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剪纸,亦称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朴实无华而又引人入胜。如今,可进大雅之堂了:有幸观看了一高校剪纸艺术展览:</h3> <h3> 中国梦</h3> <h3> 当代社会内容:喜迎军运</h3> <h3> 那质朴、生动有趣的各类剪纸,虽然是人们常见之物,却寓意深长: 人有五福: 财寿、康宁、好德 、善终……。</h3> <h3> 展厅色调喜庆、内容丰富:</h3> <h3> “非遗":人类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h3> <h3>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美好的愿望。激发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如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等。</h3> <h3> 天仙配</h3> <h3> 以十二生肖为图案,表示多子多福、人丁兴旺</h3> <h3> 以蝙蝠为图案,暗视福寿绵绵</h3> <h3> 龙凤呈祥,内容、色调都给人一种对称美:</h3> <h3> 传统题材:喜鹊登梅</h3> <h3> 题材:梅兰竹菊四友,表现个人修养应具有的情操:</h3> <h3> 参观欣赏者络绎不绝:</h3> <h3> 剪纸在民间常见用于四个方面:</h3><h3> 张贴用,直接作为装饰,如窗花、墙花、顶棚花、灯笼花等。既可登大雅之堂,也可广布百姓人家,逢年过节、新婚喜庆,常常会将"福"字、"囍"字,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节日喜庆的气氛一下子就表现了出来。</h3><h3> 用于点缀,如乡间每逢佳节,去看望亲人,或给亲家送日子、报喜等,在礼篮礼品之上,放上红色剪纸"寿”字或"喜"、“囍"字,这类叫喜花。当然还有“供花"、“礼花”等;</h3><h3> 作刺绣用,俗称花样,过去,姑娘女人们常用彩色丝线在衣服、鞋帽、枕头套上,绣上漂亮的花花朵朵、鸟曽虫鱼,以表现其心灵手巧和美好心愿。过去时代,这类剪纸常见于奔波在乡间的货郞担中,很受她们欢迎;</h3><h3> 还有用于印染的剪纸等等。</h3><h3> 这种艺术为何能经久不衰,还能为中华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呢?</h3><h3> 是因为它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能朴实而真切地表达人们的心里愿望,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从而,这种寓意明朗、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的民间剪纸,由民间俗成约定、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文化之一。</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