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的美篇

于无声处

<h3>  金树原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h3><h3> 一、在八年抗日战争时期 金树原于一九三五年复学之后,曾和于毅夫(解放后曾任嫩江省政府主席,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参加东北抗日救亡总会,进行抗日活动。在北平师大毕业,一九三七年发生“七、七”事变,七月末日寇陷北平城,九月初偕同几个挚友冒险逃出北平。当时其爱人周漪因有身孕未能同行。于一九三八年一月经西安去山西参加阎锡山的新军。新军名义是阎锡山的部队,实际上是中共领导下的真正抗日部队。当年他任新军决死二纵队四纵队游击四团政治部主任时,正是日寇进行扫荡,实行“三光”政策,企图把八路军和一切抗日部队困死、饿死的猖狂时期。新军和八路军针锋相对地插入敌后,打击敌人。他曾几次率所属部队,袭击敌后方,夺取敌人的枪炮子弹,粮食布匹,摧毁敌人阴谋,壮大自己。时常挖路,破坏桥梁,填埋水井等袭扰敌人。有一次敌人白昼来袭营地,他先把伤病员迅速转移,然后自己带警卫员把敌人引向营地以外的山上,甩掉坐马,进入山洞,刚把洞口伪装好,敌人就到了山上,在洞内听到了敌人在山上走来走去,叽里咕噜地大声吵嚷,此时天已黑了,敌人怕天黑被袭击,灰溜溜地走了。他们从洞里出来,见坐马已被打死,营地未被发现。战士中有人说,这是老天爷助我一臂之力,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我们同敌人斗智的胜利。</h3><h3> 二、解放战争时期 一九四五年“八、一五”,日本投降。金树原部队司令部奉上级指示,决定派他同一些东北籍干部,第一批去东北开展工作。他心情非常激动,别离故乡已十余年,能够回乡工作,又与家人团聚,是一件好事,但也想到有三个孩子,两个在丈母娘家,爱人也正在为革命工作,带一个孩子走,国民党制造摩擦,内战不断,也是不方便,将来可能一家五口分为三处生活,不知何时重聚,心情也有些矛盾。经和爱人商量后,认为革命事业第一,不应过分考虑家事,如果带孩子和爱人一齐赴东北,在路上会给进军造成困难,决定自己同部队先回东北。 当时,哈尔滨、四平正 当时,哈尔滨、四平正在进行激烈地拉锯战,长春、沈阳等大城市,已先被国民党劫收,经他们的恶毒造谣宣传加上人民群众的正统思想,日伪十四年的奴化教育,群众对共产党、八路军没有正确认识。加上八路军衣衫褴褛、武装不整,对比之下,中央军美式装备,表面看来,颇为神气。这些因素,给进军也增加了困难。到东北后开始搞政权工作,也产生了许多障碍。但经过解放战争的胜利,他在北安省担任财政厅厅长、教育厅厅长和嫩江省建设厅副厅长工作的几年中,排除困难,完成了工作任务。</h3><h3> 三、 新中国建设时期 一九四九年五月调任东北水利局第二局长。以后调任东北农林部林政局局长、东北农林部造林局局长等职务。当时由部队转入新中国建设部门工作,他的工作特别是在东北林业部门是卓有成绩的。 当时,东北森林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一,但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和北部,西部地区没有森林,经常遭受自然灾害。他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积极造林。他在五十年代初,向政府提出了造林建议。一九五二年东北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带的决定》。为了实现《决定》,必须进行勘察。为了勘察,他首先团结组织了林业界老专家和科技人员进行勘察。又于一九五0年四月—一九五一年六月,委托沈阳农学院、哈尔滨农学院先后办了两期“森林调查训练班”,培养了四百五十余调查人员。一九五一年成立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森林调查机构——东北森林调查大队。从一九五0年——一九五三年自小兴安岭开始,进行了我国历史上空前大规模的森林经理调查。与此同时,开展了西部防护林带的勘察设计工作。遵照当时东北人民政府《关于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带的决定》制定了一个宏伟计划,南达辽东半岛和山海关,北至兴安岭以南的富裕、甘南等地,长约一千一百公里,最宽处达三百多公里,面积达二十余万平方公里,造林面积约三百余万垧。此计划在五十年代可与苏联斯大林改造自然计划比美。在东北三省党政领导下已基本完成(计划有些修改),为东北人民直接造福不浅。也为全国建林事业和培养林业科技工作者以及领导骨干,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五十年代,在金树原直接组织领导下,创办的林业学校,今天已先后发展成为规模很大的学校;在五十年代培养出来的林业科技人才,多数在中国林业工作中,已成为林业领导骨干力量,全国各林业区都有他们的足迹。基本查清了森林资源的蕴藏量。