,但校长刘可钦却更愿意用“3.0学校”来定义中关村三小,在她看来,“3.0学校”不同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学校,是生态社会的学校,是利用多样空间的组合,满足个体和群体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去发现一个未来的新世界。</h3><h3><br></h3><h3>学习,发生于学生的足迹所至,以及人际关系所在。而这个“3.0学校”,在学习关系上的重建,最核心的支点莫过于“班组群”。</h3><h3><br></h3><h3>“班组群”是3个来自不同年级的班级,可能是三、四、五年级,也可能是二、四、五年级,毗邻而存,每个教室间的“墙壁”是可以打开的,没有打开时是独立的三个班级,打开后就是一个“班组群”,同时3个班级拥有共同的公共空间,包括卫生间、饮用水、上下楼梯,以及推门即可到户外的便捷。许多教师戏称之为“三室一厅”。再细算一下,每个学生在小学6年里可以交到5个不同年龄段的学习伙伴。</h3><h3><br></h3><h3>“这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不仅与同龄同学共同学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年龄段学生共同学习。同时,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家庭式合作团队’,共同负责整个‘班组群’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我们就是要让‘班组群’成为一个家。</h3><h3><br></h3><h3>2019年3月1日,银川二十一小在宁夏大学张玲教授和北京中关村三小的专业教师的带领与指导下,成立了16个“班组群”,16个“三室一厅”的大家庭。</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16个“家”怎么管,听听都头大。但是结</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果是,教师们不仅没有愁哭,反而看到了教育更多的可能。</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这个家,没有学科的划分,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没有你我之分,只有‘I can I up’(我行我上)!”教英语的彭涛甚至秀起了英语。</span></h3><h3><br></h3><h3>曾经的“有事就找班主任”局面改变了,9位导师,有语数外也有音体美,孩子们可以想找谁就找谁,一下子多了8个选择,怎能不乐意?曾经的“儿童相见不相识”情景没有了,所有教师共同分担导师的责任,眼里有了更多的学生,内心如何不满足?</h3><h3><br></h3><h3>“班组群”重建的学习关系,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当下学习,也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建构一个终身学习的人际生态关系,使其长远受益。 </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多元混搭,真实的学习静悄悄地来,每</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所学校都会面临这样的矛盾:紧巴巴的课时与越来越多的教学内容,既要出成绩,又要有能力。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关村三小和银川二十一小同样不例外,“班组群”有了,仅仅是让孩子们在课下有混龄的生活体验,嬉闹玩耍?显然并不够。 </span></h3><h3><br></h3><h3>我们看到,这样的要求体现在课程表上,是一个个90分钟大板块课程,每天上午由两个大板块课程构成,有学科课程,也有跨学科课程;每天下午是一个大板块课程,既有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也有雷打不动的项目学习时间。以周一上午为例,90分钟的语言类程,由语文教师和英语教师共同上课,他们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相互协商安排时间,也可以进行合作教学。</h3><h3><br></h3><h3> 这种“多元混搭”的方式,挺适合家长和学生的胃口,尤其是每周二下午固定的90分钟项目学习,让孩子们通过参与真实的活动项目,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并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每<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次项目学习,都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次共同学习的过程。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项目启动之后,孩子们可以和上下5个年龄段的小伙伴在一起学习,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把其他孩子当作榜样和伙伴,每一个孩子又都是其他孩子的榜样和伙伴。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这样的学习也正适合‘班组群’内的跨龄学习,学生由此获得交往的能力、良好的品德和积极行为的养成。学习不再是今天学行为、明天学品德、后天学知识,而是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发生。”刘可钦说。</h3><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每一次项目学习,都是学习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在教师们看来,问题不是没有,相反遍地都是。比如,垃圾如何分类回收?学校的家具如何分类?甚至从第一“校中校”第二“班组群”到中央图书馆,哪一条线路最便捷……现在的项目学习主题,已经呈现出主题各色的样态。</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可以想见,“班组群”育人,育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家长和社区。这就是“班组群”引发的“核聚变”,让教师的教育力、学生的学习力得到了解放,更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架构了新的人际生态。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学习才可能真实地发生,学生才可能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h3> <h3><font color="#ed2308">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二十一小的二校七群(第七“班组群”)项目学习成果展示吧!</font></h3> <h3>二校七群的九位指导老师(语、数、英、音、体、美、信息技术),其中有学生喜欢的“蛛蛛侠”,“蜂哥”,“蜂姐”</h3> <h3>二校七群的汇报图</h3> <h3>项目学习流程图</h3> <h3>这是课本剧表演组的孩子们表演的《愚公移山》,每个孩子惟妙惟肖的演绎赢得了一阵阵掌声和喝彩,可谓是精彩绝伦!</h3> <h3>剪纸组的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校园模型</h3> <h3>《交通畅想曲》</h3> <h3>诗歌创作组自编自演的作品——交通奏鸣曲</h3> <h3>歌唱《厉害了我的国》</h3> <h3>家庭成员</h3> <h3>石头艺术</h3> <h3>民间的剪纸艺术让孩子们用一次性纸盘和塑料纸经过装饰,更加彰显魅力了!</h3> <h3>竹林风声</h3> <h3>针线活儿</h3> <h3>小小解说员</h3> <h3>摄影展</h3> <h3>帽子戏法</h3> <h3>废物利用</h3> <h3><br></h3><h3>绘画作品</h3> <h3>阅读报告</h3> <h3>陶泥艺术</h3> <h3>走廊文化建设</h3> <h3>校园文化建设</h3> <h3>三个半小时的观摩学习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感触颇深,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新颖独特,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从针线活儿、陶泥、石头、剪纸、设计、发明到视频制作等等,给我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一个个孩子惊人的表现能力,他们的阳光、自信和极强的表现力让我为之叹服,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小学孩子能如此出色。正是因为找到了差距,看到了希望,明确了方向,作为老师的我们才会在今后的日子努力联合学校、家长和各科老师,尽力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