编制了开发原始森林区,防风固沙的规划设计方案。同时为国家林业方针政策,林业生产计划,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这些成绩,也和过去金树原同志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一九五四年,金树原曾调中央林业部工作。一九六0年调黑龙江省农村工作委员会任常务付主任。在东北林业部门时,曾遵循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带领新中国第一个森林调查大队,走遍了东北各森林区,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论证,才得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到农村工作委员会不久,也组织力量,亲自带队,深入农村调查。曾连续几年到牡丹江、佳木斯、双鸭山、北安、海伦、绥化、绥棱、汤原、桦川、密山、鸡西、宁安、依安、克东、富裕以及兴凯湖、凤凰山、永安、友谊等农场和东方红水库视察工作,几乎走遍了全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意见。如对农村生产力现状及生产率,如何改变农村面貌等等。又如当时征粮过杠,农民第二年吃返销粮,以及当时的“共产”风,浮夸风等都一一向领导如实报告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也主动同省财贸部门商讨与论证过。对农村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和小农具等,在春耕季节前都一一作出部署。 金树原同志除在工作中 金树原同志除在工作中一贯掌握实事求是的原则外,他的作风是令人称道的,应当向他学习。如在“三反”时期,他正被停职检查,而森林调查任务紧迫,需派飞机前去,无人敢批,他为了工作急需,不顾个人处境,毅然签批,事后受到同志门的赞佩。六五年黑龙江省领导派他去解决大庆油田与地方拖延多年的棘手问题,虽知难度很大,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利用有利条件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在“文革”中,他受领导委托,去大庆油田工作,虽然遭到“造反派”的残酷斗争,回来后照常工作,不但作了第二年春耕布署,而且召集省直各单位领导,组织干部下乡帮助春耕,使收获有了保证。 金树原同志,一贯平等待人,没有官气,他和森林调查大队一起工作的时候,两鬓斑白,常常和队员们一起,登山涉水,风餐露宿,篝火前讨论问题。有时烈日当头,大汗淋淋,有时在暗无天日的,漫漫原始森林中跋涉,有时饥肠辘辘……他总是和同志们共同克服困难,毫无特殊表现。有的同志因困难而情绪波动或彼此意见分歧,他总是用关怀、亲切的态度,采用说服帮助教育的口气,从不以领导申斥口气对待同志。同志们说,看老局长这种工作认真负责,对人亲切关怀的态度,我们愿意干一辈子森林调查工作。在农村工作委员会的时候,他的一位秘书,曾同他一起到黑龙江各县农村调查,前后达数年之久,也有类似的感受,对他的工作作风和待人的态度非常赞佩。 他认为关心工作必须关心工作中的人,关心人的生活。在森林调查大队深入林区时,途经贫瘠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荒无人烟地区,队员营养缺乏,食品既缺又昂贵,无力补充,体力不支,他批准发给补助费,引起有关财会非议。他请这些人下队体验生活,他们身履其境,吃不下苦,不久服输,溜开了。他认为能够关心人的生活,才能真正作好工作,领导好工作。 不幸的是,金树原同志在“文革”中,遭受到残酷迫害,身心被严重损害,于一九七二年含恨和我们永别了!这位革命四十多年的老共产党员干部,忠于党,忠于人民,贡献了他的一生,同志们至今念念不忘。下边,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志的一段话和一首诗,可以形象地反映人们是如何评价他的。 在林业部门工作的同志们回忆说:“我们和他经常接触的五年里,给我们的教益是很深的……金树原同志,豪迈、刚毅、爽朗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平易近人的亲切态度,严肃认真的求实作风和憨厚朴实的言谈,意味深长的笑貌,至今历历在目,声声在耳。”认为他是一位刚直不阿,胸怀坦荡,勤勤恳恳的好领导,又是群众的良师益友。 在农村工作委员会的一位同志,缅怀他的一首诗: 树原同志,可亲可敬 </h3><h3> 平易近人,长者之风 </h3><h3> 直言善意,大量宽宏 </h3><h3> 无私无畏,心地光明 </h3><h3> 侠骨柔肠,为人公正 </h3><h3> 刚直不阿,众口齐颂</h3><h3> 挺身抗敌,弃笔从戎</h3><h3> 忠心报国,守节如松 </h3><h3> 碧水长歌,天地有情</h3><h3> 音容宛在,常驻我胸 </h3><h3> 本文由贾毓麟同志(吉林大学)整理编写</h3>